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暑假培训资料.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25154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235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暑假培训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5页
初中语文暑假培训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暑假培训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暑假培训资料.doc(2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初中语文暑假培训资料初中语文暑假培训资料第一、二课时 表达方式 【考 点】:在阅读中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知识要点】:初中教材涉及到了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其中描写又包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等,人物描写又包含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说明语言常常运用下定义、列数据、举例子、

2、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引用、摹状貌、列图表等方法,具有准确性、科学性、简洁性等特点。 议论语言常常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常常运用归纳论证、归谬论证,常常运用事实论证等方法,具有严密性、辩证性等特点。 描写语言具有形象、生动之特点,常让人如有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抒情语言常常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排比、对比等方法,具有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 语言魅力。 【考试说明】:能正确判断表达方式的类型,会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效果。【知识归纳】一、表达方式的种类:叙述、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一)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注意:叙述是表达方式;记叙是一种文

3、体(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回答表达方式必须为【叙述】,不能是【记叙】;二者概念不同。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二)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例1: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三)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1:

4、这张桌子是方的。(四)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达方式。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例2: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 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例1: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

5、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五)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 二、叙述:叙述的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2.倒叙

6、: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4.补叙是插叙的一种类型。三、描写(一)、描写的种类:一是人物描写:A、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二是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

7、环境描写(二)、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2、语言(对话)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对话)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5、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社会环境(描

8、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第三课时专题演练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相关习题。 绿色植物是天然的空气调节器和净化器,绿色植物能调节小气候。夏天,绿化地带的温度比非绿化地带要低13度;冬天,绿化地带温度又比非绿化地带高011度。灰尘、工业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小,能引起起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矽肺等病,绿色植物是吸附灰尘的能手。据测定,在绿化地带空气中灰尘的含量比非绿化地带要减少一半以上。不少绿色植物还能放出一股芬芳的气味,其中含有植物杀菌素,能够杀灭大量细菌,如香樟、桉树、柏树、杉木、夹竹桃等都能分泌杀菌素。而且许多绿色植物吸附有

9、害有毒气体,如松树、柑橘能吸收二氧化碳,夹竹桃、香樟能吸收汽车废气。 1、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文中加点的内容,谈谈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语言所具有的特点。 2、全文介绍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3、请你拟一条有关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语。(语言要精练得体) 例1: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例2:春花烂漫,请您手下留情。 【简析】第一题要求考生根据表达方式的有关知识,判断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结合加点词语谈谈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这一题的答案是:本文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据测定”表明说明语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虚假;“以上”、“许多”表明这种语言很

10、有分寸感,“以上”表明是超过一半的不定数,“许多”表明既不是极个别植物具有吸附有毒有害气体的功能,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具有吸附有害有毒气体的功能。“011度”表明说明文语言具有简洁性和严密性。 因与本考点关系不大,第二题、第三题的解题思路及答案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相关作业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十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

11、,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烧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空前的事业,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需要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年,百折不回地艰苦奋斗。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以凌云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1、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文段谈谈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 2、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12、3、文段中的事实论据有几个?并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其内容。 【简析】第一题:本文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态度明确,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文段第一句就非常鲜明的提出了本文的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接着列举马克思、诺贝尔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指出为了实现四化伟业,我们唯有勤奋才能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第二题、第三题 略) 三、阅读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片断,然后答题。 记得那是十二月,当八十年代的最后一页即将翻过的时候,我进入巴黎大学进修。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 入学前,有人向我介绍该校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提问刁钻古

13、怪,几乎让他所有的学生领教过什么叫难堪” 我突然感慨万千,竞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光盯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我挺起胸膛,一字一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倏地站起身,离开讲台向我走来。我这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放在我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造,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快步走上讲台,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1、第二自然段 (选填:正面、侧面)描写了“上对话课的教授”。作为教授,他的特点是: (用原文回答)。 2、倒数第

14、二自然段是用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来写教授听到“我”的回答后的反应的? 【简析】第二自然段是采用别人介绍的方式来写教授的,所以第一个空应填“侧面”,这些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他“教学严谨,提问刁钻古怪”的性格特点。倒数第二自然段描写教授的反应时用了“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三种手段。四客观题 试题见学生专用试卷1、1.叙述2.议论3.抒情4.描写2、B3、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第四、五课时 表现手法A一、常见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以小见大、类比、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伏笔和铺垫、

15、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1、象征: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简而言之 ,象征 :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

16、的象征。象征手法和比喻修辞有什么区别?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2、衬托(正衬/反衬):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

17、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4、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陋室铭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借物突出志向。文章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文章主旨“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然后描写陋室环境景色幽雅,交往人的高雅,主人的生活情趣闲适,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风貌,表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既突出主人“德馨”,又表明“陋室”不陋。最后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引用孔子的话结尾,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

18、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爱莲说中作者以莲花自况,借对莲花形象的描绘,寄寓作者自己的情感,从生长环境,写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种描写,是将莲人格化,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5、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

19、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

20、”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借景抒情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风景谈荷塘月色等。 二者有相同点:他们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其次,它们都可以使用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和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第二、“托物言志”中的“志”

21、,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第三、“托物言志”不内容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

22、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10、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想象与联想就像一对亲兄弟,它们相似却不相同。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

23、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11、以小见大: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采用这种以小见大的办法,这样在你的笔下,就会有五彩的生命了.再比方写爱国,你可以写一个小学生对红旗的爱护,看到别人对红旗不尊重就

24、要加以指正等等. 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呢?一般是些很抽象的概念的话题时就可以采用(就是当你感觉到你要写的观点和你政治书上的观点相同),如人生观价值等等啊. 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老花镜,就会想起奶奶给自己缝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见卷面上鲜红的墨水迹,就想起老师为同学们补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看见一本旧书,就想起与同学相处的一件往事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我们把这些内容写进作文里,就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一是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二是要注意运用

25、小的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三是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12、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清代恽寿平谓:“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极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 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13、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 先说白杨树

26、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14、类比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说法,并举例说:“如光和影都是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现象等,由于声呈波动状态,因而推出光也呈波动状态。”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多人(包括教材)误以为类比就是同类相比,其不谬哉!“同类相比”是什么?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比较”的解释:“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务辨别异同或高下。” 原来如此!15、讽刺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

27、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 用讽刺和嘲讽的笔法针对敌人或者落后、错误的、不合理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和批判的目的。16、白描,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第六、七课时 表现手法B二、诗歌鉴赏中2

28、0种常用表现手法1、对比(对照)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该诗通过“春残”、“鸟稀”、“花尽”、“花飞”与“ 幽竹”的对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桥为暖色。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李贺将发:“东床卷

29、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3、正意反说(反语)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运用反语,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4.反衬(有

30、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用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愁苦。贾至春思二首(其一)“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先写水面平静的静态美,再写风吹动垂杨水落荷叶之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表现了雨后池塘的美丽。王维田园乐(其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以声衬静,动静结合,表现田园幽静安适的特点。6、借古讽今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借南

31、朝暗讽唐朝统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借汉朝之事讽刺当朝执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7、直抒胸臆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直抒胸臆,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怨恨之情。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8、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间接抒情)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绿荷有恨而背西风,以寓情于景的手法,写出诗人之恨,流露出伤感不平之情。王昌

32、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描写边塞景象,寓情于景,展现边疆将士的伤感别离之情。9、托物言志王安石孤桐“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追求以及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精神。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作者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10、用典裴迪送崔九“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借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典故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二意,不甘久隐。杜甫江汉“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用“老马识途

33、”的典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11、比喻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镜,写出水面的静态美。12、拟人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柳条藤蔓”用拟人化的“系”的动作挽留主人,从而表现主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以及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13、双关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凉”字,既写出了身

34、体上感受到的寒冷,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一字双关。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既表达了对贫女的同情,又倾诉了自己终年劳心却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14、反复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字间隔反复,使词的音调明朗,突出渲染了春趣。15、夸张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之高远。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16、互文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17、设问

35、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长的亡国之愁苦。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18、烘托、渲染(有时用“侧面描写”)贾岛暮过山村“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用“怪禽”在旷野中的啼叫、落日斜照渲染山村外清冷甚至让人生畏的气氛。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诗人借西下的夕阳、昏暝的群壑、松际的月亮、风中的清泉等意象表现时间的暗中流动,渲染了越来越清幽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孤独的心境。李白蜀道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用“黄鹤”、“猿

36、猱 ”、“不得过”、“愁攀援”侧面写出山的高险。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既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的状态,又侧面烘托出了琴声的魅力。19、抑扬法(先扬后抑、先抑后扬)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人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了统治者政治上的昏聩庸弱。纪晓岚的“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对婆娘及儿孙们的赞扬之情。20、多角度描写 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从听觉上,数里外听到水声,以响衬静;从视觉上,直接写人烟稀少。王禹偁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

37、无语立斜阳”,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晚山可爱,好景无限。三、概念区分1、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手法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 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

38、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2、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 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

39、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当然,这里小结的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并非涵盖了所有的手法,如反问、比兴、象征、对偶、叠字叠词叠句、细节描写等就没有涉及。我们不妨在老师讲解或自己的复习中及时地查漏补缺。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一首诗词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鉴赏时要进行全面分析,如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有衬托,以冰雪衬托白梅之坚毅耐寒;有对比,用桃李对比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这需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灵活处理。第八课时仿句【训练目标】1、知道什么是仿句。2、掌握仿句的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3、掌握仿句的基本原则【训练重点】掌握仿句的方法及原则,并能灵活运用

40、。【角度例说】综合仿写的命题角度主要有: 1、仿照原文的句式另写句子(包括补写、续写、改写)。 2、仿照原文所用的修辞手法另写句子。 3、根据所提供的文段另写句子,使文段语意连贯,语气顺畅,语境和谐。 4、仿照范句,选择某一事物,创设情境,另写句子,表达思想感情或托物寓意或阐发哲理。【解题指导】1、句式要统一。(形似)指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首先,要弄清例句是哪种类型的单句(如主动句或被动句、主谓宾句或主谓补句等)。其次,要弄清例句有无供用的词语或格式。再次,要弄清例句局部上的结构特点,如主语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宾语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等等。句式是否统一,是仿写能否成功的关键。2、修辞

41、要相同。(形似)指仿句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方式要完全一样。如例句是比喻句,仿句也要比喻句;例句是比喻套排比,仿句也要比喻套排比。3、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形似)仿句的字数与例句的字数应尽量相等,实在无法相等也要大致相等,不能悬殊太大,这样仿句与例句的结构才能是和谐匀称的。4、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神似)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与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例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譬如,如果例句的内容是歌颂赞扬性的,那么,仿句的内容也必须是歌颂赞扬性的,否则,内容上就不协调,不一致。前后呼应,是指如果例句前边的句子与后边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

42、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在语意上也要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解题的一般步骤】:1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根据上下文意及语境,仔细揣摩,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训练过程】 常见题型分析: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套用式仿写: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例1: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句_,_,_,_。【解析】做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意,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直接套用。例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秋天的三个特点;从句式上看,采用了排

43、比的修辞手法。因此本题的仿写重在仿句内容的选定,其句式只需直接套用例句。内容的选择可以是景,可以是人或物,关键要把握其特点。如: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2、续写式仿写: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例2、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解析】此题要求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句子。首先分析例句,例句采用了“读读出了”的句式,内容上以拟人的手法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参考示例: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

44、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能说出事物特点,句式相近即可)3、命题式仿写:给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例3、仿下面例句,以“校园”二字开头写一句话。例句: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抽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校园: 【解析】这类题目没有前后文,不需要考虑意义内容上的前后关联,只考虑句子本身的句式和意义关系。例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上表达了家园对于流浪者的重要意义。参考示例:校园是一畦充满希望的苗圃,让无数学子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参天的大树,校园是一艘乘风破浪的船,船里总装着老师对学生的情和爱。4、

45、嵌入式仿写: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前后要一致。例4、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 , ,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解析】这道题所需写的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前后要一致。先分析一、三小节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形式上是顺承因果关系,内容上是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和理解;其次要注意仿写的句子应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因为这是一首小诗,我们在仿写时要在遣词造句上下工夫,以增加全诗的文学意味。参考示例:上学后,母爱装在行囊里,背着它,沉甸甸。或上学后,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热乎乎。或上学后,母爱化在叮咛里,听着它,暖融融等。5、造句式仿写:实际就是仿照示例的格式造句例5、仿造下面的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例句:适应是什么?适应是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的青松,是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的腊梅,是电闪雷鸣中高傲飞翔的海燕。仿: ? , , 。【解析】:这道题一眼看来,似乎给了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