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研究-方红.docx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40717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1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研究-方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研究-方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研究-方红.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索敢考 :582-054/4,350 密级: 撕 緣齡 # 4 mm % 吉 刹根的遒德心理学思想研究 The Research on Carol GiUigaD Psychological “ . . , .r : i. Thoughtof Morality 作 者 : :齡算 缉 导 教 师 : :轉专必 答_ 间 方红 敦會辑学学院 郭本禹教授 . 基础心理学 - 20Q6年 4为: 卡罗尔 吉利根 ( Caro G仙 gan, 1936 ) 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女性主义者 和道德心理学家,在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论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吉利根的思想。在批判传统心理学,尤其是弗洛 伊

2、德、埃里克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生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吉利根提 出了关爱道德取向,并对关爱道德取向的内涵作出了阐释,从对自我的理解、对 关系的理解和对道德的理解三个方面探讨了关爱道德取向与公正道德取向的差 异。而且她还进一步分析了女性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即自我保存的倾向、自我 牺牲的善和非暴力的道德。在关爱道德取向在性别差异问题、公正与关爱的关系 问题以及方法论问题等方面引起各种讨论后,吉利根不仅对讨论一一作出了反 应,而且在此基础上,她还对女性青少年道德心理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并 分析了母女关系对女性青少年道德心理发展的深刻影响,丰富了道德心理学的内 容。吉利根的思想不仅为道德心理

3、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道德哲学、 伦理学等领域 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的道德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 用。 关键词:吉利根道德心理学关爱 Abstract Carol Gilligan (1936- ) is a world-renowned feminist ethicist and moral psychologist. She influenced greatly in the Western society. The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examine Gilligans thought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

4、ective. On the basis of criticisms to the traditional psychology, especially the theory of moral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advanced by Freud, Erikson, Piaget and Kohlberg, Gilligan presented the moral orientation of care* She also examin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are orientation and discussed the diff

5、erences between a justice and a care orientation concern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seif, relationship and morality. Furthermore, she set forth the level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moral judgement, that is jOrientation to individual survival, goodness as self-sacrifice and morality of nonviolence

6、. When care orientation caused numerous discussions about the sex differen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stice and care, the methodology and so on, Gilligan responded to every discussion. Besides, she made even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girls1 moral psychology, and exam

7、ined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aughters and their mothe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girlsJ moral psychology. Her work enrich the content of moral psychology. Gilligan thought not only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moral psychology, but also influences the fields, such a

8、s moral philosophy, ethics. It also has much revelation to the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nowadays. Key words: Gilligan morality psychology care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1. 卡罗尔 “ 吉利根在道德心理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卡罗尔 . 吉 利 根 ( Carol Gilligan, 1936 ).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她于 1964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后,执教于哈佛大学,与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 克 “ 埃里克森共事 =1970年,

9、她成为劳伦斯 “ 科尔伯格的研究助理。从此,她跨入了道德 心理学的研究殿堂 =在研究人类的道德发展时,她听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声音,开创了一 条不同于传统的道德心理学研究路线 =1977年,吉利根在哈佛教育评论上发表了不 同的声音:汩女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一文。 1982年,她又发表了研究成果不同的声 音一 ;H、 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 不同的声音是吉利根的代表作,在她的研究生涯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著作 在国外被视为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 美国华盛顿邮报 曾给予它髙度的评价: 对于我们中那些寻求更好地理解男女两性在公共和个人生活问题上 的思考方式,以及男女两

10、性价值观差异的人们 ,( 这本书 ) 是至关重要的。 在著作中,吉 利根采取会谈的方式,围绕三种经验研究,即大学生研究、流产决策研究和权利与责任的研 究,描述了道德发展的 关爱 路线。客观地说,在吉利根之前,己经有人听到了这种不同 的声音,但他们只是草率地将其看作是对标准声音(男性的声音 ) 的偏离,并没有给予足够 的重视。因此,人 们普遍认为,卡罗尔 “ 吉利根是当代将 关爱 作为一个重要主题引入道 德心理学的第一人。 2. 关爱是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主题 在当今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价值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去道德化现 象等严重冲击着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内心的道德冷漠感己经成

11、了道德领域的一大问 题。早在19的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北京召开了 面向 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发 表了题为学会关心: 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提出 21世纪教育的主题应该是关心。上海 师范大学的岑国桢教授于 1998年在心理科学上发表了题为从公正到 关爱、宽恕 一 - 道德心理研究三大主题略述一文,将关爱列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不管从道 德教育还是从道德心理学方面来讲,关爱都己经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进行研究的主题。因此, 卡罗尔 “ 吉利根著,肖巍译,不同的声音 - II、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19M 年,第 2页。 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吉利根的关爱道德理论适应了研

12、究的需要,应该可以为当代的道德 教育提供一种不同的视域。 1 3. 研究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理论意义 吉利根的理论在我国也引起了重大的反响,其中反响最大的是伦理学领域。这其中不能 不提的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肖巍教授,她不但翻译并出版了吉利根的代表作不 同的声音 心理学理论和妇女发展,而且她还发表了女性的道德发展 吉利根的女 性道德发展理论述评 、两种道德发展观的争论等文章。在她的两本著作:女性主义关 怀伦理学和女性主义伦理学中,也用专门的篇章,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了吉利根的 道德发展理论。 相比之下,我国心理学领域对吉利根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 “

13、1992年,上海师范大学的 岑国桢 教授在心理科学上发表了吉利根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一文,对吉利根 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分析了吉利根提出关爱道德取向的原由,并用吉利根的一项名为 权利与责任 的代表性研究给关爱取向以实证的支持 在文中,岑国桢教授还分析了关爱 和公正这两种道德取向的不同点,对后来的研究者具有启发的作用。 1998年,岑国桢教授 还发表了从公正到关爱、宽恕 道德心理研究三大主题略述一文,将关爱列为道德心 理学的三大研究主題之一。 在我国,还有一位教授在引进与介绍吉利根思想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北京师范 大学的陈会昌教授。 2004年,陈会昌教授出版了道德发展心理学一书,

14、用一章的篇幅 介绍了吉利根的思想,重点论述了吉利根关爱理论的提出以及吉利根理论所引起的研究。另 外,陈会昌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吉利根的生平及其研究成果,分析了公正成为惟一道德取向的 原因,提到了吉利根的 权利与责任 的研究以及流产决策的研究。这也许是我国国内对吉 利根思想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 尽管国内还有一些心理学著作或文章也提到了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 ,但介绍的程度 和范围都没有超出不同的声音所涉及的内容。但实际上,在不同的声音遭到 各种批 评后,吉利根不但针对批评为自己进行了辩驳,她还发表了许多著作,进一步阐迷并完善自 己关于女性道德发展的理论观点。 1988年,她与人合著出版了绘制道德的

15、版图论文集, 集中了对儿童、大学生、都市青年、医学院学生、母亲以及律师等不同人群的道德发展进行 研究的成果;1990年,她又与人合著出版了建立联系一书,这是一本关于女性青少年 心理发展的论文集;1992年,她还与 L*M “ 布朗合著出版了在十字路口相遇一书,深 入研究了女性心理学以及女性青少年的发展 ; 19%年,她出版了在声音与沉默之间,跨 种族、跨文化 .跨阶层地研究了女性发展的问题; 2002年,她又发表了快乐的诞生。吉 利根不但关注女性的道德发展,她还将目光投向了男性,在哈佛大学组织了 男性发展与男 性文化 等课题的研究。 对于吉利根的这些研究成果,国内尚没有进行专门的介绍,因此,本

16、论文的目的就是要 在前人介绍和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并 从理论分析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2) 实践意义 道德心理学思想的研究最终是为了道德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因此,研究吉利根的道德心 理学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吉利根道德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正视了女性的道德发展,研究了女性的道德心 理,释放了女性的道德声音,对当代的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吉利根的观点出发 , 道德教育应贯穿一种性别视野,根据两性道德发展的不同特征,确立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 在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吉利根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不 同的思路 .

17、她在研究中让被试陈述自己在真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困境,让被试畅所 欲言, 组织自己的道德思维 学校也可以根据吉利根的研究方法,召集学生和教师,让他们一起讨 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另外,研究吉利根有关女性道德发展的思想,有助于促进广大心理学研究者将目光投向 女性这一领域,研究她们的道德水平、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以及她们所面临的道德冲突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长期以来,吉利根一直是女性发展领域中一个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由于向传统心 理学模型提出了挑战,她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内外一些道德心理学研究者对她的研究进 行了验证。 1.国外 研究 关于是否存在

18、两种道德取向的研究 吉利根曾在实证研究后指出,个体只存在公正和关爱两种道德取向。对此,有学者提出 质疑。得克萨斯大学的 S “ 赫克曼 ( S-THekman)教授在对吉利根的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后, 出版了评论性著作道德声音,道德自我 卡罗尔 *吉利根和女性主义道德理论( 1995)。 在书中,赫克曼教授指出,她的中心论点是 吉利根的研究表明,道德声音有许多种,而不 仅仅是两种。 “0在她看来,多种道德声音来自于民族、种族以及文化的差异,而不仅仅是 性别的差异。赫克曼教授的道德声音,道德自我也许是对吉利根思想所作出的最全面的 评论。 (2) 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 吉利根在提出存在两种道德取向时还指

19、出,这两种道德取向分别与男女性别有关,且表 现在个体的整个一生中,表现在各种道德情境中。她的这一观点也经受了各种考验。莱昂斯 (Lyons, N.P., 1983)在两种视角:关于自我、关系和道德一文中指出,多数女性( 75%) 被认为具有关爱倾向,而大多数男性( 79%)被认为具有公正倾向。她的观点支持了吉利根 的假设,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没有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沃尔 克等人 ( Walken LJ., deVries, B.而且成年期的大多数比较也没有发现什么性 别差异。他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不是性别,而是由于妇女受教育程度低才使得她们不如男性 成熟。 在批判吉利根性别差异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有研

20、究者提出,社会环境对道德判断和道德 取向也有影响 “ 美国著名的道德发展研究者图里尔 ( EiliotTuriel)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与 童年期经验并没有相关,而对正义、公平、个性、关爱、团结以及相互依赖的关注是儿童社 会经验和判断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还有一些研究(例如, Walker, LJ., de Vries, B.& Trevethan, S.D.)发现,只有一部分人在假设的和真实的情境中作出一致的判断,大约一半 的人表现出跨情境的一致性。 . (3) 关于研究方法的研究 吉利根的研究方法,如在研究样本、研究设计、研究程序、数据分析等方面,也引起了 诸多讨论。有研究者认为,关爱道德的

21、建构缺乏足够的研究依据;还有研究者认为吉利根的 研究样本较小, 主要局限于怀孕的妇女或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更重要的是,科尔比和戴蒙 Susan J Hekman1995),Moral Voiccs,M rjl Selves:Carol Gitligan and Feminist Moral Theory,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sjly Press,p.21. (Colby, A., Damon, W.)在倾听一种不同的声音:对吉利根不同的声音的评论 一文中指出,吉利根对会谈材紅的分 析既没有以系统的编码方案为基础,也没有对这些材料 进行充分的统计分析。美国塔夫

22、茨大学心理学系的泽拉 “ 卢里亚 ( ZellaLuria)也从方法论 的角度讨论了吉利根的观点。他指出,吉利根在方法学上犯了三个错误: 吉利根的抽样不 满足年龄、社会阶层、教育程度等方面的要求,其他研究者不能将其研究发现用于相似的人 群; 吉利根的研究没有 一 个可靠的评价标准; 吉利根所使用的方法与心理学研究的一般 规律 一一相同的抽样、相同的过程、相同的计分标准并不吻合。 (4) 关于吉利根理论的应用研究 还有一些研究者将吉利根的理论应用于各个领域,使这一理论发挥了更好的作用。伊曼 和帕特里夏 ( Yeaman & Patricia, A., 1987)在预言的声音 : 男性与女性的差异

23、一文 中运用吉利根的理论框架,来理解男性与女性在教堂中想象上帝、列举生活中的困难方面所 存在的差异。史蒂文斯和莱斯莉 ( Stevens & Lesley, 1989)在不同的声音:英国圣公会中 的女性一文中,还将吉利根的理论假设运用于英国圣公会中的女职员,结果发现这些女职 员都具有以他人为中心的关爱取向但是研究也发现,这些女职员对一些社会伦理问题,尤 其是与性有关的问题,如生育选择和同性恋的回答存在很大的差异。怀特和托马斯 ( White & Thomas, 1992)在商业、伦理和卡罗尔 “ 吉利根的 两种声音 一文中认为,吉利根关 于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同样适用于商业伦理。格雷戈里和莫恩

24、 ( Gregory&MaUgta, 2000) 在关爱是民主教育的目标一文中,分析了吉利根的关爱这一概念,并认为关爱是民主教 育的目标。 国外关于吉利根理论的研究还有很多,但都比较零碎,这里不 再一一列举。 2.国内研究 如前所述,我国国内对吉利根理论研究最多的是伦理学领域。在心理学领域中,除了前 面提到的两位教授对吉利根的思想作了介绍以外,国内还有一些译著也提到了吉利根的研 究。杨韶刚和郭本禹教授主编的 道德教育心理学译丛 中就有两本引进了吉利根的思想。 在追随科尔伯格 自由和民主团体的实践中,作者就用了一章的篇幅介绍了吉利根的 理论,用 音乐的语言 ( 例如,赋格曲中的公正,成熟的管弦乐

25、苟)为标题论述了吉利根 与科尔伯格对应的观点。在另一本译著道德发展的理论中,作者也用专门的章节介绍了 吉利根的 不同的声音 2004年,郭本禹教授主译了科尔伯格的著作道德发展心理学一 一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一书,在第四章对批评的综述和回答中,作者也论述了吉利 根在杯同的声音( 1977, 1982)、吉利根和墨菲在从青少年到成年的发展:哲学家和事 实难题( 1979)、墨菲和吉利植在青年后期和成年期的道德发展: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和重构中的理论观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国内对吉利根思想的介绍是非常少的。对于这样一个在道德 心理学界引起巨大轰动的人物,我们应该对其有一个全面、系统、客观的

26、了解,这也是我进 行本文研究的理由之一。 三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作为对心理学人物理论思想的研究,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以吉 利根的一手资料以及有关的二手资料为文本,整理出吉利根思想中所蕴含的道德心理学思 想,并阐发它所蕴含的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尤其 是吉利根在后期的著作,如在十字路口相遇、绘制道德的版图等中关于女性青少年的 道德发展的研究,并对其思想作出评价,发 掘其在当今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其 对道德哲学领域和伦理学领域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27、 第一部分:吉利根传略。简要介绍了吉利根的生平,突出她在道德心理学研究以及女性 主义研究与运动中的贡献。第二部分:吉利根理论的思想来源。简要介绍吉利根理论的思想 来源,她的理论不仅受到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而且是在批判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尤其提到了其对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亚杰、科尔伯格等人理论的批判。第三部分:关爱 道德取向首先,介绍了关爱道德取向的提出,吉利根不仅向公正道德取向的惟一性提出了 质疑 ,她还分析了公正成为惟一道德取向的原因,并用实证研究证明了两种道德取向的存在。 其次,分析了关爱道德取向的内涵及其与公正道德取向的差异。最后,探讨了女性道德判断 发展的三个水平,即,自我保

28、存的倾向、自我牺牲的善和非暴力的道德。第四部分:关爱道 德取向引起的讨论以及吉利根的反应。论文的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在吉利根提出关爱道德取 向后,在性别差异问题、公正与关爱的关系问题以及方法论问题方面引起的讨论;接着探讨 了吉利裉对各种讨论 所作出的反应;最后对其反应进行了简耍的评价。第五部分:吉利根对 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女性靑少年道德心理发展的研究。这一部分在分析吉利根 研究女性青少年道德心理发展的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童年期、青春初期和青春期女孩道德 心理发展的特征,并对母女关 系进行了研究。第六部分:评价。通过分析吉利根的思想在道 德心理学领域中的贡献和局限,并论述其对道德哲学、伦

29、理学等领域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当代 道德教育的启示,试图给予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展望。 结论 :吉利根作为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女性主义者和道德心理学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道 德心理学领域,描述了道德发展的 关爱 取向。她不仅研究了女性道德心理发展的现状 , 还追溯了女性道德心理的发展,从青春期直至儿童期,并分析了其与男性道德心理发展不同 的原因。所以说,在道德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史上,吉利根的贡献是不能被抹 灭的。 五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任何创新都是对前人研究的超越,本文也不例外。在吸收前人对吉利根研究的基础上, 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扩展,创新之处在于对吉利根道德心理学思想阐述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客 观性。主要体现在 : 第一,论文在仔细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 第二,本文不仅分析了吉利根在不同的声音中的研究,而且阐述了她后期的著作, 如描绘道德的版图、建立联系、在十字路 a相遇等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做到了论述 的完整性。 第三,本文不仅做到了系统、完整地阐述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而且对这些观点也 作出了一个客观的评价。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吉利拫后期的思想理论性和系统性不强,在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 定的困难,限于理论水平,对其研究更多地停留在描述水平,未能上升到更髙的理论髙度, 期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