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66726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高三年级 地理 教学案( 10 )课题: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1 主备 龚妍妍 组长审定 使用时间 一、考纲要求:1、等高线地形图上基本地形、地势的判断,相对高差计算及特殊点海拔高度的确定2、地形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1)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读山体的不同部位(2)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

2、地形类型(3)根据疏密程度判读坡度的陡缓(4)根据等高线判读高度(绝对和相对高度)和气温(5)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6)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口诀法)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二、思维导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三、基础知识梳理: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读山体的不同部位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外 内 符号 四周低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降低 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外 内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降低 山脊 等高线凸向 处 从山顶到山麓凸出的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

3、等高线凸向 处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 峭壁(陡崖) 多条等高线汇合重叠在一线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 平原 等高线稀疏,值小 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平坦 丘陵 类似山地,值小 海拔在200 500米,起伏小 与山地类似,以数值进行区分 (2)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高线特征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高度较高高,超过500米较低,一般(相对高度)不高于500米200米-500米低,0米-200米地表起伏程度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平和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广阔(3

4、)根据疏密程度判读坡度的陡缓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 。(4)根据等高线判读高度(绝对和相对高度)。 山顶的海拔高度,即山顶外围等高线海拔h顶山顶外围等高线海拔+d.如图(1)中山顶A的海拔高度为800米hA900米鞍部海拔高度,与鞍部相邻的等高线中有一组为小值,一组为大值,鞍部的海拔介于小值与大值之间。如图(1)鞍部B处,其海拔高度为600米hB7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h),可利用公式计算,(n1)d(n+1)d(n表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如图(1)中陡崖C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非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先读出两点高度海拔范围,然后用

5、海拔较高点的最大值减去海拔较低点的最小值,即两点高差的最大值;利用较高点的最小值减去海拔较低点的最大值,即两点高差最小值。如上图(1)中计算A、D两点高差。A点的海拔范围为800米hA900米,D点的海拔范围为300米hD400米,两点高差(hA-D)为(800-400)米hA-D(900-300)米,即400米hA-D600米(5)判断小范围局部闭合等高线的海拔利用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海拔相差1个等高距或相等,可判断闭合等高线的海拔范围。如下图(2)中,m为闭合等高线,图中等高距为40米,m的取值此时有两种情况: 若m=720(即相邻等高线中的小值),则A的海拔更低,即680米hA720米若m=760(即相邻等高线中的大值),则A的海拔更高,即760hA800米。因此此种闭合等高线内部海拔高度的范围可归纳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四、知识迁移1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山谷山脊鞍部山顶 B山谷山谷山顶鞍部C山谷山脊山顶鞍部 D山脊山脊山顶鞍部读右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2题2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洼地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五、 课后小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