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_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_李小方.pdf

上传人:夏拉 文档编号:2387547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1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斯_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_李小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斯_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_李小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斯_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_李小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斯_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_李小方.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 史哲 19 8 8年第1 期 马克斯 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 李 小 方 内容提要 社会引 一 学方法论在书伯整个思 想体系中 占居着中心地位 , 是理解 韦伯思 想的 关键 。 通 过对韦伯社 会科学方 法论的具体 分析和 评价 , 可以看出 , 韦伯的 社 会科学方法论是时 反实 证主义社会学理论与实证 主义举会学理论进 行 融 合 的产物 。 这 一 方面使他的思 想表现出 矛盾一妥协的性格 , 带来了一定的消极 意义 , 另一方面 , 也 正 是 这 一特点 使韦伯的思想更富 有建设性 , 从而时后来西方 社会学的发展产生 了多义的影响 。 马克斯 韦伯 (M ax W e be

2、 r 1864一19 20) 是本世纪最著名 的社会 学 思想家之一 , 他继 承了 自狄尔泰 (W Diltlly183 3一29 11) 以来的反 实证主义传统 . 井对之进行了总结和检 讨 , 形成 了完整 、 系统的反 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体系 , 成 为 2。世纪初期反实 证 主 义社会学的 集大成者 。 在 韦伯宏大的 思 想体系中 , 最能反 映其思想本 质特 征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他关于社会科学 方法 论问 题 的 论述 。 韦伯正是以其对社会科学 方法论 间题 的深l E J 探究 和其它领域 的经验研究 , 奠定了在 西 富建设性 , 但却具有明显的折衷色彩 。 方学术界不可

3、动摇的历 史地位 韦伯的社 会科学 方法 论思想作嘿 本文试图对 分析 , 以期 引起学术 一 界对 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 韦伯自幼与狄尔泰 、 文德 尔班 (Wil h elm Wi n d elba,、d 1818一1 , 25) 过从甚密 f肠, 后来又 结识了李凯尔 特 吸f le nr iehRi。k ert 18侣3一 1 936、 和 齐美尔(; 、 、“ 吕 Siml n以185 8一19 18) , 并探受其 影 响 。 这些早年的经 历 , 为他后来形成 以新康德主义为其哲学主导原则的反实证主义社 会学 思 想葵定了基 础 。 同 时 , 1 9 世纪和2 0世 纪 之

4、 交实证 主义 址会 学的蓬勃发展也对他的思想形成 产生了直接的 影明 。 在这种 历史条件下 . 韦伯一 方面继承 、 发扬r 反实证主义 社 会 学的传统 , 同 时又试图将实证上义 . 社会学的 方 法与反实证主义 社会学的 方 法于以综 合 , 以中 和西 方社会学史上 两大派系之 间的对立和 斗争 。 因 此 , 实 证与反实 证 、 经验 与先验 、 一 般与个别 的 对立与矛盾 , 贯 穿 卜伯社 介科学方月 , ,鑫体率 的始 终 、 他 的 思 想极 在科学分类间题上 , 韦伯批判了1 9 世纪以来 的实证主义传统 。 他提出 , 自 孔德 (A u g u3 o t C o

5、 mte1798一18 57) 至杜 尔克姆( E m ileD ur - khi em 1858一1917) , 形成了一种错课的科学观 念 , 认为科学是以经验和逻辑的等级序列形式来 安排其秩序的 。“ 在这种实证主义教条中 , 社会 科学 被简单地当作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作为先决 条件向人类研究领域的 延伸 。” 但韦伯在拒绝 实 证主义科学观念的同 时 , 也 没有完全采纳文德 尔班和李凯尔特的科学分类思想 , 只是吸取了 他 们提出的在普遍陈述的逻辑和个别事物的说明之 间存在着差别这一观念 。 韦伯提 出 , 与自然科学 不 同 , 社会科学关注 的 是 “ 精神的 ” 或 “ 观念的

6、 ” 现象 ,. 关注的是 对精神现象的移情 理解 , 这自然是一件困难的 工作 , 它尤其不同于那些在一般情况下可按精确 的自然科学图式寻求解释的类型 ” 。 因 为 , 精 神现象是独特的人类特征 。 尽管韦伯强 调指出 了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差别 , 指 出了社会科学 的 主观性特征 , 但另 一方面 , 他又试图为社会学的 建设寻求一个客观性基础 。 他认为 , 虽然狄尔泰 和李凯尔特等人正确地阐明了学 科之间的差别 , 但却忽视了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一面 , 这有使社会 科学丧 失根据的危险 。 对此 , 韦泊一方面批判了 58 DOI: 10.16346 /ki . 37 - 110

7、1 /c.1988.01.018 实证 主义 , 提出社会科学中的主观性问题不 可能 通过简单地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加以结合而泯 灭 , 另一方 面他也批判了前此 的 反实 证 主义者 , 指出在社会科学 中 , 对社会历 史现象进行 “ 客观 地 ” 分析的可能性 , 并未被人的活 动具有 “ 主观 性 ” 特征这一事实所消除 。 恰恰是在这 一点上 , 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将社会科学 的 “ 主观性 ” 特 征 加以夸大 , 以至 否认了社会 科 学中的 “ 客观 性 ” 问题 。 狄尔泰也 是由此出发 , 陷入了直 觉主 义 。 对此 , 韦伯批判道 , 在 “ 主观 ” 和 “ 客 观

8、” 之间作出区别 , 并不意味着牺牲社会科学 中的 “ 客 观 性 ” 问题 , 强调社会科学的主观性特点也 决不意味着必需 用直觉方法 去代替因 果分析 。 那么 , 如何把握社会科 学中的 “ 客观性 ” 问 题呢?循此脉 络 , 韦伯探 讨了科学与价值 、 事实 判断与价值 判断之 间的关 系问题 。 韦伯 首先断 言 , 对于社 会文化现象 , 没有绝对客观 的 科学分 析 。 在社会科学中 , 我们的目的是理解现 实 的 独 特性 。 一 方 面 , 我们希望理解个别事件在其表现 形式 中所 具有的文化 意义 , 另 一方面 , 我 们 也探 询这 些 个 别事件在历 史中之所以是这

9、样而非那样 出现的原因 。 但是要达到 这一目的 , 就意 味 着要 对经验现实中的无 穷复杂事物进行抽象分析 , 而 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 在这一问题上 , 韦伯完 全接受r李凯尔特的观点 。 他认为 , 现实是由可 无 限分割的丰富要素 组成的 。“ 即便是 我 们将注 气 力集 中于 一个单一的 客体 , 这种具有复杂多 样性的绝对无限性也未因此而有所减少 。” 试 图穷尽对这种 “ 个别现象 ” 所有要素 的描述 是 不 可能的 , 更谈不上因果分析了 。 因 此 , 我们只能 发现这无穷世 界中的有限性质 。 任何科学分析 , 都只能从无穷现实中进行选 择 。“ 有限 的 人类精

10、 神对无限现实所能进行的所 有分析 , 都须依靠这 样 一 : 个假设 : 构成科学研究目标的只是 这个现实 的有限部 分 , 并且这 一 有 限部分 也只有在它 是 值得了解 这一意义卜才 是重要的 。” 那么 , 什么是决定这 一 有限部分的标准 呢? 韦伯认为 , 这一 间翘涉及到了社会科学 方法论 的 本质特征 。 与自然科 学相反 , 社 会科学 不能 简单 地以经常反复出现 的关 系或规律作为标准 。 因 为 规律是关于现实 复杂事物的抽象 , 在抽象 过程 中 , 许多个别事物都被舍弃掉了 , 未被规律所概 括的 事件就被认为是 “ 偶然 的 ”、“ 非 本质 的 ”。 这种方法

11、在 自然 科学领域吸是必 要 的 , 但 对社会科 学 来说则是不相宜的 。 在子L会 科学 , 1 , . 使得历史事件有意义的正 是它 的独特性 , 正 是每 一事件都具有的 不 可替代的 文化意义 。 因此对社 会科学来说 ,“ 文化现象的命义以及这种意义 的 基 础 , 无论如何也不 可能从分析的规律 (无论 它 多 么完 善)系统中导引出来 , 并使其成为可理解 的 。 因 为 文化事件的 意义是以这些事件的价值定 向为先决条件的 , 文化概念是一个 价值概 念 ” 。 经验现 实之成为 文化现象 , 进入 社会 科学 的 视 野 , 仅仅因为我们将 它与某种价值观 念联 系在一 起

12、 。“ 现 实的某些部分之所以对我们 具有意义 , 仅仅 是因为这种价值 联系 。” 所以 , 与以规律 和 一般概念对现实进行分析的实证主义模式 不 同 , 韦伯强调以价值作 为文 化 科学分析的先决条 件和标准 , 并进一步指出 , 一个现象所具有的意 义 , 不 可能在其它现 象中发现 。 所以 , 意义和规 律是不一致 的 , 而且规律越 是具有普遍性 , 则 它 与意义 的一致性就越小 。 针 对狄尔泰等人由于强调自然科学 和 社 会科 学 的对立 而产 生 的忽视客观因 果 分析的倾 向 , 韦伯提出 ,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之间 的区分 并不是绝对的 。 白然科学的中心任务是建立

13、一般 的规律 , 但有时也 寻求具体知识 , 认为因果解释 只有通过普遍规律对事实进行分类才是 可能的观 念是缺乏根据的 , 偶然的 事件同样可以追 溯到它 的因 果前提 , 同样可以进行客观的因果分析 。 有 鉴 于此 , 韦伯强调指出 , 尽管社会科学 关 注的是 个别事件及其文化意义 , 但这不是说普遍命题是 不可能的 。 当然 , 在 文化科学领域里 , 普遍原则 的 形成与其说 是自身的 目的 , 不如说是一种可用 于促进 具体现象分析的 手 段 ,“ 无论在哪里 , 只 要 提 到文化现象 (历史的个体)的因果解释 , 则 因果规律 的知识就不是研 究的口的 , 而 仅仅是手 段

14、” 。 韦伯认为 , 在社会科学中将普遍 原 则作为分 析现 象的手段而非目的 , 这并不 是说普遍命题和 抽象概念的建构缺乏科学 的依据 。 相反 , “ 没有 制定法 则 的知识 (有关经常发生的因果次序的知 识)的运用 , 任何个别结果的有效推论 一 般说 来 都 是不 可能的少 。 但是 , 普遍命题在文化科学 中 的应用应 受到 一 定程度的 限 制 , 不 象白然科学 的命题那样具有超 时空的普适性 。 也 即是 , 当 研 究者 试图推论事件的原因时 , 在多大程度上能得 出有 根据的结 论 , 在多大 程 度上必 须寻求具体概 万9 括的帮助 , 这 取决 于涉及到的具体情况

15、。“ 有一 点总 是 正确的 : 相 关的普遍原则越是精 确和可 靠 , 则我们就 越能做出更具有必然性的因 果结 论 。” L 总之 , 在科学 分类和文化科学的性质问题 上 , 韦伯一方面继承了反实证主 义 的 一 贯传统 , 强调社会科 学 研究中文化意义和价值的作用 , 强 调 社 会 科 学的 “ 主观 ” 特征 , 另 一 方面 , 他也对 狄尔泰等人 的 思 想 予以批判性改造 , 指 出了对文 化现象进行因果分析的 重要作用 , 强调建立较小 范 围 的普遍假设 。 这种倾向又使他的社会学理 论 在某种 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实证色彩 。 韦伯的这 种折衷 心态 , 在 “ 理想类

16、型 ” 理论中得到了更为 突出的表 现 。 “ 理想类型 ” 范畴在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 论 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 这 一 范畴集中体现了韦伯 方 法论的本质特征 , 体现了其思 想体系 中折衷和 矛盾 的性格 。 关注知识 的逻辑建构问题 , 是自康德以来德 国哲学的一贯传统 。 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通过 对社会 科学 逻辑方法论的深刻探究对这一传统作 了继承 , 韦伯一方 面受到了这一传统的深刻影 响 ,“ 将康德的 方 法 用于社会 ” 0 ; 另一方面 , 在他之前的齐美尔那里 ,“ 纯粹形式 ” 范喊的提 出 , 已经多少 具备了韦伯后来提出 的 “ 理想类 型 ” 范畴的基本 特征

17、 。 在这一基础上 , 韦伯将概 念的逻辑建构作为 社会科学方法论建设 的重心 , 试图 通过建立精确 、 妥当而严谨的概念 , 为社会 科学 的 研 究奠定坚 实 的逻辑基 础 。“ 理 想类型 ” 范畴的提出 , 集 中体现了韦伯的 这一努 力方 向 。 韦伯认为 , 人类的知识是通过概念和范畴获 得 的 , 外界事物的性质只有经过概念转化之 后 , 才具有认识 _L 的 可能性 。 因此 , 我们所获得的有 关现实的知 识 , 是经过概念抽象重新建构起来的 现实 , 而不是机械直 观的反映 。 所以 ,“ 为了透 见真实的 一因果 关 系 , 我 们建构非真实 的因果 关 系 ” 。“

18、理想类型 ” 就是这样一种逻辑建构 , 是一种表 征 “ 非真实的 因 果关系 ” 的精神产物 。 韦伯指出 , 理想类型 “ 不是 假设 , 但却可以为 假设的建构提供向导 。 它 不是有关现实的描述 , 但其目的却在于为这种描述提供一 个明确的表达 手段 ” 0 。 韦伯强调 , 理 想类型是 一 种逻辑上的纯粹类 型 。“ 理 想的 ”, 是具有严格逻辑 意义的术语 , 因此它 既不是规范意 义 上的理想类型 , 也不是 例 证意义 上的集合类型 。 它 是 通过对现实中的典型 因素 予以强 调 , 突出 , 通过对一些个别现象进行 综合形成的 。 形成理想类型 的现实要素虽 然 可以

19、在经验现实 中找到 , 但 “ 就这种概念 的 纯 粹 性而 言 , 这种思维建构不可能通过经验在现实 中 发 现 。 它是一个乌托邦 ” 0 。 正 因为理想类型具有了 这种 纯粹逻辑形式 , 同经验现实之 间保持了一定 的距离 , 因 而它不会 受到任何具有主观倾向的价 值观念的于涉 , 它是价值中立 的 。 韦伯认为 , 也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 理想类型才具有严谨性和科 学性 , 才 能为处在不 同背景下的经验事实 的比较 提供一个 共 同的 尺度 , 从而对社会现象作出客观 的分析 。 理想 类型虽然带有某种先验的性质 , 它的主 要目的却是用于分析具体的 经验现实 。 但是 , 由

20、 于理想类型 不是经验现实的简单复制 , 而 是 一种 “ 乌托邦 ” 式的逻辑形式 , 因此 ,“ 这种纯粹精 神建构 与直接给予的经验现实 的关 系 , 在 每一种 具体情况下都是盖然性的 ” 0 。 在 韦伯看来 , 理 想类型是一种有关现实 “ 偏差 ” 的量度标准 , 是为 了研究某 种社会现象而设置的启发式手 段 。 在分 析城 市经济时 , 他指出 : “ 我 们建构 城市经济 的概念 , 不是将其作为实 际存在于所有城市中可 观察到的经济结构的 平均值 , 而是作为一种理想 类型 。” L作为一种理 想的逻 辑结构 , 它与经验 现实不 是 - 一对应关系 , 而是经验研究的效

21、准 。 正象在自然科学中 一样 , 在严格的 意义L , 并不 存在通过感觉可以把握诸如直线等速 运 动和 圆周 运动等纯粹类型的可能性 。 但是 , 理想的直线 等 速运 动和圆周运动概念却可以为实际的力学研究 提供效准 。 韦伯认为 , 理想类型在社 会科学研 究 中起的也是这个作用 。 通过理想类型设定的严 谨 的 逻辑规范 , 社会 现象才能为科学 所 把握 。 因 此 , 在经验研究 中 ,“ 纯粹 理 想类型的建构只是 一种手段而不是日的 ” 0 。 韦伯强 调 , 理想类型之所以是手 段而非目 的 , 还在于社会科学的历史是一个通过概念的建 构给经验 现实以分析秩序的持续过程 。

22、 随着科学 视界的不断扩展和变换 , 旧的分析建构消失了 , ,O 新 的分析建构又 出现了 。 因此 , 社会 科学的历史 是一个在不断变换的基础上重新阐述概念的 过 程 。“ 这一过程 表明 , 文化科学 的概念建构依赖 于问题的背景 , 而后者是随着文化内容的变化而 变化的 。 _ 文化科学中的概念和现实的关系 , 都牵 涉到这类综合的暂时性 。” L F 弗拉罗蒂指出 : 们理想类型 的理论在 韦伯的方法论 思 想中是一项最 高的成就 , 一 但 同时它也带来了一 些尚未解决的困难 、 模棱两 可 、 疏忽和矛盾 。” 0弗拉罗蒂的评价可谓一语 中的 。 自从狄尔泰提出反 实证主义的基

23、本原则以 后 , 实证主 义和反实证 主 义一直 处于尖锐的对立 之中 , 对立的主要方面 是社会科学的方 法论 问 题 。 随着历史的发展 , 双方对立 的焦点逐渐 由科 学分类的一般性讨论缩小到社会科学概念的 逻辑 地位问题 。 这一问题首先在李凯尔特的哲学认识 论中得到了清晰的表达 , 但 由于他过 分强 调文化 科学中的个体 , 仅仅强调用个体化的方 法恢复 “ 实际上曾经存 在过的东西 ”, 反对使用普遍原 则寻求社会历 史的发展规律 , 最终导致动摇了社 会科学的客观性地位 , 而 且 产生了反社会学的倾 向 。 韦伯对这一历史状况作了批 判 性 总结 , 强调 指 出 , 理 想

24、类型 既是社会学认识的方 法 论 原 则 , 也 是历史学认识的方法论原则 。 它不 仅对具有典 型特征的文化现象进行有限 制的概括 , 并阐释其 文化意义 , 而且也要求对历史的个别现象进行因 果分析 。 无疑 , 理想类型中渗透 的这一主旨大大 缩小了历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差 距 。 另外 , 韦伯 在反对实证主义 的同时 , 也在积极地 寻求另一条 途径将社会学奠基于科学 之 上 , 但他的方法与实 证主义判然 有别 : 他不是简单地移用自然科学的 理论和方法来使社会学科学化 , 而是试图从逻辑 方法论入手 , 为概 念的发生 寻求一 个科学 、 严 谨 、 精密的基础 , 使社会科学 的

25、概念具有自然科 学概念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 理想类型范畴的提 出 , 突出地体现了韦伯的这 一刻意追求 , 从而成 为韦伯在社会科学逻辑方法论方面得 出的富有积 极意义的成果 . 韦伯看到 , 在1 9世 纪末期社会学 和历史学的 对立当中 , 一般和个别 、 经验和先验的对立是其 本质的方面 。 因此 , 在理想类型中 , 他一方面强 调要用个别化方法对文化意义进行诊释 , 另一方 面也强调因果分析的必 要性 , 一方面强调理想类 型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纯思维建构 , 另一方面又强 调 它来自经验实在本身 。 理 想类型中所体现的这 种 一般和个别 、 经验和先验的对立 是韦伯思想 体 系中折衷

26、倾 向的具 体反映 。 作为反 实证 主义 代 表 , 他坚持普遍概念仅是认识 的手段而非目的 , 由此出发 反对在社 会科学领域里使用抽象的概念 和范畴 , 反 对探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 从 而使 自己的理论不仅与实证主 义 、 而 且也与历 史唯物 主 义对立起来 , 但另一方面 , 他 主 张探究社会现 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 主张在较小范围内建立社 会 事件的普遍法则 , 这一倾 向与反实证主 义 的一贯 传统是相 左的 。 诚如汉斯 弗赖尔所说 : “ 理想 类型 的概念缓和了个 别化 的思 维 方式同 一般化的 思维方式之间的对立 , 因 为它一方 面在个别现象 中区分出了特殊现

27、象 , 而 另一方 面 , 在 一 般化 的 道路上它只达到 了典型 的地步 , 而 未 达到规 律 的 普遍地程度 。” 理 想类型的这 种折衷特征 , 招 致了许多严厉的批评 。 在社会本质问题上 , 韦伯是一 个 唯 名论者 。 他反对实证主义者将所有社会 现象都归结为外部 事实的观点 , 主张社会学研究的是以人为中心的 社会行动 , 而社会行 动是具有意义的 ,“ 离开 了 人类主体的具体行动 就 没有了意义 ” 。 意义是 人给予 的 , 它表现为内在的主观形式 。 因此 , 要 把握社会行动 的意义 就必须通过理解的方法 。 但 韦伯的理解 方法与狄尔泰的理解方法有所 不 同 ,

28、在其煌煌巨著 经济 与社会 中 , 韦伯曾指出 : 社会 学 “ 是将自身与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以及 有 关过程 、 后 果的因果性 说明联系在 一 起的科 学 O 。” 韦伯给社会学下的这一定义 , 将他的 理 解方法 与狄尔泰的理解方法区别开来 。 在狄尔泰 那里 , 理解仅和直觉 、 移情有 关 , 他 强调个 人体 验的作用 , 使其理解方 法表现 出强 烈的主观性 , 缺乏认识论 上的逻辑说明 , 因而带有明显的非 理 性色彩 。 韦伯在继 承狄尔泰理解方 法 的 同 时 , 对 他的直觉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 。 他 认为 , 直觉 论 并不是能提供研究这个间题可能性的唯一 学说 ,

29、理解也不是狄尔泰所说的心理范畴 。 相反 ,“ 解 释社会学能够并且必须建立在意义解 释的方法 基 础上 , 但有关这些 意义 解释的技术是可以复制 的 , 以便能根据科学方法的常规性准则 予以验 证 ” 。 对于因果关 系以及 “ 科学 方 法的常规性准则 ” 的 强调 . 反映厂韦伯始终如一的科学信念 : 为社 会学的发展寻求客观性基础 、 在 理解方法中 , 他 也始终不渝地贯彻了这一宗 旨 。 他认为 , 尽管人 类行动带有主观的性质 , 但这 并不 说明它 是不 可 预 言的 。 社会行动是将动机 、 目的 和情感包括在 内的 意向性行为 ,“ 它考虑到其它 人的行动并在 进行过程中

30、以此作为 定向标准 ” 。 因此 , 作为 文化科学 的社会学 应 当关注的 是具有意义的社会 行 动 , 而非被动的机械 行 为 。 所 谓有 意义的 行 动 , 是指人们为 了达到特定 日的 可以理性地选择 和使用手段 。 韦伯认为 , 正 是渗透在人类行动中 的 这种理性要素将其与自然过程区别开来 , 因此 在社会行动领域内 , 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理论模 式 。 从批判实证主义的机 械论观点 出发 , 韦伯进 步指出 , 社会行动既 是客观的 , 又是主观的 。 所谓 社会行动的 主观 性 , 即是指在每一个社会行 动或社 会事件的背后 , 都蕴 涵着复杂深刻的文化 意义 , 文化意义是

31、通过人 们之间的相互主观性 ( snte r 一s u bje 。tiv st 犷) 设定的 。 也正是社 会行 动所具有的这种文化意义 , 使社会行动具备了 “ 内在的可理 解性 ” (i n t r i ns i e i n t e l ligibils - ty) . 为人们对 社会行动进行认识提供了条件 。 因此 , 在说明社会行动过程 的因果关系之前 , 理 解行 动本身的意义是至关重 要的 , 社会学家必须 象自然科学家在 说明 自然现象时一样 , 对社会行 动的意义作 出梢确的 阐明 。 但是在分析社会行动 的 意义时 , 却不能乞求于 直 觉 的理解方式 , 也不 能试图详尽无

32、遗地把握 他人的全 部体验 ,“ 没有 必要为 一 r理解凯撒而 去充当凯撤 ” L 。 全部问题 的 关键在于 , 通过解释 性 理解把握意义的复杂 性 。 同时 , 为了证明解释的意义 , 必须建立将行 动的 主观意义 一与可 测定 后果 联系起来的 经 骊概 括 , 以求对行动作出因果说明 。 这里 , 客观的因 果说明之所以可能 , 在于社会行动具有 规 范性 质 , 社会行动的手段和日的之间 是一个连续谱 , 它们之间可以得到相互说明 , 因 而使得社会学对 其进行因果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预 言成为可 能 , 使得社 会 学的知识 具有了客观性质 。 但在谈 到 因 果 关系时 ,

33、 韦伯强调指出 , 他所说的因果关 系只是 一 种客观上存在的概率关 系 , 它只表征了 社 会事件之 间相关 的 或 然性 , 只表征了诸因素之 l b f( J有择亲和性 ( e l ee tiv ea ffi n ity) , 而不 是必 然 性的 决定 关系 。 因此 ,“ 行动必须 根 据 或然性 而非 必然性 来加以界说 , 社会学现 论的结构正是围绕着这一或然性观点建立起 米 的 。” 总之 , 在韦伯看来 , 社会学是为了达到对杜 会行动的原因和结 、果 作出因果说明 , 从 而对社会 行动进行释 义性理解的科学 。 社会学之所以必须 诉诸于解释 , 在 于它必须通过移情对行动

34、者赋 予 行动本身的意义进行理解 , 它之所以是因果性科 学 , 在 于 它也寻求社会行动和行动者为达 到目的 而采取的手段之 间的因果关联 , 为社会行动提供 客观 说明 。 正因为社会学 将释义性理解和 客 观因 果分析统一了起来 , 因而一方面避免了陷入实 证 主义机械论的奥臼 , 另一方面 也不致导致主观主 义和直 觉 论 。 韦伯的理解理论 , 在批判实证主 义社会学的 前提下 , 拒斥了狄尔泰带有神 秘主义色彩的直觉 论 观 点 , 把因果分析纳入了 理解领域 , 试图将释 义性理解方法与客观的 因果分析熔为 一炉 , 从而 在 理解方法问题上迈出 了极有意义的一步 。 四 统观马

35、克斯 韦伯的整个方法论体系 , 我们 可以发现 , 韦伯在 坚持反实证主义荃本立场的前 提下 , 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前人的思想进行了 批判 、 改造和完善 , 在有关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 及其独立地位 、 社会科学的逻辑方法论以及理解 理论等有面 , 都形成了系统 、 严谨 、 完整的思想 体系 , 从而将反实证 主 义社会学的历史发展推向 了一个新的阶段 。 也正是韦伯所处的这种特殊历 史地位 , 使 得他的思想表现出了妥协和 矛盾的性 格 。 他看到 , 一般和个别 , 经验和先验的矛 盾是 表 征 实证 主义社会学 和反实证主 义社会学对立的 本质特征 。 因此 , 他一方面 坚持强调

36、自然现象和 文化现象的本质区别 , 强调社会科学 及其方法论 的独立地位 ; 同时 , 在对以往的反实证 主义理论 进行反思和检讨的基 础 上 , 他 也 吸取了实证 主义 的 一 些 基本观点 。 在 社会科学的性质问题上 , 他 不仅指出 了其 “ 主观性 ” 的一面 , 也强调社会科 学 “ 客观性 ” 的 一面, 在 理 想类型 中 , 他试图将 个别文化现象的分析 与一般概念类型 予以融合 , 在理解理论 方面 , 他试图将释义学的理解方法与 实证的因果分析结 合起来 。 如果我们拓宽一下视 界 , 将 会发现 , 韦伯思 想中所表现的这种妥协 、 92 矛盾的特征 , 并非仅仅是他

37、个人 的: 一种心 态 , 而 是反映了2 0世纪 以后实证主 义社会学和反实证主 义社会学之间相互靠拢 、 相互融 合的历史趋势 , 韦伯社会学正是顺应这一厉史趋势的产物 。 因此 , 弥和社会学研究中客观与主观 、 一般与个别 、 经 验与先验 、 实证方法与非实证方法之间的对立和 冲突 , 为社会学奠定科学的基础 , 成了贯穿韦伯 全部社 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中始终如一的目标 。 马 克斯 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 论以及其它经验 研 究 方面的建树 , 使他在当代西方思 想 界占有了不容 忽视的历史地位 。 但是 , 我们也应 看到 , 韦伯思想 中的主 导倾 向 , 一 方 面是针对实证主义的

38、 , 另一方面也是针 对历史唯物主 义的 。 他说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只是 “ 在庸俗浅薄之辈的心 目中 ” 才有一 定的 市 场 。 同时 , 他在强调对文化现象作多元分析 时 , 否认经济基础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决定作用 , 连带否认了在社会 历史领域里 寻求规律 的可能 性 , 不 可避免地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 就连西方的 社会学家也指出 , 韦伯的观点具有不 可知论的倾 向 。 约 而言之 , 由于韦伯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 , 使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体系表现出折衷 、 矛 盾的特征 , 这一特征一方面为韦伯的 思想带来了 消极的意义 , 另一方面 , 也 正是由于韦伯思 想的 这一特点 , 使

39、他的思想更富有建设性 , 蕴涵了多 种发展 的可能 。 因此 , 韦伯对以后西方社会 学 (实际上 . 韦伯的思 想影响远远超出了社会学的 领域 , 对包括历史学 、 经济学 、 法学 、 宗 教 研 究 、 政治学 、 文化研究等学科在内的整个西方社 会科学 , 都产生了勾深致远的影 响 。 但限于篇 幅 , 这里的分析从略 。 )的发展产生了多义的影 响 。 他的基本观点一 方面在反实证主义社会学阵 营 (现象学社会学 、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 会 学 、 知识社会 学 、 反身社会学 、 人道主义社会 学 、 民众方法论 、 存在主 义 , 社会学 、 定 性 社 会 学匀 , 等等 抽

40、 ) 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 同时也影响 了实证 主义社会学的发展 , 关国著名社会学 家塔 尔科特 帕森斯(T 一 Po r仓005 100 2一1 979) 继承 了韦伯的思想 , 演成一套繁杂庞大的社会行动理 论体系 , 统治西方实证主义社会学阵营达几 十年 之久 。 注 ; 参 见钱永祥编译 : 韦伯选 集 I , 台河允晨文化 实业公司 , 985年版 , 第5页 、 27页 、 73页 。 L勿见A utho n了 ci d d e n。: c 。P italisoan d M ode rn S oeia l Tb eory 。 C.mb卜idg e , 1984 . P . 133

41、 。 P 。 133 。 P 。 14 7 。 LLLL0 L O见M ax W eb。r: T he M et h odole g y o fS oe ial Sei en ee s。 T ra n .latedand EditedbyEd脚a rd A S五11 5 and l I e nr yA 。 Fi n eb 。 1 l li n oi. , 1 94 9 。 P , 7 4 . p . 72 . p . 7 2 . p . 7 6 . P . 76 . P . 7 9 . p . 7 9 . P . 9 0 . p . 90 . p . l o3 . p . z03 . p .

42、z , 2 . P . 105 . p . 16 8 . 见 Joh n Le,15 ; M a x W e b er and V alue一Fre e So ei o l og y . Lo ndo n一 19 80 . P . 8 . L见 F . Fe r rarotti: M ax W e be r a nd Th e D. st应n犷 of R easo二 N e货 Yo rk . l ,吕 2 . p 。 5 0 。 L见 N . c . 科恩编 . 十九世纪 至二 十 世纪 初资产阶级 / 社会 学史 , 上海 译文出版社 , 198 2年版 , 第2”页 。 L见 Ala n

43、s,inge* o od: ASho rt Hi一to ry of s o e应010ie a lT五 。“ h七 . L o n do。 一1, a劝. P 。 1 44 。 P . 1峨6 。 P 。 1 45。 L见 M a x W ebe r: Ee o u o my and S o ei。七y . v o l . 1 . New Y o rk , lo6s . P . 4 . P . 5 . 见J 。 H 。 T ur n e r: The St ruetu roof Sg eio l o一 名1e aTb e o r y . 1 1110 015, 1 9 78 . P 。 311。 L定性社会 学是本世 纪7 0年代在 西方兴起 的一个新的 社 会学流 派 。 参阅H . s e hw a rtza o dJ . Ja eob. : Q u a lit ative s o eio l og y . Lndo 。 , i ,79 . 和n一 a vi d 511, e rma n: o oa li盆ativ o M etbo dolog y a .d So ei o l o“了 。 E n盆lan d 。 1 98 5 。 9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方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