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23419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秘I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方法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方法论)II意识活动的特点:

2、具有目的性(目的、动机)和计划性(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具有自觉选择性(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选择性,并不是什么都反映来它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通过外部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III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

3、的思想意识。(方法论)IV规律(含义:规律既是客观的,也是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V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方法论)VI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

4、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要尊重规律,从客观事实出发,把握规律和本质以此为行动依据。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VII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所以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方法论)VIII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

5、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不能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或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坚持静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IX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方法论)X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方法论)求索真理的历程I真理(含义: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的特点客观性:客观性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是唯一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条件性:任

6、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具体性:即任何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II实践(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III认识的特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方法论)IV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

7、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I联系的基本特征: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联系是客观的;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方法论)联系是多样性的,(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

8、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方法论)II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整体与部分统一;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方法论)III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认识)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方法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