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69089.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58756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6908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6908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6908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69089.doc(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69089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69089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B.目前,北美的人口出现负增长C.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大洲D.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一般高于发达国家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

2、,65岁以上人口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人。因此,新世纪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3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 阶段( )A.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过渡 B.传统型 C.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D.现代型4下图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5死亡率(%)1 4 3 4 2 23 1 0 出生率(%) 1 2 3 4 5A、1 B、2 C、3 D、4 5五一黄金周的时间,许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的九寨沟,这样的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级人口迁

3、移 D.人口流动6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 ) A.人口数量 B.人口素质 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性别比例7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能力 D.政府的决策8划分城市等级高低的主要依据是 ( )A.城市交通的通达性 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人均收入 D.城市的服务范围9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成了功能区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 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10下列城市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 A

4、.深圳 B.北京 C.兰州 D.拉萨11由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1 2 B.2 3 C.3 2 D.3 1 12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 1 2 3 时间 机械化水平高 水利工程量大 单产低,商品率低 农场经营 技术水平低 A. B. C. D.1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欧洲相比较,最显著的优势是:( ) A.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机械 B.广大农村人烟稀少,为大规模的机械化提供了可能 C.便利的交通 D.先进的科技水平14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A.只种玉米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C.是一种粗放型

5、农业类型 D.商品谷物农场都是私营的15在下列工业布局条件下,选址在北京、上海布局微电子工业最主要的条件是:( ) A.原料丰富 B.劳动力充足 C.环境良好 D.科学技术发达16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A B. C. D. 17意大利新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较,其突出的特点是:( ) A.以重工业为主 B.资本集中程度较高 C.一大中型企业为主 D.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18对商业网点选择有利的条件是:( ) 靠近发展林牧业产品地区 靠近商品生产基地 处在高温多雨地区

6、处在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地区 A. B. C. D. 19株洲市的形态主要受哪个因素影响( ) A.河流 B.地形 C.铁路 D.气候20一个区域中,高级别城市和低级别城市相比较( ) A.服务范围大 B.彼此距离近 C.数目多 D.提供服务的级别低21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粮食产量高 B.种植业比重下降,而林、牧业发达 C.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D.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22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清洁生产,区域废物零排放 追求经济效益,增加高工业产出 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充分利用老动力资源 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 B. C. D.23有

7、两吨急救药品要从上海送往北京抗击“非典”第一线,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24“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25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是( )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压力 D.不利的外部因素26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 ) A.自然因素的影响 B.经济因素的影响 C.社会因素的影响 D.历史因素的影响27兰州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其工业发展对城市环境适应的

8、主要污染属于( ) A.大气污染 B.噪声污染 C.光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28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29一般来说,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充足 B大城市众多 C.商品经济发达 D.气候条件多样30青藏铁路的规划建设表明( )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充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一、 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题

9、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综合题(共4小题,50分)31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区农业恶性循环示意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9分) (1) 请按因果关系,选择下列各个环节内容代表字母填入方框内(每项只限选一次) A.土壤肥力衰退 B.毁林开荒 C.旱灾加剧 D.毁草开荒 E.土地破碎 F.粮食单产下降(2)怎样扭转上述地区的“农业生态恶性循环”?(至少说出3条解决的方法)32读“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运输周转量铁路公路水运管道民用航空货运周转量39.313.8

10、44.91.90.1客运周转量44.946.32.66.2 (1)占货运周转量比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 ,该运输方式最主要的特点是 。(2)占货运周转量比重最大的运输方式是 ,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该运输方式在客运周期量所占比重显著下降的原因是 。(3)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 (4)我国目前发展较快的运输方式是 其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有 。33读图5“北京科技园示意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以及军事订货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硅谷”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

11、工厂建在内地以及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那里的劳动力、土地、住房等优势条件。图5(1)海淀科技园区形成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主要有 、 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 、 等。(2)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 、 、 。(3)近年来,科技园区已经从海淀园区逐渐延伸到图中所示的其他园区,其主要原因是 、 、 的影响。34读下图“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为 型。 (2)图中段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为 型,人口模式的特点为 。如该国人口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 等。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12、是 。 (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图中的 段。(、)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CDDACD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BBDADD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DACBAACB二、综合题(40分)31(9分)(1)从左到右依次为:BD ACE F(6分)(2)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农林牧综合治理 发展生态农业等;(3分)32(12分)(1)航空 运费高,动量小,速度快,能耗大等(3分) (2)水运 成本低,运量大 速度慢,灵活性差,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4分) (3)速度快,运量大,运费较低,连续性好,受自然因素影响小等(2分) (4)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等(3分)33(10分)(1)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气候 地形) 科技 人才(4分) (2)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 研发费用高 产口更新换代快(3分) (3)土地 劳动力 住房(3分)34(9分)(1)高 高 低 原始型(4分) (2)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就业困难,人均资源减少,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安定等 实行计划生育(或控制人口数量)(4分) (3)(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