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概论重点.docx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26332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规划概论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区域规划概论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规划概论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规划概论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区域规划概论重点ppt整理2014-10-23 第一章 绪论1、专业学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城市总规、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等2、专业学习领域的拓展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圈层模式(美国)原美国波士顿大学华昌宜教授3、对城市发展的深层次思考二、研究对象1、区域(广义、狭义)区域经济区域规划 区域发展问题2、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3、区域研究一般科学研究:515世纪 中古代(中世纪)混沌1619世纪 近代分门别类研究 机械论思想20世纪 现代系统论思想现代区域研究的特征 多系统特征 综合性特征 空间性特征19世纪 霍华德 田园城市(开始

2、从区域的角度思考城市的发展问题)1898年霍华德根据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通病:空气污染、交通拥挤、城市臃肿等,提出了塑造城乡结合,相对自给自足的城乡型的城镇模式,围绕大城市发展形成一系列新城镇。评论: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问题。1933年 雅典宪章 功能分区的思想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评论:在雅典宪章的影响下,现代城市规划沿着理性功能主义的方向发展,这是6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发展的主流。 1977年 马丘比丘宪章 区域的整体性 马丘比丘宪章主要论点是:应把城市扩大到区域去认识去研究,要保护人类有

3、限的资源,合理地开发;城市不能强调严格的分区,而要努力消除污染和干扰;特别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要重视历史文化和特色地区等等。三、研究目的 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基础上,在城市规划中树立区域的观点、经济的观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城市规划中熟练地运用区域的思想。四、研究方法一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五、知识背景对城市的认识 现象:城市建设 构成要素 内在动力机制专业要求:认识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规划就是在城市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对策)六、课程结构 绪论 区域和城市区域规划基础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规划的编制三大板块 基本概念 区

4、域规划概论 区域、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 基本理论 区域规划基础理论 理论应用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区域 城市经济区 规划实例第二章 区域和城市一、区域1、区域的概念政治学: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具有相同语言、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经济学: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地理学: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整个地球由无数区域组成。惠特尔西(D.Whittlesey): 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法; 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 这种分类指标,是选取出来阐明一系列在地区上紧密结合的多种因素的特殊

5、组合的。2、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的可度量性 区域的系统性 区域类型的系统性 区域层次的系统性 区域内部要素的系统性 区域的不重复性3、区域的类型 自然区域:地貌区、土壤区 社会经济区域:行政区、综合经济区、部门经济区 惠特尔西根据区域功能和内在联系程度等的不同,可将区域划分为三类: 单一特征的区域 多种特征的综合区域 产生于同类过程,形成高度内在联系的区域 由不同类过程作用,形成较少内在联系的区域 仅具有松散的内在联系的区域 为研究和教学服务的一般地理区 根据区域内部各组成部中间在特征上存在的相关性 均质区根据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的差异性 枢纽区取决于内部结构或组织的协调二、城市与区域1、城市与

6、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2、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它的作用是与其影响所及的地域范围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的职能经济、政治、文化等职能; 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必须是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能在多种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上综合发挥中心作用的城市或城镇群。3、中心城市的含义及作用 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凡是对周围较小城镇的经济活动起到中心组织作用的城市,即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亦受相关区域的资源及其它发展条件的制约。4、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确定一

7、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必须明确城市今后应着重发展和限制的,明确其主要职能在全国或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内部合理的经济结构。应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各种区域因素,进行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研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分析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必然要涉及到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和城市人口在预测期的机械增减数。 有必要先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在合理布局生产力、明确各城镇的职能分工和协调各相关城镇的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或其他各相关城

8、市的合理发展规模。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类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进行具体的论证应采取何种布局形态。第三章 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第一节 区域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一、古典学派理论 绝对利益说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核心内容: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的绝对低。 相对利益说大卫李嘉图: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核心内容:两个国家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二、现代学派理论 资源禀赋说俄林:代表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古典区位理论中设定的除土地不能自由流动外,其余生

9、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均可流动。但若土地、劳动力、资本均不能自由流动,则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会发生变化,原有的均衡被打破,会建立起新的均衡。核心内容: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相对价格差异商品相对价格差异绝对价格差异区际和国际贸易根据商品所含生产要素程度种类不同: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区际贸易的流向以要素禀赋的密集度为重心,向稀缺要素地区倾斜,由此形成最佳的区际分工协作格局。 现代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发展 偏好相似理论 剩余的出路 中心外围理论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一、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及其应用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 一个产业的出现,可能给其他产业活动产生不同

10、效应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把这种产业间的关联,划分为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 前向效应某个产业出现后,其产品能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供应者,促使产业的延伸和发展。 后向效应某个产业出现后,引起对原料的其他产业产品的需求,刺激原料产业的萌生和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的应用 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指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人才、技术、原材料

11、等),因而理论上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 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因此,在不同时期要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扩展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地区资源的特点,围绕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区际意义的专业化部门或企业,发展起与其配套协作或有其他技术、经济联系的工业部门以及必要的区域性公用工程,共同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生产有机体,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实现对地区资源的做大

12、可能的开发和最大效益的综合利用。第三节 产业空间布局的古典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研究人类社会不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规律的一系列理论的统称。 含义:经济活动 空间组织 优化一、农业区位理论1、代表人物:杜能2、代表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826年)3、研究的背景: 19世纪初,德国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实质上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4、提出的问题: 耕作业和畜牧业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5、杜能的实验研究: 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1810年,杜能对农业分布的合理性进行的的实验研究6、农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单中心城市(在平原上)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地区

13、,该区气候、土壤肥力等均一致,外围只有荒原。孤立国 “孤立国”无河川、运河,马车是唯一的运输手段。 中心城市是唯一的市场。 市场(获取最高的纯收益)是农业生产的唯一动力,农民据此调整生产品种。 运输费同运量、距离呈正比,运费由农业生产者承担。 市场价格、工资、资本利息不变。7、经济指标 销售价格决定于品种、经营方式和市场的需求;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运费 利润(区位地租)与运距呈反比。8、“杜能环”(由城市中心向外)农业区位理论为区位理论中两个重要规律距离衰减法则、空间相互作用原理的出现作准备。 吉伯斯的同心圆模式 阿隆索的竞租理论(Bid-Rent Function) 温哥的居住区位选择二、

14、工业区位理论1、背景19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的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日程上来。2、研究目的工业企业根据什么原则被吸引到某特定场所,从而获得最大利益。获得最大利益的场所就是最佳区位。3、韦伯创建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基础(最低成本学派) 最佳区位因子:运输成本、劳动成本、集聚最小运费点的三个指向 著作 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1909年,纯理论探讨 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及资本主义的理论1914年,结合实际的研究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只讨论经济因素,假定气候、地质、地形、民族、工人技艺相同。 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

15、点,生产条件和埋藏状况不变;消费地为已知点,需求量不变;劳动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 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 运输费用与里程和载重呈正比,运输方式为火车。核心思想: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企业成本和运费最低。 韦伯确定合理工业区位的工作过程: 根据运输指向,确定运费最小点。 根据劳动指向,修改上述结果。 根据集聚(集中或分散)指向,作第二次修正。三、中心地理论 代表人物: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中心地理论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年)1、假设条件 地域是一个均一的平原,避开了自然地形、人工障碍等的影响 地域上的经济活动可在各个方向上移动 居民及购买力是连续、划一的分布

16、消费者根据最短距离原则在空间上活动2、服务半径和市场区3、市场的等级序列和网点的门槛人口 等级高的市场(城市)功能全,数量少 等级低的市场(城市)功能少,数量多 高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覆盖了低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4、市场网络的三种基本类型 市场原则:从商品和服务供应范围最大角度出发,适用于联系方便的发达地区和城市内部。 交通原则:按主、次中心之间最短距离而定出的中心体系,适用于有重要交通线通过或新开发地区。 行政原则:一个主中心能控制周围六个亚中心,每个亚中心又可控制六个次中心。这是行政管理要求的结果。适用于自给自足的地区。第四节 空间集聚理论与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一、空间集聚理论

17、集聚经济在现代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只有采取规模集聚的区域空间结构形式,才能有效地组织高效率的社会化大产生和满足现代化、社会化的城市生活要求。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及空间结构组织规律(现代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的吸聚模式(区域城市化布局) 区域内各个城市相互联结的城市网络结构形态(区域城镇体系布局)1、城市发展规模及空间结构组织理论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城市区位级差地租理论2、空间吸聚理论 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空间吸聚包括:资金、人才、原材料、劳动力等,其中以劳动力的空间吸聚现象最为突出。 推拉因模式 控制性系统模式 农村控制性系统:农村各种组织、

18、家庭、家族 城市控制性系统:职业、住房3、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理论 序列分布法则:城市按人口规模呈由大到小、由少到多有规律的序列分布法则 首位城市法则:一个国家(区域)的首位城市(即规模最大城市)其规模往往比其他城市大得多 首位度:S=P1/P2 四城市首位度:S=P1/(P2+P3+P4)4、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和类型分异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理论 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 由极核扩散发展阶段 高水平的均衡阶段 点轴开发理论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做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点”和“轴”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点即增长极,轴线即交通干线。 点轴开发理论的中心思想 随

19、着连接各中心地理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等的建立,形成有利的区位,方便人口的流动,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而形成新的增长极。这种对地区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区域开发纽带和经济运作通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 点轴开发模式的基本思路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 确定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增长

20、极)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 网络开发理论 在经济布局框架已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系统。 网络开发系统应具有下列要素: “节点”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 “域面”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 “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组成。 网络开发是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间、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

21、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第五节 空间扩散理论和现代区域相互作用理论一、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空间扩散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早期发展主要集中在“如何确定扩散影响空间可达性的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1931年,赖利(美国):断裂点理论(break-point)二、核心边缘理论(关于扩散机理的研究)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集聚必然在区域中形成一定的核心区(结节区),每个核心区都有其影响区(边缘区)。扩散与交流: 从边缘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革新(材料、技术、产品、社会、文化、体制等); 这些革新又源源不断地从核心区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的经济活动

22、、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三、空间扩散方式 扩散的类型 对流: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是具体的有形的物质传送;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是具体的有形的物质传送; 传导:各种财政交易过程,是无形但等同的交割; 辐射:信息、政策、思想、技术的扩散,能逐级传播,效益不断放大。 扩散的方式 周边式扩散从中心点向四周扩散,是一种最简单和最自然的方式。 等级式扩散从中心点跳过相邻地区,而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或次级中心点的区域扩散,反映出同级城市由于属性相近,扩散和交流也更容易实现的基本特征,信息、创新的扩散往往表现为此类方式。 点轴式扩散由中心点沿交通干道串珠状向外延伸,多形

23、成若干扩散轴线或产业密集轴带,反映出交通干道往往是产业经济向外扩散的基本传递手段,也是一种非常常见和相当有效的扩散类型。 跳跃式扩散中心点的扩散向指定地点的非常规的跳跃式集中,往往是满足某些资源指向性产业群布局或产业协作的特定要求。 发展极式扩散多在扩散影响较小、辐射作用较弱的地区,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兴起而带动的扩散,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空间不均衡性。 反磁力式扩散多在中心点的外围选择若干地点,通过一定的空间差异政策人为地诱导中心点的扩散,主要是为了抵消中心点吸聚力过强而可能产生的反集聚效益。四、效应差异理论(扩散效应分析) 回流效应:外围区域经济增长吸引了本区域的资金、劳力和原材料,削弱

24、本区域的发展机会,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扩散效应:外围区域的经济增长促进了本区域产品及原料市场增加,技术改良加快,就业机会扩大,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有利的影响。!通过政策,弱化回流效应,增强扩散效应第六节 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与增长极核理论一、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 早期的区域分工协作理论、生产综合体理论、产业区位理论等属于相对均衡的空间组织思路。 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集聚(尤其是区域相互作用、空间扩散等),形成非均衡的极化发展思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在区域成长的初期,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拉大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首先集中在少数点或地区(

25、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在区域成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聚集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缩小。通过有效地组织产业部门间及地理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增长极核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经济空间并不是平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之中。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 增长极理论的内在机制 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为生产要素(即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等)向发达地区集中的过程,这种

26、集聚过程既造成周围地区因人才、物力、财力的减少而降低发展的速度,同时包括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带来的劳动力、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从发达地区向外扩散,而又流向落后地区,从而促进外围地区发展,即扩散效应。第四章 区域规划一、区域规划的发展 区域规划的思想 霍华德的思想 盖迪斯(P.Geddes) 芒福德(L.Mumford)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1898年)(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针对大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问题,提出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 明确田园城市的定

27、义: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围绕,城市居民可以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在田园城市的边缘地区设有工厂企业。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三万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各类已有的大城市所产生的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

28、间。盖迪斯(Patrick Geddes) (18541932)的学说关注于人类生态学的领域: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揭示现代城市成长和变化的动力。进化中的城市(1915)盖迪斯对规划的贡献就是牢固地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造成了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的显著集中。在这些地区,城市向郊外的扩展已属必然,并形成了使城市结合成巨大城市集聚区或者形成组合城市这样一种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即将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的体系之中,

29、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和它们四周的影响范围。芒福德(18951990)的区域思想著作城市的文化(1938);城市发展史(1961)深受盖迪斯的影响,继承了盖迪斯生态学区域论的观点,强调把区域作为规划分析的主要单元,在地区生态极限内建立若干独立自存又互相联系的、密度适中的社区,使其构成网络结构体系。倡导城市区域研究,提出从城市之外更为广阔的地域来研究城市问题。他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其中的一部分”,“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第一不同要素需要包括城市、村庄及永久农业地区,作为区域综合体的组成部分”。对城市密集地区进一步提倡区域整体观,主张大中小城市的结合,城市和乡村

30、的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区域规划的实践 解决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 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出现超越自身范围的问题(居住、交通、供排水、用地等) 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 大都市地区的高速度发展,边远地区和经济后进地区的劳动力、技术流向发达地区,加剧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后进地区发展的差异 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纽约市区域规划(1929):以解决就业和住房问题为主要目标,通过交通网络和聚居地的分布和组织而进行的区域规划实践。 大伦敦地区规划(1944):阿尔伯克龙比(Patrick Abercromble)

31、大伦敦规划在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大城市及其邻近地区的规划,确定人口和工业的合理分布,以消除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在市区及近郊所造成的拥挤现象。并运用田园城市的思想发展卫星城。 规划对象:以大城市为核心向各方面延伸30英里的广大地区。 有计划地从过度拥挤的大城市疏散100多万人口,把他们重新安置到许多经过规划的卫星城去,而这些卫星城从一开始就能就地工作和居住。 要在伦敦中心区改建贫民区和落后地段,使它具有足够标准的绿地,就需要有计划地安置60多万过剩人口,加上在伦敦郡以外的40万过剩人口,总共超过100万人。规划在伦敦四周设置了一条绿带,平均宽度为5英里,构成一个制止城市蔓延的有效屏障,同时也给伦敦居

32、民提供了很好的游憩地带。最重要的是,这种绿带从根本上影响了对过剩人口的处理方法。如果过剩人口迁移到绿带边缘以外或者更远些,这就完全超出了当时到伦敦通勤的正常距离,势必需要建设一批在居住和工作上自我平衡的,真正符合霍华德意图的新城镇。阿尔伯克龙比规划了8个完全新建的卫星城,每个卫星城的平均规模约5万人,建在离伦敦2035英里的地方。其余60万人应该迁往扩建的现有小村镇,大部分距离伦敦3050英里,有的还要远些。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卫星城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母城)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

33、城的疏解,往往被视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并出现了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等不同的类型,希望使之成为中心城市功能的一部分。新城:(20世纪40年代中叶)新城的概念更强调其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 美国田纳西流域规划(1933):以综合开发国土资源,振兴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区域规划。 规划背景:经济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理论指导(国家干预,大型基础设施投资) 1933年,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

34、TVA),结合防洪、航运、发电等要求进行规划设计,至1945年已基本完成综合开发,共建成大小水电站47座,装机容量359万千瓦,占该支流水能资源87%。 黄河综合利用规划(1954年) 为解决黄河中下游洪水灾害,满足灌溉发电航运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要求,拟定两项主要措施:一是在黄河干支流修建一系列拦河坝和水库,以拦蓄洪水,防止灾害,并调节流量以发展灌溉、发电和航运;二是在流域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大力发展水土保持工作,消除水害的根源。在干流上选定的梯级开发方案共分46级,选定进行梯级开发的第一期工程地点为三门峡和刘家峡。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7级枢纽和80年代建成的龙羊峡级枢纽等,基本上都是按规划

35、建设的。战后国外区域规划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后期50年代期间:大量以工业和城镇布局为主体内容的区域规划; 20世纪6080年代:工业和人口向大城市盲目集中,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开始意识到将城市和其周围地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研究的地域范围扩展到以大自然地理单元地区、流域地区和整个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内容上:由物质建设规划转向社会发展规划,规划中的社会因素与生态环境因素更受重视; 范围上:更加重视整个国家为对象的区域规划。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国土规划:对国土进行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全面规划。国土: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包括地上、地下、领空和领海。这个地域

36、空间是由土地、水、气、生物、矿物等各种自然要素和人口、建筑物、工程设施、经济技术与文化基础等各种人文要素所组成的实体。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来说,国土是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来说,国土是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1981年,国家建委成立国土局(以后转入国家计委)。国土规划列为工作重点,规划内容要求突出战略性、综合性、地域性特点。国土规划的任务是:“使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 1990年组织专业力量编制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 1990年代初,全国多数省区编制了省区级国土规划,有些省区还编制了省内经济区、地区或县域的国土规划,出现了编制多层

37、次区域性空间规划的高潮。国土规划缺乏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和省区国土规划均未报批。 对国土规划的认识 把国土仅看成是资源的总称,甚至等同于土地,而不是国家主权管辖范围的地域空间;1998年成立了国土资源部,承担国土管理的主要职能。但国土资源部现只管土地、矿产、海洋(底部)三大资源,管不了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其他国土资源,更管不了整个国土空间; 土地利用规划有时被简称为“国土规划”。 (需要以高层次的对各项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开发建设布局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国土区域规划为依据。)目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 规划与立法通过立法赋予区域规划在资源的市场配置过程中具有一定权威性和

38、约束力的法定地位。 比较与竞争传统规划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客观存在的比较优势的分析;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多侧重静态的物质资源,忽视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的流动性。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更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形成关键是人的因素。 集聚与扩散深入研究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驱使产业、人口集聚或扩散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及全球化、信息化、交通便捷度和地理环境等外在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较好地把握城市和区域空间演变的客观规律。传统规划对空间布局过于理想化、静态化、简单化。 刚性与弹性传统的空间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

39、间发展和功能定位,均作刚性规定。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要求规划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安排有一定的弹性,对象为划定为有选择地引导开发和重点鼓励开发地域。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划定严格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地域,包括各种保护区和必要的绿化隔离带,使其具有法定的刚性约束力。 协调与整合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及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 沟通与管治重视公众参与(代表各种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

40、组织以及人大代表、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共同寻求合理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制定出一个透明度高、实用性强、能为公众所接受、在整体上符合全社会根本利益的区域规划,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该地区开发建设空间行为的行动纲领。公众和政府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城市与区域的管治。二、区域规划的定义 国际文献的归纳 广大层面上的土地利用规划,使各种用地达到平衡和有效的使用,以利发展; 超都市空间的规划,即大于任何单个都市市区的规划; 一种策略的发展,是综合发展计划的扩大;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对大城市都市化影响所及地区的综合规划,以使整个区域构成一个经济社会的整体; 资源的分配、经济的发展、

41、土地的使用与设计的计划; 为一种过程,是指导土地利用,以达到最优良的环境、最健全的资源利用的计划过程。 国内的定义 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三、区域规划的基本形式 综合规划把规划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总体的、全局的规划。它的主要任务是论证规划区的地位及其与外区的关系,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目标、开发的总方针、区域发展的基本轮廓,建设的主体框架,协调区内外各部门的关系,进行总体的布局,确定规划实施方案,分析规划实施效益。 专项规划按区内的产业或门类所进行的规划。某一专项规划是根据该产业或该门类在区内的功能和地位,对其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开发重点、建设项目、开发步骤、保护措施等进行的

42、规划。四、区域规划类型、基本任务、主要内容 区域规划的类型 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来划分 按行政管理的区域来划分 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五、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均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在地域范围大小和规划内容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方面,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结构;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城市规划对区域规划所确定的建设布局的具体落实,并可在落实过程中作必要的修订; 城市规划的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部分内容在城市规划中的渗透。第六章 城市经济区与区域一体

43、化发展一、城市区域1、城市区域提出的依据 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 城市发展自身的具体条件 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的和经济的) 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 城市的建设条件(用地、水源、交通等) 城市自身(邻近的周边地区)的资源条件 城市发展的区域基础(尤其是经济基础)2、城市区域的类型 相当于行政区的城市区域 现存的行政中心的吸引范围往往与行政区划范围不一致 毗邻的区域城市的经济吸引范围 两个毗邻的经济中心二、城市经济区1、概念 城市经济区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相互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城市经济区的特点(与综合经济区相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