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注解练习.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73049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书的注解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书的注解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书的注解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书的注解练习.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古书的注解练习古书的注解练习古书的注解练习一、下面各小题之下,都列举了可供选择的几种答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1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稻黍稷麦菽也。”赵注用的注释术语应该是:、曰、谓 、谓之 2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借也”。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之言、谓之 、犹 3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注:“泮畔。”郑注使

2、用的术语应该是: 、谓 、读为 、曰 4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高。”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谓之 、貌 、之貌 5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朋,同志友。”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谓 、之为言 、曰 6诗经魏风葛屦:“掺掺素手。”郑玄笺:“掺掺纤纤。”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谓 、之言 、犹 7楚词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美人怀王。”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曰 、谓 、谓之 8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饥,菜不熟馑。” 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谓 、曰 、犹 9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

3、,葱。”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读曰 、读如 、之言 10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崖也。”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犹 、之为言、读曰 二、标点、阅读下面古注,并回答问题。 (一)(诗经卫风相鼠)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疏相鼠三章章四句至礼仪正义曰作相鼠诗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人废之故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笺云

4、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相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无礼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鼠无廉耻与人无威仪者同故喻焉以传曰虽居尊位故笺言虽处高显之居以对之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止所止息也笺云止容止孝经曰容止可观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俟待也相鼠有体体支体也疏传体支体正义曰上云

5、有皮有齿已指体言之明此言体非徧体也故为支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遄速也遄市专反 1用不同的符号标明毛亨的传、郑玄的笺、孔颖达的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毛传、郑笺、孔疏、注音)2这段古注包含哪些内容?举例说明。(二)诗经周南桃夭(节选)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蓁侧斤反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一家之人尽以为宜笺云家人犹室家也尽津忍反或如字他皆放此疏笺家人犹室家正义曰易传者以其与上相类同有宜其之文明据宜其为夫妇据其年盛得时谓之美不宜横为一家之人桓十八年左传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此云家人家犹夫也人犹妇也以异章而变文耳故云家人犹室家也1哪几句话是毛传?2哪些话是郑笺?3哪些话

6、是孔疏?孔疏是解释谁的话?4哪些话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5“如字”是什么意思?(三)文选汉武帝诏一首(节选)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马或奔踶而致千里 善曰言马不良或奔或踶御之以道而致千里之涂声类曰踶蹑也杜计切 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晋灼曰被世讥论也善曰越绝书曰有高世之材者必有负俗之累也 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应劭曰泛覆也马有余气力乃能败驾泛方奉切如淳曰弛废也士行卓异不入俗检如见斥也跅音拓或音尺 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 应劭曰旧言秀才避光武讳改称茂才异等者越轶群不与凡同也善曰察观也察审知然后荐之也 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善曰桓子新论雍门周曰远赴绝国无相见期1说明注释体例。2注释中注明了哪几个词语的出处?三、简答题1古书注解中的“谓”和“谓之”有何不同?2古书注解中的“读为、读曰”和“读如、读若”有何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