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44432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doc(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第六节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教学内容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各级中枢 大脑皮质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感觉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一、感觉传导通路(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肌 1神经元 肌腱 中枢突进入脊髓后索 关节 脊神经节 来自T5以下的纤维形成薄束,行于后索内侧部皮肤 来自T4以上

2、的纤维楔束,行于后索外侧部 2神经元 丘系交叉 3三级神经元 丘脑中央辐射 薄、楔束核 内侧丘系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的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2. 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肌 胸核(C8L3) 脊髓小脑后束 肌腱 关节 脊神经节 腰骶膨大(外侧部) 同侧或对侧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下脚 小脑旧皮质 小脑上脚(二)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1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躯干、 1神经元 中枢经后根突入脊髓 2神经元 四肢 皮肤 脊神经节 脊髓第, 层 上升12个节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压觉)3神经元

3、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中、上部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经内囊后肢 中央旁小叶后部 2头面部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2神经元 头面部皮肤 1神经元 中枢突进入脑桥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 口鼻腔粘膜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脊束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2neuron 三叉丘系 3神经元 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下部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内囊后肢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1. 视觉传导通路 1神经元 2神经元 视神经视锥、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视交叉 视束 3神经元 视辐射 距状沟两侧的视区鼻侧半纤维交叉,颞侧半不交叉 外侧膝状体 内囊后肢视觉传导通路损伤后的表现损伤部位临床表现左右

4、t 一侧视神经该眼视野全盲视交叉中央部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桶状视野)视交叉外侧部损伤患侧视野鼻侧半偏盲一侧视束(视辐射、视区)双眼病灶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2.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双侧视束 上丘臂双侧动眼神经副核 瞳孔括约肌 顶盖前区 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 (四)听觉传导路 蜗神经 斜方体外侧丘系螺旋器 螺旋神经节 蜗神经核 下丘 下丘臂 内侧膝状体 听辐射 颞横回(听区) 前角运动神经元 内囊后肢 上丘 顶盖脊髓束 主要感觉传导通路小结传导通路一级神经元二级神经元三级神经元纤维交叉部位投射中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脊神经节细胞薄束核、楔束核丘脑腹后外侧核延髓丘系交叉中央后回中

5、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及中央前回肢体浅感觉脊神经节细胞脊髓后角细胞丘脑腹后外侧核脊髓白质前连合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头面浅感觉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腹后内侧核延髓和脑桥中央后回下部视觉视网膜双极细胞视网膜节细胞外侧膝状体视交叉枕叶内面距状沟周围皮质二、运动传导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发起运动,对下运动神经元有抑制作用 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神经细胞及其轴突;构成反射弧的传出部分,并对肌肉有营养作用(一)锥体系 1皮质脊髓束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 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的外侧部、

6、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的深面 75%90% 的纤维交叉 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10%25% 的纤维不交叉皮质脊髓前束 达上胸节,部分纤维交叉,部分不交叉 下运动神经元 躯干和四肢骨骼肌 前角运动神经元 2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 经内囊膝、大脑脚底中3/5内侧部 下运动神经元 头颈部骨骼肌双侧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上半部、疑核、副神经核;对侧面神经核下半部和舌神经核(二)锥体外系1组成: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区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经,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神经核

7、、小脑和脑干的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 2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等 3主要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 纹状体 背侧丘脑 脑桥 背侧丘脑 黑质 小脑 网状结构 红核 网状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上瘫)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下瘫)肌张力增高降低瘫痪特点硬瘫软瘫腱反射增高降低或消失病理反射()()肌萎缩短期内不明显短期内明显三、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 神经系统活动的本质是化学物质的传递。(一)胆碱能通路:以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神经胞体内合成,储存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囊泡内,在神经冲动作

8、用下,作用于靶细胞该通路主要有: 1运动传导路中下运动神经元(脑干运动核、脊髓前角细胞),控制随意运动。 2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激动系统。 3脊髓后角背侧丘脑大脑皮质的特异性感觉投射。 4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神经元,司内脏活动。 (二)胺能通路:胺能通路含有胺类神经递质,包括 1)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 2)5羟色胺:在中枢内是抑制性的, 3)组胺:主要通路有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 黑质纹状体系:黑质至新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边缘系统;脚间核附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一边缘系皮质。 结节漏斗系:下丘脑弓状核一正中隆起(调节下丘脑神经分泌)。 5羟色胺能通路 (3)氨基酸能通路 参与神经传导的氨基酸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其中以7氨基丁酸(GABA)(抑制性)能通路最广。 (4)肽能通路 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广泛存在着多种肽类物质,执行着神经递质或调质的功能,除传递伤害性信息外,尚有广泛的调节功能,如内脏活动,影响胃肠道、心血管和内分泌等。主要包括 P物质(3ubstanceP)能通路 生长抑素能通路 后叶血管紧张素胺和缩宫素能通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