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阶梯训练.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41567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压强阶梯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初中物理-压强阶梯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压强阶梯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压强阶梯训练.doc(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初中物理-压强阶梯训练16、初中物理压强阶梯训练初中物理压强阶梯训练(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F甲F乙图7-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如图7-1甲、乙两种情况中,物块均为边长是10cm、重为5N的正方体,F均为15N,则甲图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Pa,乙图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Pa。*2有一种潜水服可抗压强1.96106Pa,潜水员穿这种潜水服最多可潜

2、入 m的水中,这时潜水服每平方米面积上承受的压力是 N。知识的应用图7-3*3在一只玻璃茶杯里装满水,用一张平整的纸片盖住杯口,然后小心地将茶杯倒过来,移开手,纸片不会掉下来,也不会向外漏水。这个实验(通常称为覆杯实验)可以说明的物理事实是 ,这个实验也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当在缓慢地倒转杯子的过程中,如果出现 现象,手移开后纸片会脱落,水会洒下来。 F图7-2*4如图7-2,物块重为10N,水平力F为15N,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对竖直壁的压力 N;物块所受摩擦力是 N;物块所受合力是 。*5图7-3中的U型压强计,金属盒未没入水中时,两管中水面相平,当金属盒没入水中A点时,U型管两边水

3、面的高度差为10cm。若将容器中的水改为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金属盒仍置于且点,则U型管中的水面高度差应为 cm,此时A点的压强为 Pa。(取g=1ON/kg) 知识的拓展图7-4*6某人在水平道路上骑自行车,而车胎有缓慢的漏气现象,那么在行驶过程中车胎对路面的压强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7如图7-4所示,甲、乙是两支相同的试管,各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液体,且当甲试管适当倾斜时,两试管中液面等高,则这时两试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是 ( )。A甲管中大 B乙管中大 C两管中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压力 压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物理学中把 物体表面上的

4、力叫压力。0.5*2重为1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 N,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 N。0.5图7-7 图7-8*3一个重为600N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是 N。如果这个人抬起一只脚(单脚着地),这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为 N。0.5*4如图7-7所示,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画出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的示意图。如图7-8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1.0*5压力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发生 。压力作用的效果跟 有关,还跟 有关。1.0*6物理学中用 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压力作用的效果,计算公式是 。0.5*7压强的单位是 ,简称 。此外,常用的单位还有 、 。0.5*

5、8使用公式p=计算压强时,要特别注意式中的S是指“受力面积”。例如,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重为50N,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 N,受力面积是 m2,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 Pa。1.5*9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3,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3。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力之比是 ,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1.0*10书包的背带应当做得扁而宽,这样对肩的 小,感觉会舒服些。火车铁轨是铺在枕木上的,这样可以增大 ,从而减小对路基的压强,避免路基下陷。0.5*11如果物体间的压力不可以改变,可以通过 来减小压强;如果物体间的接触面积不可以改变,可以通过 来减小压强。

6、0.5*12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有着两座可爱的驼峰和四只看起来有点笨拙的大脚。请分析说明骆驼“驼峰”和“大脚”的功能。(200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 2.0知识的应用*1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5(1)压力的方向总是向下的。( )(2)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有时不等于物体的重。( )(3)很大的压力可能只会产生很小的压强,很小的压力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4)1Pa表示1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5)人走路时比站立不动时对地面的压强大些。( )*14质量是45kg的同学站在地面上,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0cm2。求: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取g=10

7、N/kg)。思考:要想很快地使他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可以怎么办? 2.0*15回答下列问题:(1)图钉能不能按进墙壁或木板,菜刀能不能把菜、肉等切断,取决于哪些因素?(2)图钉尖秃了就很难按进墙壁或木板,这是为什么?(3)菜刀磨一磨,切起来就轻松顺当,这又是为什么? 2.5图7-9*16如图7-9是研究压强的简易实验。实验器材是:一块泡沫塑料(海绵)、一只自制的小桌、一只(50g)大砝码。实验时,按图甲、乙、丙三种方式放置器材,观察海绵表面下陷的程度。(1)图甲和图乙相比较,小桌对海绵的压力 ,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 ,海绵下陷的程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8、(2)图乙和图丙相比较,小桌对海绵的压力 ,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 ,海绵下陷的深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5*17各种农用拖拉机配的犁刀形状略有不同,但共同之处前端是尖的,这样在耕地时就可以增大犁刀对泥土 ;驾驶人员很注重犁刀的除锈维护,使刀面保持光洁,这样在耕地时就可以减小犁刀与泥土间的 。(2002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1.5图7-10*18如图7-10,物块底面积是10cm2,重为10N,被竖直向上的力F顶在天花板上,天花板的面积是12m2。若F=30N,则物块对天花板的压力是 N,压强是 Pa;若F=10N,则物块对天花板的压力是 N,压强是

9、Pa。2.5*19一辆坦克的质量是40t,它有两条履带,每条履带的着地面积是2.5m2。求坦克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强。(取g=10N/kg) 2.0知识的拓展图7-11*20把一块砖(它是长方体)按图7-11的三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图a叫平放,图b叫侧放,图c叫竖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5A三种放置方式中,对地面的压力、压强都是相等的图7-12B三种放置方式中,对地面的压力是相等的,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大C三种放置方式中,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最大,因而压强也最大D由于放置方式不同,因而无法比较压力和压强的大小*21如图7-12,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重为20N,放在

10、竖直壁和水平面的交角处,并受到水平力Fl和竖直力F2的作用,F1和F2都是10N。求:(1)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是 N,压强是 Pa;(2)物块对竖直壁的压力是 N,压强是 Pa。2.0AB图7-13*22如图7-13,粗细不同的A、B两个圆柱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为GA=GB=GC,它们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A和SB.。对B的压强Pl= ,B对地面的压强P2= 。1.5*23冬天,家长和老师都告诫同学们不要去封冻的河面上滑冰,但就是有个别同学不听劝告。某同学偷偷滑冰,忽见冰有了裂缝,这时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1.0A立即调头往河岸上奔跑 B站住不动,呼喊求救C;立即调头慢慢往河岸走 D俯

11、卧在冰上,慢慢往河岸爬行*24下列有关压力、压强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1.0A甲物体放在乙物体的上面,甲对乙的压力就等于甲的重力B甲物体放在乙物体的上面,求甲对乙的压强时,总是用甲对乙的压力除以甲的下表面的面积C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则两个物体间一定存在压力D甲、乙两个物体之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有可能跟这两个物体的重力都无关液体压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液体由于受 作用,因而对容器底有 力,当然也就有压强;液体具有 性,容器壁要阻碍它,因而液体对容器壁要产生 力,也要产生 。1.0*2与固体相比,液体有不同的性质,这就是液体具有 ,因而液体的压强就有不少区别于固体的特点。研究液体压强

12、特点的方法是 。1.0*3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仪器是 。这种仪器上的金属盒(盒面是橡皮膜)放到液体中时,它的U形玻璃管两边液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被测的液体中某处的压强大小就是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 显示出来的。1.0*4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1)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 ;同种液体的相同深处压强 。(2)液体中的某一点处,液体向 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压强的大小是 的。(3)对不同的液体来说,相同深度处的压强 ,这说明液体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 有关;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液体的 ,压强越大。2.0图7-16*5如图7-16示,甲、乙两个容器都是圆柱形的,但乙容器比较粗。两容器中盛的

13、都是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液面一样高。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A甲容器中的水少些,所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小些B乙容器底面积大些,所以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小些C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压强也相等D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但压强相等图7-17*6如图7-17示,甲、乙是两个圆柱形的容器,甲粗而矮,乙细而高,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都盛满某种相同的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A甲所盛的液体肯定比乙多,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大B乙容器中液面比较高,液体对乙容器底的压强大C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多少不能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不能比较*7液体由于 而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由于 而对容器壁也有压

14、强,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 有关,还与液体的 有关。根据压强公式P=FS,可以推导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P= ,式中是指液体的 ,其单位应取 ,h是指液体的 ,其单位应取 。2.5图7-18*8如图7-18器中盛有水,A点处压强PA= Pa,B点处压强PB= P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2.5*9物理学中所说的连通器是指 的容器。1.0*10在图7-19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能称为连通器的是( )。0.5A B C D图7-19图7-20 图7-21*11某校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到一家茶具生产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发现这个厂生产的茶壶都是图7-20传统样式的。同学们思想很活跃,给这个厂提建议,能不能把茶壶

15、的造型改变一下,用新颖的造型来吸引客户。厂里对这个建议很重视,干脆对这些同学说,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大家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想像力,画了好多设计图案,最后向厂里提交了他们最得意的三种设计,如图7-21结果,厂里只选中了其中的一种,另外两种虽然造型新颖,但不符合物理原理,不适用,因而未被选中。哪一种被选中了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0图7-22*12留心观察居民楼里的下水管(比如你家住在二楼,走进卫生间向上看,就能见到三楼的下水管),你会发现水池、抽水马桶的下水管有一段是弯成U形的,如图7-22所示。你知道这一段弯管有什么作用吗? 说说它的工作原理。2.5图7-23*13.如图7-23所示,

16、玻璃漏斗、透明软管、玻璃管连接成一个连通器,里面注有水。请注意三幅图有什么差异。b图表示右边的玻璃管比a图提高了一些,水面也高了一些;c图表示漏斗比b图降低了些,玻璃管提高了些,水面又高了一些。三幅图相比虽然水面高度不同,但每一幅图中的两边水面是相平的。这个实验表明 。2.0*14已知海水的密度是1.03103kg/m3。潜水员潜到海面下40m时,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多大? 1.5*15刘家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47m,当水库中的水位是130m时,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大? 1.5知识的应用ACB图7-24*16如图7-24所示的大烧杯中盛有液体(水或盐水)。当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插到A点处时,压强

17、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恰好是lcm。那么,(1)如果把金属盒插到B点处,则压强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将 1cm(选填“等于”或“小于”“大于”),由此可知液体压强的一个特点是 ;(2)如果把金属盒平移到C点处,则压强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将 1cm,由此可知液体压强的另一个特点是 。2.5水 A 盐水 B 图7-25*17如图7-25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盐水,液面相平,甲中的A点与乙中的B点深度相同。如果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插到甲中的A点处,压强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是lcm,那么,当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插到乙中的B点处时,压强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将 lcm。由此可知液体压强与 有关。2.0

18、图7-26*18找一个空的小玻璃药瓶,在瓶口上绷扎橡皮膜,然后竖直地浸入盛有水的大玻璃杯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如图7-26所示。看到的现象是:瓶口朝上时(左图),橡皮膜往下凹;瓶口朝下时(右图),橡皮膜往上凹;两种情况相比较,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凹得更明显。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5图7-27A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向下的压强,也会产生向上的压强B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C瓶口朝上时,水对橡皮膜有压强,橡皮膜对水没有压强;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对水有压强,水对橡皮膜没有压强*19如图7-27,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盛有约一半的水,若将试管稍稍倾斜些,那么( )。1.5图7-

19、28A试管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B试管中水的深度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C试管倾斜后,水面高度下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小*20连通器原理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证明。现在请你顺着下面的思路来试一试:如图7-28所示的连通器是个U形的玻璃管,里面注入水。设想(想像)在最低处取一个小液片AB,左支管中水柱高为h左,右支管中水柱高为h右,则:左支管中的水对液片的压强p左= ,对液片的压力方向向 ;右支管中的水对液片的压强p右= ,对液片的压力方向向 。讨论:如果h左h右,则p左 p右,液片会向 移动;如果h右h左,则p左 p右,液片会向 移动;如果液片不移动,则说明p

20、左 p右,从而有h左 h右。4.0图7-29*21某公路两侧有水渠,公路下面有管道(称为“涵管”或“涵洞”)将两侧水渠连通,如图7-29是它的截面图。从图中看出,路面下的涵管是倾斜的,两侧水渠中的水面均高出涵管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A水总是从乙渠流向甲渠B两渠中的水面相平时,涵管中水不流动C甲渠水面较高时,水向乙渠流动;乙渠水面较高时,水向甲渠流动*22用压强计测得水中某点处的压强是1568Pa。求该处水的深度。1.5*23用压强计测得某液面下20cm深处的液体压强是2450Pa。求这种液体的密度。1.5*24一个油桶里装有密度为0.8g/cm3的油,油面下80cm处的桶壁上受

21、到的油的压强是多大? 1.5*25一只长约1m的玻璃管,竖直放置,里面注有水银,水银面高出管底76cm。求水银对管底的压强。(水银密度=13.6103kg/m3。取g=10N/kg) 思考:有的同学说,玻璃管的粗细不知道(管底面积不知道),所以不好求水银对管底的压强。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0图7-30知识的拓展*26观察图7-30的实验,这里展示了三幅图,但实验是在同一个烧杯中做的,手捏的地方有一个螺母,捻动螺母可以改变下面金属盒的方向。三幅图对照起来看:(1)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是 的;(2)方向是 的;(3)液面高度差是 的;(以上几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4)通过该

22、实验,我们认识到液体压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1.5*27一个玻璃茶杯里放大半杯水,如果将一个手指头慢慢插入杯中,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图7-31A由于水面要升高,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由于手指不会触及到杯底,所以杯底受的压强不会有变化C手指插入水中,但杯中的水并没有增加,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会增大*28如图7-31,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银、盐水、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下列对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各装什么液体?( )。1.0A甲中是水银,乙中是盐水,丙中是酒精 B甲中是水银,乙中是酒精,丙中是盐水C甲中是盐水,乙中是水银,丙中是酒精 D甲中是酒精,乙中是盐

23、水,丙中是水银图7-32*29如图7-32,一个上下粗细不一样的容器,注入部分水后封闭。如图甲那样放置时,水对底部的压强是P1,将它倒置如图乙那样放置时,水对底部的压强为P2。那么,P1与P2关系是( )。1.5AP1=P2 B P1P2 D无法比较图7-33*30如图7-33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甲盛盐水,乙盛酒精,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若图中所示A、B两点等高,这两点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和PB的大小关系是( )。1.5APA=PB BPAPB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31一个杯子中盛满水,把一个小木块放入杯中时,木块浮在水面上。此时杯底受到的水的压

24、强将 ,压力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1.0*32一个塑料桶底面积是300cm2,放在水平地面上,倒入l5kg水后,水深为30cm。水对桶底的压力是 N。(思考:能认为水对桶底的压力等于水重吗?) 2.0*33三个同种材料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高度相同,其质量关系是m甲m乙m丙。如果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那么( )。2.0AF甲=F乙=F丙 P甲=P乙=P丙 BF甲F乙F丙 P甲P乙P丙CF甲F乙F丙 P甲=P乙=P丙 DF甲=F乙=F丙 P甲P乙P丙图7-34*34如图7-34是一个连通器,里面盛有水且水面相平。设想在左边的

25、容器中放一个小塑料球,球浮在水面且水不溢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A左右两容器中水面仍相平,但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B左边容器水面上升,右边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C水对左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对右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D右边容器比较细,所以右边容器中水面上升得高些*35底面积为4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放在水平面上,测得液面下20cm处的器壁上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为1960Pa。问:(1)容器中所装的可能是哪一种液体?(2)若将质量为1.58kg的铁块浸没于液体中,且液体没有溢出,则器壁上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有无变化?如果变化,变化了多少? 3.0大气压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在

26、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空气,习惯上称为大气,所以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又叫 。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 ,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 ,简称 。2.0*2固体、液体能够产生压强,人们比较好理解。但空气看不见,人们生活在空气中并没有感觉到压力,很自如。所以说大气有压强人们感到怀疑,开始时并不相信。后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 ,做了著名的、也是十分有趣的 实验,向人们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2.0*3 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个实验表明大气压大约能支持约 高的水银柱,根据公式 计算,大气压值约为 Pa。1.5*4自来水笔(通常所说的钢笔)吸墨水时,用手捏橡皮管再松开,

27、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里去。捏橡皮管的目的是 ;松开时,墨水在 的作用下进入橡皮管中。1.5*5下面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0A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力 B大气压是指空气对地面的压强C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 D空气产生的压力简称为大气压*6对下列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1.0A人跳起来或物体被抛向高处,总要落回地面,这是由于受大气压作用的缘故B人生活在大气中,并没有被压的感觉,这说明大气压是很小的C吸盘式挂衣钩能紧贴在平整的木板或玻璃板上,是因为它能产生很大的吸力D人在大气中没有被压的感觉,是因为人体内,也有压强及长期生活在大气中习惯了*7实验表

28、明,大气压的值并不是到处都一样的。离地面越高,大气压 。课本中列出了一组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值,请查阅并回答:(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面海拔高度约为几米或几十米,这一地区的地面附近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2)长江源头的海拔高度约6km左右,这里的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3)号称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顶峰海拔高度近9km,这里的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3.0*8压强可以用仪器测定。前面学过的压强计是测定 的仪器;现在我们又学习了气压计,它是测定 的仪器。气压计又分为 和 两种。由于大气压与 有关,测出某一地点的大气压值就能粗略地知道这里的高度。如果把气压计的刻度盘所标的气压值换

29、算成高度值,就可以用来作为航空、登山用的 了。2.0*9大气压是变化的。物理学中把等于 Pa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通常取 Pa。它相当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5*10许多物理现象都跟气压的大小有关。例如液体的沸点,液面上的气压变化,它的沸点也变化。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在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比如水的沸点,当水面上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时,沸点为100;查阅课文可知,如果在海拔6km高处用敞口锅烧水,水的沸点约为 ,即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 。*11离心泵和活塞式抽水机都是利用 把水抽到高处的;在1标准大气压条件下,这两种抽水机最多能把水抽到 m的高处。3.5知识的应用*12用托里拆

30、利实验测大气压的值,应注意( )。1.0A玻璃管的粗细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不能做此实验B开始时,玻璃管内必须灌满水银,否则就测不出大气压值C实验时,玻璃管必须保持竖直,如果倾斜则不能测出大气压值D玻璃管中韵水银柱高度必须是76cm,否则就说明实验有问题*13下面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0.5A钢笔吸墨水 B用吸管吸软饮料C用茶杯喝水 D医院里“打吊针”(静脉输液)*1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漏进了少许空气,那么,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将会( )。0.5A比实际气压小 B比实际气压大 C与实际气压一样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5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实验)时,所用

31、玻璃管的长度约为 m,开始时,必须在管中灌满水银,目的是 。这样,当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中时,其上端没有水银的那部分是 。如果在操作时,不小心或不按要求去做,使得少许空气进入了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这样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就会 实际的大气压值(填“等于”或“小于”“大于”)。2.0*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水银柱高度不等于76cm,就说明实验是有误差的B在高山上烧水,水的沸点一定低于lOOC在同一座教学楼内,用气压计测不同楼层的大气压,结果应当是一样的D一只氢气球在升空过程中,体积会渐渐变大,到达一定高度可能会自动破裂*17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也不

32、是固定不变的,它还与( )。0.5A液面的气压大小有关 B大气压的大小有关C加热的火焰大小有关 D加热的时间长短有关*18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糖汁中的水汽化变成水蒸气跑掉)。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温度过高,糖会变焦,不但不甜,而且对人体还是有害的)。为此,在运用沸腾法去除糖汁水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的办法是( )。1.5A用文火(小火焰)慢慢加热 B使糖汁液面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C用猛火加热,减少加热时间 D使糖汁液面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19氢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往往会自动破裂掉,其原因是( )。1.0A高空中温度低,气球被冻裂 B高空中气压大,

33、气球被压破C高空中阳光强,气球因温度高而膨胀、破裂 D高空中气压小,气球向外膨胀而破裂图7-36*20如图7-36用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立即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 热;如果马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观察到瓶内的水 ,这个现象说明 。1.5*21宇宙飞船在太空中受到外部的气压几乎为 ;液体(包括血液)的沸点将随气压的降低而 ,故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时穿的宇航服内,要保持一定的气压,俄罗斯制造的宇航服内的规定气压为4104Pa,这约相当于 个标准大气压。(200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1.5*22范成大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当年他在成都任知府时,曾著有峨嵋山行记,其中记

34、叙了“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的现象。他认为,峨嵋山上的水是“万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他还声称:“余前知之”故“自山下携水一缶来。”意思是,他在上山之前就知道山上的水煮不熟饭,所以他就从山下带水上山煮饭。在范成大看来,山上“煮米不成饭”的原因是水的问题。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说明。3.0*23用物理知识解释高压锅煮饭熟得快的道理。2.0图7-37*24如图7-37是现在很常见的吸盘式挂衣钩。试说明这种挂衣钩为什么不能吸在粗糙的墙壁上?说明这种挂衣钩能挂较重衣物的道理。2.5*25在一次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观察到水银柱的高度约为76cm。经计算,当时的大气压近似为105Pa。这样的

35、大气压可支持多高的水柱?(取g=10N/kg) 2.0图7-38*26如图7-38所示,塑料挂衣钩贴在平整的壁上。如果它的表面积是20cm2,大气压强为105Pa。求空气对挂衣钩表面的压力。1.5图7-39知识的拓展*27如图7-39表示托里拆利测大气压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3.0(1)图中A、B、C、D、E各点处, 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为 cm水银柱;(2)A点压强PA= cm水银柱;(3)B点压强PB= cm水银柱;(4)C点压强PC= cm水银柱;(5)D点压强PD= cm水银柱;(6)E点压强PE= cm水银柱;*28某次操作正确的所托里拆利实验测得大气压强并不是76cm水

36、银柱。其原因可能是( )。1.0图7-40A玻璃管太粗 B玻璃管插入过深C玻璃管不严格竖直 D与实验地点(高度)有关*29如图7-40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A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B外界大气压强肯定是76cm高水银柱C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且为2cm水银柱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图7-41*30甲、乙、丙三人同时用托里拆利实验在同一教室测大气压,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74.5cm、75.2cm、76.0cm,他们做实验时一人管中进

37、了空气,另一人测量水银 柱长度时没有把管竖直放好,只有一人测量正确,则当时教室中大气压的值是 cm水银柱。(200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1.5*31如图7-41所示是在外界环境为1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做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5AA点处压强为零 BB点处压强为76cm水银柱CC点处压强为lOcm水银柱 DC点处压强为86cm水银柱图7-42*32有一种粘木料用的胶,需要在1OO的温度下熬化后再使用,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粘性;所以最好用图7-42的双层锅,内锅里盛胶,夹层里盛水。用这种特殊的锅熬胶就不致把胶熬焦的原因是 。在制糖工业中,常用加热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

38、水分。为使糖汁在沸腾时不变质,沸腾的温度应低于100。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是 ,采取这种措施的依据是 。2.5*33你注意过吗?在医院打吊针(有些地方俗称“挂水”)时,药液瓶内不时地有一串串气泡上升。这一串串气泡起什么作用?试说明。2.0a b图7-43*34取一根十几厘米长、两头均开口的玻璃管,在它的一端蒙扎上橡皮膜,灌满水,观察到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7-43a所示),这说明 ;如果灌满水,用手指堵严开口端,倒过来插入水槽中(如图7-43b所示),管中的水并不流入水糟中,而是仍然充满了水,这时管中的水对它上面的橡皮膜有没有压强?答 。若做该实验时,外界大气压约为l标准大气压,观察图7-43b中的

39、橡皮膜,它应当是( )。2.5A平的 B向上凸的 C向下凹的*35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沸腾而除去其中的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为此,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1.0A增加容器内舶气压,使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沸点低于80C用微火缓慢地加热,使沸点低于80 D在高压锅内进行,让水分跑掉而把抗菌素留下来*36吸盘式挂衣钩能紧贴在玻璃板、油漆过的木板或墙壁的瓷砖上,但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其原因是( )。1.0图7-44A粗糙的水泥墙壁没有粘性 B墙壁粗糙,凹凸不平,吸盘与它的实际接触面小C墙壁粗糙时,吸盘与墙壁间有缝隙,漏气*37如图7-44,一支装有水的试管中插入一支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