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故事》优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74117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仲淹的故事》优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范仲淹的故事》优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仲淹的故事》优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仲淹的故事》优课教学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范仲淹的故事优课教学设计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领会人物的美德。2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启迪学生向范仲淹学习,立下远大志向,刻苦读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

2、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范仲淹刻苦学习的原因是为了实现从小立下的远大抱负,即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课文围绕范仲淹刻苦学习写了哪几个故事?(板书:只身求学、划粥割齑、谢绝佳肴、闭门不出) 这几个小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二、学习交流、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个故事“只身求学”。1、轻声读第一个故事,想想:范仲淹求学的哪些行为让你深受感动?画出让你感受深的句子,适当做些批注。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1)出示句子: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

3、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后来,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只身远赴应天府书院求学。(2)能说说你读了这个句子的感受吗?(3)假如是你累了饿了你会怎么做?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还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他又会怎样解决呢?(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5)出示句子:“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教师:“废寝忘食”是什么意思呢?一个“苦”字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范仲淹只身求学的艰苦。(6)师问:“同学们,只身求学如此的艰难,但范仲淹苦读诗书不曾放弃,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引导学生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二)

4、学习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过渡:那时,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课文第三自然段就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他的读书生活。1、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认为最能代表范仲淹清苦生活的是哪个词语?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出示句子: 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2、师:范仲淹对于这种极其艰苦的生活介意吗?他的哪些行为让你受到感动?画出感受深的句子,作批注。3、交流汇报,相机点拨。(1)范仲淹他怎么样读书?“凌晨鸡鸣即起”引导学生积累成语“闻鸡起舞”。(2)教师小结,引读: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的生活毫不介意,他 他

5、曾五年未解衣就寝。(3)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又联想到什么/(4)师再次追问:“同学们,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4、小结学习第一、二个故事的方法:出示:读文-画出感受深的句子,作批注-交流所得。(三)、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第三、四个故事1明确学习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三、四个故事 (2)画出文中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读一读。(3)和本组同学交流自己读了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后的感受。2、引导学生小组自主学习(1)读故事(2)画句子(3)组内交流感受3学生汇报(

6、1)谢绝佳肴“一位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的饮食如此之差,心中不忍,就送银子给范仲淹改善生活,但范仲淹委婉地谢绝了。” 理解“委婉”的意思(换词、比较、运用)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好友给范仲淹送来了银子,范仲淹会怎么想呢?会怎样委婉的拒绝?(让学生对话表演)教师:范仲淹不肯接受银两,朋友便送来了美味佳肴。结果怎样?“可是,几天过去了,食品发霉变质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范仲淹为什么不吃朋友送来的美味佳肴?“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从范仲淹的回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范仲淹,一个肯

7、吃苦、能吃苦又不清高的文人。第三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2)闭门不出“可是,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有抬又继续读书。” 其他师生对见皇帝这件事是怎么表现,范仲淹又是怎么表现?假如当时你在场你会怎样?从这截然不同的表现你 体会到了什么?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第四个故事,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四)、学习第三部分(6、7自然段)过渡:范仲淹立下如此志向,他又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后人对他的评价又如何呢?1.指名学生汇报: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

8、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远大的志向,体现了范仲淹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人生目标。也道出了范仲淹十分刻苦读书,是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已任的。(1)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板书(爱国爱民 以天下为己任)(4)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2师小结:范仲淹从政以后,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句话的意思是:青山挺拔,江水浩荡,范仲淹先生的精神品质,像山一样高大挺拔,像水一样源源流长,流芳百世。这句话不仅仅是本文的结尾,

9、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让我们怀着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这句话。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1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使我们了解到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品质。让我们再一次聚集于本文的重点语句,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想一想除了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感受到范仲淹的刻苦读书之外,在写作方法.发现了什么?2师生交流,概括:(出示写法总结)(1)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2)用典型的事例刻画人物的形象。3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不仅从范仲淹刻苦读书的言行感受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品质,而且文中通过典型的事例使一个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跃然纸上。今天我们要将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4.谈谈你学习了这篇课文的收获。5课后小练笔: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板书设计: 16 范仲淹的故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身苦学 划粥割齑 爱国爱民 以天下为己任 拒绝佳肴 闭门不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