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59998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椭圆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椭圆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椭圆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椭圆复习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椭圆复习教案.精品文档.题目 第八章圆锥曲线椭圆高考要求 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知识点归纳 1.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即),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焦点)点M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0e1),则P点的轨迹是椭圆第二定义高考超纲,第二定义、焦半径公式均只能在选填中使用,超纲内容用斜体字表示2.椭圆参数的几何意义,如下图所示:(1)|PF1|+|PF2|=2a,|PM2|+|PM1|=,=e;(2),;(3)|B

2、F2|=|BF1|=a,|OF1|=|OF2|=c;(4)|F1K1|=|F2K2|=p=,3.标准方程: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 和其中椭圆的焦点坐标是,离心率是,准线方程是,通径的长是焦准距(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焦参数(通径长的一半)范围:,长轴长=,短轴长=2b,焦距2c , 焦半径:,.4.中经常利用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将有关线段、2c,有关角()结合起来,建立+、等关系.5.椭圆上的点有时常用到三角换元:;题型讲解 例1 求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且被直线截得的弦中点横坐标为的椭圆方程.解: 设椭圆方程 ,因为弦AB中点,所以由 得,(点差法)所以 又 注:当题目中的已知和结论为弦的

3、中点、斜率时经常使用点差法例2 已知F1为椭圆的左焦点,A、B分别为椭圆的右顶点和上顶点,P为椭圆上的点,当PF1F1A,POAB(O为椭圆中心)时,求椭圆的离心率.分析:求椭圆的离心率,即求,只需求a、c的值或a、c用同一个量表示.本题没有具体数值,因此只需把a、c用同一量表示,由PF1F1A,POAB易得b=c,a=b.解:设椭圆方程为+=1(ab0),F1(c,0),c2=a2b2,则P(c,b),即P(c,).ABPO,kAB=kOP,即=.b=c.又a=b,e=.点评:由题意准确画出图形,利用椭圆方程及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3 如下图,设E:+=1(ab0)的焦点为

4、F1与F2,且PE,F1PF2=2. 求证:PF1F2的面积S=b2tan.分析:有关圆锥曲线问题用定义去解决比较方便.如本题,设|PF1|=r1,|PF2|=r2,则S=r1r2sin2.若能消去r1r2,问题即获解决. 证明:设|PF1|=r1,|PF2|=r2,则S=r1r2sin2,又|F1F2|=2c,由余弦定理有(2c)2=r12+r222r1r2cos2=(r1+r2)22r1r22r1r2cos2=(2a)22r1r2(1+cos2),于是2r1r2(1+cos2)=4a24c2=4b2.所以r1r2=.从而有 S=sin2=b2=b2tan.点评:解与PF1F2(P为椭圆上的

5、点)有关的问题,常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并结合|PF1|+|PF2|=2a来解决.我们设想点P在E上由A向B运动,由于PF1F2的底边F1F2为定长,而高逐渐变大,故此时S逐渐变大.所以当P运动到点B时S取得最大值.由于b2为常数,所以tan逐渐变大.因2为三角形内角,故2(0,),(0,).这样,也逐渐变大,当P运动到B时,F1PF2取得最大值.故本题可引申为求最值问题,例4 若椭圆ax2+by2=1与直线x+y=1交于A、B两点,M为AB的中点,直线OM(O为原点)的斜率为,且OAOB,求椭圆的方程.分析:欲求椭圆方程,需求a、b,为此需要得到关于a、b的两个方程,由OM的斜率为.OAOB

6、,易得a、b的两个方程.解:设A(x1,y1),B(x2,y2),M(,).由 ,(a+b)x22bx+b1=0.=,=1=.M(,). kOM=,b=a. OAOB,=1.x1x2+y1y2=0.x1x2=,y1y2=(1x1)(1x2),y1y2=1(x1+x2)+x1x2=1+=.+=0.a+b=2.由得a=2(1),b=2(1).所求方程为2(1)x2+2(1)y2=1.点评:直线与椭圆相交的问题,通常采取设而不求,即设出A(x1,y1),B(x2,y2),但不是真的求出x1、y1、x2、y2,而是借助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由OAOB得x1x2+y1y2=0是解决本题

7、的关键.直曲联立的套路适用于直线与圆锥曲线两个交点地位平等时,是核心套路,必须熟练运用。例5 已知椭圆的一条准线方程是,其左、右顶点分别是A、B;双曲线 的一条渐进线方程为 (1)求椭圆的方程及双曲线的离心率; (2)在第一象限内取双曲线上一点P,连接AP交椭圆于点M,连接PB并延长交椭圆 于点N,若求证: (1) 解: (c为椭圆半焦距), 的离心率为 . (2) 证明:设,则即 消去得 因为点M在第一象限代入椭圆方程得: 所以点M、N关于x轴对称. 点评: 对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到位,注意答案的多种可能性; 擅于将几何关系与代数关系相互转化; 把平面解析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平面几何、三角函数、

8、定比分点公式、不等式、导数、函数、复数等问题;注意参量的个数及转化;养成化简整理的习惯.点代入的核心就是表达与消元,一定注意要思路清晰,在多个方程的时候想清楚消去哪个未知量。例6 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离心率.已知点到这个椭圆上的点的最远距离为,求这个椭圆方程. 并求椭圆上到点P的距离等于的点的坐标. 解:设椭圆方程为, 为椭圆上的点,由得 若,则当时最大,即, ,故矛盾. 若时,时, 所求方程为 把y=代入,求得M的坐标是(,)或(,).点评:二次曲线的最值问题,常常归结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题时要注意对自变量的范围进行讨论.例7 设椭圆与双曲线有共同焦点F1(4,0),F2(4

9、,0), 并且椭圆长轴长是双曲线实轴长的2倍,试求椭圆与双曲线的交点的轨迹.解法一:设交点为P(x,y), 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a (2a4),则椭圆长半轴长为2a, 由半焦距为4, 得它们的方程分别为: (1) 和=1 (2)(2)4(1)得: (3),代入(1)得:a2=2|x|再代入(3)化简得:(x5)2+y2=9 或(x+5)2+y2=9 .解法二:用定义法求解. |F1P|+|F2P|=2|F1P|F2P|, 解得:|F1P|=3 |F2P| 或3 |F1P|=|F2P| .即:3或 3,化简得:(x5)2+y2=9 或(x+5)2+y2=9 .例8 如图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 焦点

10、在x轴上, 过其右焦点F作斜率为1的直线, 交椭圆于A、B两点, 若椭圆上存在一点C, 使. (1) 求椭圆的离心率;(2) 若15, 求着个椭圆的方程.解: (1)设椭圆的方程为, 焦距为, 则直线l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 得, 设点、,则, C点坐标为.C点在椭圆上, .又(2) 由已知从而. .故椭圆的方程为: .例9 已知常数a0,在矩形ABCD中,AB=4,BC=4a, O为AB的中点,点E、F、G分别在BC、CD、DA上移动,且=,P为GE与OF的交点(如下图).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使P到这两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这两点的坐标及此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根据

11、题设条件首先求出P点坐标满足的方程,据此可判断是否存在两点,使得点P到两定点距离的和为定值.解:按题意,有A(2,0),B(2,0),C(2,4a),D(2,4a).设=k(0k1),由此有E(2,4ak),F(24k,4a),G(2,4a4ak).直线OF的方程为2ax+(2k1)y=0. 直线GE的方程为a(2k1)x+y2a=0. 由消去参数k,得点P(x,y)满足方程2a2x2+y22ay=0.整理得+=1.当a2=时,点P的轨迹为圆弧,所以不存在符合题意的两点.当a2时,点P的轨迹为椭圆的一部分,点P到该椭圆焦点的距离的和为定长.当a2时,点P到椭圆两个焦点(,a),(,a)的距离之

12、和为定值.当a2时,点P到椭圆两个焦点(0,a),(0,a+)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已知条件求轨迹的方法,椭圆的方程和性质,利用方程判定曲线的性质,曲线与方程关系等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综合解题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蕴涵着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构造法.小结:椭圆的定义、方程、几何性质.难点是理解参数a、b、c、e的关系,及利用第二定义解决问题,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等价转化的运用.为此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1)椭圆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三角形OF1B2(如图),它的三边长分别为a、b、c.易见c2=a2b2,且若记OF1B2=,则cos=e.(2)应理解椭圆是平

13、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本质上,它与坐标系无关,而坐标系是研究的手段.实际上,人们研究圆锥曲线的记录早于笛卡儿发明坐标系,从而椭圆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并不依赖于坐标系,这些性质不因坐标系的选择而改变.例如上述的OF1B2、公式cos=e等,均不因坐标系的改变而改变.(3)椭圆的定义中应注意常数大于|F1F2|.因为当平面内的动点与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F1F2|时,其动点轨迹就是线段F1F2;当平面内的动点与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小于|F1F2|时,其轨迹不存在.(4)椭圆标准方程中两个参数a和b确定了椭圆的形状和大小.两种标准方程中,总有ab0;椭圆的焦点位置决定标准方程的类型;a、b、c的关系是c2=a2b2;在方程Ax2+By2=C中,只要A、B、C同号,就是椭圆方程.(5)当题目中出现椭圆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焦点弦长相关时,常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转化为点到准线的距离来研究,即正确应用焦半径公式.(6)使用椭圆的第二定义时,一定要注意动点P到焦点的距离与对应准线距离之比为常数e.若使用的焦点与准线不是对应的,则上述之比就不再是常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