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实验小鼠、大鼠遗传学质量调查-韩凌霞.docx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3918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实验小鼠、大鼠遗传学质量调查-韩凌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实验小鼠、大鼠遗传学质量调查-韩凌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实验小鼠、大鼠遗传学质量调查-韩凌霞.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27卷第 5期 2010年 10月 实验动物科学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Vol. 27 No. 5 October 2010 黑龙江省实验小鼠、大鼠遗传学质量调查 韩凌霞刘霄磊蔡文博李行司昌德曲连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哈尔滨 15001) 摘要:目的 根据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对黑龙江省的实验小鼠、大鼠的遗传学质量进行调査 。方法 参照国家标 准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 GB/T 14927. 1 -2008,应用乙酸纤维素板,对来自 4个单位的 BALB/c和 C57BL/6实验小鼠及 3个单位的 SD和 Wista

2、r实验大鼠进行生化标记位点的检测 。结果 被检的 BALB/c小鼠和大鼠中均存在杂合 。结 论大鼠符合封闭群遗传概貌,但近交系小鼠出现了遗传漂变。 关键词 :生化标记 ;实验大鼠 ;实验小鼠;国家标准 中图分类号: Q95 -33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丨 006 -6 79(2010)05* *0019“04 2009年 1月,国家颁布了改版后的近交系实验 小鼠和大鼠的遗传学质量监测推荐标准实验动物 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 1 GB/T 14927. 1 -2008。本研究根据新国家标准对黑龙江 省 4个单位的小鼠和 3个单位的大鼠进行了生化标 记位点的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3、 1.1实验动物 BALB/c小鼠 25只, C57BL/6小鼠 10只,分别 来自 4个单位,分别编号为 1#、 2#、 3#和 4#;SD大鼠 5只和 Wistar大鼠 15只,分别来自单位 5#、 6#和 7#。 其中小鼠雄性共 18只,雌性 17只,大鼠雄性共 10 只雌性 5只,均为 6 8周龄。 1.2仪器设备与试剂 DYY6C型稳压稳流电泳仪、电泳微量点样器 和醋酸纤维板购于北京六一仪器厂,实验动物小鼠、 大鼠遗传检测试剂盒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 : 903),检测所用生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样品的制备 按照国标制备样品。取小鼠,摘眼球采血,常规 方法制备血清和

4、5%柠檬酸钠抗凝血。将大鼠逐一 放在通风橱干燥器内乙醚麻醉 ,至站立不稳后取出。 摘眼球采血,常规方法制备血清和 5%柠檬酸钠抗 凝血。将抗凝血离心 ,500 xg, 离心 5 min,弃上清。 在细胞压积内加人 4倍体积 ( v/v)的蒸馏水,剧烈 震荡 1 min,即制备成溶血素。另分别摘取肾脏、部 分小肠、部分肺脏、 2侧睾丸,分别在研体中研磨,转 移在1.5 mL的 EP管中称重,加 2倍 ( v/m)蒸馏水 混匀2000 xg离心 30 min。 取上清,立即检测, 或在-20尤备存。 1.4各同工酶的检测 分别对小鼠相应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 -1 (Akpl )、碳酸酐酶 -2 (

5、Car2 )、肾过氧化氢酶 -2 (Ce2 )、酯酶 -1 ( Esl )、酯酶 -3 ( Es3 )、酯酶 -10 (ES10)、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 -1 (Gpdl)、葡萄糖磷 酸异构酶 -l(Gpil)、 血红蛋白 -p链 ( Hbb)、 异柠檬 酸脱氢酶 -1 (Idhl)、 苹果酸酶 -1 (Modi)、 肽酶 -3 (PeP3)、 磷酸葡萄糖转位酶 ( Pgml)和转铁蛋白 (Trf)等 14种同工酶进行检测,大鼠相应组织中的 同工酶包括 Akpl、血清碱性磷酸酶 -1 (Alpl)、过氧 化氢酶-l(Csl)、 Esl、 Es3、 酯酶 4(Es4)、 酯酶七, 8,9 (E

6、s6,8,9)、 EslO和 Hbb等 11种的。同时设标准品 系的组织样品,作为带型判定依据。 2 结果 2.1小鼠检测结果 2.1.1 Akpl的检测 :来自送检单位 1#、 2#、 3#的全 部个体都为慢带, b带型;单位 4#的全部个体为快 带 ,a带型。标样 CBA/N为 b带型,标样 C57BL/6 收稿日期 :2010 - 08 - 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C2007 - 06) 作者简介 :韩凌霞 ( 1971 -)女 ,副教授,主要从亊实验动物免疫遗传与抗病性研究。 为 a带型。送检单位 3#、 4#的检测结果见图 1。 2.1.2 Car2的检

7、测:利用溶血素对 Car2位点进行 检测 ,来自送检单位 4#的全部个体都为慢带,判为 a 带型,与标样 C57BL/6小鼠一致。其余个体与标样 BALB/c小鼠一致为 b带型,快带。 2.1.3 Ce2的检测:肾脏组织在 Ce2位点,带型有 些模糊,但可以判断所有个体都为 a带型,慢带,与 标样 BALB/c小鼠一致。 2.1.4 Esl的检测:以血清为检测样品,以 CBA/N 小鼠和 C57BL/6小鼠作为标样。来自送检单位 4# 的全部个体都为快带 ,a带型 ,与标样 C57BL/6小鼠 一致。其余个体与 CBA/N小鼠一致为慢带, b带 型。送检单位1#、 4#的检测结果见图 2。 图

8、 2小鼠 Esl的检测结果 1 -5:来自单位 1#;6:标样 CBA/N;7,18:标样 C57BL/6;8 -17:来自单位 4#. 2.1.S Es3的检测:以 C57BL/6小鼠作为标样 ( a 7、 8、 10)为最慢带, c带型, 2个个体(泳道 6、 11)为 带型),在 Es3位点,来自送检单位 1#、 2#、 4#的全部 ac带型,其余个体为 a带型,慢带。送检单位 3#的 个体都为慢带, a带型 ;来自 3#的 4个个体(泳道 4、 检测结果见图 3。 9 10 II 12 cflf 图 3小鼠 Es3的检测结果 1,12:标样 C57BL/6 ;2 11:来自单位 3#.

9、 2.1.6 ES10的检测:选用肾脏组织匀浆对 ES10位 点进行检测,所有被检个体都为慢带,为 a带型,与 标样 C57BL/6小鼠一致。 2.1.7 Gpdl的检测 :选用肾脏组织匀浆对 Gpdl位 点进行检测,以 BALB/c小鼠和 C57BL/6小鼠作为 标样。来自单位 4#的个体为慢带, a带型,与标样 C57BL/6标样一致 ;其余送检单位个体为 b带型,快 带 ,与标样 BALB/c 致。 2.1.8 Gpil的检测 : GPil位点的检测组织为溶血 素,来自单位 4#的个体为快带, b带型,与 C57BL/6 小鼠标样一致 ;其余送检单位个体为慢带, a带型, 与BALB/c

10、小鼠标样一致。 2.1.9 Hbb的检测:以溶血素加人 1/4体积的烷化 剂来检测 Hbb位点。标样 BALB/c为 d带型,标样 C57BL/6为 s带型,来自送检单位 4#的个体为快 带, s带型 ;其余送检个体为慢带, d带型。 2.1.10 Idhl和 Modi的检测:利用肾脏组织对 Idhl和 Modi位点进行了检测。所有被检样品在 Idhl位点都为 a带型,慢带。在 Modi位点,只有单 位 4#的个体为 b带型快带 ,与标样 CBA/N 致 ;其 余单位个体为 a带型慢带 ,与标样 BALB/c 致。 2.1.11 PeP3的检测 :肽酶 -3为新国标中增加的位 点,利用肾脏组织

11、检测。带型不是十分明显 ,所有被 检样品与标样 C57BL/6小鼠一致, a带型,慢带。 2.1.12 Pgml的检测:以 C57BL/6小鼠为标样 ( a 带型 ), 利用肾脏匀浆进行 Pgml位点的检测, 4个单 位的被检个体都为快带, a带型。 2.1.13 Trf的检测 :Trf位点利用血清样品进行检 测,所有被检个体都为慢带, b带型。标样 C57BL/6 为 b带型。送检单位 2#、 3#的检测结果见图 4。 12 3 4 5 6 7 8 9 10 II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卜祭 - /. fifi Mt . , :丨 图 4小鼠

12、 Trf的检测结果 1,12,23:标样 05781/6;2-丨 1:来自单位 2#;1322:来自单位 3#. 2.2大鼠检测结果 2.2.1 Akpl的检测 :利用肾脏组织对 Akpl位点进 行检测,以 WKY大鼠作为标准样品 ( b带型 ), 结果 表明所有被检样品都缺失一条带,出现明显 b带型, 带型清楚。 2.2.2 Alpl的检测:以血清为检测样品,以 DA大 鼠和 BN大鼠作为标样。 DA大鼠表现为快带, a带 型 ;标样 BN大鼠为慢带, b带型。所有被检样品都 为慢带,b带型。见图 5。 围 5大鼠 Alpl的检测结果 -5:来自单位 5#;6,18;标样 DA;7,19:标

13、样 BN;817:来自单位 6#;2024:来自单位 7#. 2.2.3 Csl的检测:溶血素在 Csl位点,所有被检 样品均出现了快带 ,与标样 BN大鼠一致的 a带型。 2.2.4 Esl和 Es3的检测:利用小 肠组织对 Esl和 Es3位点进行了检测。其中送检单位 5#中 1个个体 (泳道2)、单位 7#全部个体在 Esl位点为 a带型,而 且存在明显表达量的差异,其余个体为 b带型。在 Es3位点,送检单位 5#中 4个个体(泳道 1 4)、单 位6#中 1个个体 (泳道 9)、单位 7#全部个体为快带 a带型,其余个体为 c带型。标样 F344/N在 Esl和 Es3的带型均为 a

14、;标样 BN在 Esl和 Es3的带型分 别为 a和 d;标样 SD的分别为 b和 c。 如箭头所示, 见图 6。 Es3 Esl 2 3 4 J 6 7 S 9 10 tl I: IJ 14 |J 16 17 18 19 20 21 I: 23 Z* 灕 吻 感 咖 .叫 , i .參 0 图 6大鼠 Esl和 Es3的检测结果 1 -5:来自单位 5#;6,24:标样 F344/NJ:标样 BN;8:标样 SD;918:来自单位 6#; 19 23:来自单位 7#. 2.2.5 Es4的检测:利用肾脏组织对 Es4位点进行 了检测,结果所有被检组织都出现 3条慢带,为 b带 型 ,与标样

15、WKY大鼠一致。 2.2.6 Es6,8,9的检测:结果表明,送检单位 5#中 1个个体(泳道 5)带型为 Es6-a、 Es8-a、 Es9-a,其余 全部个体带型均为 Es6-a、 Es8-b、 Es9-a。如箭头所 示,由上至下分别代表 Es6、 Es8和 ES9的带型。标 样5出 1的结果为 36-3、 必 -1)、 89-3;标样抓为 Es6-b、Es8-a、 Es9-c;标样 WKY 为 Es6-a、 Es8-a、Es9- c。 见图 7。 图 7大鼠 Es6,8,9的检测结果 1 5:来自单位 5#;6,14:标样 SHR;7:标样 BN;8:标样 WKY;9-13:来自单位 7

16、#. 2.2.7 EslO的检测:肺脏样品在 EslO位点出现 3 条慢带,均为 a带型 ,与标样 F344/N 致。 2.2.8 Hbb的检测:以溶血素加人 3倍体积的 6 mol/L尿素为检测样品。结果表明 ,所有被检样品 在 Hbb位点缺失一条带,均为 b带型,与标样 LEW/ M-致。 3 讨论 2009年的我省实验小鼠、大鼠遗传学监测使用 的方法为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实验动物近交系小 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 1GB/T 14927.1 - 2008。新的国标在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 方法中的电泳结果模式图基础上 ,增加电泳图谱,彩 色图片的增加使检测结果更加容易判断 ;调整了近

17、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中的部分生化位 点,小鼠增加了肽酶-3(pep3)位点,大鼠增补血清碱 性磷酸酶 ( Alp)和血红蛋白 ( Hbb)两个生化位点;对 部分溶液配方进行调整。由于检测样品数量比较多, 试剂盒没有及时到位 ,一部分样品保存的时间有些 长,所以在使用试剂染色的时间相对延长了 ,一 些位 点的带型不是特别清晰 ,但不影响检测结果的判断。 相对于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免疫标记 检测法 U GB/T 14927. 2 - 2008、 形态学方法、DNA 多态性检测法等 36方法,生化标记方法在中国应 用的时间较长。所以,应用生化标记方法检测实验 动物得出的结果清晰,明确,

18、较为理想 ,快速。 本研究参照实验动物生化标记检测方法的国家 标准 1,分别对 4批送检小鼠相应组织中的 14种同 工酶、 3批送检大鼠的 11种同工酶的表达情况进行 了检测。检测结果发现,小鼠 :来自送检单位 3#的 小鼠,在酯酶 -3检测中出现杂合型位点,该品种可 能发生遗传漂变 ;其余单位小鼠未发现遗传变异,为 合格品系。大鼠 :来自送检单位 5#的大鼠在 Esl位 点存在 a、b两种带型,在 Es3位点存在 a、 c两种带 型,在 Es8位点存在 a、 b两种带型;来自单位 6#的 大鼠在 Es3位点存在 a、 c两种带型;其余个体之间 存在一定表达量、迁移率等差异,体现了封闭群的杂

19、合特点。 与 2008年黑龙江省实验大鼠遗传学检测 7相 比,黑龙江省实验小鼠、大鼠的饲养品种没有增加, 但词养量有所增加,这说明我省在实验动物的需求 量在逐渐增加。封闭群实验大鼠仍保持着封闭群的 杂和特点,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参考文献 1 GB/T 14927. 1 -2008(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 检测方法 ;S, 2 GB/T 14927.2 - 2008S. 3 李军林 ,张耀光,魏泓 .近交系小鼠的遗传监测 J.动物 医学进展 ,200丨, 22(2):4244. 4 李瑞生,陈振文 ,栾蓉晖,等 .近交系大鼠微卫星 DNA与生化 标记分析的比较研究 J.中国实

20、验动物学杂志, 2002,12 (4): 225 -228. 5 王洪,岳秉飞,刘双环,等 .BALB/c小鼠遗传质量检测的 新方法 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18(6) :54-59. 6 刘秀英,胡怡秀,黄跃龙,等 .近交系大、小鼠 遗传检测方法研 究进展 J 实用预防医学, 2008,15(6;丨 9931996. 7 韩凌霞,刘霄磊,牛成明,等 .黑龙江省实验大鼠遗传学概貌 分析 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0,20(2) :4850. (下转第 48页) Comparison of Two Anesthetic Methods in Experiment of Femur

21、Fracture in Dogs XIANG Lei, HUANG Li-jie, GOU Peng, JIA Lin, CHEN Hua (Animal Experimental Center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two anesthetic methods, sodium pentobarbital plus isoflurane anesthesia and sodium

22、 pentobarbi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experiments of femur fracture in dogs. Methods Ten dog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A and B groups. Afte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by sodium pentobarbital, group A was boosted with 0.8% isoflurane to maintain anesthesia status. Group B was given intravenous sod

23、ium pentobarbital anesthesia. During anesthesia,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xygen saturation and body temperature were monitor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SPSS 13. 0.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receiving inhalation anesthesia, group A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24、 0. 05 ) in heart rate (HR) , oxygen saturation (SP02) , and body temperature (TPR) after 5 min of treatment.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the dogs were stable and recovery was fast. In the pentobarbital sodium treated group, only the body temperature (TP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 05) pre- and

25、 post-anesthesia. At 45 -60min post anesthesia, the dogs resumed eyelid reflex and muscle tremors, so additional pentobarbital sodium was required. Conclusion The inhalation anesthesia is efficient, acts stably, and makes the recovery fast. Key words: Dogs; Femur fracture; Isoflurane; Pentobarbital;

26、 Physiological index (上接第 22页) Investigation of the Genetic Quality of Laboratory Mice and Ra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N Ling-xia, LIU Xiao-lei, CAI Wen-bo, LI XING, SI Chang-de, QU Lian-dong Laboratory Animal Center of Harbin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f CAASt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2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quality of laboratory mice and ra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2009.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GB/T 14927. 1-2008, Laboratory Animal-Genetic Monitoring: Methods for Biochemical Markers of Inbred mice and rats, biochemical markers were detected i

28、n mice, BALB/c and C57BL/6 strains, and rats, SD and Wistar stock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Results Heterozygous loci were detected in BALB/c mice and the two rat stocks. Conclusion The rats in our province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tic profile of closed colony, however genetic drift may occur in mice. Key words: Biochemical marker; Rats; Mice; National standard 欢迎浏览本刊网站 本刊网站 ( http:/sydg. chinajoumal. net. cn)是中国期刊网 ( www. chinajornal. net. cn)为人网期刊提供的 二级网站,主要栏目有期刊(含过刊, 1984年起)浏览、本刊简介、本刊动态、稿约信息、征订公告、读者信箱 等。欢迎广大读者访问浏览,对本刊的栏目设置、稿件内容和编辑部工作提出您的建议和意见! 本刊编辑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