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99336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第三节 五行学说名词解释五行学说 五行 五行相生 五行相克 五行制化 五行胜复 五行相乘五行相侮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补母 泻子 滋水涵木法 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 抑木扶土法 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A. 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2.

2、 何曰润下A木 B火 C土 D金 E水3. 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A木 B火 C土 D金 E水4. 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A木 B火 C土 D金 E水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

3、五气之湿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15.

4、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17.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肝病诊断依据是: A.面色青 B.喜食酸味 C.易怒 D.目赤 E.脉洪18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心病诊断依据是: A.面色赤 B.喜笑无常 C.喜食酸味 D.舌赤 E.脉洪19.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脾病诊断依据是:A.面色黄 B.口泛甜味 C.唇淡无华 D.多唾 E.肌肉消瘦20.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肾病

5、诊断依据是: A.面色黑 B.善恐 C.易骨折 D.流涎 E.耳聋21. 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肺病诊断依据是: A.面色白 B.易悲 C.爪甲枯槁 D.鼻塞 E.流涕22. 以下何项不是”克”的异常: A.制化 B.相乘 C.相侮 D.反侮 E.反克23. 以下不属五行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木旺乘土 B.土虚乘 C.木火刑金 D.水不涵木 E.土虚水侮24. 以下不属五行相生关系传变的是: A.肝火犯肺 B.肾病及肝 C.心病及肝 D.脾病传肺 E.肺病及肾25. 按五行生克的关系,肝为脾之:A.母 B.子 C.所胜 D.所不胜 E.以上都不是26、五行中,“火”的“所不胜”之行是A木 B火 C

6、土 D金 E水27.五行中,“木”之“所胜”为A木 B火 C土 D金 E水28. 五行相乘的基本概念是: A.母病其气有余而乘其子 B.子病其气有余而乘其母 C.其气有余则乘己所胜 D.其气有余则乘己所不胜 E.其气不及则己所胜者侮而乘之 29. 五行相侮的基本概念是: A.子病其气亢盛,反侮其母 B.母病其气不足,子反侮母 C.其气有余,则侮己所胜 D.其气不足,则己所不胜者轻而侮之 E.以上都不是 30.五行中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无法克制它,反而受其反向克制,说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 A五行制化 B五行相生 C五行相克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 31、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

7、抵御其所不胜的正常限度的克制,说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A五行制化 B五行相生 C五行相克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32 ”肝火犯肺”是属于:A. 子病犯母 B.克 C.乘 D.侮 E.母病及子33肝气犯脾属于A.子病犯母 B.克 C.乘 D.侮 E.母病及子34 脾病传肾是属于: A.相克 B.相侮 C.母病及子 D.相乘 E.子病及母3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机传变是属:A.木克土 B.木乘土 C.土侮木 D.母病及子 E.孑病犯母36 .水气有余导致土气哀弱的传变关系属于:A.制己所胜 B.侮所不胜 C.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D.己所胜轻而侮之 E.以上都不是37. 下列情志相胜中,错误的是

8、: A.惊胜恐 B.恐胜喜 C.怒胜思 D.喜胜忧 E.思胜恐38 .就肺来说对肺的生理联系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生我 B.克我 C.我生 D.我克 E.反克39. 下列不是说明病理变化的是: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五行制化 D.传其所胜 E.传所不胜40. ”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41 .按五行相克乘侮的关系,肾病及脾者属于: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42. 不属于五行生克规律来确定的治法是: A.培土生金 B.引火归原 C.滋水涵木 D.扶土抑木 E.佐金平木43.以泄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

9、虚证的治法称:A. 益火补土 B.滋水涵木 C.培土生金 D.抑木扶土 E.金水相生44.以温肾阳的方法而补脾阳的治法是:B. 益火补土 B.滋水涵木 C.培土生金 D.抑木扶土 E.金水相生45. 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A.培土生金 B.滋水涵木 C.金木相生 D.佐金平木 E.益火补土46. 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B.心阴虚而心阳亢 C.肾阴虚而心火旺 D.肾阴虚而肝阳上亢E.肾阳虚损而心火浮越47. ”实则泻其子”的方法一般是指: A.肝旺泻肺 B.肝火泻心 C.肾实泻脾 D.心实泻脾 E.肺实泻肾多选 1.“木曰曲直”可引申为A、开泄B、炎热C、升发D、条达

10、E、舒畅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 五行的特性 B.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 C.五行的生克制化 D.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E.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水日润下”比象地说明了肾的哪些功能:A.肾开窍于二阴 B.肾开窍耳 C.肾主水 D.肾主纳气 E.肾藏精4.事物按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有:A.以表知里法 B.试探法 C.取象比类法 D.推演络绎法 E.比较法5.下列属于土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 B.唇、口、黄、化、肉 C.皮、鼻、口、胃、长D.宫、脾、黄、思、甘 E.长夏、湿、中、歌、哕6.下列属于金行的是:A. 爪、筋、皮、肉、口 B.鼻、皮、毛、收、悲 C.皮、鼻、口

11、、胃、长D.商、辛、白、哭、悲 E.秋、西、咳、燥、收7.下列属于火行的是:A. 爪、筋、皮、肉、苦 B.舌、脉 、喜、夏、长 C.喜、鼻、口、胃、长D.苦、赤、长、暑、南 E.夏、小肠、舌、笑、忧8.下列属于木行的是:A. 爪、筋、皮、肉、口 B.目、筋、怒、呼、握 C.皮、筋、口、胃、长D.春、东、风、青、生 E.角、酸、东、胆、目9.下列属于水行的是:A. 爪、筋、皮、肉、口 B.冬、膀胱、耳、骨、恐 C.冬、鼻、口、胃、长D.恐、呻、栗、耳、冬 E.北、寒、藏、黑、咸 10.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A.思胜恐 B.惊胜思 C.悲胜怒 D.怒胜扰 E.恐胜喜

12、11. 疾病按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传变时,病情较轻浅的是:A. 子病犯母 B.母病及子 C.相乘方向传变 D.相侮方向传变 E.肺病及肝 12.五行乘侮关系中,属于相乘的是:A.木有余则土来乘之 B.金有余则火来乘之 C.木不足则金来乘之 D.火不足则水来乘之 E.金不足则木来乘之 13. 所谓五行相乘,是指:A.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 B.气不及,己所胜者轻而侮之 C.气有余,侮所不胜 D.气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E.子有余反侮其母 14. 五行乘侮关系中,属于相侮的是:A.金不足则木来侮之 B.木有余则土来侮之 C.金有余则火来侮之 D.木不足则金来侮之 E.水不足则火来侮之 15. 根据

13、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A.扶弱 B.补母 C.抑强 D.泻子 E.母子双补 16. 下列哪些说法不确切:A.”克我”者是”所不胜 B.五行相克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 C.相克即相胜太过 D.相乘即是正常制约 E.相侮是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 17 .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A. 五行的生克乘侮 B.五行的生克规律 C.五行的乘侮规律 D.五行的特性 E.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18. 五行的乘侮关系中,属于相侮的是:A.金有余则火来侮之 B.土有余则能侮木 C.土不足则水来侮之 D.水不足则火来侮之 E.木不足则金来侮之19. ”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A.生化作用 B.滋润作用 C

14、.承载作用 D.收敛作用 E.受纳作用20. ”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子病犯母 B.肺病及肝 C.母病及子 D.肾病及脾 E.单纯一脏有病21. 根据”虚则补其母”的治法是:A.培土制水法 B.益火补土法 C.滋水涵木法 D.佐金平木法 E.培土生金法22.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深重的有:A.肝病及脾 B.脾病及肾 C.心病及肾 D.肝病及肺 E.肺病及肝23.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判断疾病的转归,下列为逆的有:A.肝病色青见浮脉 B.心病面赤见沉脉 C.肝病色青见沉脉 D.肺病色白见洪脉 E.肾病色黑见沉脉24.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轻浅的有:

15、A.肾病及肝 B.脾病及肺 C.肺病及脾 D.脾病及心 E.肝病及心25. 具有”所胜、所不胜”关系的是:A.木和火 B.土和水 C.木和金 D.水和金 E.水和火26. 根据五行学说推断,下列哪些征象可作为肝病的诊断依据:A.面见青色 B.喜食酸味 C.两目干涩 D.头发稀疏 E.爪甲枯槁27. 根据五行学说推断,下列哪些征象可作为心病的诊断依据:A.面见赤色 B.口泛甜味 C.舌尖红赤 D.急燥易怒 E.齿槁耳聋 28. 根据五行学说推断,下列哪些征象可作为肾病的诊断依据:A.面见黄色 B.口味苦 C.耳鸣耳聋 D.二便不利 E.牙齿枯槁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是:A.注重整体上的研究

16、B.采用中和和类比的思维 C.擅长哲学思维D.强调功能联系 E.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30.在中医学中运用较多的思维方法有:A.视外揣内 B.类比 C.比较 D.演绎 E.试探与反证填空1. (尚书。洪范)概括五行的抽象特征:”木日_,火日_,土爰_,金日_,水日_.”2. 五行相生顺序是_,循环往复.3. 五行相克顺序是_,循环往复.4. 五行相克顺序与_,一致:五行相侮的顺序与_,相反.因此,相侮又称”_”或称”_”.5. 心火之气有余,既可乘袭_,又可反侮_,心火之气不足,既可导致_,相乘,又为_,所侮.6.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木_,土关系.7. 用五行学说,说明脏腑之间的病理关系:

17、脾病传肾是_:影响心是_;影响肝是_,;影响肺是_.8. (难经。六十九难)指出:”虚则补其_,实则泻其_.9. 五味的五行归类,其中属于”金”的是_味,属于”水”的是_味,属于”木”的是_味.10. 五志的五行归类,其中属于”水”的是_,属于”火”的是_,属于”金”的是_,属于”土”的是_.11. 益火补土法是温_而补_的一种方法.12. “肝火犯肺”属五行牛_关系,即_关系,又称”_”.13. 五行学说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从_和_等演化而来.14. 五行学说对事物进行归类,其主要方法为_法和_法.15. 引起乘侮的因,有_和_两个方面.16. 以五行学说而言,脏腑间的疾病传变可分为_和_两个

18、方面.17. 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_和_两个方面.18. 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_和_两个方面.19.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_病;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_.20. 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_和_.简答1. 何谓”五行学说”?2. 何谓”五行的制化”?3. 如何理解”所胜与”所不胜”?4. 何谓”滋水涵木法”? 其适应范围是什么?5. 何谓”益火补土法”? 其适应范围是什么?6. 何谓”培土生金法”? 其适应范围是什么?7. 何谓”抑木扶土法”? 其适应范围是什么?8. 何谓”培土制水法”? 其适应范围是什么?9. 何谓”佐金平木法”? 其适应范围是什么?10. “母病及子

19、”与子病犯母”有何不同?11. “相乘”与”相侮”有何异同?12. “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临床应用如何?13. 何谓”五行胜复”? 引起”五行胜复”的原因有哪些?14. 简述”五行胜复”的规律.15. 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中有何作用和意义?16. 摡述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论述试述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及其适用范围?答案单选1-20 EEADA BDCCA BDBCC CECDD 21-40 CADAD BCCEE DDCDB BAACE41-47 DBDADCB多选1-10 CDE ABCD CE CD BDE BDE BDE BDE BDE BD11-20BD CD AD

20、AE AC CD ADE BCD ACE ACE 21-30BCE ABE ABD ABE BCE ABCE AC CDE ACE ABCDE填空1. 曲直;炎上;稼穑;从革;润下2.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3.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水4. 相克;相克;反克;反侮5. 肺金;肾水;肾水;肺金6. 乘7. 土乘水;子病及母;土侮木;母病及子8. 母;子9. 辛;咸;酸10. 恐;喜;悲;思11. 肾阳;脾阳12. 相侮;反克;反侮13. 五方说;五材说14. 取象比类;推演络绎15. 太过;不及16. 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纟的传变17.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18. 相乘;相侮19. 肝;木乘土20. 补母泻子;抑强扶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