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抗期的情绪正向疏导.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98751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反抗期的情绪正向疏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儿童反抗期的情绪正向疏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反抗期的情绪正向疏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反抗期的情绪正向疏导.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儿童反抗期的情绪正向疏导儿童反抗期的情绪正向疏导【青田大咖微课】主题:儿童反抗期的情绪正向疏导课程导读:不反抗的孩子如何发展?如何引导孩子能量发挥?培养孩子有个性有力量,快乐成长做真实的自己!课程讲师:姚碧玉(资深一线教育专家、红黄蓝教育机构亲子导师、亲子团体咨询师)课程内容:孩子的反抗期让人头疼,头脑中浮现出说“不”的孩子形象。孩子1.5岁-2岁开始到三岁多之间经常

2、说“不”,把“不”字挂在嘴边。比如,孩子经常说,我不要穿鞋、不要穿这件衣服、我不要吃这块蛋糕,简直就成了“我不要”宝宝。孩子从喝水到吃饭,到穿哪一件衣服,做哪一张椅子,甚至是看哪一本书,“不要”就成了他唯一的标准答案。可是我们会发现宝宝说“不”的次数并没有减少,妈妈的耐心却被磨得越来越少,如果不能顺着他的意,要么拗着和大人作对,要么孩子呱呱大叫,赖地下啊大哭啊怎样都有,想到这些,妈妈真的是有点精疲力尽的感觉。那么以前那个快乐的、随和的、讨人喜欢的可爱的小宝贝都哪里去了,妈妈怎么都想不通,我们家孩子小时候不是挺乖的吗,怎么现在总是和大人对着干呢?首先了解下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的心理是怎样的呢?【宝宝

3、心语】自从离开妈妈的怀抱,宝贝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噢!当我要做的事情跟爸爸妈妈不一样的时候,可以说“不要”的。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不喜欢的时候,我也可以说“不要”的,我就是我,我可以做自己的决定,自己决定我可以做什么,我喜欢什么。孩子又想,可是为什么每次我说“不要”的时候,大家好像都很不开心呢,妈妈不再对我温柔了,而是皱着眉头说宝宝你要听话。爸爸也会瞪大眼睛大声说,不可以什么都说“不要”,有时候我的小屁股会挨揍。爷爷奶奶老说我最乖,给我糖吃,抱我出去玩,可是根本就没有在听我在说什么。宝宝又想,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就想一直坚持,“我不要我不要”,我想当乖宝宝,但是为什么乖宝宝就是要听大人的话呢,我

4、也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但是我和你们是不一样的呀,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我也会走路也会讲话,我可以自己做喜欢的事情,我想做自己,最棒的自己,所以爸爸妈妈你不要告诉我要怎么做,我不要。孩子就是这种心态,他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要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所以孩子的心理其实是这样想的。【案例心理分析】通过孩子的这种心理可以了解到,在孩子2岁左右,爸爸妈妈会发现让孩子往东他偏要往西,最贴切的表达就是说“我不要”。孩子在这个阶段,表现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图和要求去做事,在大人看来不可理解,但是如果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又会大哭大闹。对于这样的行为,很多家长就会理解为胡闹或任性,其实这标志着孩子已经进入了新

5、的成长阶段,称为“第一执拗期”,又叫做否定年龄段。这就是孩子“第一执拗期”,否定年龄段,也叫做反抗年龄段,执拗是孩子从一个完全依赖别人、没有自我意识到能够独立面对这个世界的必经过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而且会持续六七个月或更长时间,孩子为什么在这个阶段表现的性格急躁乱发脾气呢,那么拗呢,为什么呢?因为3周岁前孩子的思维是“直线型”的,而且“不可逆转”,他做事时在头脑里形成预先的设想,如果这些设想被人打破了,他就会发火生气。比如当孩子看动画片不能被打断;吃饭时必须是平常喜欢的碗,否则他不吃;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必须他自己先上,如果大人上了,大人要退回来;当孩子听到门铃声必须孩子自己来开门,

6、如果大人开了,孩子就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甚至孩子在吃糖时,要自己去剥糖纸,如果大人把糖纸给撕开了,孩子就会愤怒的扔掉,要求再来一颗;吃饼干时,当大人说要上火了,不能吃那么多饼干,把饼干掰开一半,孩子不高兴,必须要整个饼干,整个饼干还不行,必须要刚才那个饼干,是不是很头疼、很烦人。许多家长很难理解孩子的这种执拗,其实“执拗”的背后,孩子都在向我们传递他的需求,因为孩子要成为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的人,当成人不能保证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孩子就会受挫,他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孩子会受挫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个反抗期的孩子呢,执拗到底好还是不好?【支招面对面】根据研究表明

7、,不管是幼儿期的第一执拗或是青少年时的第二反抗期,没有显著的抗争,特别温和、不伤人的、内敛寡言的孩子,可能成长为没有主见,或是凡是“不知道”、“想不出来”的非常被动的一个成人。如果孩子没有什么反抗行为,多数情况并非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所导致的,而是因为父母溺爱、顺从孩子、凡是包办;或者因为过于严厉、限制了孩子,而剥夺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就都会对他个性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为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父母注意正确去引导和培养,每个孩子不一样,个体的差异,逆反的表现不尽相同,并不是所有孩子执拗情绪非常激烈,有的相对温和,但是对于每一位家长,如何形成良好的双赢的亲子关系,是一门学不完的功

8、课,需要父母去努力探索,去平衡的。在此我们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给父母下面的几个建议。1、尊重孩子,不要总对孩子说“不”。学会和一个执拗期的孩子和平相处,父母首先去学会接受孩子的“不”,接受他们和我们不同的观点、意见、感受和要求,而不是在遇到分歧反对不顺从和闹别扭时,要么很火很生气,要么就冷漠对待。简单来说,我们必须要学会接纳孩子,接纳这种独特的个体性,当孩子自我意识产生后,孩子通常希望和大人平等,是一样的地位,对大人的要求也是很有选择性的去接受。这是父母对孩子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如果孩子必须要顺从,也不要用强制式或命令式的口吻,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和孩子约定,让孩子选择,比

9、如你是要爸爸陪你刷牙还是妈妈陪你刷牙啊之类的,让孩子去选择;你想去超市还是去公园呢,让孩子选择,家长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以免形成一种对立的情绪。2、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孩子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强烈的自主愿望,让孩子什么都想试,什么都想尝一尝,什么都想做,当过度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而一味地斥责和制止,又会使成人和孩子对立起来。当父母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比如说孩子想自己洗手、自己吃饭、帮妈妈干活,爸爸妈妈就可以给予鼓励,如果有些事情让孩子单独做不放心,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或者当孩子的小助手,把事情的难度降低,比如当孩子自己想喝水时,准备一个适合抓握的小

10、水壶或杯子,再向他示范一手抓把手一手扶水壶,倒水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满足孩子模仿大人倒水的愿望,同时又能发挥孩子的动手能力跟探索方面的欲望。3、帮助孩子学会表达。当孩子和家长发生冲突时,表现出那种哭闹等过激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于自身能力发展所限制,比如语言能力匮乏,没有办法找到恰当的语言或合适的肢体语言,去表达心中的那种想法、主见和不满。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习怎样把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通常孩子的“不要”坚持的时间并不长,家长可以用一些现在式的对话,比如孩子说不要时,家长可以重述一遍不要的内容,再替他加上现在两个字,一方面确认是真的不要,还是不要什么,同时让孩子有个小台阶可以下,他只是

11、现在不要,晚一会他就会要。比如说,宝宝说“不要”喝汤,妈妈说,宝宝是现在不要喝这碗汤,妈妈知道了,说不定等一会孩子心情好一些,或者会愿意和我们合作,当孩子知道自己的意识很清楚的被对方了解并且接受时,就不会无理取闹,同时无形之中家长正面的示范,给孩子正确语言的补充,孩子知道了如何充分恰当的表达自己。并且相对尊重别人的意见,慢慢的话孩子面对一些不太如意的事情,也会去接受。4、设定明确、一贯的标准是必要的。当孩子的自我主张具有一定危险性或干扰其他人时,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的“不要”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有一定标准的。比如说,当孩子拿到尖的东西请他放下来,抢别人的玩具孩子必须要归还

12、,过马路时要牵着大人的手等等。当这些时候父母对于孩子的不要就要温和而坚定的拒绝,一次两次,也许孩子他会不甘心,会和你抗争啊会奋战啊,但在我们的坚持下,孩子最后也能认清他“不要”的限度,同时认识一定的规矩。实际上,孩子“不要”的高峰期只会延续一段时间,当他确认自己不要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也就是别人和他自己都能够认可他内心中小小的我的时候,他不要的发作的频率会慢慢降低。当孩子能够控制自己、判断自己“不要”的程度以后,孩子愿意遵守规则、遵守秩序,慢慢的能够调整下来。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其实处罚在这段时期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怎么把握这个分寸,使得孩子的需求既不会被压抑又能恰当的满足,就

13、需要我们家长非常睿智的运用一些小小的技巧。其实孩子在探索、孩子在抗拒,可以有自己的自由。只要三不伤害不违反就可以,不伤害自己生命安全,不破坏环境,不干扰他人可以自由。同时可以符合这三个条件孩子基本可以自由。比如孩子在红黄蓝玩水玩沙,玩红黄蓝的水壶,玩一些不被允许的玩具、商品,怎么办呢,是否别允许呀,很明显,这已经干扰了他人,因为这不是自己的,没有征得同意的情况下不能玩,怎么办呢,回到家,妈妈可以专门准备水准备沙子玩个够,孩子就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自然在一些不被允许的环境里就可以遵守纪律。5、允许孩子适当地宣泄情绪。大人应该更加坦然的去面对孩子执拗的表现,尽可能放松心态、调整好我们自己的情绪,努

14、力的去理解孩子,给孩子叛逆的、执拗的权利和空间和时间,允许孩子去顶撞我们,允许孩子的哭闹和宣泄,用我们的耐心和爱心来积极的回应。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可以一边挨近孩子,拥抱和抚摸他,一边平静的允许他发泄情绪,如果需要暂时带离现场,我们需要坚定的抱着他离开,并给予共情,怎么共情呢?比如,和孩子说,你实在太想多玩一会了,现在回家会让你感到非常生气和难过,我们很想玩,但我们必须要回家,我们明天还可以玩,下次还可以玩。我们可以考虑用共情的语言去理解孩子,总之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想办法把他们变得更加顺从,更加的听话而不犯错。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孩子多一些认同和赞许,少一些禁止、责骂和处罚,让孩子

15、认识到自己可以和我们一起去讨论问题,将来不必用反抗的情绪和行为去强迫成人去让步,孩子就会自动自发的去遵守规则。 当孩子情绪很不好时,怎么疏导孩子的情绪?【情绪疏导简单步骤】1、描述事件。摄录机语言,孩子语言表达没有跟上来,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给孩子示范描述整个事件。2、分辨情绪(调整前)。负面的情绪,比如生气,嫉妒,烦躁,愤怒,紧张,郁闷,害怕等情绪。3、厘清处理方式。4、分辨情绪(调整后)。分辨正面的情绪。当事情处理完了,孩子已经很有成功感,很开心,很快乐,很兴奋,你现在的感受又是如何呢,爸妈问孩子,是不是很高兴啊,很愉悦啊,前后情绪进行对比,情绪的一种分辨。建立孩子的高情商。5、肯定心锚。

16、你这样处理是对的,给孩子定一个心锚,下次我们也这样做。举一个例子,孩子走路摔倒了,孩子会哭;甚至买玩具,不给孩子买,孩子会哭会闹。描述事件:你现在很想买玩具,家里有玩具,妈妈不给买,你很难过、很难受、而且生气,你怎么办呢,你在地上打滚或哭闹,你用的是哭闹的方法,帮孩子去分辨。可是妈妈不给你买,你现在哭完了,你现在自己在擦鼻涕,自己跟妈妈说我们走吧,这也是一种方法。跌倒的孩子哭完了难过完了,方法一自己爬起来了,方法二妈妈抱我,方法三爸爸来帮忙,这些都是厘清处理的方式,哪种方法最好呢,妈妈可以引导,比如你自己站起来了很好,你看哭完了叫妈妈走,转移了注意力玩别的玩具,这也是一种方法,最后帮孩子确定一种方法。那宝贝,你自己站起来了,你看可开心了,轻松好多了吧,正面的情绪的分辨,接受了这个事实,下次我们就这么做,定下心锚。这样,孩子下次再遇到挫折时,能分辨自己的情绪,找出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既疏导了情绪,让自己更开心,也知道用什么方法会更好,下次就这么做。叛逆的孩子有能量、能拥抱财富,在于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的能量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