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52655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220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0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doc(2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绪言学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绪言学案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内容,即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范围;2、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领会;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重、难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一、本书研究的主要内

2、容(1)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热的计算;(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盐的本质;(4)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二、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有效碰撞:能够导致化学键断裂,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思考 为什么有些碰撞无效,而有些碰撞有效?_。三、活化分子和活化能1、活化分子:_。思考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吗?_。2、活化能:_。 思考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化学反应的难易,它会影响反应热的大小吗?_。3、活化能的作用是什么?_。4、提供“活化能”的途径有哪些?_。四、催化剂1、催化剂的作用2、催化剂的研究意义【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

3、化(第1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1了解焓变的含义2理解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与键的断裂与生成的关系教学重点: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教学内容:回顾: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有_,在一般化学反应里,常表现_。常见的放热反应有_、_。常见的吸热反应有_、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_有关。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_;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_引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什么?阅读P2:一、1

4、焓和焓变(1)焓(2)焓变(H)2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反应热符号:用_表示 单位;一般采用_。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微观讨论)P2-3 以H2(g) + Cl2(g) = 2HCl(g)为例:化学键断裂时需要_,化学键形成时需要_。_即为反应热(6)反应热表示方法反应热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整个体系的能量(即焓)增加或者减少的量值,H =H产物H反应物思考:焓增加-吸热-则用“ ”表示;焓减少-放热-则用“ ”表示。(填“+”或“”)练习:1 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g)和1molH2(g),需吸收131.5k

5、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2 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作业:P6页1、2题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内容:一热化学方程式-既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又能表明能量变化的方程式。(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对于25、

6、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不同物质中贮存的能量不同)如:H2 (g) + O2 (g) = H2O(g);H=-241.8 kJ/molH2(g) + O2 (g) = H2O(l);H=-285.8 kJ/mol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详细阅读P4资料)如:H2(g) + Cl2(g) = 2HCl(g);H=-184.6 kJ/molH2(g) + Cl2(g) = HCl(g);H=-92.3 kJ/mol书写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N2

7、(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 (g),需吸收68kJ的热量;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随堂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2、已知1mol甲烷燃烧放出890.3KJ的热量,在标准状况下,1m3甲烷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为 ( )A、890.3KJ B、39745.5KJ C、1979KJ D、19855KJ3、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下列表

8、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 (g)+12O2 (g)=H2 O(l) H=285.8 KJmol1B、2H2(g)+O2 (g)=2H2O(l) H= 142.9 KJmol1 C、2H2 +O2 =2H2 O H= 571.6 KJmol1D、2 H2 (g)+O2 (g)=2H2 O(l) H=571.6 KJmol1 4、 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 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 2、主要错题:作业:P6页3、4题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学案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理解燃烧热的概念,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

9、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燃烧热的概念。教学内容:一、燃烧热1、反应热的分类根据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多种,例如_、 _、_等,其中以跟燃料品质相关的 _实际应用较广。2、燃烧热(1)定义: _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要点:条件:_。 量:_。 对象:_。 反应程度:_。 产物稳定性:_(不可再燃且状态稳定) 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H为“_”或H_。3.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燃烧1mol可燃烧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4.燃烧反应中热量的计算:关系式:热量=可燃物物质的量燃烧热练习1、写出下列可燃性物质燃烧的稳定产物 C:_ H2:_ CH4:

10、_ 金刚石:_ 乙醇:_2、依据表1-1,写出下列物质的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 (1)CO(g) (2)C2H6(g)二、能源1、能源(1)能源就是能提供 _ 的 _,它包括化石燃料 、 、 _ 、 _ 、_、以及柴草等。(2)能源是 和 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_和 水平。2、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状况(1)我国目前使用的重要能源是 ,它们的蕴藏量 ,而且不能 ,最终将会 。(2)基于我国目前的 水平和 水平,能源从开采、运输、加工到终端的利用效率都 ,浪费 。据统计,总效率仅为 。3、解决方法(1)_,(2)_。三、随堂练习1、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作

11、燃料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 B、 C、 D、2、1.5g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完全燃烧,放出50KJ的热量,则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 )A、1000KJ/mol B、1500KJ/mol C、2000KJ/mol D、3000KJ/mol3、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能正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是( )A、CH3OH(l)+32O2(g)CO2(g)+2H2O(l) H=+726.5 KJ/molB、CH3OH(l)+32O2(g)CO2(g)+2H2O(l) H=-

12、726.5 KJ/molC、CH3OH(l)+32O2(g)CO2(g)+2H2O(l) H=-675.3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 H=-1453 KJ/mol4、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103 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5、若2.8g乙烯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时放热130KJ,则乙烯的燃烧热为多少?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一章 第三节 反应热的计算学案(第1课时)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

13、能用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教学重难点】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自主探究】1、 什么叫盖斯定律?怎样理解盖斯定律?2、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吗?与什么有关?3、 计算的步骤:【自主整理】1、盖斯定律:内容:1840年,瑞典化学家盖斯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_完成或_完成,其反应热是_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和_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对盖斯定律的理解:_,_,2、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_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为主。3、计算的步骤:找出能量守恒的等量的关系【例题1】试利用298K时下列反应焓变的实验数据: C(s

14、)+ O2 (g)=CO2(g) H1=-393.5 KJmol-1反应 CO(g)+ 1/2 O2 (g)=CO2(g) H2=-283.0 KJmol-1 反应计算在此温度下 C(s)+1/2 O2 (g)=CO(g)的反应焓变?反应 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1) 找起点C(s),(2) 终点是CO(g),(3) 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CCO ; CCO2CO(4) 也就说CCO的焓变为CCO2;CO2CO之和。 注意:COCO2 H2=-283.0 KJmol-1 那 CO2CO 的焓变就是= H2 = +283.0 KJmol-1(5)求解:H3=H1H2=-39

15、3.5 KJmol-1+283.0 KJmol-1=-110.5 KJmol-1方法2: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反应(1)或(2)为基准(1)找起点C(s),(2)终点是CO2(g),(3)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2 ;CCOCO2(4)也就说CCO2的焓变为CCO;COCO2之和。 则H1=H3+H2(5)求解:CCO H3=H1H2=-110.5 KJmol-1方法3:利用方程组求解(1) 找出头尾 同上(2) 找出中间产物 CO2(3) 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反应反应反应(4) 列式:H1H2=H3(5) 求解可得【课堂练习1】(1) 2C(s)+ O2(g)= 2CO(g) H1=

16、- 221kJ/mol (2) 2H2(g)+ O2(g)= 2H2O(g) H2 = - 484kJ/mol 则C(S)+H2O(g) = CO(g)+H2 (g) 的H为_。 【课堂练习2】(1)CO(g) + 1/2 O2(g) = CO2(g) H1= 283 kJ/mol (2)H2(g) + 1/2 O2(g) = H2O(l) H2= 286 kJ/mol (3)C2H5OH(l) + 3 O2(g) = 2 CO2(g) + 3H2O(l) H3=-1370 kJ/mol试计算: 2CO(g) 4 H2(g) = H2O(l) C2H5OH (l) 的H【课堂练习3】已知下列热

17、化学方程式:(1)Fe2O3(s)+3CO(g)=2Fe(s)+3CO2(g) H=25 kJmol-1(2)3Fe2O3(s)+CO(g)=2Fe3O4(s)+CO2(g) H=47 kJmol-1(3)Fe3O4(s)+CO(g) =3FeO(s)+CO2(g) H=+19 kJmol-1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 _【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一章 第三节 反应热的计算(第2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 【自学探究】同学们自己看课本12、13页的例题。【例1】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去解。【例2】是利用燃烧热去解。【例3】是利用盖斯定律去解。【自主整理】通

18、过上面的例题,你认为反应热的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_,_。 【课堂练习】1、已知2H2(g)+ O2(g)= 2H2O(l) H = 572 kJ/molCO(g) + 1/2O2(g) = CO2(g) H = 283 kJ/mol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8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求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2、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且C(s) + O2(g) = CO(g) H = 110 kJ/molCO(g) + O2(g) = CO2(g) H = 283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

19、失的热量是_【课后练习】1、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 O2(g)=H2O(1); H= 2858 kJmol1C3H8(g)+5O2(g)=3CO2(g)+4H2O(1);H= 2220 kJmol1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 kJ,则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是( )。 A、11 B、13 C、31 D、14 2、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g) = H2(g)1/2 O2(g); H1+242 kJmol-1B、 2

20、 H2(g)+ O2(g)=2 H2O(l); H2- 484 kJmol-1C、 H2(g)1/2 O2(g)=H2O(g) ; H1+242 kJmol-1D、 2H 2(g)+ O2(g)=2 H2O(g); H2+484 kJmol-13、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4、已知250C、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2 (g) = CO2(g) H= 393.51KJ/molC(金刚石)

21、 + O2 (g)= CO2(g) H= 395.41KJ/mol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学案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反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化学反速率的计算。 掌握化学反速率的测定方法。教学重点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教学难点难点是化

22、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教学过程导入到目前为止,化学反应原理仍然是化学中最有魅力和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本章我们将要学习有关化学反应_、_、_。一、化学反应速率1. 定义:_。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来表示,单位为:mol/L,时间用t来表示,单位为:秒(s)或分(min)或小时(h)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V =_ 单位是:_ 或 _ 或 _。例题1: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的H2, 发生 N2 + 3H2 2NH3 ,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N2 + 3H2 2NH3 起始量(mol): 1 3 0 2s末量

23、(mol): 1-0.2 3-0.6 0.4 变化量(mol): 0.2 0.6 0.4 则 V(N2)=_, V(H2)=_, V(NH3)=_。【指导阅读】阅读课本17页完成【学与问】1、_。2、_,_。【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所以讲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指明是哪一种物质。比较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快慢必须用同一物质作比较。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一般是以最容

24、易测定的一种物质表示之,且应标明是什么物质的反应速率。 4、(计算例一中VN2 :VH2 : VNH3 =_)可得_。 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 aA + bB = cC + dD来说有: VA :VB :VC :VD = _ = _ =_。 例题2:可逆反应A(g)+3 B(g) C(g)+ D(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VA=0.15mol/(Lmin ) B. VB=0.6 mol/(Lmin )C. VC=0.4 mol/(Lmin) D.VD=0.01 mol/(Lm) 过渡 化学反应速率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得的。测出单位时间内反应中

25、任何一种与物质浓度变化相关的性质,如气体体积、压强、颜色深浅、导电能力等,即可测出反应速率。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演示课本18页实验2-1结论:用4 mol/LH2SO4 比 用1mol/LH2SO4反应-(快、慢)思考:装置右边部分还可以怎样改进?【学与问】课本18页_,_。 随堂练习1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H2)=0.1 molL-1min-1 B、(N2)=0.2 molL-1min-1C、(NH3)=0.15 molL-1min-1 D、(H2)=0.3 molL-1min-12反应4NH3

26、+5O2 = 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A、(O2)=0.01 molL-1s-1 B、(NO)=0.008 molL-1s-1C、(H2O)=0.003 molL-1s-1 D、(NH3)=0.002 molL-1s-1【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认识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一般规律,能用有效碰撞理论等予以简单解释

27、。学习重难点: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知识回顾及知识准备:1、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主要因素):_(2)外因:_。2、有效碰撞:_叫做有效碰撞。3、活化分子:_叫做活化分子。4、活化能越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_,化学反应速率就会越_。教学内容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目的 _实验原理_ 实验用品 _实验步骤1、_,2、_,3、_。实验结论 _。思考与讨论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本质原因什么?_。注意对于纯固体或纯液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因而其物质的量改变时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思考与讨论请试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推出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

28、增大压强,反应物浓度_,反应速率加快。结论其它条件不变时,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中,增大压强,反应速率_;减小压强,反应速率_。注意: 1、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适用于有_参加的反应。2、由于固体、液体粒子间的空隙很小,增大压强几乎不能改变它们的浓度,因此对只有固体或液体参加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例题1: 恒容条件下,反应N2+3H2 = 2NH3中充入He气,反应速率如何改变?为什么?2、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2课时)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认识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一般规律,能用有效碰撞理论等予以简单解释。学习重难点: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内容: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目的_。实验原理 _。实验用品 _。实验步骤1、_,2、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