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56678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 教学设计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 教学设计海口市第七中学 黎春林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创设北极风光一个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从而知道极地地区的考察和环保的重要性。2通过运用地图说出北极与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特点,根据资料分析极地地区的考察和环保重要

2、性。(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学习地理的价值。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树立科学求实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态度,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握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难点: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分析辨明两极点为中心地图上的方向,得出结论。三、教学准备 地球仪、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等。四、课时安排 2 课时五、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问题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自学合作指导法。六、教学过程第1

3、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板书: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活动:把全体学生分为两小组,一小组负责北极地区,一小组负责南极地区,让两小组学生分别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自学合作,对比的方法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完成整节书的学习,学习表格如下: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位置、范围 相邻大洲及大洋 气候特征 代表动物 资源状况 最佳考察时间 读图教材P58图2-29和P59图2-31要求学生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学习完成以下问题点:l

4、位置、范围1. 北极地区:(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2南极地区:(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阶段性小组评价总结。)小结 板书: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位置、范围北极圈以北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相邻大洲及大洋北美洲、亚洲、欧洲北冰洋南美洲、大洋洲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过渡:根据同学们对南北两极的

5、了解,大家认为南北两极的自然环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两小组学生分别自由讨论回答两极地区各自的气候特点)l 气候特征活动: 阅读教材P60材料,南极地区学习小组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要求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思考:1、为什么南极地区会如此酷寒?(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很小;为冰雪高原,海拔高,表面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2、北极地区是否也如南极地区一样酷寒?(寒冷程度不同)3、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主,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海陆性质不同造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并进行阶段性小结。 北极中心北冰洋;南极中心南极大陆。两极地区终年

6、严寒,即使是在暖季时,也是冰天雪地。相比之下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被称为地球上的“寒极”,因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另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小结 板书: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气候特征终年寒冷,但不如南极冷 酷寒、烈风、干燥 课堂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特征。两小组今天表现都非常好,不分上下,要想分高低,还期待下节课的表现。 第2课时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在那么冷的环境中,有没有动物呢?(学生回答有,并且举例说明。)那么,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极地区和

7、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l 代表动物活动:请南北两三极学习小组阅读P.62,分别找出南北两极特有的动物。(教师针对学生讨论回答给以总结并做出阶段性的评价)小结 板书: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代表动物北极熊 企鹅 过渡: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动物生命存在,那么同学们认为两极地区有人类居住吗?请南北两极小组同学阅读P.63分别组内讨论,找出你们认为正确的答案。(教师针对学生讨论回答做出总结) 北极地区气温比南极地区暖和一些,所以长期居住因纽特人也叫爱斯基摩人,而南极地区由于终年酷寒,因此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只有科学考察队出现。过渡: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

8、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探究下一个问题。l 科学考察的宝地活动:南北两极小组分别阅读P.58和P.60,找出南北两极分布有的自然资源。归纳总结:南极地区分布的自然资源: (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思考:科考环境也是一种宝贵资源。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提问: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

9、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北极地区分布的自然资源: 石油、天然气、金属、非金属。小结 板书: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资源状况 石油、天然气、金属、非金属煤、铁、淡水资源、海洋生物、天然实验室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南北两极分布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考察,(向学生展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感到很自豪。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活动:阅读P.64,让学生了解目前世界各国对南北两极科学考察的状况以及已经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1)南极学习小组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长城

10、站在西经60,南纬60附近。中山站在东经70,南纬70附近。)(2)北极学习小组从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2001年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建成。)思考:(1).为什么两次建站的时间都选在2月? (2).我国南极考察船从我国出发时,应该选择什么季节最好?学生活动步骤:(1)(教师启发)南极被称为“寒极”“冰雪大陆”和“风库”,因此在建考察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学生回答)避开大风大雪温度最低的季节。(3)(教师启发)南半球的季节在月份上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4)(学生回答)与北半球相反。2月份是南半球最温暖的季节,而且2月份南极大陆白昼 时间长。(5)(教师启发)

11、我国考察船到南极要行驶12个月。(6)(学生回答)考察船应该在我国冬季(12月或1月)出发最好。思考:(1)我国北极考察队最佳考察时间,应该选择什么季节最好?(7或8月份,这两个月份是北半球最温暖的季节) (2)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小结 板书: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最佳考察时间7或8月 1或2月过渡:两极地区有大量的生物资源,比如南极地区的鲸鱼,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象、海狮等。近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南极地区鲸鱼遭到滥捕滥杀,已陷入危机之中。人类应该怎样合理利用两极地区的资源?我们中学生在环保上应该

12、怎么做呢?l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讨论学习步骤:南北两极学习小组(1)组内讨论(2)代表发言(3)组内补充发言(4)教师阶段性总结。教师点评并小结:面对着最后一块净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一是签订条约,比如南极条约的签订。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在环保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活动评比总结:通过这两节课,北极学习小组和南极学习小组都表现得非常的好,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观点,相信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当中,同学们会表现得更加优秀。课堂总结:经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还知道了极地地区蕴藏着丰

13、富的资源包括淡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等,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护它,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七、板书设计:1、两极地区基本状况对比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位置、范围 相邻大洲及大洋 气候特征 代表动物 资源状况 最佳考察时间 2、科学考察的宝地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八 教学反思本节是“了解地区”中的最后一节,由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在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教材将两个地区放在同一节进述,因此我也根据这一点,在教法上主要采取“分组讨论合作法”把全班分成二大组,一组负责北极地区;另一组负责南极地区,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表格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的合作能力与读图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始终是起到引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及时针对学生的观点不足之处给予补充,作好评价工作。这种教学方法取得较高的效果,要以后的教学中应以加强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