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内涵探析.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79392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化内涵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文化内涵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化内涵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化内涵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水文化内涵探析.精品文档.水文化内涵探析 【内容摘要】 水是一种自然资源,更代表着一种文化。本文阐释了文化和水文化的概念,水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并从历史因素、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自然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水文化的内涵予以探析。 【关键词】 水文化 内涵 探析 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之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

2、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这是古代哲人孔子对于水性精辟的概括。关于水,古代和现代的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词歌赋和图画。这些足以证明,水不仅是一种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更代表着一种深厚而丰富的文化。下面笔者就对水文化内涵作以简单探析。 1、 文化及水文化 1.1 文化 要研究水文化,我们先简单地来探讨一下文化的内涵。对于文化,在中国和西方产生了关于文化数百种的定义。总体概括来说,文化概念可以界定三种,一种是广义的文化,它与文明相当,包括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如近代

3、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在187l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的涵义表述为:文化或文明,从广义民族学的意义上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人类社会中获得的一切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提出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工造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致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第二种是狭义的文化,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如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文学艺术、法律、道德、习俗等。需要说明的是,文化所包容的精神内容,指的是一切精神产物,不仅有精神财富,而且也有糟粕性的、落

4、后的精神内容。第三种文化的概念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它不包括物质文化的内容,仅指文化现象的另外两个方面,即精神文化和人们的活动方式。 1.2、水文化 研究一个社会的水文化,应当以研究这个社会的人类水事活动方式为基本内容。纵观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无论是古代的文明建设,还是现代的社会经济建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离不开人类懒以生存的水和水环境。关于水和水环境,随着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水事活动。在这些水事活动中,体现了明显的时代特征。水文化是历史形成的,一个时代的水文化与另一个时代的水文化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明显的差异,往往体现了生产方式的本质区别。要研究水文化,就应研究不同历

5、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应该以研究其水事观念和水事心理为核心。所谓水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从古至今,我们在水文化观念上,有着相同的一面,也有着不同的一面。对自然界千姿百态的水,既热爱,又对其抱有神秘感,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巧妙构思,兼顾水利和景观作用,使水利工程既发挥了工程作用,又形成了水体景观,从而在功能、视觉和精神上,都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所谓“智者乐水”,即把水作为陶冶情操之物。以水为镜,捕捉灵感,思想纷飞,从而禅发出许多美丽的诗篇和人生哲理,既是一种自然的审美,也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和审美,从而以水延伸

6、了许多深厚而博大美丽的文化风景。春江花月夜中对长江的描写“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长江和黄河这两种不同的河流,在广阔的背景下,赋予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神奇壮美的感叹和欣赏,亦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更寄托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可见水不仅仅是一种供人们利用的资源,更是参与构成景观,启迪人的智慧,给人美感,寄托人情感的一种精神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水与人相互作用,便构成一种水文化。水文化的涵义深远,它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含义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2、水文化的历史

7、因素 水文化是与历史发展相联系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它反映着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生产关系、生存方式、思维意识、审美态度,它的涵义深广,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人类与洪水的斗争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在我国,流传着大禹治水的感人故事,在西方,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经久不息,这些都说明了人类与洪水斗争的事实从远古时代已经开始。虽是两个不同的故事,却各自积淀了不同的文明,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阐释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直接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人们的治水理念,渗透出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治水精神。 自从人类历史出现与洪水抗争

8、,就已形成了抗洪精神。从古至今,抗洪精神一直是水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抗洪精神的表现已有所不同。大禹治水的精神,体现的即是大仁、大智、大勇的精神,其文化底蕴就是“天人合一”、“神人合一”、“人定胜天”。可以说,从大禹治水这种水事活动中渗透出来的文化精神,通过大禹具体而伟大的形象,成就了一种民族精神,造就了一种人格中的美德,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水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其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三峡工程、都江堰工程、治黄工程等等,在这些修建水利工程和水事活动中,体现了新的文化特色,彰显着新的民族精神。首先,这些工程

9、的修建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治理大自然能力的提高,现代文明的逐步发展,人们水事思维的不断变化,社会科技程度的提高。这些,都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因素涵盖在水事活动中。其次,在这些水事活动中,人们对于水的认识和和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变化,从人定胜天,可以无限制改变自然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观点的变化,也证明了人的思维意识的不断变化。这些涵盖在水事活动的思维意识、思想观念、审美能力等,是与一定的历史因素相联系的。 对于以水为主题的旅游资源,以前人们是很崇尚原自然状态,随着社会发展,人为的因素多了起来。人们以水为命题,建造了很多具有审美价值的旅游场所,加进了许多游乐和文化的因素,后来又考虑经济因素,多了一些赚

10、钱的游乐设施和不必要的建筑,既展现了水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又展现了水文化中消极的一面。近年来,人们的审美思维和旅游开发观念又开始变化,人们又逐渐认识到返璞归真的重要意义,那种商业化地开发水资源,建造旅游场所的活动有所减少,而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为美,对于有限的水资源,只是稍作点缀,予以修饰,使其成为美丽而独到的自然风景,可供人们欣赏。 这些变化,均从一定角度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因素和人的审美情趣,也较全面地反映了人类的生存问题,更间接地说明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微妙而又充满玄机的关系学。 3、水文化涵盖的内容 3.1、水文化首先是一种文学。 水,只是一种自然资源,但就

11、是这千姿百态的自然资源,与人相互作用,通过人的审美和思想,却形成了多少华美而深刻的文章,演绎了多少美丽的思想和情感世界,激发了人的无限的遐想。自古以来,以水为题,诞生了许多文学佳作,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文学长廊。所以说,水文化首先是一种文学。地球上充满着千姿百态的水,地球上也有着许许多多不同思想的文人墨客,对于水不同的欣赏和思考,便形成了不同的文章。 我国最早的诗经中,就曾有以水为媒的爱情描写:“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的柔软和缠绵,在此被作为爱情的象征;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性的无私和包容,被老子一语道破;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是何等的豪

12、迈和昂扬;从古至今,关于水的名篇名作,多得数也数不清。关于大海、河流、湖泊、小溪以及水利工程、工程建设过程的人和事等等,由此滋生出了许许多多数也数不清的文学作品,既有展示水性的,抒发情感的,颂扬优秀事迹的,讴歌社会进步的,体现人类审美的等等,这些均以文学的形式阐释着水文化的内涵,体现着人类与水的精神碰撞。 3.2、水文化还是一种哲学。 水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但通过人的精神开发,种种水性就凸显而出,悄无声息地给与人以启示。许多文章中,就提出过水性的多个层面,就这一点来说,水文化还是一种哲学,融于文学中的一种哲学。 老子云:“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

13、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之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这段文字,是古代哲人老子和孔子对于水性精辟地概括,则体现出了深厚的哲学意味,阐释着深厚的哲学思想。 现代人对于水性的概括:水性水的物质与德性:刚、柔、坚、韧、容、浮、和、善、献。刚:水射刃物,水滴石穿。柔:水汽相生,以柔克刚。 坚:巍巍冰山,坚不可摧。 韧:抽刀断水水更流。 容:能容万物,浑然一体。

14、浮:载舟浮桥,水力输运。 和:无微不至,随物赋形。善:恩泽四方,滋养众生。献:蹈火灭灾,献身人类。 淫:狂怒奔泻,恣意泛滥,必制约之。 这些文字,既是写水性,也是在水性中写人性,阐发出深刻的人类思想,将文学与水、与哲学巧妙地融为一起,展示了人类文化的美丽和丰富,深厚和广博。 3.3、水文化也是一种美学。 水是一种自然资源,有着许多形形色色的形态,与自然中的不同物体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许多美丽的风景。这些风景,通过人的审美作用,便形成了许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关于水的文学作品、绘画、摄影作品、书法、以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建筑、景观设计、旅游资源的开发等等,均涉及到美学。美学以许多表现方式被渗透到各个艺术领

15、域中,散发出不同的味道。人与水相互作用,通过审美,和情感催发,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人对于水的审美是内在的,文字起着一种传递美,表达美,感受美和思想美的作用。而在绘画和摄影作品中,人对于水的审美而是直接的,水体美直接构成风景,冲击着人的视觉,激发出无穷的审美情趣,既给予人表象的美感,也给予人深层次美的意识和思想。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人们既要考虑水利工程的作用,又要兼顾水体景观的审美作用,美学也在此得到了一定的运用。所以说,水文化也是一种美学。 3.4、水文化是社会学的一部分。 时代的发展,体现着不同的时代文明,展现着不同的社会风景。水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无疑在社会发展中,担当着表现社

16、会的一个重要使命。从古至今,社会问题与水利建设是相联系的,任何社会都离不开水利建设和水文化。水文化从反映社会这个角度来说,也是社会学的一部分。 3.5、水文化涵盖自然学和心理学。 水是一种自然资源,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以水为主体,与人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水文化。而在水文化中,表现更多的则是自然现象。河流、海洋、湖泊等等各种水体,均是相互联系的自然资源,与不同气候、环境、地域相互作用等,形成自然学。人们欣赏水、利用水、治理水、疏导水等等各种水事行为活动和水事精神活动,均涵盖着自然学的内容。但单纯的水事活动,产生不了水文化,水文化中更涵盖着心理学的内容。自然资源与人的心理相互作用,通过水事活动和水事思维,散发出文化的气息,渗透出社会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的内容,展示出自然学的内容,更表现出一种文化风景。 总结:水,作为一种自然元素,是人生命的依托,又是一种精神资源。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水文化的发展史。水文化的内涵丰富,涵盖多个层面,随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变化和创新。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必将更加和谐、科学、自然、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