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22282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净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净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doc(9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净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净水厂课程设计说明书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3第一章 总论31.1 设计题目31.2 设计时间31.3 设计任务31.4 具体要求315原始资料3第二章工艺流程方案42.1 设计方案42.2. 方案比较42.3方案经济比较:6第三章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73.1预处理73.2. 设计计算73.3混凝剂配制和投加8第四章混合工艺设计计算94.1混合设

2、备选择94.2 设计参数:104.3 设计计算:10第五章絮凝池设计115.1 机械絮凝池设计水量115.2 机械絮凝容积115.3 絮凝池平面尺寸115.4 絮凝池水深125.5 絮凝池搅拌设备125.6核算平均速度梯度G值和GT值14第六章沉淀池设计146.1设计参数:146.2设计计算:14第七章.过滤工艺设计17第八章加氯工艺及加氯间设计278.1概述278.2. 设计计算27第九章清水池设计289.1清水池容积计算:289.2清水池平面尺寸:289.3清水池各管管径的确定:28第九章.吸水井设计29第十章.二级泵房设计29第十一章 净水厂总体布置设计计算3011.1工艺流程布置设计3

3、011.2平面布置设计3011.3水厂管线设计3111.4 高程布置设计计算31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总论1.1 设计题目:某市净水厂设计1.2 设计时间:12月19日12月30日1.3 设计任务:水厂平面布置及高层布置1.4 具体要求:1.4.1书写说明书一分,包括:1.4.1.1设计任务1.4.1.2工艺流程设计及论证1.4.1.3各构筑物,凝聚剂,消毒剂选择的依据1.4.1.4各参数选定的原则1.4.1.5各构筑物的计算过程1.4.1.6必要的草图1.4.1.7 绘制草图3张(水厂平面布置图一张;高层图一张;某一构筑物的平立面图) 1.4.1.8 所有图纸都要有图标,图例及必要

4、的说明。1.4.1.9主要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15原始资料1.5.1设计供水量65000m3/d1.5.2水厂所在地:长春地区1.5.3以河水为水源,水源受到污染,水质分析报告如下:指标单位数值浊度NTU最大800,平均110色度度13水温最大22,最小1PH7.08.5总硬度CaCO3380总大肠菌群个/L650耗氧量6BOD52氨氮0.9COD10氯仿0.08第二章工艺流程方案2.1 设计方案 Cl2 Cl2原水 静态混合器 机械絮凝池 平流沉淀池 V型滤池 清水池 硫酸铝 城市管网 二泵站 方案二 Cl2 Cl2原水 静态混合器 网格絮凝池 斜板沉淀池 普通快滤池 清水池 硫酸铝 城市管

5、网 二泵站2.2. 方案比较2.2.1 方案技术比较2.2.1.1 氯消毒优点:经济有效,使用方便,使用广泛。缺点:受污染的水经过氯处理后产生有害身体健康的副产物。2.2.1.2 静态混合器优点:构造简单,无活动部件,安装方便,混合快速而均匀,混合效果好。 缺点:流量过小时,效果下降。2.2.1.3 机械絮凝池 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可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缺点:需要机械设备和经常维修。2.2.1.4 网格絮凝池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缺点:末端池底易积泥。2.2.1.5 平流沉淀池优点:造价较低,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采用机械排泥设

6、施时,排泥效果好.缺点:需要维护机械排泥设备,占地面积较大,水力排泥时排泥困难。2.2.1.6斜板沉淀池优点:具有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缺点:斜板沉淀池不宜于作为二次沉淀池。2.2.1.7 V型滤池优点:截污能力强,滤池过滤周期长,反冲洗水量小,单池面积大。 缺点:池型结构复杂,尤其是配水配气系统精度要求高,增加了施工难度。 反冲洗操作复;造价高;。 2.2.1.8普通快滤池单层滤料 优点:(1)运行管理可靠,有成熟的运行经验; (2)池深较浅; 缺点;(1)阀门比较多; (2)一般大阻力冲洗,需要设有冲洗设备; 双层滤料 优点:(1)滤速比单层的高; (2)含污能力较大(约为单

7、层滤料的1.52.0倍),工作周期较长; (3)无烟煤做滤料易取得,成本低; 缺点:(1)滤料径粒选择较严格; (2)冲洗时要求高,常因煤粒不符合规格发生跑煤现象; (3)煤砂之间易积泥; 2.3方案经济比较: 因为预处理,斗槽,取水泵站,吸水井,二泵站,管网在两个方案中相同,不再做经济比较,仅在其流程不同的构筑物上进行经济比较。参考技术经济手册,估算出两种方案各主要构筑物的造价,分别为:方案一机械絮凝池(参考设计水量为每日五万立方米,采用两座) 指标基价:673321.00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103005.00 设备购置费用:714128.00 总计:2364102.00平流沉淀池(参考设计

8、水量为每日三万立方米,采用两座) 指标基价:1744458.00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2500120.00 总计:9259302.00V型滤池(参考设计水量为每日十万立方米,采用一座) 指标基价:3841222.00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5400111.00 总计:9249033.00单体构筑物费用之和:15690238.00方案二网格絮凝池(参考设计水量为每日二万五立方米,采用两座) 指标基价: 1342136.67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1941233.33 设备购置费用:500231.00 总计:3801030.00斜板沉淀池(参考设计水量为每日兩万五立方米,采用两座) 指标基价:188213

9、1.00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262222.00 设备购置费用:982212.00 总计:2834521.00普通快滤池(参考设计水量为每日七万五立方米,采用一座) 指标基价:34801111.00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6600112.00 设备购置费用:1301229.00 总计:12482739.00单体构筑物费用之和:16812423.00以上比较可见:方案一的单体构筑物费用之和明显小于方案二的单体构筑物费用之和,即方案一在经济上明显优于方案二第三章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3.1预处理由于原水受到污染,需要预处理,预氯投加,即在长距离输水管的起始点加氯。促进水质符合要求,已达到设计能力,安全可

10、靠运行。设计的计算水量为。(包括水厂自用水量)仓库储量按30天计,加氯点在清水池前。3.2. 设计计算(1)加氯量Q:加氯量按下式计算:式中加氯量,;最大加氯量,;需消毒的水量,。(2)储存量G:3.3混凝剂配制和投加3.2.1设计参数:本设计选用硫酸铝为混凝剂,最大投加量为35mg/L。 3.2.1.1溶液池:溶液池的容积:W1=uQ/417bn=352708.3/417*10*3=15.2 m3式中混凝剂最大投加量, 设计流量混凝剂的投加浓度,取10。 每日的投加次数,取3次。溶液池按两个设计,一次使用一个池子,两个池子交替使用。溶液池的平面形状采用矩形,有效水深取1m,则长为3m。宽为2

11、 m,考虑超高为0.3m。则溶液池尺寸为LBH3m2m1.3m。溶液池池底设DN200的排渣管一根,溶液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腐)。3.2.1.2溶解池:容积w2=0.3w1=0.3*7.6=2.28m3 取2.3 m3 溶解池建两座,一用一备,交替使用,每日调制两次。取有效水深为0.7m,平面为矩形形状,长为1.8m。宽为1.3 m,,。考虑超高0.3m,则池体尺寸LBH1.8m1.3m1m。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则放水流量为:q=W2/60t=2.3*1000/60*15=2.6L/S查水力计算表:放水管管径采用DN50mm,相应流速为1.18m/s。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

12、N100的排渣管一根,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腐)。投药管的流量为:q1=W1*3*103/24*3600=0.26L/S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直径为DN15,相应流速为0.4m/s。3.2.1.3计量泵根据投药管流量选用三台微型机械隔膜计量泵,两用一备,额定流量0.47L/s。3.2.1.4药剂仓库计算: 药剂仓库与加药间应连在一起。仓库内应设有磅秤,并留有1.5m的过道,尽可能考虑汽车运输的方便。混凝剂选用精制硫酸铝,每袋质量是40kg,每袋的体积为0.540.2m,药剂储存期为30d,药剂的堆放高度取1.6m。 硫酸铝的袋数:公式为:式中,水厂设计水量,;混凝剂最大

13、投加量,;药剂的最大储存期,;每袋药剂的质量,;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得,袋。 有效堆放面积A:公式为:式中,药剂得堆放高度,;每袋药剂得体积,;堆放孔隙率,袋堆时代入数据得:=106.6m2 取110 m2仓库平面尺寸为:LB25m15m第四章混合工艺设计计算4.1混合设备选择考虑设絮凝池2座,混合采用管式混合。进水管采用两条,每个混合器 设计流量为Q=65000/2=0.38。进水管采用钢管,直径为DN700,查设计手册1册,设计流速为0.99m/s,1000i=1.8m,混合管段的水头损失。小于管式混合水头损失要求为0.3-0.4m。这说明仅靠进水管内流速不能达到充分混合的要求。故需在进水

14、管内装设管道混合器,本设计推荐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管式静态混合器示意图见图1.3。管式静态混合器4.2 设计参数:采用静态管式静态混合器2个。每组混合器处理水量为0.38m3/s,水厂进水管投药口至絮凝池的距离为30m,进水管采用两条DN700钢管。4.3 设计计算:4.3.1 进水管流速v:据,查水力计算表可知,(手册:0.81.0m/s;厂家:0.91.2 m/s,均在上述范围内)。4.3.2 混和器的计算:混合单元数取N=3,则混合器长度为混合时间水头损失: 混合池有效容积,采用矩形混合池,设高度为1m,超高0.5 m,混合池B*L=6m*3m 校核G: ,水力条件符合要求)第五章絮凝池

15、设计5.1 机械絮凝池设计水量机械絮凝池设成两组,每组又有六池。总设计规模为65000/d,分成两组,每组流量为32500/d。则设计水量为Q=32500/d1.1=1489.6/h5.2 机械絮凝容积设絮凝时间为20分钟,则有效容积为:5.3 絮凝池平面尺寸每组絮凝池分为六格,每格尺寸为4.64.6m,每格面积为23.045.4 絮凝池水深 超高0.3m,总高度为3.9m5.5 絮凝池搅拌设备絮凝池分隔墙上过水孔洞上下交错布置,每格设一台搅拌机。叶轮直径取池宽的80%,采用3.6m,叶轮桨板中心点线速度分别采用:第一格和第二格相同取第三格和第四格相同取第五格和第六格相同取桨板长度与叶轮直径之

16、比取0.7,桨板长度取2.5m,桨板宽度取0.15m。每根轴上桨板数为8块,内外侧各4块。b/l=0.15/2.5=0.6(在1/161/15之间,符合要求)旋转桨板面积与絮凝池过水断面面积之比为:为了防止水流短路,每格设四块挡板,尺寸为:宽高=0.21.2m,其面积与絮凝吃过水断面面积之比为:总桨板面积与絮凝吃过水断面面积之比为:(2)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D0为:D0=(1800-700)2+7002=2.5m叶轮转速分别为:桨板宽长比b/l=0.15/2.54,符合要求L/H=100.8/3.410,符合要求沉淀池示意见下图。,沉淀池示意图(2)沉淀池的进水设计:进水采用穿孔墙布置,尽量

17、做到在进水断面上水流的均匀分布,避免已形成的絮体破碎。单座池墙长9.5m,墙高3.7m,有效水深3.4m,布水墙如下图。砖砌穿孔布水墙根据设计手册:当进水端用穿孔配水墙时,穿孔墙在池底积泥面以上0.30.6m处至池底部分不设孔眼,以免冲动沉泥。本设计采用0.6m。 单个孔眼的面积:孔眼尺寸考虑施工方便,采用尺寸:15cm8cm。 孔眼总面积:孔眼流速采用, 孔眼总数:个,取170个。孔眼实际流速为: 孔眼布置:孔眼布置成6排,每排孔眼数为29个。(3)沉淀池的集水系统:沉淀池的出口布置要求在池宽方向上均匀集水,并尽量滗取上层澄清水,减小下层沉淀水的卷起,目前采用的办法多为采用指形槽出水。 指形

18、槽的个数 : N=8 指形槽的中心距 : 指形槽中的流量: ,考虑到池子的超载系数为20,故槽中流量为: 指形槽的尺寸:槽宽,为便于施工 取0.3m取堰上负荷为400,则指形槽长度:8个集水槽,双侧进水。每根槽长:10m则集水槽总长度L=8210=16089 符合条件起点槽中水深:终点槽中水深:为便于施工,槽中水深统一取。 槽的高度:集水方法采用锯齿形三角堰自由出流方式,跌落高度取0.05m,槽的超高取0.15m。则指形槽的总高度(说明:该高度为三角堰底到槽底的距离)。 三角堰的计算:a. 每个三角堰的流量,堰上水头取0.06m,则:b. 三角堰的个数:个,取46个。 集水槽的设计:集水槽的槽

19、宽,为便于施工,取m。起点槽中水深: 取0.5m。终点槽中水深: 取0.9m。为便于施工,槽中水深统一取0.9m。自由跌水高度取0.07m。则集水槽的总高度为:。(4)沉淀池排泥:排泥是否顺畅关系到沉淀池净水效果,当排泥不畅、泥渣淤积过多时,将严重影响出水水质。排泥方法有多斗重力排泥、穿孔管排泥和机械排泥。机械排泥具有排泥效果好、可连续排泥、池底结构简单、劳动强度小、操作方便可以配合自动化等优点。故本设计采用虹吸式机械排泥。虹吸式机械排泥的设计:采用SXH型虹吸式吸泥机,轨距l10000mm第七章.过滤工艺设计7.1设计参数:设计水量(包括10%水厂自用水量)为:Q=65000*1.1 m3/

20、d=0.83m3/s7.2设计计算:(1)池体设计:滤池工作时间:(式中未考虑排放初滤水)。滤池总面积F:滤池分格:选双格V型滤池,池底板用混凝土,单格宽,长,面积38.5m2,共四座,每座面积,总面积308.校核强制滤速:。滤池的高度确定:滤池超高,滤层上水深,滤层厚度。承托层厚取。滤板厚参考滤板用0.06厚预制板,上浇0.09混凝土层,故取。滤板下布水区高度取滤池的总高度为: 水封井的设计:滤池采用单层加厚均粒滤料,粒径0.95-1.50,不均匀系数1.2-1.6。均粒滤料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式中: 20时为0.0101; 所以根据经验,滤速为8-10m/h时,清洁滤料层水头损

21、失一般为30-40cm,计算值比经验值低,取经验值的底限30cm为清洁滤料层的过滤水头损失。正常过滤时,通过长柄滤头的水头损失,忽略其他水头损失,则每次反冲洗后刚开始过滤时的水头损失为: 。为保证滤池正常过滤时池内的液面高出滤料层,水封井出水堰顶标高与滤料层相同,设计水封井平面尺寸2m2m,堰底板比滤池底板低0.3m。水封井出水堰总高为: 因为每座滤池的过滤水量: 。所以水封井出水堰上水头由矩形堰的流量公式计算得:。则反冲洗完毕,清洁滤料层过滤时滤池液面比滤料层高0.15+0.52+0.2=0.87m随时间的增加过滤水损越来越大,正常过滤较清洁滤料层增加的 水损为0.65m,则正常过滤时,通过

22、调整出水阀门的开启度,保证滤池液面比滤料层高0.15+0.52+0.2+0.65=1.52,为留有余地,取1.7m(2)进水总渠a.进水总渠:四座滤池,分成独立的两组,每组进水总渠过水流量按强制过滤流量计,滤速为0.8-1.2m/s,取V1.0 m/s。强制过滤流量进水总渠水流断面积: 进水总渠宽1m,高0.6m,考虑超高0.3m。则进水总渠高为0.9m,考虑到施工方便,进水总渠高与配水渠高相同,故取1.0m。b.每座滤池的进水孔:每座滤池由进水侧壁开3个进水孔。两侧进水孔口在反冲洗时关闭.中间进水孔孔口设手动调节闸板,在反冲洗时不关闭,供给反冲洗表扫用水。孔口面积按孔口淹没出流公式计算.其总

23、面积按滤池强制过滤水量计,孔口两侧水位差取0.1m,孔口宽两个侧孔口设闸门,采用橡胶囊充气阀,每个侧孔面积: 孔口宽中孔的面积A中=-=0.229-0.134=0.095c.每座滤池内设的宽顶堰:为保证进水的稳定性,进水总渠引来的浑水经过宽顶堰进入每座滤池内的配水渠,再经滤池内的配水渠分配到两侧的V型槽。宽顶堰堰宽,宽顶堰与进水总渠平行设置,与进水总渠侧壁相距0.5m,堰上水头由矩形堰的流量公式得, d.每座滤池的配水渠:进入每座滤池的浑水经过宽顶堰溢流至配水渠,由配水渠两侧的进水孔进入滤池内的V型槽.滤池配水渠宽,渠高为1.0m,渠总长等于滤池总宽.则渠长.当渠内水深时,流速(进来的浑水由分

24、配渠中段向渠两侧进水孔流去,每侧流量为) :,基本满足滤池进水管渠流速在0.8-1.2m/s的要求。e.配水渠过水能力校核:配水渠的水力半径:配水渠的水力坡降:渠内水面降落量:因为配水渠最高水位 (渠高),所以配水渠的过水能力满足要求。(3)V型槽的设计a. 扫洗水布水孔 V型槽底部开有水平布水孔,表面扫洗水经此布水。布水孔沿槽长方向均匀布置,内径一般为2030,过孔流速为左右,本设计采用,。每座滤池V型槽的水平布水孔总截面积为:每座滤池V型槽的水平布水孔总数为:每座滤池单侧V型槽的水平布水孔数为,布水孔间距为 0.15m。b. V型槽垂直高度的确定 滤池冲洗时槽内水面低于斜壁顶约50100m

25、m,本设计采用。根据孔口出流公式,则表面扫洗时V型槽内水位高出滤池反冲洗时液面的高度为:扫洗水布水孔中心一般低于用水单独冲洗时池内水面50150mm,本设计采用。取V型槽槽底的高度低于表扫水出水孔中心为。反冲洗时排水集水槽的堰上水头由矩形堰的流量公式求得,其中为集水槽长,;为单格滤池反冲洗水量,则反冲洗时排水集水槽的堰上水头为:V型槽的垂直高度为:V型槽斜壁顶与排水集水槽顶的垂直距离为:V型槽的倾角采用。(4)冲洗水的供应: 可选用冲洗水泵或冲洗水箱供水,本设计采用冲洗水泵。a.冲洗水泵到滤池配水系统的管路水头损失反洗配水干管用钢管,DN500,管内流速为1.6m/s,1000i=6.65m,

26、布置管长总计为40m。则反冲洗总管的沿程水头损失主要配件及局部阻力系数见下表:配件名称数量/个局部阻力系数90弯头6DN600闸阀3等径四通27.26则冲洗水泵到滤池配水系统的管路损失b.气水分配渠的水头损失按最不利条件,即气水同时反冲洗时计算。此时渠上部是空气,下部是反冲洗水,按矩形暗管(非满流,n=0.013)近似计算。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则气水分配渠内的水面高为:水力半径水力坡降渠内的水头损失(a)气水分配干渠底部配水方孔水头损失气水分配干渠底部配水方孔水头损失按孔口淹没出流公式,计算。其中为,A为配水方孔的总面积。由反冲洗配水系统的断面计算部分内容可知,配水方孔的实际总面积为。则(b)查

27、手册,反洗水经过滤头的水头损失(c)气水同时通过滤头时增加的水头损失气水同时反冲洗时气水比,长柄滤头配气系统的滤帽缝隙总面积与滤池过滤总面积之比约为1.25%,则长柄滤头中的水流速度通过滤头时增加的水头损失则滤池配水系统的水头损失 c.砂滤层的水头损失滤料为石英砂,容重,水所谓容重为,石英砂滤料膨胀前的孔隙率,滤料层膨胀前的厚度。则滤料层的水头损失 d.富裕水头取1.5m。则反冲洗水泵的最小扬程为:选两台14tsh-28a单级双吸离心泵,一用一备。流量为230L/S,扬程为13m,转速为1450转/分。(5)反洗空气的供给长柄滤头的气压损失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用空气流量。长柄滤头采用网状布

28、置,约55个/,则每座滤池共计安装长柄滤头每个滤头的通气量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在该气体流量下的压力损失最大为:气水分配渠配气小孔的气压损失反冲洗时气体通过配气小孔的流速压力损失按孔口出流公式计算 式中孔口流量系数,0.6;孔口面积,;压力损失,mm水柱;重力加速度,;气体流量,;水的相对密度,1。则气水分配渠配气小孔的气压损失 配气管道的总压力损失a.配气管道的沿程压力损失反冲洗空气流量,配气干管用DN500钢管,流速5m/s,满足配气干管(渠)流速为为5m/s左右的条件。反冲洗空气管总长为50m,气水分配渠内的压力损失忽略不计。反冲洗管道内的空气气压计算公式 式中,空气压力,kPa; 长柄滤

29、头距反冲洗水面的高度,m,。则反冲洗时空气管内的气体压力空气温度按30考虑,查表,空气管道的摩阻为。则配气管道沿程压力损失为b.配气管道的局部压力损失主要配件及长度换算系数见下表配件名称数量/个长度换算系数KDN60090弯头1DN500闸阀3等径三通58.1当量长度的换算公式:式中:管道当量长度,m;管径,m;长度换算系数。空气管配件换算长度则局部压力损失配气管道的总压力损失 气水分配室中的冲洗水水压(只计算设水塔反冲洗的情况,设水泵反冲洗的计算方法相同)本系统采用气水同时反冲洗,对气压的要求最不利情况发生在气水同时反冲洗时。此时要求鼓风机或贮气罐调压阀出口的静压为:式中输气管道的压力总损失

30、,kPa;配气系统的压力损失,kPa, 气水冲洗室中的冲洗水水压,kPa;富余压力,取4.9 kPa。所以,鼓风机或储气罐调压阀出口的静压为:设备选型 根据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反冲洗系统对空气的压力、风量要求选LG40风机2台,一用一备。风量为40,风压为49kPa,电动机功率为55kw,正常工作风量801.1,符合要求。第八章加氯工艺及加氯间设计8.1概述滤后水加液氯消毒。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除消毒外还起氧化作用。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根据水厂经验,按最大容量确定,余氯量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出厂水游离氯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不低于0.05mg/l

31、,氺和氯的接触时间大于30min。设计的计算水量为。(包括水厂自用水量)仓库储量按30天计,加氯点在清水池前。8.2. 设计计算(1)加氯量Q:加氯量按下式计算:式中加氯量,;最大加氯量,;需消毒的水量,。(2)储存量G:(3)氯瓶数量:采用容量为0.5t的焊接液氯钢瓶,其外形尺寸为:共4只。另设中间氯瓶一只,以沉淀氯气中的杂质,还可防止水流进入氯瓶。采用氯库和加氯间合建的方式。(4)加氯机数量:加氯机选用型号zk1-4,加氯量范围在118kg/L。设三台,两用一备。第九章清水池设计9.1清水池容积计算:Q=71500/d=2979/h=0.83/s(包括水厂自用水量)V=KQ=71500=7

32、150设两座矩形清水池,每座容积V1 =V/2=35759.2清水池平面尺寸:有效水深取4.0m,超高0.3m,清水池平面尺寸取30。清水池总高H=4+0.3=4.3m有效容积=30=36009.3清水池各管管径的确定:清水池进水管与出水管流速取1.0m/s,进水管管径按最高日平均时水量计算,出水管管径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时变化系数取1.3。/h=0.83/s /s/s /s进水管管径为:出水管管径为:溢流管与进水管管径相同取800mm,管上按阀门。排水管管径可按2小时内将余水泄空计算,取=800mm,放空流速取2.5m/s。设两个检修孔,直径为1000mm,检修孔靠近进水管、出水管和溢

33、流管。池顶设四个通气管,均匀布置,直径为200mm。池顶覆土厚度为0.7m。第九章.吸水井设计配水井按设计规模71500m3/d一次建成,配水井设计停留时间3min(两组2池)为了使水位稳定和有挖潜的可能,配水井出水端设置了调节堰板;同时,为防止调节阀误操作和失控,配水井一端设置了溢流井和调节堰板。吸水井有效容积W=QT=7150014403=149 m3 二泵房设有四台泵,三用一备,每台泵都有单独的吸水管,根据二泵站设计,吸水管内流速为1.32m/s,管径600mm,根据吸水管管径定出吸水井部分尺寸。喇叭口直径D=1.3d=0.78m 取1.0m.喇叭口与吸水井底距离h10.8d=0.8m.

34、喇叭口的 最小淹没深度h2应在吸水井最低水位以下0.6-1.2m,取h2=1.2m,有效水深5m,超高0.5m,吸水井宽度B=4.5m吸水井长度:L=W/Bh=149/4.5(0.8+1.2)=16.56m第十章.二级泵房设计按71500 m3/d规模的半地下式设计,平面尺寸10m*30m,泵房地面下高度为2.34m,地面上高度为4.66m,故总高度为:2.34+4.66+1=8.1m。一次建成,选择四台型号12sh-9A单机双吸离心泵,三用一备,每台吸水量1230m3/h,选用LH5t型电动葫芦双桥式起重机,起重量5吨,起重高度12m。采用自然通风,另需选用一台SZ-2型真空泵。第十一章 净

35、水厂总体布置设计计算11.1工艺流程布置设计净水厂工艺流程布置时必须考虑下列主要原则:(1)流程力求最短,避免迂回重复,使净水过程中的水头损失最小。构筑物应尽量靠近,即沉淀池应尽量紧靠滤池,二级泵站尽量靠近清水池,但各构筑物之间应留出必要的施工和检修间距。(2)构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风向。净水构筑物一般无朝向要求,但滤池的操作廊、二级泵站、加药间、化验室、检修间、办公楼等则有朝向要求,尤其散发大量热量的二级泵房对朝向和通风的要求更应注意,布置时应使符合当地最佳方位,尽量接近南北向布置。(3)考虑近远期协调。在流程布置时既要有近期的完整性,又要求有分期的协调性,布置时应避免近期占地过早过大。本设

36、计水厂常规处理构筑物的流程布置采用常见的直线型布置,依次为配水井、管式静态混合器、往复隔板絮凝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吸水井、。从进水到出水整个流程呈直线,这种布置具有生产管线短、管理方便、有利于日后逐组扩建等优点。11.2平面布置设计当水厂的主要构筑物的流程布置确定以后,即可进行整个水厂的总平面设计,将各项生产和辅助设施进行组合布置。本设计本着按照功能分区集中,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的原则,同时考虑物料运输、施工要求以及远期扩建等因素来进行水厂的总平面设计。平面布置具体如下:首先,将综合楼、食堂、浴室、职工宿舍、警卫室等建筑物组合为一区,称为生活区。生活区设置在进门附近,便于外来人员的联系

37、,使生产系统少受外来干扰。其次,将机修间、电修间、配电间、管配件堆场、车库及仓库等,组合为一区,称为维修区。由于维修区占用场地较大,堆放配件杂物较乱,所以设计时与生产系统分开,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块。最后,将常规处理构筑物与深度处构筑物、水厂排泥水处理构筑物分开。这样便于管理。远期预留地作为绿化用地。 水厂平面布置示意详见净水厂平面及净水构筑物高程布置图。11.3水厂管线设计厂区管线一般包括:给水管线、排水(泥)管线、加药和厂内自用水管线。1. 给水管线给水管线包括原水管线、自用水管线和超越管线。给水管道采用钢管,布置方式为埋地式。2. 厂内排水厂内生活污水与雨水采用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污水

38、排入城市下水道。生产废水(沉淀池排泥水及滤池反冲洗水)出路:沉淀池排泥水经排泥槽汇集排入排泥池进行泥处理,具体在排泥水处理处进行详述;滤池反冲洗水集中排入回收水池,上清液经回收泵送回原水配水井再次进行处理,底部沉泥由回收水池的放空管直接排入厂区下水道。3. 加药管线加药、加氯管线做成浅沟敷设,上做盖板。加药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氯气管采用无缝钢管。4. 自用水管线厂内自用水是指水厂生活用水、泵房、药间等冲洗溶解用水以及清洗水池用水。厂内自用水均单独成为管系,自二级泵房出水管接出。11.4 高程布置设计计算净水构筑物水位标高计算名 称水 头 损 失 (m)水位标高(m)连接管段构筑物沿程及局部构筑

39、物絮凝池0.35223.46絮凝池沉淀池0.15沉淀池0.6222.96沉淀池至V型滤池0.2V型滤池1.2222.16V型滤池到清水池0.3清水池220.66 参考文献 1严煦世,范瑾初主编.给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254391 2许京骐,陈培康主编.给水排水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6月.121207 3钟淳昌主编.净水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7月.101297 4高湘主编.给水排水工程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11198 5郑书忠主编.水处理药剂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年3月.12116 6袁志宇.滤池冲洗方式探讨J.给水排水.1999,(1):3236 7许建化.水的特种处理J.同济大学学报.1990,(2):15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