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396844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doc(8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第一节服装缝制常用工具与服装术语一常用服装缝制工具(一)测量与裁剪的常用工具1工作台板:缝纫过程中用的工作台板要平整,台板上应垫34层较厚实的纯棉布,使台面软硬适宜。工作台板的规格最好为:85cm120cm85cm。2.软尺:常用的为150cm长的双面塑料软性尺子,主要用于人体测量或检查核实服装各部位成品规格。3.直尺:以公制为计算单位的直尺,主要用于服装缝制时定位和画线。4.弯尺:弯形的尺子。在服装缝制过程中,主要用来修正缝制中变形的弧线。5.剪刀:包括裁剪衣料专用剪刀和剪、拆线头的纱剪。裁剪专用剪刀的刀身长,刀口大,后柄有一定的弯度,可以贴紧工作台,裁剪平铺的

2、布料时误差小。裁剪专用剪刀根据剪口的长短分为不同的型号(912号),号越小,剪刀越小,反之则越大。使用时可因人而宜,选择适合自己的。6.划粉和铅笔:划粉是一种特殊的片状粉笔,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分普通划粉和消渍划粉。划粉和铅笔主要用来 结构线或修正线。7.描线轮:一种带手柄的圆轮,边缘为锯齿形,主要用于将纸样上的结构线准确地拓到衣料上。8.大头针:服装立裁或修正时专用的不锈钢针、铜针或不生锈的细别针。主要用于衣料的暂时固定或修正时固定。9.拆线器:一种带锋利刀刃的尖头小装置,主要用于拆除缝线,不宜损伤面料的纱线。(二)手缝工具与机缝工具1.手针:手工缝制时所用顶端尖锐的铜针,尾端有小孔,穿线后可

3、以进行缝制。手缝针的品种号型较多,有长短、粗细之分,目前有15个号型。通常针号越小,针就越长越粗;针号越大,针就越短越细。此外,还要一些特殊号码的缝针。选用手针时应根据衣料的厚薄与用途来确定,否则会损伤衣料或增加缝纫难度。2.插针包:供插针时,通常直径在410cm之间,外层用布或呢料包裹,里面填入棉絮、木梢、头发等物,主要起避免针的丢失并防止手针生锈的作用。3.顶针:是由铜、铁、铝等金属制成的非封闭指环,可以根据手指的粗细放缩。手缝时将其套在右手中指上,顶住针尾帮助手针前进,表面较密的凹型小洞穴,可避免针尾滑出。4.缝纫机针:缝纫机针分为家用缝纫针和工业用缝纫机针两大类。家用缝纫机上使用的机针

4、结构比较简单。工业用针是工业缝纫机上使用的各种机针。通常为了区别不同缝纫机所用机针,各种机针在号数前都有一个型号,来表示该针所适应的缝纫机种类,如J-70,“J”表示家用缝纫机针;81-80,“80”表示为包缝机针;96-90,“96”表示为工业平缝机针等。缝纫机针的规格也是用号数表示的。缝纫机针不同规格的主要区别在于针的粗细不同,针的长短没有变化。通常号数越大,针越粗,常用的一般有916号。同手针一样,为保证缝纫质量,缝纫机针的选用是根据衣料的厚薄和所使用线的粗细来决定的。5.锥子:辅助工具,主要用来为服装裁片做标记,或进行机缝时挑拨面料和挑翻角的工具。也可以用于缝纫过程中对上层衣片的推送,

5、避免上下层衣片的错位。6.镊子:钢制的辅助工具,主要用于包缝机穿线或缝纫时疏松缝线、拔取线头等。7.缝纫线:衣片缝合时用。其种类很多,按使用的原料不同可以分为天然纤维缝纫线(包括棉线、丝光线、蜡光线)、合成纤维缝纫线(包括涤纶和绵纶长线丝、长丝弹力和短纤维线、腈纶和维纶缝纫线)、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混合缝纫线(包括涤棉混纺缝纫线和包芯缝纫线)等。缝纫线的使用要根据面料的性能、服装的要求、加工工艺方式及要求等来选择。缝纫线应适合于衣料及缝纫部位,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变色要小、收缩率要低,不能使用对皮肤有刺激的、影响穿着的缝纫线。8.模型架:主要指半身人体胸架,用于在缝制服装时,半成品或成品检验时,来

6、观察其各部位结构和缝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三)常用服装缝纫设备服装缝纫设备主要分为家用和工业设备两大类。适合于家庭式制作的家用缝纫机种类比较单一:适合于批量生产的工业用设备,按不同的工艺要求又分为各种专用机,如工业用平缝机、包缝机、锁眼机、钉扣机、打结机、绣花机等。常用的主要有家用缝纫机、工业用平缝机和包缝机。 1.家用缝纫机:分为脚踏式和电动式两种。脚踏式缝纫机主要由机头、机架、脚踏板、传送皮带等组成。机头主要由针杆、线构、挑线、梭子、梭摆等成线器件以及压脚、送布牙等输送器件组成。开始缝纫时,踩动脚踏板,传送皮带就带动机头转轮、机头的成缝器、缝料输送器同时开始缝纫工作。电动缝纫机主要由小电动

7、机、机头、脚踏板、电源插头等组成。开始缝纫时,踩动脚踏板,缝纫机就通电开始缝纫工作。2.工业平缝机:工业平缝机因其功能不同又分为单针平缝机、双针平缝机、自己剪线平缝机、可修剪缝份平缝机等。通常由动力机构、操纵控制机构、针码密度调节机构、缝料输送机构等组成。3.包缝机:也称码边机,常用的主要有三线、四线、五线包缝机。主要是用一种特殊的线迹将裁剪的衣料边缘包锁住,避免脱散。二、常用服装名词术语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

8、裁剪工艺名词1. 烫面辅料:将面辅料上的折皱熨烫平整。2. 排料:按所制作款式样板排出用料的定额。3. 画样:用样板按不同规格在面辅料上画出衣片的裁剪线条。4. 铺料:按画样的要求对面辅料进行铺层。5. 表层画样:按不同规格,用样板在铺好的最上一层面铺料上排画出衣片的裁剪线 条 6. 复查画样:复查衣料表层所画上的裁片的数量和质量。7. 开剪:按衣料表层上所画的衣片的轮廓线进行裁剪。8. 钻眼:用锥子或打孔机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应做在衣片可缝去的部位上。9. 编号:将裁好的衣片和部件按顺序编上号码。10. 打粉印:用划粉或铅笔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11. 查裁片刀口:检查所裁剪好的裁片刀口的

9、质量。12. 配零料:将每一件衣服的零部件用料配齐全。13. 钉标签:将每个衣片的顺序号标签钉上。14. 验片:逐片检查裁片的质量和数量。15. 织补:对检查处的裁片中的织造病疵进行修补。16. 换片:对检查处的不符合质量的裁片进行调换。17. 合片:按流水生产安排的数量,将裁片按序号、部件种类捆扎起来。(二)、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上装部位(衣服)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下装部位(裤子)烫迹线、侧缝、腰头、腰

10、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三)、常用缝纫工艺用语1.刷花:在裁片需绣花的部位上印刷花印。2.撇片:按照样板对毛胚裁片进行修剪。3.打线钉:用白棉纱在裁好的裁片上做出缝制标志,常用于高档服装的制作。4.剪省缝:将缝制后的影响衣服外观的省缝剪开,常用于毛呢服装的制作。5.环缝:为防止毛呢服装剪开的省缝的纱线脱落,用纱线做环形法绕缝。6.缉缝:用缝纫机将裁片进行缝合也称为缉线。7.推门:将平面衣片用归、拔、烫工艺手段,推烫成立体衣片。8.归:通过熨烫将某部位长度缩短。9.拔:通过熨烫将某部位长度拔长。10.拉还:缉缝时,按需要将成衣某部位拉长变形。11.分还:烫合开缝时,按

11、需要将成衣某部位拉长变形。12.寨缝:在缝制过程中,为方便下一道工序的制作,用棉纱线暂时固定。每针的针距,一般为45cm。13. 缲缝:一般指用本色线固定的暗针,只12根布丝。14 .刀眼:在裁片边沿用剪刀剪0.3cm深的三角记号,作为制作对位标记,也称眼刀。15. 抽紧:缉缝过程中缉线太紧,使面料缩短不平。16. 吃势:按款式设计需要,缝制中应把某部位面料缝缩的量。17. 余势:为了防止缩水,缝制中预备的余量。18. 平服:指平整服帖的意思。19. 平敷:在粘牵条时,不能有松有紧,称为平敷。20. 烫散:熨烫时向布料的周围推开烫平。21. 收腰:指衣服符合人体曲线,在腰部收进,使整体美观合体

12、。22. 起吊:指带夹里的衣服,面、里不符,里子偏短所造成的不平服。23. 里外匀:指在缝制时,里紧面松,形成自然的窝势或扣势。24. 翘势:指在平线上逐渐提高画线,形成弧线。25. 毛露:指衣服的口袋或边缘露出的毛茬。26极光:熨烫服装时,由于没有盖水布,磨烫后在衣服上所出现的亮光。27. 眼档:扣眼间的距离。28. 滚条:一般用斜纱的料子,在服装的沿边包滚一条装饰边,所用的料子称为滚条。29. 搅:搭门搭上的量超出预留量,称为搅。30. 出手:中式服装俗语,从后领中心至袖口的长度。31. 嵌线:是处理装饰服装边缘的一种工艺。32. 针印:缝针的印迹,或称针花。33. 链形:缝迹或衣服某部位

13、不平服的意思。34. 豁:豁于搅相反,豁开就是搭门搭不上或不到位。35. 门幅:指布料纬向的宽度。36. 丝缕:指布料的经纬纱向。37. 缉省:平面面料要制成符合人体的衣服,就要将多余的部分缉掉。(四)、检验面、辅料工艺名称及其他1.颜色差:对面辅料色泽差进行检查,按色泽归类。2.查疵点:检查面辅料疵点,以便合理安排使用。3.查污渍:检查面辅料污渍,以便合理安排使用。4.分幅宽:将面辅料按门幅宽窄归类,以便分类使用,提高面、辅料利用率。5.查衬布色泽:对衬布的色泽进行检查,按色泽归类。6.查纬斜:对面料纬纱斜度进行检查。7.复米: 对面辅料的长度进行复核。8.理化试验:对面辅料的伸缩率、耐热度

14、、色牢度等指标进行试验,以便掌握面、辅料的性能.9.机工:指在缝纫机等缝纫设备上,对各种服装的部件进行缝合及组装等工作的工种.10.板工:通过相应的工具,在案板上进行工作的工种。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合及名称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

15、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第三节机缝工艺基础于训练 (详见影音资料)一、使用工业平缝缝纫机应注意的事项1、上机前进行安全操作和用电安全常识学习。2、工作中机器出现异常声音时,要立即停止工作,及时进行处理。3、面线穿入机针孔后机器不空转,以免轧线。4、电动缝纫机,要做到用时开,工作结束或离开机器要关。5、工作中手和机针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造成机针扎手指和意外事故。二、操作练习(一)踏机练习是正确使用工业平缝机的基本功,每个初学者必须认学习。电动平缝机是离合器电机传动,这种离合器的传动很灵敏,脚踏的力量越大,缝纫速度越快,反之缝纫速度则慢。通过脚踏用力的大小就可随意调整缝

16、纫机的转数。所以只有加强练习,才能掌握好工业平缝机的使用。练习步骤如下: 1、身体坐正,坐凳不要太高或太低。2、用右脚放在脚踏板上,右膝靠在膝控压脚的碰块上,练习抬、放压脚,以会为准。 3、稳机练习(不安装机针、不穿引缝线)做截止起步、慢速、中速、停机练习,起步时要缓慢用力(切勿用力过大)停机要迅速准确,练习慢、中速为主,反复进行,熟练掌握为主。 4、倒顺送料练习,用二层纸或一层厚纸,作起缝、打倒顺练习。(二)空车缉纸训练 在较好地掌握空车运转的基础上进行不引线的缉纸练习。先缉直线,后缉弧线,然后进行不同距离的平行直线,弧线的练习,还可以练习各种图形,使手、脚、眼协调配合,做到纸上针孔整齐,直

17、线不弯,弧线圆顺,短针迹或转弯不出头。三、机缝前的准备(1)针、线的选用常用的机针型号规格有9号、11号、14号、16号、18号,号码越小针身越细;号码越大针身越粗。与手针型号规格正好相发,机针所有号型长短一致。机针选择的原则是,缝料越厚越硬,机针越粗;缝料越薄越软,机针越细。 缝线的选用原则在粗细上与机针的选用原则一样,还应注意选用成分与衣料基本相符,并且与工艺要求相符。机针型号9 11 14 16 18 用 途薄 料丝绸料中厚料棉 厚 料牛仔及粗呢(2)针迹、针距的调节 针迹清晰、整齐,针距密度合适都是衡量缝纫质量的重要方面。针迹的调节一般是靠旋紧或旋松面线的夹线弹簧螺丝,有时也会调节放底

18、线梭芯外梭子上梭皮的松紧,使底面线松紧适度,交接点在缝料中间不外露。针迹调节还应结合衣料的厚薄、松紧、软硬合理进行。缝薄、松、软的衣料时,底面线都应适当放松,压脚压力减小,送布牙也应适当放低,这样缝纫时可避免皱缩现象。表面起绒的衣料,为使线迹清晰,可以略将面线放松。卷缉贴边时,因是反缉可将底线略放松。缝厚、紧、硬的衣料时,底面线应适当紧些,压脚压力要加大,送布牙应适当抬高,以便于送布。 机缝前必须先将针距调好。缝纫针距要适当,针距过稀不美观,而且影响成衣牢度。针距过密也不好看,而且易损伤衣料。一般情况下,薄料、精纺料3cm长度1418针,厚料、粗纺料3cm长度812针 四、机缝的操作要领(1)

19、在衣片缝合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机缝时一般都要保持上下松紧一致,上下衣片的缝份宽窄一致。但是由于缝纫时,下层衣片受到送布牙的直接推送作用走得较快,而上层衣片受到压脚的阻力和送布牙的间接推送而走得较慢,往往衣片缝合后会产生上层长下层短,或缝合的衣缝有松紧、皱缩等现象。所以要针对机缝这一特点,采取相应的操作方法。在开始缝合时就要注意操作手势,左手向前稍推送上层衣片,右手把下层衣片稍带紧。有的缝不宜用手带松紧,可借助镊子钳来控制松紧。这样才能使上下衣片始终保持一致、长短一致、不起涟型。这是机缝中最基本的操作要领,见图1-29。(2)机缝的起落针根据需要可缉倒回针或打线结收牢,机缝断线一般可以重叠接线,

20、但倒回针或断线交接均不能出现双轨。(3)各种机缝缝型沿缝迹分开或沿缝迹坐倒或翻转,无特殊要求均要沿缝迹分足,不要有虚缝。(4)在卷边缝、压止口和各种包缝的第二道缉线也要注意上下层的松紧一致。如果上下层缝料错位,丝绺不正时,虽然不会形成长短不齐,但会形成斜纹的涟型。五、机缝常用缝型及其在服装上的运用 机缝缝型的种类繁多,可根据服装的不同款式、部位和工艺要求进行选用。(1)平缝 平缝是把两层衣片正面向叠,沿着所留缝头进行缝合,一般缝头宽为cm左右,用于衣片的拼接,见图1-30。 (2)分缝分缝是两层衣片平缝后,毛缝向两边分开,一般用于衣片的拼接部位,见图1-31。(3)分缉缝分缉缝是两层衣片平缝后

21、分缝,在衣片正面两边各压缉一道明线,一般用于衣片拼接部位的装饰和加固,见图1-32 (4)坐倒缝坐倒缝是两层衣片平缝后,毛缝单边坐倒,一般用于夹里的拼接部位,见图1-33。 (5)坐缉缝坐缉缝是两层衣片平缝后,毛缝单边坐倒,正面压缉一道明线。也有为减少拼接厚度,平缝时放大小缝,即下层衣片缝头多放出0.4或0.6cm,平缝后毛缝朝小缝方向坐倒,正面压缉一道明线,使小缝包在大缝内,一般用于衣片拼接部位的装饰和加固,见图1-34。(6)分坐缉缝两层衣片平缝后,一层毛缝坐倒,缝口分开,在坐缝上离开原平缝线迹0.10.2cm压缉一道线。用于增加牢度,如裤子后裆等,见图1-35。(7)搭缝搭缝是两层衣片缝

22、头相搭1cm,居中缝一道线,使缝子平薄,不起梗,用于衬布的拼接,需拼接又不显露在外面的部位,见图1-36。 (8)对拼缝对拼缝是两层衣片平接,用Z型线迹来回缝缉,此缝比搭缝更平薄,适用于衬布的拼接,见图1-37。(9)压缉缝压缉缝是把上层衣片缝口折光,盖住下层衣片缝头或对准下层衣片应缝的位置,正面压缉一道明线,一般用以装袖衩、袖头、领头、裤腰和贴袋等,见图1-38。(10)贴边缝(窄贴边也称卷边缝)贴边缝是把衣片反面朝上,把缝头折光后在折转一定要求的宽度,沿贴边的边缘缉0.1cm清止口,注意上下层松紧一致,防止起涟,见图1-39。(11)闷缝(也称包边缝)闷缝是把面料两边折光,折烫成双层,下层

23、略宽于上层,把衣片夹在中间,沿上层边缘缉0.1cm清止口,把上、中、下三层一起缝牢。用于装袖衩、装裤腰等,见图1-40。(12)别落缝与漏落缝别落缝与漏落缝是明线缉在坐倒缝旁或分缝中,用于装裤腰、固定嵌线等,件图1-41。(13)来去缝来去缝是把两层衣片反面相叠,平缝0.3cm缝头后把毛丝修齐,翻转后,正面相叠合缉0.5或0.6cm,把第一道毛缝包在里面。用于薄料衬衫、衬裤等,见图1-42。(14)明包缝(也称外包缝)方法一: 明包明缉双线。两层衣片反面相叠,下层衣片缝头放出0.8cm包转,为使包缝平薄,包转缝头缉住0.1cm,再把包缝向上层衣片正面坐倒缉0.1cm清止口,注意反面缝道要分足无

24、虚缝。用于男两用衫、茄克衫等,图1-43。方法二: 先将两层衣片反面相叠,下层留出较宽缝份,缝份宽度根据包缝止口宽度而定。平缝后将下层衣片拉出放平,缝份边缘扣光后盖在上层衣片上缝缉。此方法使包缝平薄,适用于缝制厚布料,见图1-44。(15)暗包缝(也称内包缝)方法一: 暗包明缉单线。两层衣片正面相叠,下层衣片缝头放出0.6cm包转,为使包缝平薄,包转缝头缉住0.1cm,再把包缝向上层衣片反面坐倒,注意正面缝道要分足、无虚缝,在靠包缝一边正面缉0.4cm单止口。用于茄克衫、平脚裤等,见图1-45。方法二:将两层衣片正面相叠,其余步骤同明包缝方法二。(16)止口缝止口缝是先将两层衣片正面相叠平缝,

25、然后将衣片折转为反面相对,止口不倒吐。在正面缉上明线又称压止口。明先有单、双、狭、阔之分,既能增加缝头的牢度,又能起装饰作用。厚料止口内缝份需修剪以减少厚度,止口缝多用于服装的边沿,如门里襟止口、袋盖、袋口及领圈、领头等部位,见图1-46。(17)条饰缝条饰缝是将两层衣片反面相叠平缝后缝头分开,用一条两边扣光的布条盖没分缝缝份,然后沿两边压缉止口以固定布条。这种方法可使缝合后的衣片正反面均不见毛缝。如布条用镶料则具装饰作用,如上衣的开刀分割部位,裤子的外侧缝等,见图1-47。(18)云纹花云纹花主要用于棉袄、羽绒服装、衬绒服装的装饰,以及对填充材料的固定。这类服装通过缉线以后,缝过线迹的部位凹

26、进,其余部位向外凸出,形成凹凸的立体线迹花纹,既有装饰性,又能固定了腈纶棉、羽绒、驼绒、绒布等御寒填充材料。最初的缉线利用各种形状的弧线形成云纹状,故称之为云纹花。现在随着工艺的发展,可以随意设计缉成各种文字、花卉图案、各类几何图形。缉云纹花要求一缉到底,不能回针或重复叠针,因此缝纫前复杂的花纹要事先将针迹走向构思好,画在纸上,将纸附在衣料上再缉线,缉线后撕去纸样即可。如果是有规则的几何图形,要计算后在衣料上画上粉线标记后再缉。为使缉缝线迹更明显,装饰效果更强,可采用与衣料颜色反差大也较粗的缝线,见图1-48(1)(2)。六、机缝特殊缝型及在服装上的运用滚、嵌、镶、荡是服装的传统工艺,常用于睡

27、衣裤、旗袍、童装等服装。滚、嵌、镶、荡用料一般都取斜丝绺,以45斜为最佳,取料、拼接方式,见图1-49。当被装饰的边为直线型时,为省料考虑也可采用横料、直料。取料的宽窄、长短均根据工艺需求而定。滚、嵌的用料可用本色本料、本色异料或异色料等,镶、荡一般都用异色料。下面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滚、嵌、镶、荡机缝方法。(一)滚滚就是通常所说的滚边。滚既是处理衣片边缘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装饰工艺。 1、按所用材料及颜色分类(1)本色本料滚。用本身面料做滚条滚边的称为本色本料滚。(2)本色他料滚。用于面料颜色相同的其他材料做滚条滚边的,称为本色他料滚。(3)镶色滚。用与面料颜色不同的相同材料或其他材料做滚条滚边

28、的,称为镶色滚。2、按宽狭及形状分类(1)细香滚。是最狭的一种滚边,宽在0.2cm左右,滚好后滚边呈圆型,像一根细香所以称为细香滚。(2)狭滚。滚边的宽在0.3cm以上,1cm以下的,通常都称为窄滚。(3)宽滚。滚边的宽在1cm以上的通常都称为宽滚 3、按缉缝层数分类(1) 二层滚。既普通滚法,滚条缉上面料时,面料与滚条均不扣转毛缝,只缉牢面料及滚条各一层,共二层,所以称为二层滚,见图1-50。(2)三层滚。为了防止面料散丝,先把面料扣转毛缝后在缉上滚条,缉牢面料及滚一层,共三层,所以称为三层滚。三层滚常用于细香滚及容易散丝的面料,见图1-51。 (3)四层滚。为了防止面料与滚条散丝,以及使滚

29、边外观更厚时饱满,把面料和滚条都扣转毛缝后再缉合,缉面料及滚条各二层,共四层,所以称为四层滚。四层滚常用于细香滚及容易散丝的面料和薄滚条料,见图1-52。4、按工艺分类(图示以二层滚为例)(1)明线滚:方法一:把滚条正面与衣片反面相叠,按滚边的宽度缝合,再翻转滚条,扣光滚条的另一边毛缝,将滚条包紧衣片边缘,盖住第一道缉线并沿滚条边缘缉0.1cm止口,见图1-53。方法二:把滚条正面与衣片正面相叠,按滚边的宽度缝合,滚条翻转,包紧衣片边缘,在衣片正面滚边上缉0.1cm清止口,也可在滚边外口再缉0.1cm,形成双止口。常用于大衣的底边滚边,见图1-54。方法三:用专用滚边压脚,使滚条直接夹缉到衣片

30、上,见图1-55。(2)暗线滚方法一:把滚条正面与衣片正面相叠后缝合,滚条翻转,包紧衣片边缘,滚条扣光毛缝后用手工繑牢在衣身上,正面不能有针迹,见图1-56。方法二:滚条反面缝份扣光,扣光后要盖过第一道缉线0.15cm,在正面沿滚边缉别落缝,将反面滚条缉牢,见图1-57。 方法三:高档服装挂面、底边的毛口滚边和有夹里部位的滚边,反面滚条毛缝可以不扣光,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可以用缉别落缝、拱针、寨针等方法固定滚条,见图1-58。 现在常采用将滚条对折形成一边光边后滚边,使滚边的处理更为方便,见图1-59。(二)嵌嵌就是通常所说的嵌线,嵌是一种装饰工艺。1、按所用材料及颜色分类(1)本色本料嵌。用本身

31、面料做嵌线的,称为本色本料嵌。(2)本色他料嵌。用与面料颜色相同材料或其他材料做嵌线的,称为本色他料嵌。(3)镶色嵌用与面料颜色不同的相同材料或其他材料做嵌线的,称为镶色嵌。2、按形状分类(1)扁嵌。嵌线内不衬线、绳,嵌线呈扁型,称为扁嵌。(2)圆嵌。嵌线内衬线、绳,嵌线呈圆型,称为圆嵌。3、按缝装的部位分类(1)外嵌。 装在止口外面的嵌线称外嵌。通常装在领头、门襟、袖口等止口外。方法是把嵌条朝里对折,与外层衣片外口正面相叠,按嵌线要求的宽度先缉上外层衣片固定,再与里层衣片正面相叠,紧沿第一道缉线里口缉线,将里外层衣片都翻到正面,外嵌就完成了,见图1-60。(2)里嵌。 装在滚边、镶边、荡条等

32、里口或衣片分割缝中的嵌线。图1-60外嵌中的二层衣片是分割的外层衣片,所装嵌线就形成里嵌,见图1-61。滚边里口的嵌线,见图1-62。(三)镶镶就是通常所指的镶边及镶条。镶主要用于不同颜色的镶拼装饰,适用于衣身、领、袖、袋中间或边缘部位的装饰。镶边一般是比较宽的,大都在2cm以上,因为太窄不易做。镶边正面可以根据需要缉明线。 1.拼镶 衣片边缘镶边,见图1-63。2.嵌镶 衣片中间镶边,见图1-64 3.夹镶 夹在衣片缝份上的镶边,见图1-65。(四)荡荡就是指荡条。荡是用装饰条悬荡于衣片中间的一种工艺。适用于衣身、领、袖、袋中间部位的装饰。荡条可宽可窄,并且可以一、二条或三、四条平行荡。荡的

33、做法有单层荡、双层荡,荡条外观可以根据需要形成无明线、一边明线、两边明线等不同形式,需要形成的明线少,只需要在明缉部位改用手缝暗乔即可。荡条也可用织带、花边、扁型或圆型的丝带来做。1、单层荡方法一: 将荡条两边缝份折转,烫成所需宽度。可以借助硬纸条熨烫,考虑到硬纸条有厚度,所以宽度应配小0.1cm或0.2cm,见图1-66(1)。将荡条压缉到所设计的部位,两边均为0.1cm止口.见图1-66(2)。方法二: 将荡条一边缝份折转烫倒。余下的宽度为荡条净宽加一缝份,荡条毛缝一边先缉上衣片,见图1-67(1),再将荡条翻转到正面,压缉另一边止口0.1cm,见图1-67(2)。2、双层荡 将荡条向里对

34、折,荡条双层毛缝一边先缉上衣片,见图1-68(1),再将荡条翻转压缉对折一边的止口0.1cm,见图1-68(2)。3、辫子荡 用斜料暗缉线后翻出成荡条,或用织带、丝带、花边作荡条荡在大身上称辫子荡。辫子荡可分为固定荡、活络荡两种。固定荡是将荡条直接缉在衣片上,可以缉成各种形状。窄的荡条只需居中缉线固定,见图1-69;或阔荡是通过荡条的艺术编织对衣片起装饰作用,见图1-70。 (五) 滚、嵌、镶、荡操作要领(1)直、横丝处面料不能紧,弯斜丝处面料还不能拉还。(2)领头前部、驳头及其他折转部位,不允许有接缝。(3)滚嵌镶荡均不能起涟型,宽窄要一致,荡条间距要一致。(4)滚条、嵌线在外圆外要稍放松,

35、在内圆处要稍拉紧。(5)滚条在转角处要起针折角,嵌线在转角处要松一些(6)衬有线绳的嵌线要包紧。(7 )有滚嵌镶荡的服装合摆缝及袖底缝时两边要对准,并注意左右对应部位的对称以上简单地介绍了一些机缝方法及其在服装上的运用。实际上有些缝的运用很广泛,有些缉线的宽度也是根据各种服装的面料和造型需要来决定。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用款式造型、增强牢度和装饰美观的需要,加以灵活运用。 第四节 熨烫的基础知识熨烫是服装缝制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服装制作中常以“三分做、七分烫”来强调熨烫在缝制工艺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制作高档服装,熨烫则更为重要。一 、熨烫的工具及使用1熨斗 : 电熨斗是手工熨烫的主要设备,可分为普

36、通电熨斗、调温电熨斗和蒸汽电熨斗,是服装熨烫的主要工具,有很宽的温度控制范围。服装在制作过程中的熨烫、归拔以及服装制成后的整烫定型都是通过熨斗来完成的。熨斗功率有3001500W,常用的普通电熨斗和调温电熨斗重量有18kg。使用时应根据面料的厚度、面料的耐热性来选择,轻型的适于熨制衬衣等薄型面料的服装,重型的适于熨制呢绒等厚型面料的服装。熨烫零部件可用300W或500W的小功率熨斗:熨烫呢绒料类成品服装则应选用700W或1000W功率较大的熨斗,其面积大、压力大,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熨烫定型效果。2 熨台 :常用的熨台有抽气熨台和简易熨台。抽气熨台在熨烫时,可以把衣服中蒸汽抽掉,使熨烫后的部件或衣

37、服快速定型、干燥;简易熨台需包上垫呢等,以保证服装洁净,同时还可吸收熨斗喷出的水份,因此,一般为棉质的线毯或呢毯等,并在表面包上一成白粗布。烫台的硬度要适当,以免影响熨烫效果。3喷水壶: 喷水壶能喷出均匀的水雾,润湿需熨烫的部位,使衣服熨烫后更加平服以达到熨烫效果。4烫凳 :烫凳主要是用于熨烫成弧线或筒状的部位,以保证弧线部位能烫实。如裤的侧袋,上衣的肩缝、袖缝等。凳面要铺上旧棉花,中央稍厚,四周略薄,外包棉布,软硬适度。5铁凳 :铁凳主要用于熨烫半成品中不易摆平呈弧线的部位,如垫在袖窿里烫肩缝、袖山头等。凳面需铺上旧棉花,外包白棉布,软硬适度。6拱行烫木 :外形中间高,两头低,呈弓形。用于半

38、成品的后袖缝、摆缝等弧形缝,以免缝子走形。7 布馒头 :由粗布做面,内装木屑做成,外形是馒头。分成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常用于熨烫胸部、臀部、驳口等已形成胖势和弯势的部位。8水布 :水布是熨烫服装时,为避免服装表面烫出光亮和污渍,覆盖上的一层白棉布。熨烫时,可采用干烫、喷水或全部浸湿等方法。二、熨烫的作用成品服装是立体的、符合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在服装裁剪时,通常采取弧线、分割线,收省、打裥等手段来完成平面衣料向立体转化的过程,但这些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一些传统的中山装、西装等不能随意分割的服装款式,收省会破坏其总体风格。这样,在缝制过程中,除运用缝纫工艺中的收省和打褶以外,还要借助熨烫加

39、工的手段来达到平面衣片向立体的完美转化。 归纳起来,熨烫的作用在服装制作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服装面料的整理作用 :服装面料在裁剪以前,需要通过喷水熨烫,使其预缩并调整线路、去除折皱等,及产前熨烫。2. 熨烫在服装缝制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服装的中间熨烫贯穿于加工始终,包括部件定型熨烫、分缝熨烫和归拔烫等。其中,部件定型熨烫和分缝熨烫是为了提高缝制的质量,减少缝制时的难度。归拔烫是利用衣料的热塑变形原理,适当改变衣料纤维的伸缩度及衣料经纬组织的密度和方向,形成立体的造型,以符合人体的美观和舒适的要求,及推、归、拔、烫的工艺处理。3. 对成品服装的定型作用 :对缝制完成的成品服装熨烫定型,

40、使服装外形平整、挺括、丰满、褶裥和线条挺直,及成品熨烫。成品熨烫对服装的最终造型起稳定作用。三、熨烫的工艺条件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是决定熨烫效果的工艺条件。只有正确控制这四个条件,才能达到熨烫效果。否则,不仅达不到最佳效果,还会损坏面料,出现质量问题。1温 度 :熨烫的工艺条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的控制,它与织物的性能有关。因此,在熨烫之前,要运用所学的服装材料知识,根据面料的性能及受热的允许温度,确定该面料的正确熨烫温度(1掌握织物耐热性)。(2掌握好熨斗温度)温度过高,超过面料允许受热温度,面料易烫黄、烫焦、变形,甚至熔化掉;温度过低,虽然不损伤面料,但达不到熨烫效果。熨烫温度的控制,可按

41、自动调温的刻度调整,也可以用目测、耳听声音的方法来鉴别。2湿 度 :熨烫时的温度对熨烫的效果影响很大,它与织物的性能与熨烫方法有关。一般的熨烫,都要对面料喷水或水蒸汽,以提高纤维的可塑性。特别是纯毛织物的吸湿性和保温性好,弹性好,导热性差,因此,必须加湿熨烫。但是,及时加湿熨烫,在熨烫衣料的正面时,也必须加盖水布。加湿熨烫时,可在干烫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熨烫温度。熨烫时湿度的多少要根据面料的吸湿性、回弹性以及熨烫方法来确定,如归拔重点部位时,需湿度高。3压力和时间 :熨烫除掌握适当的湿度外,还要控制压力与时间。熨烫压力的轻重和时间的长短,是依据面料薄厚和回弹性而决定的。通常薄而疏的衣料和回弹性差

42、的衣料熨烫时所用压力轻,时间也稍短。厚而密、回弹性好的衣料,熨烫时间较长,压力也相应加重,但也不宜在某一部位停留的时间过长或过压,以免烫坏衣料或留下熨斗痕迹。熨烫的四个工艺条件是相辅相成的。熨烫时的湿度高时,熨烫的温度可偏高,但温度高时,时间应短,压力应小。反之,温度低或干烫时,熨烫温度应偏低。温度偏低,则可以放慢熨斗移动的速度,停留时间稍长,同时加大压力。四、手工熨烫的常用工艺形式手工熨烫时的工艺很多,但归纳起来,常用的大致有:分缝熨烫、扣缝熨烫、平烫及推、归、拔、烫的工艺处理。(一) 分缝熨烫 在服装缝制过程中,将缝合的衣服用熨斗烫开,这一工艺叫分缝熨烫。由于服装上衣缝所在的部位不同,分缝

43、方法也不同,大致分为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有时是独立的,有时又是相互配合的。 1. 分缝熨烫 :就是在分缝熨烫时,用不拿熨斗的手或用熨斗尖将缝头分开,同时熨斗跟上向前烫平。烫时要求不伸不缩,摆平即可。需根据面料性能选择干烫还是湿烫。 2. 拔分缝烫 :主要用于衣服熨烫时需拔开部位的缝子,如分烫裤子的下裆缝、上衣的袖底缝等。熨烫分缝时,熨斗加大压力,随着熨斗的方向,另一只手将分缝拉紧,使其伸长而不吊起,熨斗往返用力分烫 3. 归缩分缝烫 :主要用于衣服熨烫时斜丝部位的缝子,以防斜丝伸长。如上衣的外袖缝、肩缝等斜弧处。同时还要借助铁凳(烫肩缝)和拱形烫木(烫外袖缝)等辅助工具,以防宽松。熨烫分缝时,

44、由熨斗尖分烫,另一只手的中指和拇指按住衣缝与两侧,熨斗前行时,熨斗前部稍抬起,用力竖向压烫。(二) 扣缝熨烫在服装缝制过程中,需将毛口的缝边折转折烫成净边,或将底边扣折成净边,即称扣缝熨烫。扣缝熨烫,常用的有两种,即平扣和缩扣。在扣烫时,熨烫动作应轻重互相配合。1. 扣缝烫;也称直扣缝,常用于裤腰的直腰边扣转,或精做上衣中里子摆缝、背缝、袖缝等部位的扣折。方法是:扣烫时,将所需扣烫的缝头,沿熨斗的走向逐渐折转。熨斗尖轻微地跟在后向前移动,然后熨斗底部稍用力来回熨烫。扣烫时,轻重要相结合。2. 缩扣缝烫:主要用于扣烫袋角处的圆角或上衣底边弧线的扣折。熨烫时,需按净样板或净线来扣折。方法是:先将直

45、边烫死,然后再扣圆角或弧线, 不拿熨斗的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缝头折转,熨斗随后跟上,利用熨斗尖的侧面,把圆角或圆弧处缝头逐渐往里归缩平服,扣烫完成后要保证各处均平服,里层不能有折叠。熨斗起落要轻重相配合。 (三) 平烫平烫是不改变衣料的尺寸和形状,只要求将衣料烫平整,不能拉长或归拢衣片。熨斗用力均匀并沿衣料的直丝缕方向有规律地移动。(四)推、归、拔、烫推、归、拔、烫的工艺性很强,是使织物通过热塑性变形和定型,达到对平面衣片的立体塑造。因此,必须有相应的湿度,且熨烫部位应准确,符合人体体型。1. 拔,就是拔开。将衣片某部位经过热处理后使其伸长的意思。拔烫时,将需拔开的部位靠近身体,喷水,不拿熨斗的

46、手拉紧衣片中需拔开的部位,同时熨斗用力向拔长部位由外至内,做弧线熨烫。应反复熨烫,直至达到所需效果。2. 归,就是归拢,通过热处理使衣片某部位缩短的意思。归烫时,需归拢的部位靠近身体,喷水,不拿熨斗的手把衣片中归拢的部位推进,同时熨斗用力由归拢部位的内向外,做弧线形熨烫。反复进行,直至达到所需效果。3. 推,推是归或拔的继续,是通过熨斗的熨烫运动,将归拢或拉伸的层势推向所需部位,给予定位。五、熨烫的注意事项(1)熨斗在熨烫时,不能在同一部位停留时间过长,应经常在衣料上移动,并注意轻重、快慢的配合。移动应有规律,不能无规则的推来推去,以免弄乱衣料的经纬丝缕或烫坏衣料。(2)用熨斗熨烫时,应尽量在衣料的反面进行熨烫,以达到熨烫的要求。如必须在衣料正面熨烫时,应盖上水布,以免表面烫出极光。(3)由于衣服是符合人体体型的立体造型,因此除了某些部位需烫平外,立体部位应借助某些辅助工具,塑造立体造型。同时应注意两手的互相配合,不拿熨斗的手应随熨斗走向对服装的某些部位做拉伸或归拢等辅助性帮助。(4)熨斗熨烫时,温度、湿度、时间和压力应与衣料的性能相配合,并根据需要和所烫部位选择适当的熨烫方式。六、粘合衬得粘合技巧1. 粘 合 衬 的 粘 合 技 巧 : 粘合衬在现代服装工艺制作中,由于其使用简便,功能齐全,成为高、中、低档服装使用最普遍的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