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07411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案【精品文档】第 6 页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案学习目标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学习重点、难点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的共生。课前准备:查找资料,观察食品的腐烂现象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堆起的一个个草垛咋处理?围绕一则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二、学习任务一: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观看录像,并展示腐烂实物。认识自然界中的腐烂现象是由

2、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造成的仔细阅读分析66页“观察和思考”,讨论如下问题:(1)该图片内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吗?为什么?(2)细菌、真菌主要靠生物遗体中的什么物质生活?(3)这些物质被细菌、真菌利用后会发生什么变化?(4)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又能被谁吸收和利用? 进而又变成了什么物质? (5)请归纳总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知识小结: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小反馈: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中的 分解为 、 、 等无机物 , 这些物质又能被 吸收和利用,进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因此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学习任务二:举例说明

3、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观察链球菌等图片】链球菌能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病症。谈患扁桃体炎的感受和危害【观察足癣等图片】介绍足癣、臂癣病症及预防方法。1、认识到细菌、真菌使人患病【观察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图片及实物】认识到真菌会给农作物带来病害,造成作物减产。2、认识到真菌使许多植物患病把刚学过的内容总结一下连连看 猩红热 细菌(链球菌) 足 癣 玉米瘤黑粉病 真菌 扁桃体炎 小麦叶锈病3、以菌治虫 阅读70页“以菌治虫”细菌农药 ,主要用于防治松毛虫、玉米螟、菜青虫等。 真菌农药 ,主要用于防治松毛虫、玉米螟、大豆食心虫等 知识小结:有些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4、但人类可利用该特点,防治害虫学习任务三:了解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现象。【观察地衣等图片】对照课本认识68页认识真菌和藻类关系1、地衣是由 和 组成。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 ,真菌可以供给藻类 【观察大豆根瘤图片及实物】对照课本68页认识根瘤作用。2、根瘤是由 与 共生。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根上长有根瘤,根瘤中生活着根瘤菌,根瘤菌可以将空气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 ,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 。3动物与胃肠中某些细菌与共生。4、人体与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共生知识小结:有些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归纳总结,收获感悟: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人患病3、与动植物、人共生基础巩固:1、真菌和

5、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食物的来源 B.能释放氧气 C.能净化空气 D.能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2、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进行无氧呼吸 C.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D.进行有氧呼吸3、有些细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 ) A、寄生 B、共生 C、自养 D、异养4、地衣是由以下那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组成的?( ) A 、真菌和植物的根部 B 、原生物和藻类 C 、细菌与藻类 D 、真菌和藻类5、下列哪种细菌能使豆科植物生长良好?( )

6、A醋酸杆菌 B根瘤菌 C乳酸杆菌 D. 甲烷细菌6.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 人体中的链球菌 人体皮肤中的真菌 使玉米得黑粉病的真菌 地衣中的真菌 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 腐烂香蕉中的枯草杆菌 A. B. C. D.识图回答:该图是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1)图中标号 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B和C在生态系统成分中统称 (3)能分解生物遗体D的主要是自然界中的 (4) D通过分解作用能促进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 ( 5 )B、C、D的营养方式都是 ( 6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生存除需要阳光之外,还需要 等非生物条件。体验欣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哪位诗人?蕴含了什么样的科学道理?拓展延伸:俗语“种豆肥田”蕴含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