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76405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精品文档.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P波: 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n 形态:呈钝圆形; 在、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n 时间:0.12sn 振幅:肢体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P-R间期(P-R )1.正常成人心率在60-100次/分时为0.120.20s,(心电图纸上是3-5大个)随年龄、心率不同而不等,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 间期越短。(老年人0.22s)2.临床意义:P-R 间期延长: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P-R 间期缩短:常见于预激综合征,交界心律,房室脱节QRS波群(QRS

2、complex)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时间、电位变化。QRS波群正常值:1 时限:正常成人0.11s多数在0.060.10s 2 波形和振幅:胸导联QRS波群正常图形: 正常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方向除极(方向:自左向右下);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朝心外膜方向除极(方向:自右向左);左室基底部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是心室最后除极部位(方向:向左后)。*V16的正常形: V12:rS 型,r/S 1 V34:RS型,R/S 1 V56:以R波为主 R/S 1QRS波群正常值: 胸导联:A. 右室 RV1 1.0 mv B. 左室 RV52.5 mv, RV5 +SV1 4.0 m

3、v (男) 3.5 mv (女) 肢导联:A.右室 RavR 0.5 mv。 B.左室 RavL1.2 mv,RavF2.0 mv, R1.5 mv, R + R4.0 mv , R +S 2.5 mv3 Q波正常值:(avR联除外) 时限0.04s,电压 1 / 4 R。V12不应有Q或q波,但可为QS型。4 低电压: (1) 在6个肢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和均 0.5mv,称为肢导联低电压;(2) 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和均 0.8mv,称为胸导联低电压;(3) 肢导联低电压加胸导联低电压称为低电压 肢导联低电压 肢导联各QRS波群R+S0.5mv。 广泛低电压 肢

4、导联各QRS波群R+S0.5mv 胸导联各QRS波群R+S0.8mv5 R峰时间(R peak time):室壁激动时间 VAT或类本位曲折时间 定义:指QRS 波群起点至R波顶端(peak of R wave)垂直线的间距。 代表激动从内膜传至外膜的时间,反映心室壁的厚度。正常值 : 右室(V1V2) 0.04s 左室(V5V6) 0.05sJ点(J point)1. 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 反映心室除极结束,复极开始。2. P-J 间期: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结束之间的间期。代表心房、心室除极的总时间。正常值0.26s。 测量:P波起点到QRS波群终点间的时距,包括P波

5、时限、P-R段、QRS波时限。S-T段(S-T segment)ST段:自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的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1. 正常时限 : 0.15s。2. 与等电线在同一水平位上。在等电线以下,称为压低;在等电线以上,称为抬高。正常压低:每个导联均 0.05 mv; 正常抬高:肢导联、V4-6 0.1 mv;V1-2 0.3mv,V30.5mv。3. 临床意义: 时限延长:常见于低血钙 (0.16s )。 压低大于正常值:常见于心肌缺血、损害、劳损,心动过速。 抬高大于正常值:常见于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T波(T wave) 1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时

6、间、电位变化。2 电压: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V3最高可达1.5mv)。3 方向:T波方向大多与QRS主波方向一致,、V4-6直立;avR 倒置;其余导联可向上、向下或双向。 4 形态:T波上升支缓慢,下降支迅速,双支不对称;顶光滑无切迹。5 临床意义:T波低平(1/10R)、双向、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T波高耸:A 双肢对称、底窄,呈“帐篷状”,见于高血钾B。如T大于R,且与ST段连续抬高,见于早期心肌梗死。Q-T间期(Q-T interval) QT间期:指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1 正常值:成

7、年人心率60100 次/分时,Q-T间期为0.32-0.44s。心率快,Q-T间期短; 心率慢,Q-T间期长,QTc 0.44s 2 临床意义:Q-T间期延长: 提示心肌缺血、损害 药物影响(乙胺碘肤酮、奎尼丁)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钙)Q-T间期缩短: 见于高血钙,洋地黄效应, 高血钾。U波(U wave) 1 U波: 代表心肌激动的“后继电位”。2 一般出现在T波后0.020.04s; 1/2T; 以V3V4导联明显3一般出现在T波后0.020.04s; 1/2T; 以V3V4导联明显4 临床意义:U波倒置:见于心肌损害U波明显增高,TU融合:见于低血钾、洋地黄作用房性早搏:(1)提前

8、出现的P波(P波可重叠于前一窦性搏动的T波中)。(2)P-R间期正常或轻度延长。(3)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4)P后QRS波群可正常或畸形。如有畸形QRS波则称为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博的区别)。如P波无QRS波,称为未下传房早(与II度II型AVB的区别)。在同一导联上,如果P的形态及配对间期不同,称为多源性房早。(5)常有不完全的代偿间歇,即包括房早在内的两个正常P波之间的时间短于两倍的正常P-P间距。交界性早搏:完全性代偿间隙室性早博: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时限0.12s,RP间期大于0.12s。完全性代偿间隙二联律是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1x);三联

9、律是指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11x);如此类推。连续发生两个室性期前收缩称为成对室性期前收缩(1xx)。连续三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称为室性心动过速(1xxxx)。两者p波的方向不一致窦性心动过速:3大格 ,过缓1.0mv,V1和的R/S1,Rv1+Sv51.05mv2. 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1)QRS电压增高 Rv5或Rv62.5mv, Rv5+Sv14mV; 易混淆心电图的鉴别v 房性早博伴P波未下传;窦性停搏;IIII型AVBv 宽大畸形的QRS波:房性早博伴差异性传导;室性早博;预激v 房早;交界性早搏v 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v 提前出现的P波:房早未下传;III型AVB;IIII型AVBv 交界性心动过速和房性心动过速v A,B型预激:A型的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1导联均向上,而B型V1导联的预激波和QRS波群的主波则均向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