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藏戏.doc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2368059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藏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藏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藏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藏戏.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 藏戏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探究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2. 感受藏戏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体会藏文化的魅力。3.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重点、难点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突破方法 (A案)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B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难点 感受藏戏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体会藏文化的魅力。突破方法 (A案)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藏文化的魅力。(B案)课前搜集关于藏戏的资料,加深了解。教法与学法教法 (A案)讲授法、情境教学法。(B案)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学法 (A案)阅读法、合作学习法。(B案)合

2、作探究法、问题研究法。教学准备(A案)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音乐及文字资料;搜集学生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多媒体课件。(B案)京剧的介绍、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A案一课时课时目标1.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探究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2. 感受藏戏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体会藏文化的魅力。3.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 师: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地方过传统节日的习俗,其实不同地方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呢!你们知道的有哪些?(黄梅戏、花鼓戏、川剧变脸)2.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3.

3、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明确任务,读准字词1. 默读“阅读提示”,看看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什么要求。2. 检查预习情况,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僧人脱缰响彻哄堂大笑开山鼻祖獠牙演绎优哉游哉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藏戏的。(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两个方面写的)四、合作学习,了解特点1.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2. 师:藏戏的创始人是谁?关于他有怎样的故事呢?读第47自然段。3. 学生交流汇报。4. 教师补充有关唐东杰布的资料。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

4、山鼻祖。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力量的化身。五、了解特点,感受魅力1. 小组合作探讨:藏戏与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2. 交流讨论。(1)“面具”的特点及作用;(2)舞台简朴;(3)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4)开场、正戏、结尾有固定的程式;(5)唱腔、动作丰富多彩;(6)演出时间长。3. 交流搜集到的藏戏资料。4. 有感情地朗读第818自然段,感受藏戏独特的魅力。六、品味语言,体会写法1. 齐读开头的反问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2. 把这些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说说反问句和陈述句哪个好,为什么。3. 感受藏戏的特点和与其相

5、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找到和开头三个反问句相对应的描写内容。“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第814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第1516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第17自然段。4. 本文是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两方面来写的,详细写了哪一部分?(详写藏戏的特色,这也是课文要表达的重点)5. 本文的表达有什么特点?(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来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七、课堂延展了解其他剧种的形成过程及特色。板书设计4* 藏戏形成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特色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

6、时间长课时作业一、填空。藏戏一文中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二、连线。国王绿色面具柔顺王妃红色面具威严巫女白布或者黄布缝制的面具压抑和恐怖妖魔青面獠牙两面三刀村民 半黑半白朴实敦厚三、查找其他剧种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教学反思藏戏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的说明为前提,以形象的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写作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本单元其他课文有较大的不同。考虑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教学时重点关注了“阅读提示”中的内容,让学生围绕提示中的问题读书,做到有章可循。我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7、,我再引导学生读熟课文,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批注,并交流收获和体会,积累语言。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已经很强,大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全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我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评价鉴赏的能力。B案一课时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探究新知1. 读词语。僧人脱缰响彻哄堂大笑开山鼻祖獠牙演绎优哉游哉2. 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藏戏的资料。参考答案:1. 略。2. 略。一、戏曲

8、导入1. 播放京剧片段,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剧种。2. 师:有一种戏,比京剧还早400多年诞生,被称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这就是“藏戏”。3.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检查自学情况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认读。2. 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藏戏的资料,谈谈对藏戏的了解。三、初读课文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2.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3. 浏览课文内容,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藏戏的形成和特色)4. 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特色呢?通过播放直观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

9、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厘清文章脉络,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合作探究二、探究思考题1. 合作读第47自然段。2. 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3. 说说藏戏有哪些特色。参考答案:1. 略。2. 藏戏的形成是因为唐东杰布想为民造福,修筑桥梁,于是和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一个戏班子。他们到处说唱,到处劝人出钱出力。不久,一座座桥梁架起了,藏戏也因此形成了。3. 戴着面具、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四、研读课文(一)了解藏戏的形成1. 师:读一读介绍藏戏的形成的部分,用自己的话在组内说一说。2. 师:谁愿意向同学们介绍藏戏的形成?3.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聆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了解了这个传

10、奇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4. 教师总结。(二)了解藏戏的特色1. 交流藏戏的特色,教师相机板书:戴着面具、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2. 读第13自然段,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3. 默读第8自然段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说说感受。4. 欣赏面具图片。5. 小结:作者从面具、舞台、演出时间等方面介绍了藏戏的特色。引导学生读唐东杰布的故事,了解藏戏的形成,以自学、自读、自悟为主,采用交流的形式,不作过细的分析。藏戏的特点要结合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讲,让学生通过朗读和分析具体语句,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1. 说说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1、。2. 阅读下发的资料,仿照文章开头的形式,为京剧的介绍设计一个开头。参考答案:1. 略。2. 略。五、课堂基础过关训练完成“随堂练习”。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感悟文章的写法,并尝试着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进行写作。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六、课堂小结师:利用网络了解其他地方的戏剧,增加对戏剧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利用网络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戏剧艺术的热爱。资料链接京剧艺术特色京剧,又称“京戏”“国剧”“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可以说京剧集我国戏曲之大成,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

12、,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充满了无限的艺术魅力。京剧是一个由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交流、融合而成的剧种。1. 程式化:京剧表演的过程和形式都已形成固定化的程式,不同行当的唱念有各自不同的声腔和动作,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京剧的服装、脸谱、道具等也有相当明确的规定。2. 服装特点:纹样在戏装中,不仅是装饰,也具有象征意义。皇家的服装多用龙纹图案,它是封建权威的象征;武将的开氅多用虎豹图案,象征勇猛;文生的褶子描绘梅、兰、竹、菊,与他们的性格气质有关;而谋士的戏装用太极图、八卦来象征智慧和道术。3.

13、 综合性:京剧中包含了多种艺术形式,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京剧中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4. 舞台和时空方式:京剧舞台过去没有大幕,观众一眼就能看清整个舞台。舞台上一般只有一张带桌围的桌子、两把带椅披的椅子,称为“一桌二椅”,桌围和椅披上都有装饰性的绣花。有时舞台上什么也没有。后来在台前增加了大幕,演戏之前用它把舞台遮掩起来。5. 虚拟性:京剧的场景和道具相当简单,但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演员在台上用高度虚拟化的表演引发观众的想象和共鸣。6. 音乐的特点:京剧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坚

14、毅的情绪;二黄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抒发沉郁、悲愤的情怀。教学反思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使其加深自身的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让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我只进行点拨和引导,把课堂的主场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有目的地探讨、交流,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我从课文中选取合适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做到读写结合,将文中的写作方法加以运用。课堂拓展的京剧相关资料,也激发了学生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课堂上推荐的内容、布置的作业其实只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从而使他们走进更为广阔的民俗文化的天地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