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11278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1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ppt(1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 -author -author -date-date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托勒密与地心说

2、托勒密与地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自转的空间位置一一 地球自转的规律地球自转的规律自转速度:自转速度: 角速度:角速度:15/每小时每小时 (南北两极除外,处处相等)(南北两极除外,处处相等)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为南北极为 0思考思考: 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变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化的一般规律?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度是多少?、“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是指哪里的线速度?、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赤道)(南北纬南北纬

3、60)ABCD与A地相比,D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A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B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一、地球自转规律 内容 自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角速度线速度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除两极点外,其余各地均相等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一个回归年(公转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日5时时48分分46秒)秒)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远日点(远日点(7月初)月初) 近日点(近日点(1月初)月初) 速度:近日点(较快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 远日

4、点(较慢远日点(较慢29.3km/s)二、地球公转规律 内容 公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线速度角速度 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365日日5时时48分分46秒)秒)7月初(远日点)最慢,1月初(近日点)最快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一、黄赤交角一、黄赤交角 概念:概念: 大小:大小:黄赤交角黄赤交角 概念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大小:大小: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32626。原因原因: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是不变的(一定

5、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即黄赤交角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3.53.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326 N02326 S春分春分夏至夏至秋分秋分冬至冬至次年次年春分春分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图中A、B、C、D四点各代表了北半球哪四个节气?ABCD北半球为例:北半球为例:位置位置节气节气日期日期直射点位置直射点位置A AB BC CD D近日点近日点远日点远日点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赤道赤道赤道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和问题: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和问题:图图1 图图21、

6、在图、在图1中中 画出黄赤交角,并用字母画出黄赤交角,并用字母B表示。表示。2、在图、在图2中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自转方向。中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自转方向。 3、图、图1位于图位于图2中的中的 位置(填序号)。此时位置(填序号)。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位置,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位置靠近靠近-(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5、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A. -之间之间 B. -之间之间 C. -之间之间 D. -之间之间4 4、当地球运行到点时,

7、地球公转速度较、当地球运行到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或慢)(快或慢)此后太阳直射点向此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方向)移动6、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图7中的 段。上上图是一组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的图像,从图中你看到了怎图是一组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的图像,从图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种现象?样的一种现象?地球本身不发光地球本身不发光地球是不透明体地球是不透明体太阳照射太阳照射昼夜现象昼夜现象思考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一样吗?昼夜现象(静态概念),无论地球昼夜现象(静态概念),无论地球是否运动都存在是否运动都存在昼夜交替(动态概念),地球运动昼夜交替(动态概念),地球运动后产生的,是昼夜现象

8、的变化后产生的,是昼夜现象的变化2.2.晨昏线晨昏线(1)晨昏线:)晨昏线:也叫晨昏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也叫晨昏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判定方法判定方法1:自转法:自转法晨线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黑夜所在的半球)进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黑夜所在的半球)进入昼半球(白天所在的半球)的就是昼半球(白天所在的半球)的就是晨线晨线昏线:昏线:由昼半球(白天)进入夜半球(黑夜)的就是由昼半球(白天)进入夜半球(黑夜)的就是昏线昏线昏线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昏线晨线晨线(2)ABCD图图图图6.226.22的俯视图的俯视图N3006.226.22的俯视图的俯视图S0302极地俯视图

9、极地俯视图 春秋二分春秋二分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的夏至日AB晨线晨线昏线昏线ONNN晨线晨线昏线昏线SS晨线晨线昏线昏线AB晨线晨线昏线昏线OS判定方法判定方法2:时间法:时间法晨线晨线:经过赤道上地方时为:经过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昼夜分界线时的昼夜分界线昏线昏线:经过赤道上地方时经过赤道上地方时18时的昼夜分界线时的昼夜分界线6时18时二、地方时、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二、地方时、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 1.地方时地方时(1)概念:)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

10、2)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在同一纬度,相对位置偏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在同一纬度,相对位置偏东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间更早时间更早 。二、地方时、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二、地方时、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 A思考:图中思考:图中A、B两地,哪一个地点先看到日出?两地,哪一个地点先看到日出?地方时地方时1)1)地方时的概念:各地因地方时的概念:各地因经度不同经度不同而而时刻不同时刻不同2)2)地方时的特点: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方时的特点: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地理位置越靠东地方时值越大地理位置越靠东地方时值越大 3

11、 3)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隔)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隔1515,地方时差一小时,地方时差一小时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某地方时某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两地经度差 )(东加西减)(东加西减)地方时计算公式地方时计算公式步骤:步骤:1 1)求经度差)求经度差 2 2)求时间差(经度差)求时间差(经度差) 3 3)“东加西减东加西减”原则原则时差时差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东早西晚东早西晚,东大西小。东加西减,同减异加东大西小。东加西减,同减异加 经度每差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地方时相差1小时小时 每差每差1 , 差差4分钟分钟0180180东经西经向东,时间越

12、早,地方时用“” 向西,时间越晚,地方时用“” 北京的地方时=杭州的地方时44分 =10:0016分 = 9:44如:杭州市如:杭州市(120E)为为10时,时, 求北京求北京(116E)的地方时的地方时?某地地方时某地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经度差4 4分分(东(东“” 西西“”)1 1、当、当120E120E为为1111点时,求点时,求140E140E为几点?为几点?、当、当20E20E为为1 1点时,求点时,求40 W40 W为几点?为几点?、当、当80W80W为为1616点时,求点时,求70 E70 E为几点?为几点?12点点20分分例题例题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已知经度差求

13、地方时前一天前一天21点点第二天第二天2点点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例题例题1、当东经、当东经150为为8点,点,6点在哪儿?点在哪儿?2、当西经、当西经120为为9点,点,15点在哪儿?点在哪儿?3、当东经、当东经30为为8点,点,5点在哪儿?点在哪儿?东经东经120西经西经30西经西经15ABCD此时A、B、C、D四点的时间A18B17C22D14时区与区时时区与区时015304515中时区中时区东一区东一区东二区东二区东三区东三区西一区西一区东十二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西十二区1801、时区的划分:、时区的划分:时区与区时时区与区时全球分为全球分为24个时区,个时区,每相差每相差

14、15,地方时相差,地方时相差一小时一小时东经所在时区为东时区,西经所在时区为西时区东经所在时区为东时区,西经所在时区为西时区时区时区实行分区计时实行分区计时(1)全球共分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2)中时区(零时区)的划分:中时区(零时区)的划分:以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自经线为中央经线,自0经线向东、向西各跨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3)东时区的划分:东时区的划分:自中时区开始,向东依次划分出东一区东十二区;自中时区开始,向东依次划分出东一区东十二区; 西时区的划分:西时区的划分:自中时区开始,向西依次划分出西一区西十二区自中时区开始,向西依次划分出西

15、一区西十二区(4)东西十二区的划分:东西十二区的划分:东、西十二区都以东、西十二区都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两者合为一个时经线为中央经线,两者合为一个时区。东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区。东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172.5E经线到经线到180经线,西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经线,西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172.5W经线到经线到180经线。经线。 时区和区时时区和区时(1)时区:)时区: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 24个理论时区。例题:求解下列地点的时区数(45N,7878E E)、 (20S,113113W W)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时区的方法?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时区的方法

16、?某地经度某地经度15度度,取整数为该地时区数取整数为该地时区数(余数大于余数大于7.5度则进一度则进一)如如:东经东经93度度:东东6区区;(余余37.5) 东经东经83度度:东东6区区.(余余87.5)(2)区时)区时每个时区都以本区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做为全区共同使的地方时做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用的时间,即区时。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某地区时: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两地相隔时区数 以东加以西减以东加以西减西一区西一区东三区东三区东五区东五区东九区东九区西三区西三区西五区西五区西西东东0时区时区东一区东一区东二区东二区东四区东

17、四区东六区东六区东七区东七区东八区东八区西二区西二区西四区西四区西六区西六区西七区西七区例题例题1 1、 东东3 3区区9 9点,求东点,求东1010区几点?区几点?、东、东1010区区1515点,求西点,求西3 3区几点?区几点?、东、东1212区区9 9月月2222日日1111点,求西点,求西1212区几点?区几点? 区时计算:区时计算:16点点2点点9月月21日日11点点例题例题1 1、东、东3 3区区9 9点,求东点,求东1010区几点?区几点?、东、东1010区区1515点,求西点,求西3 3区几点?区几点?、西、西8 8区区1111点,求东点,求东2 2区几点?区几点?、一架飞机、

18、一架飞机3 3月月6 6日日5 5点从北京(东八区)点从北京(东八区)出发,飞行了出发,飞行了1111个小时到达伦敦,问到达后个小时到达伦敦,问到达后的当地时间是多少?的当地时间是多少?所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两地相隔时区数 区时计算:区时计算:16时2时21时3月6日8时 1.关于关于“北京时间北京时间”的说法: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的说法: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在经线的地方时 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上的地经线上的地方时方时 116E经线上的地方时,正确的是经线上的地方时,正确的是( )A. B. C. D. DAEFGCB00读昼夜半球图,回

19、答:读昼夜半球图,回答:(1) 此时此时G地为地为 点钟,和他同点钟,和他同 时刻的是时刻的是 点,点,M地为地为 点钟点钟(2)此时)此时B地为地为 点钟,点钟,A地为地为 点点 钟,钟, C地为地为 点点 ,D地为地为 点点 BM12E,F24/06488图中隐藏的时间1.1.赤道和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为赤道和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为6:006:002.2.赤道和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为赤道和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为18:0018:003.3.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0012:004.4.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000:005.5.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直射点

20、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0012:00节气节气侧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俯视图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夏至夏至冬至冬至两分两分 SS不同节气的日照图不同节气的日照图6时时12时时0时时18时时12时时0时时18时时12时时0时时0时时0时时0时时0时时0时时0时时12时时12时时12时时12时时12时时12时时6时时6时时6时时6时时6时时6时时18时时18时时18时时18时时18时时18时时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

21、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了地球是球形的。 探究探究 :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后,水兵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为什么?后,水兵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为什么?探究探究 :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后,水兵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为什么?后,水兵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为什么?日界线日界线1、定义:、定义:2、变更方法:、变更方法:国际上规定以国际上规定以180经

22、线作为地经线作为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球上日期的分界线,即国际日期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东十二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西十二区180减一天减一天加一天加一天西西东东日界线:日界线:国际上统一规定,原则上以国际上统一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的经线作为地球上的“今今天天”与与“昨天昨天”的分界线,叫做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简称“日界线日界线”。 1 1、含义:、含义:地球上分隔两个相邻日期的分界线。地球上分隔两个相邻日期的分界线。

23、自然日界线:自然日界线: 地方时为地方时为0 0时的经线时的经线 东侧东侧为新的一天,以西为旧的一天(日期为新的一天,以西为旧的一天(日期东加东加西减西减) 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180 180 经线,实际为折经线,实际为折线线 东旧西新(日期东旧西新(日期东减西加东减西加) 日界线日界线0时时经线经线180自然日界线自然日界线人为日界线人为日界线旧的一天旧的一天(昨天)(昨天)新的一天新的一天(今天)(今天)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以东为昨天以西为今天以东为今天以西为昨天甲甲 3、读右图以北极为中心的、读右图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代表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代表4月月10日,非阴

24、影部分代表日,非阴影部分代表4月月11日。日。(1)则甲的时间为:则甲的时间为: A3时时 B9时时 C15时时 D12时时 (2)北京时间是:北京时间是: A10日日8时时 B10日日20时时 C11日日20时时 D11日日8时时此经线是日期变化的线,此经线是日期变化的线,是地方时为是地方时为0时的这一条时的这一条120E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此经线为日界线,即此经线为日界线,即180180经线,地方时为经线,地方时为1212时。时。ADN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偏转规律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右偏,

25、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物体水平运动没有偏向;赤道上,物体水平运动没有偏向;随速度和纬度增大而加大偏转;随速度和纬度增大而加大偏转; 地转偏向力与作用于水平运动的地转偏向力与作用于水平运动的大气大气或或水体水体的其它作用力相比较,地转偏的其它作用力相比较,地转偏向力很小,但是其作用不可低估。向力很小,但是其作用不可低估。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例、例、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 ;哪;哪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泥沙淤积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泥沙淤积,可能最终会与可能最终会与小岛相连小岛相连 。丙丙丁丁1 1、南半球一

26、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南半球一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会发生() A.A.北岸侵蚀,南岸沉积北岸侵蚀,南岸沉积B.B.南岸侵蚀、北岸沉积南岸侵蚀、北岸沉积 C.C.左岸侵蚀,右岸沉积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D.D.右岸侵蚀,左岸沉积右岸侵蚀,左岸沉积 2 2、在东经、在东经2020南纬南纬3030的地方,沿东经的地方,沿东经2020经经线向赤道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线向赤道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东北方、西北方、东北方、西北方、东南方、西南方、东南方、西南方请思考请思考: :(1)(1)河流水流向河流水流向哪个方向偏向哪个方向偏向? ?(2)(2)泥沙向哪一泥沙向哪一岸沉

27、积的多岸沉积的多? ?北半球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北半球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6时时4时时8时时请指出请指出A A、B B、C C三点日出各为几点?昼长各是多少?三点日出各为几点?昼长各是多少?A A点昼长与点昼长与B B点昼长有什么关系?点昼长有什么关系?AB(1)(2)(3)O001800900w900E12时时0时时N18时时6时时7月月8日日7月月9日日18000时时 1. 1. 地球侧视图地球侧视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赤道为一条居中直线。居中的一条经线也为直线,其余各条经线为

28、弧线。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将任意一条纬线平分为昼弧、夜弧);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除赤道上昼夜平分外,其它各条纬线的昼弧与夜弧都不相等。地球侧视图 地球投影俯视图 2.2.(极地)投影俯视图(极地)投影俯视图 图中心为极点,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为北极,若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中心为南极。二分日时,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通过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为弧线,且与极圈相切。1803.3.地球立体图地球立体图 这类图像一般首先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再根据黑夜和白天的范围来判断晨昏线。(甲图夏至日,乙图为冬至日

29、)(甲图夏至日,乙图为冬至日)晨线晨线昏线昏线N昏线昏线晨线晨线甲乙甲图为北半球冬至日甲图为北半球冬至日4.4.地球光照展开图地球光照展开图甲甲乙乙乙图为北半球夏至日乙图为北半球夏至日这类地图主要是依据图中出现极昼或极夜的区域,判断出这类地图主要是依据图中出现极昼或极夜的区域,判断出节气,再找出太阳直射的地点(即直射点的经纬度)。节气,再找出太阳直射的地点(即直射点的经纬度)。90E如果如果ABAB为昏线,为昏线,直射点地理坐标:直射点地理坐标:这一天的节气:这一天的节气:232326N26N,180180夏至夏至昼夜长短的变化12时时18时时0时时6时时12时时则则ACAC为晨线为晨线如果如

30、果ABAB为晨线,为晨线,直射点地理坐标:直射点地理坐标:这一天的节气:这一天的节气:232326S26S,0 0冬至冬至昼夜长短的变化则则ACAC为昏线为昏线0时时6时时12时时18时时0时时说一说,实际上世界各国采取的计时方法。1 1、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2 2、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在地的区时;3 3、还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将本国东部时、还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

31、,将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长短的变化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 四季的划分4. 五带的形成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经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平分地球,是经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温故知新温故知新S昏昏 线线昼弧昼弧 晨线晨线夜弧夜弧太太阳阳光光线线 N N晨昏线晨昏线昼夜长短的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判断方法: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知识准备知识准备从右图中从右图中可以看出

32、:可以看出: 晨昏线晨昏线将所经过的将所经过的纬线分成两纬线分成两部分,在昼部分,在昼半球部分称半球部分称为昼弧为昼弧,昼昼弧长则昼长弧长则昼长,在夜半球部分在夜半球部分称为夜弧称为夜弧,夜夜弧长则夜长弧长则夜长。昼弧昼弧昼弧昼弧夜弧夜弧夜弧夜弧昼弧昼弧夜弧夜弧夜弧夜弧昼弧昼弧昼弧昼弧夜弧夜弧昼弧昼弧夜弧夜弧二分日二分日全全球昼夜等长球昼夜等长S昼昼长长由由北北向向南南递递减减0 h24h12hC昼昼长长由由南南向向北北递递减减0 h24h12h侧视图侧视图A夜弧夜弧昼弧昼弧夏半年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有极昼;长,北极圈内有极昼;南半球反

33、之。南半球反之。夏至日夏至日北半球北半球昼最长,北极圈以昼最长,北极圈以北是极昼北是极昼。昼弧昼弧夜弧夜弧冬半年冬半年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极高,昼越长,南极圈内有极昼;北半圈内有极昼;北半球反之。球反之。冬至日冬至日南南半球昼最长,半球昼最长,南极圈以南是南极圈以南是极昼极昼。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北半球同一纬度地区随季节的变化同一纬度地区随季节的变化昼夜等长昼夜等长 昼渐长,昼昼渐长,昼 夜夜 昼最长昼最长 春分春分 夏至夏至冬至冬至 秋分秋分昼最短昼最短 昼渐短,昼昼渐短,昼BCACDEF1222冬至日冬至日0小时小时24小时小时12

34、小时小时8小时小时6时时8时时练一练:练一练:小结: 1、太阳直射哪一个半球,哪一个半球、太阳直射哪一个半球,哪一个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直至出现直至出现极昼。另一半球情况相反。极昼。另一半球情况相反。 。 2、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长。 3、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长。 4、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赤、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赤道永远昼夜平分道永远昼夜平分另一种规律概括: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35、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增长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太阳光线太阳光线直射点直射点的纬度的纬度与刚好出现与刚好出现极极昼(极夜)昼(极夜)的的纬度纬度互余互余 22326思考:直射点思考: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极昼(极夜)的纬的纬度度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 4一、太阳高度的概念一、太阳高度的概念地面地面太阳光线太阳

36、光线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想一想:想一想:(1 1)把图中)把图中A A、B B、C C、D D各点各点此此时时的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的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2 2)其中太阳高度为)其中太阳高度为0 0的是哪个的是哪个点,为什么?点,为什么?(3 3)其中太阳高度在一天中不)其中太阳高度在一天中不变的是哪个点,为什么?变的是哪个点,为什么?答案:答案:ACBD答案:答案:B;在晨线上;在晨线上答案:答案:C;极点是不动的;极点是不动的二、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二、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 当地正午当地正午( (地方时地方时1212点点) )时的

37、太阳高度。时的太阳高度。也是当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是当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三、正午太阳高度三、正午太阳高度: 求某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求某地点正午太阳高度: H=90 纬度差纬度差 (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该地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该地的 纬度之差)纬度之差)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季节变化季节变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

38、达 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 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 两极递减。两极递减。 当地正午当地正午( (地方时地方时1212点点) )时的太阳高度。时的太阳高度。也是当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是当地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2、正

39、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规律:规律:想一想:比较各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答案:答案:G=EA=BFCD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公式:H=90H=90 纬度差纬度差(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例:求北京(例:求北京(40N)二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二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123H (同减异加)(同减异加)H=90H=90 (4040- 0- 0)=50=501 123H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特殊纬线的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特殊纬线的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赤道赤道南北

40、回归线南北回归线特殊纬线的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特殊纬线的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南北极点南北极点1. 1. 确定时间确定时间: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地方时为1212时时。三、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应用三、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应用4.4.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安装倾角纬度差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安装倾角纬度差( (即当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3.3.确定两楼间距、房屋朝向。确定两楼间距、房屋朝向。 2.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该地区纬

41、度判断该地区纬度。1、日出日落的方位、日出日落的方位夏至日:夏至日:日出日出 日落日落 冬至日冬至日 :日出日出 日落日落 二分日:二分日:日出日出 日落日落 结论:结论: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夏半年 :地球上(除极昼、极夜地区):地球上(除极昼、极夜地区)日出日出方位均在东北,日落于西北方位均在东北,日落于西北。 北半球冬半年:地球上(除极昼、极夜地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上(除极昼、极夜地区)日出日出方位均在东南,日落于西南方位均在东南,日落于西南。 直射在赤道时,为直射在赤道时,为东升西落东升西落。 2、确定房屋的朝向、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

42、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3、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朝向的关系、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朝向的关系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南南北北东东西西西北西北东北东北东南东南日出日出日落日落上午上午中午中午下午下午中午影子中午影子下午影子下午影子楼房楼房地面地面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物体的影子越短直射点直射点无影子无影子影子较长影子较长影子更长影子更长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较小角较小太

43、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是角是900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更小角更小全球各地的影子长短和朝向规律全球各地的影子长短和朝向规律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朝向永远背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探究一:一地的楼间距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关系?如何探究一:一地的楼间距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关系?如何 计算一地的楼间距?计算一地的楼间距?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

44、地区,楼间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楼间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见下图甲,南楼高度为算影长。以我国为例,见下图甲,南楼高度为h h,该地冬至日正午,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太阳高度为H H,则最小楼间距,则最小楼间距L L为:为:L=hcotHL=hcotH。 4、楼间距:、楼间距: 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h=90(如图乙)。(如图乙)。 探究二:为使太阳能板有效采

45、光集热,一地太阳能板与地探究二:为使太阳能板有效采光集热,一地太阳能板与地 面的倾角和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关系?如何计算?面的倾角和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关系?如何计算?5、热水器安装:、热水器安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知识结构知识结构1.1.概念概念2.2.纬度分布纬度分布 (空间)(空间)3.3.季节变化季节变化4.4.计算计算5.5.应用应用太阳高度及其日变化太阳高度及其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春春/ /秋分秋分 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递减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递减夏至日夏至日 由由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向南北两方递减冬至日冬至日 由由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向南北两方递减北回归线以

46、北地区:夏至最大,冬至最小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最大,冬至最小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最大,夏至最小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最大,夏至最小回归线之间地区:两次直射,回归线上一次回归线之间地区:两次直射,回归线上一次H=90H=90- -纬度差纬度差 ( (同半球减异半球加)同半球减异半球加) .楼距计算楼距计算 .热水器角度调整热水器角度调整.确定房屋的朝向和地方时确定房屋的朝向和地方时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 (时间)时间)黄赤交角变为黄赤交角变为30度度 回归线度数变为回归线度数变为_ 热带、寒带热带、寒带_ ,温带,温带_ 习题习题303060603030变大变大变小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