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二物理.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64131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二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二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二物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二物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二物理.精品文档.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2016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度检测试题(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1下列仪器中,利用紫外线显著特点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夜视仪 D验钞机2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其中与日食的形成具有相同规律的是()A墙上的手影B电视塔在水中的倒影C铅笔“错位”D用放大镜看蚂蚁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演员身上后,观众看到的情况是()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

2、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4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5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鸟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水中有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个虚像B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C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6天德湖公园

3、为美丽的泰州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人们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的“白云” B阳光下游客的影子 C水中游动的鱼 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7陶瓷茶杯底部放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所示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8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

4、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外围为大光环的是近视眼镜9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10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的正确放法应是()A B C D 11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5、的位置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12用凸透镜在屏上已得到了烛焰所成的像,现用一块圆形黑纸糊上凸透镜中间部分如图所示,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A像没有了 B像比原来变暗,大小不变C成的像与原来没有变化 D像的中间看不见了13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1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

6、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15. 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 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前方. 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 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 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 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6

7、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其中红、蓝三种色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17司机要善于通过观后镜了解后车的位置及速度情况汽车观后镜有平面镜的也有凸面镜的,图示观后镜为平面镜,后车在镜中的像与后车大小(相等/不相等);当看到后车的像在镜中占据的空间变大时,说明后车离本车越来越(近/远);凸面观后镜(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8如图所示,光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发生的现象,由图可知,是界面,入射光线是,界面的侧是空气折射角大小为19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形成的像(填“实”或“

8、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_镜而形成的像(填“实”或“虚”)20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21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9、放映电影时,电影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应_(“大于2倍焦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放映电影时,射在银幕上的光发生的是(“漫”/“镜面”)反射,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的像22如左下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填“放大镜”或“投影仪”)23如右上图所示,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_。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选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不变”

10、)三、解答题(第24题 每小题2分 其余各题每空格1分 共42分)24(1)如左图所示,太阳光与地面成40射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平面镜的位置;同时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大小并在图上标出(2)在图2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3) 右图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小明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你用光的作图法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图1 图325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

11、变”),像的亮度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如右图所示,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10毫米的正方形的“孔” 把这块挖有方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_亮斑(选填“正方形状”或“圆形”“三角形”);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最后你会发现地面上能观察到圆形亮斑26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_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

12、,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_(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5)小方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个凸透镜,B处放光屏, 发现光屏上恰好成倒立、等大的蜡烛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7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2)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得出结论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13、”),原因是_(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8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22135.4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_和_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入射角增大,折

14、射角_(增大、减小),且折射角总(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反射角等于度(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29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 实验时,应使烛焰和_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200cm处移至距透镜15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10cm透镜的焦距约为cm,判断的依据是_小明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_(偏大、偏小、等于)(3)小明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

15、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4) 小明向左移动蜡烛, 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又把一个远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远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上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选填“A”或“B”)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调,或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调(5)如图2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_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填“

16、左”或“右”)移动,移动距离ss(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6)当在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后,取下光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眼睛(填“能”或是“不能”)看到蜡烛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镜,眼睛(填“能”或是“不能”)看到蜡烛的像2016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度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6. _ _ _17. _ _ _18. _ _ _ _19. _ _ _ _ _20. _ _ _21. _ _ _ _ _22. _ _23. _ _ _24. 图1 图325. _ _ _ _-26. (

17、1)_ (2)_ (3)_ _ (4)_ (5)_27. (1)_ (2)_ _- (3)_ _28. (1)_ _ _ _ _ (2)_ _-29. (1)_ (2)_ _ _ (3)_- (4)_ _ _ _ (5)_ _ _ (6)_ _初二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5 D A D D C C B D B D A B A B C二、填空题16. 3X108 色散 绿 17. 相等 近 遵循18. MM BO 左 3019. 光的折射 虚 右 凸透 虚20. 凸 照相机 远离21. 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漫 倒立 缩小 实22. 望远镜 放大镜23. 对称 曲线 保持不变三、解答题24. 略25. A 变大 变暗 正方形状26. (1) 像的位置 (2) 大小 (3) 不点燃 重合 (4) 虚 (5)1027. (1) 显示入射光线 (2) 不合理 一次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 在 不能28. (1) 反射 折射 增大 小于 0 (2) 是 没有探究光在其他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没有探究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29. (1) 光屏 (2)10 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时, 焦距近似等于像距 偏大 (3) 像和物之间距离小于4倍焦距 (4) 会聚 B 左 右 (5) 放大 左 大于 (6) 能 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