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的生活实例分析.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29607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囚徒困境的生活实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囚徒困境的生活实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囚徒困境的生活实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囚徒困境的生活实例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囚徒困境的生活实例分析.精品文档. 囚徒困境的生活实例分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博弈论对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例子之一。讲的是两个嫌疑犯(和)作案后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年;如果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年。问题可以总结为:A不坦白A坦白B不坦白各判1年A释放B判10年B坦白A判10年B释放

2、各判8年在这个例子里,博弈的参加者就是两个嫌疑犯和,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数就是他们的支付。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和均坦白或均不坦白、坦白不坦白或者坦白不坦白,是博弈的结果。和均坦白是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这是因为,假定选择坦白的话,最好是选择坦白,因为坦白判年而抵赖却要判十年;假定选择抵赖的话,最好还是选择坦白,因为坦白判不被判刑而抵赖确要被判刑年。即是说,不管坦白或抵赖,的最佳选择都是坦白。反过来,同样地,不管是坦白还是抵赖,的最佳选择也是坦白。结果,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各判刑年。在(坦白、坦白)这个组合中,和都不能通过单方面的改变行动增加自己的收益,于是谁也没有动力游

3、离这个组合,因此这个组合是纳什均衡。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如果和都选择抵赖,各判刑年,显然比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年好得多。当然,和可以在被警察抓到之前订立一个攻守同盟,但是这可能不会有用,因为它不构成纳什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遵守这个协定。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选择认罪是最好的这种说法是有缺陷的,因为两个人都可能会得到8年的监禁期。即使是最狡猾的方法也不能把你救出监狱。但是如果你期望你的同伙与你合作,那你最好的选择将是认罪。然而,如果你的同伙知道了你的计划,他也会认罪,此时最好的方法是你们两个合作。这就是这个悖论的关键所在。如果从整体来看,对于两个囚犯而言,最好的结果是两人合作,其

4、它的任何选择都是不好的。 实例分析 1: 一电信价格竞争 根据我国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来构造电信业价格战的博弈模型。假设此博弈的参加者为电信运营商A与B, 他们在电信某一领域展开竞争,一开始的价格都是P0。A(中国电信)是老牌企业,实力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B(中国联通)则刚刚成立不久,翅膀还没有长硬,是政府为了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而筹建起来的。正因为B是政府扶植起来鼓励竞争的,所以B得到了政府的一些优惠,其中就有B的价格可以比P0低 10。这一举动,还不会对A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A的根基实在是太牢固了。在这样的市场分配下,A、B可以达到平衡,但由于B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逐步壮大

5、,到了一定程度,对A造成了影响。这时候,A该怎么做?不妨假定:A降价而B维持,则A获利15,B损失5,整体获利 10;A维持且B也维持,则A获利5,B获利10,整体获利15;A维持而B降价,则A损失10,B获利15,整体获利5;A降价且B也降价,则A损失5,B损失5,整体损失10。从A角度看,显然降价要比维持好,降价至少可以保证比B好,在概率均等的情况下,A降价的收益为15505505,维持的收益为550105025,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A就不可避免地选择了降价。从B角度看,效果也一样,降价同样比维持好,其降价收益为5,维持收益为25,它也同样会选择降价。在这轮博弈中,A、 B都将降价作为策

6、略,因此各损失5,整体损失10,整体收益是最差的。这就是此博弈最终所出现的纳什均衡。我们构造的这一电信业价格战博弈模型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各个局部都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整体利益却不是最优,甚至是最差。 许多其他行业的价格竞争都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等等。 实例2二OPEC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背叛 “囚徒困境”告诉我们,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矛盾,基于个人理性的正确选择会降低大家的福利,也就是说,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帕累托改进得不到进行,帕累托最优得不到实现。上述我们在对电信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中,只是一次性的“囚徒

7、困境”博弈,因此得到了互相降价的纳什均衡。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信任与合作很少达到如此两难的境地,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合作”都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现象。比如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的成立,本身就是要限制各石油生产国的产量,以保持石油价格,以便获取利润,是合作的产物。OPEC之所以能够成立,各组织成员国之间之所以能够合作,是因为囚徒困境如果是一次性博弈的话,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得到纳什均衡解,但如果是多次博弈,人们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囚徒困境就有可能破解,合作就有可能达成。连续的合作有可能成为重复的囚徒困境的均衡解,这也是博弈论上着名的“大众定理”的含义。但合作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博弈论的研

8、究表明,要想使合作成为多次博弈的均衡解,博弈的一方(最好是实力更强的一方)必须主动通过“可信的承诺”,向另一方表示合作的善意,努力把这个善意表达清楚,并传达出去。如果该困境同时涉及多个对手,则要在博弈对手中形成声誉,并用心地维护这个声誉。这里“可信的承诺”是一个很牵强的翻译,“Credible commitment”并不是什么空口诺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付出。所以合作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OPEC组织经常会有成员国不遵守组织的协定,私自增加石油产量。每个成员国都这样想,只要他们不增加产量,我增加一点点产量对价格没什么影响,结果每个国家都增加产量,造成石油价格下跌,大家的利润都受到损失。当然,一些产量

9、增加较少的国家损失更多,于是也更加大量生产,造成价格进一步下降结果,陷入一个困境:大家都增加产量,价格下跌,大家再增加产量,价格再下跌。 理论上,几乎所有的卡特尔都会遭到失败,原因就在于卡特尔的协定(类似囚犯的攻守同盟)不是一个纳什均衡,没有成员有兴趣遵守。那么是不是不可能有卡特尔合作成功了?理论上,如果是无限期的合作,双方考虑长远利益,他们的合作是会成功的。但只要是有限次的合作,合作就不会成功。比如合作次,那么在第九次博弈参与人就会采取不合作态度,因为大家都想趁最后一次机会捞一把,反正以后我也不会跟你合作了。但是大家料到第九次会出现不合作,那么就很可能在第八次就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第八次不合作会使大家在第七次就不合作一直到,从第一次开始大家都不会采取合作态度。 以上是运用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一些简单的理论上的分析,虽然在现实生活当中影响人们决策和态度的因素很多,但是,博弈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始终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运用好博弈论,我们的生活将更有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