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以《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为例.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43694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以《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以《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以《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以《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为例.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高中政治论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以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为例【精品文档】第 9 页高中政治论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应用以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为例摘 要:课程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些弊病却依然存在,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而言,设计源于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实施课堂教学是适宜的方式。教学情境多种多样,笔者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同时,通过自身的创新与实践,总结提升出了三种情境类型:图像探究式情境、团体暖身式情境、才艺展示式情境,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情境;设计;应用美国学者埃德加戴

2、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告诉我们:两周以后,阅读、聆听仅能够保留学习内容的10%-20%;看影像、展览、演示能够保留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保留70%;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操做则能够保留90%。可见,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当下,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依然存在着脱离生活实际、忽略个性情感、排斥生动活泼的生命活动的弊病,要么照本宣科、空洞无物,要么过于理性、感性缺失,要么灌输注入、枯燥乏味,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面对如此弊病,改进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对于高中

3、思想政治学科而言,课堂教学应该以生活为主题,实现教学内容的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在教学设计中,借助情境、问题、案例、活动等承载教学内容,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能更好地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力。“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刘勰文心雕龙),说明了客观事物会激起人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显然,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情境的体验获取知识和技能,体会过程与方法,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教

4、学情境多种多样,按照教学情境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现实生活情境和模拟生活情境;按照教学情境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问题情境、活动情境、实物情境、语言情境等。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03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要做到“三个突出”:一要突出进行中的生活实际,二要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三要突出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通过情境教学,体现出政治学科特有的理论联系实际、寓知识教学于德育感化之中的教化功能,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我在“三个突出”的基础上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1、图像探究式情境图

5、像探究式情境是一种图像与问题兼具的情境,这类情境创设一般遵循这样的程式:先通过直观的视频影像或图形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最后自主得出教材知识并加以消化吸收。例1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教学片断。上课伊始,我呈现了两组图片(如下):第组第组 接下来,围绕“人造房子”和“蜜蜂筑巢”这个话题,我逐个呈现预设的问题:(1)人为什么要造房子?(学生回答:满足住的需要、让生活更舒坦、更有面子)(2)人怎样建造房子?(学生回答:确定图纸和施工步骤,选择建材)(3)人怎样装修房子?(学生回答:选择装潢公司、装修方案、装修材料)(4)从古至今,蜂巢几乎是同一个模子

6、(见第组图),而人类的建筑物在用料、风格、文化蕴含上相差很大(见第组图),这说明了什么呢?在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中,相应的道理(教材知识点)呼之欲出。例2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片断。课前我播放了一段视频“青蛙的生长过程”,接着呈现了这样一张图片(如下),然后是依次呈现预设的4个问题:(1)我们在小学读过一篇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学生回答:有外鳃、拖着长尾巴的蝌蚪,外鳃消失、先长出后肢的蝌蚪,有四肢的蝌蚪,脱掉尾巴的小青蛙)(2)结合视频和图片,请用哲学语言描述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学生可能回答:

7、运动、变化、发展、有肯定又有否定引出“辩证的否定及其含义”)(3)外鳃和尾巴的“消失”是一种什么?(否定)后肢的“长成”是一种什么?(肯定)“消失”后的结果是什么?(青蛙的成长,引出特征一“是发展的环节”。)成蛙没有蝌蚪的外鳃和尾巴,是对蝌蚪的完全抛弃吗?(成蛙以蝌蚪的五脏六腑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引出特征二“是联系的环节”。)(4)探讨:青蛙不抛弃鳃和尾巴可以吗?青蛙不要四肢和青色的蛙皮可以吗?(没有否定和没有肯定都是不行的,青蛙的发育符合万事万物辩证否定的道理,引出“辩证否定的实质”。)课堂上,教师的说教少了,学生的思考、质疑、讨论、争辩多了,道理也因此更加明晰,课堂效果也因此更加

8、显著。图像探究式情境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常态类型,它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解读、自我构建能力非常有益。设计这类教学情境需注意的是,选择的图像要有一定的典型性和覆盖力,对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精益求精,教师在衔接过渡中使用的提示语要尽可能简练、自然。2、团体暖身式情境团体暖身式情境是在讲授某一知识点前,面向全体同学开展的兼顾知识探究与德育感化功能的活动,属于活动情境。 例3 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第二目“矛盾的特殊性”这一知识前,我安排了名为“个性名片”的团体暖身活动。活动目的:(1)使自知的我和他人所知的我更加融洽,也使每个人体会被人认识的感受。(2)通过“个性名片”的

9、交流,让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的同时,知道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动流程:(1)发给每名学生半张16K纸,提醒拿出彩色笔。(2)让学生在5分钟内,为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名片”“我是一个 的人”,不少于5条个人信息,信息尽可能具体,要求个性化,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笔。(3)小组交流(一般8人一组),集体分享。(4)每个小组推选1-2张典型名片,由组长在全班范围内宣读相关信息,让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例4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之前,我安排了主题为“拥有与丧失”的团体暖身活动。活动目的:认识价值观;澄清个人的价值观;知道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活动流程:(1

10、)将全班分成若干个8人小组,每人发一张8K纸。(2)“拥有”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依次写下5件,并思考为什么这样写,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分享。(3)“丧失”练习:请学生对生活中最重要的5件事情进行逐一删除,每删除一项,就在组内交流一次,以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在“丧失”中更懂得珍惜拥有。(4)练习后让学生谈谈从中得到的启发。上述两个活动情境不是本人创造的,而是借鉴了钟志农老师的著作如何当好中学心理辅导教师中的一些做法,再加以改进的。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和课堂效果都很好。因为课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每节课都设计团体暖身式情境,当然也不是每一框题

11、的教学都有必要这样做。但是,当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某种共同的实际问题时,当我们的教学开始某一个与前面截然不同的话题时,当大部分学生都受困于某个疑难问题时,精心设计一个团体暖身式的活动情境是必要而有价值的。当然,暖身活动的设计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能无病呻吟;必须紧扣课堂教学,不能天马行空;必须注意引导和时间把控,不能随心所欲。3、才艺展示式情境显然,这也是一种活动情境。这类活动主要是由学习小组或学生个体来负责完成的,形式多样,包括演讲、评论、辩论、表演、唱歌、绘画等等,机动性强,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容易开展起来,有些甚至不需要太多的预设。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时事评论和文艺表演是两项经常性开展

12、的活动。开展时事评论活动,以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为主线,以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具体做法可概括如下:(1)分组,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时事评论小组,进行共同学习、同伴互助、合作探究;(2)选题,从近期发生的大量的时政信息中选取比较受关注、比较重要的信息作为评析的话题;(3)定人,时事评论以小组轮流形式进行,轮到的小组以民主的方式推荐发言人,可以是一人,亦可以是多人合作。在过去的2012年,我们学生评论的话题既宽泛又深刻,比如,当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发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不存在”的言论时,我们的学生义愤填膺地以“这就是疯言疯语”、“典型的强盗逻辑”加以驳斥;针对因钓鱼岛

13、问题引发的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砸毁日系车事件,学生理智地喊出了“打砸抢烧不是爱国是害民”;在宁波PX事件平稳解决后,我们的学生表达了“政府和民众都不够理性”、“这是一个双输的结局”的观点;面对当前社会矛盾增加、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和社会乱象百出的现状,我们的学生忧心忡忡地提出了“改善、创新社会管理,刻不容缓”的见解;当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时,学生又以“莫言,你终于让我们等到了”表示祝贺每次聆听学生在台上所作的时事评论,都会由衷地在心底赞叹:学生真美!通过探讨与评析,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和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文艺表演包括说学逗唱演、琴棋书画舞,形式上丰富多彩,在课

14、堂上取舍的余地也很大。让学生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是相对简单易行、可以信手拈来的,至于角色表演,那是需要费点思量,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例5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时,我安排了“田忌赛马”的角色扮演活动。活动目的:熟悉田忌赛马这一典故,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懂得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及其运用;锻炼学生在表演方面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活动流程:(1)教师提前几天确定参与表演的学生名单,提供剧本或指导学生撰写剧本,排练1-2次。(2)开始上课,教师导入:(略)(3)角色扮演:由三位同学分别扮演田忌、孙膑、齐威王,老师和其他同学是围观的人群。(田忌)第一次比赛失败后

15、垂头丧气。(孙膑)从人群中走出来,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比赛,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想告诉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赢。”(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批马来?” (孙膑)摇摇头说:“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您请听好,马有上、中、下三等,比赛开始后,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让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你想结果会是如何?” 田忌这才恍然大悟,决定跟齐威王再比一次。(齐威王)屡战屡

16、胜,得意洋洋,看见田忌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齐威王)傲慢地说:“那就开始吧!”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电脑播放战鼓声,PPT依次呈现:“第一局田忌输”、“第二局田忌赢”、“第三局田忌赢”、“本次比赛田忌获胜”。再看三人的表情:齐威王目瞪口呆,田忌哈哈大笑,孙膑点头微笑。演出结束后,PPT呈现两个问题:(1)是什么方法让田忌反败为胜?(2)说说这一方法的玄妙之处?通过这一角色扮演活动,“系统优化方法”这一知识点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和落实。三位演员的那股认真劲和入戏的样儿,学生的笑声和掌声,是对角色扮演活动最好的褒奖。当然,

17、因为时间资源的有限性,这一活动不可能经常性地开展,但也应保证每个单元的学习中都有这样的活动安排。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征求学生意见;一定要提供给学生聚焦的问题和价值冲突明显的材料,保证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定要突出知识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一定要周密安排,调控好排练和课堂表演的时间。以上是本人将情境设计引入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思考。有人可能会说,一节课,就这么几个知识点需要这么大费周章吗?我想,这是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的问题。如果仅从解剖、落实知识点的角度,我说只需要当前课时数的一半时间就足够了,但为什么还必须保证这么多的课时数呢?因为我们的教学除知识外,还有技能与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是慢的经历,是慢的艺术,给学生一次参与,一个过程,一种体验,对学生而言,就是一次感悟、一次酝酿,一次积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样的课堂,这样的生命成长,才是美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