部编八下22《礼记二则》课后补白《礼记 檀弓》故事二则 赏析.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73554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八下22《礼记二则》课后补白《礼记 檀弓》故事二则 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八下22《礼记二则》课后补白《礼记 檀弓》故事二则 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八下22《礼记二则》课后补白《礼记 檀弓》故事二则 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下22《礼记二则》课后补白《礼记 檀弓》故事二则 赏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部编八下22礼记二则课后补白礼记 檀弓故事二则 赏析.精品文档.孔子过泰山侧 从镜子中照见人性的丑恶 ,揭露出赋税的繁重,也体现出了孔子的苛政猛于虎这一观点。苛政猛于虎: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作品原文孔子过(1)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2)而听之。使子贡(3)问之曰:子之哭也,一(4)似重(5)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6)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7)政。夫子曰:小子(8)识(9)之:苛政猛于虎也!本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1)过:路过。 (2)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做动词

2、用 扶轼 。(3)子贡: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4)一:真是,实在。一似重有忧者: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5)重:重叠。(6)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7)苛:繁重的,沉重的。政:征税。(8)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9)识读zh。作品译文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贡前去询问。子路走到女子身旁,说:听您的哭声,真像一再遇上忧伤的人。妇女于是说道:是的

3、。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我怎能不伤心呢?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征税啊。孔子沉默了一会,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害人啊!作品读解宁与老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用反衬的方法烘托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不堪忍受。这种水深火热 的状况也许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一种现实:人类社会有时比兽类社会还要黑暗和凶暴,人有时比食人野兽还要残忍。个人是无力反抗比野兽还要凶残的暴政,即使像孔夫子那样的圣人,也只有哀叹的份儿。平民百姓唯一的出路便是逃跑,而天下乌鸦一般黑,跑是跑不掉的,迫不得已

4、,便于野兽为伍,宁为野兽腹中餐,不愿做人刀下鬼。黑暗和残暴也有其作用,那就是:它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人性的丑恶和凶残,看到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据说,人是最怕照镜子的。当人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时,会被吓得魂不附体。不知道我们从镜子中看到苛政猛于虎也之时,会不会吓得魂不附体?齐大饥 齐大饥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出自礼记檀弓下。该诗主要想说明做人要有骨气,绝不能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施舍的道理。作品原文齐大饥(1)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2)。有饥者蒙袂辑屦(3),贸贸然来(4)。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5)!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6)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7)也!从

5、(8)而谢(9)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10)!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作品注释本节选自礼记檀弓下。食(s):拿饭给人吃。(3)蒙袂(mi):用衣袖蒙着脸。袂:袖子。辑(j)屦(j):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4)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5)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6)唯:因为。(7)斯:这;这样。(8)从:跟从。(9)谢:道歉。(10)微与(y):非,不是,这里指无须的意思。与:通欤,表示感叹的语气词。作品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提供食物给路过饥饿的人。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

6、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呼喝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作品观点做人不食嗟来之食 。作品读解咱们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比如人穷志不短,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饿精神的重视。即使是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的饿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