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与测试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23632954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与测试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复习与测试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与测试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与测试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习与测试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 (一)命题的几种常见形式 a.全命题。这是一种传统的命题方式。前些年曾有人说命题作文出现了危机,但从近几年中、高考状况来 看,命题作文又显露了朝气。特殊是中考,命题作文是比较常见的。这是因为与给材料、自拟题目相比,它可 以考查学生审题和选材的实力,这是它突出的优点。在想像实力、表达实力等方面,其考查功能也不逊于给材 料、自拟题目。它唯一的缺点是简单被人猜中。命题人既想用命题的形式又要尽量不被人猜中,就要在一些题 目上有所改变。如写惯了我的班集体或我爱班集体,就改变为我和我的班集体;写惯了课间 ,来一篇课后;写惯了挫折失败之类的题目,换一个我经验的一次小波折,可能就

2、不那么顺 手了。 特殊要留意:全命题的特点在于一个“全”字。以我经验的一次小波折这个题目为例,中心语是“波 折”,前面加了三个定语:是“小”波折而不是大波折,是“一次”而不是多次,是“我经验”的而不是别人 经验的,也不是“我听说”的。用层层限制增加审题的难度,也可以和某些类似的题目区分开来。 也有一种命题作文不仅是全命题,而且带提示,目的是启迪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选材,如94武汉题生 活赐予我的思索和94南京题掌声都有这样的提示,它们在选材上为考生划定了范围,有的还提出了详细 要求。这是全命题作文的一种新形式,它降低了考试难度,代表了全命题作文的一种新趋势。 b.半命题。如我多想、我理解了,省

3、略号部分和横线上让考生自己填上恰当的词语; 还有一种半命题供应备选词语,如,94年贵阳题记一堂的课,备选词语有“生动、难忘、印象深刻 、喜爱、好玩、有教化意义”等。这两种方式实际都是帮助考生确立中心和选材,自由度较大,范围较广,使 考生能够为所欲为地抒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和情,因为中心和材料是自己选取的,写起来不简单“跑题”。 c.给材料。一种是给材料写争论文;一种是给材料写记叙文有的是续写,有的是改写,有的既不是续 写,也不是改写,而是让考生依据材料发挥想像,写一篇记叙文;还有一种是给材料写说明文。给材料作文的 材料不同于全命题或半命题作文的“提示”,提示仅是一种启发,并不供应故事情节或某些详

4、细状况,记叙或 争论都只能以它为引子而不能以它为依据;给材料则不同,或给出故事情节,或给出详细状况(事实、数字、 言论等),它不是记叙或争论的引子,而是记叙或争论的依据依据它,或绽开想像与拓宽意境而记叙,或 纵横发挥与联系实际而争论。 d.给材料命题提示。如94安徽省的材料作文就是这样的:先给了一个关于美国科学家在太空中放射“ 太阳帆”,使黑夜变为白昼以及本世纪末太空中将出现50面“太阳帆”的材料,要求依据材料进行设想,假如 本世纪末你居住的地方有一面“太阳帆”,你和四周的人将如何度过那美妙而奇妙的夜晚。题目是奇妙的夜 晚。还“提示”道:可以写传统节日的夜晚,可以写周末的夜晚,可以写安静山村的

5、夜晚你或许在天文 台上,在试验室里,在高校校内里,在商贸大厦里,在乡村小道上这样将材料、命题和提示结合起来,考 生发挥想像时既有材料做依据,又有“提示”做引子,还有题目作为记叙的范围。如能充分留意这几点,作起 文来就不简单离谱。它既有限制,又有自由,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想像实力和表达实力,是命题作文与给材料 作文相结合的产物。 (二)作文三要素 a.内容。包括立意、选材、中心等。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行分的。立意确定选材,选材要听从中心的需 要;立意须要选材来支撑它,中心须要选材来突出它。没有选材,立意和中心就都是空的。立意是关键,选材 是保证,中心是把握。 “意”就是思想,就是观点;“材料”就是

6、事迹或事例,也包括道理;“中心”就是题目所限定的范围。 例如记一次升旗活动(94沈阳题),表达爱国的思想感情是立意,同学们在升旗活动中肃穆仔细的表现, 以及国旗下充溢爱国精神的讲话是选材,中心是“升旗”,不能丢开“升”字而写国旗,否则就脱离中心了。 又如谈挫折(94西安题),挫折可以使人“吃一堑,长一智”,少犯错误,这是立意,列举自己的或四周 的人从挫折中奋起的事例以及古今中外名人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及言论为选材,这些材料都必需是从不同侧面所 选来的“挫折”。列举事例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谈”即辩证的分析来阐述“吃一堑,长一智”这个观点。 假如所选事迹或事例不是挫折,或虽列举一些受挫折的事迹、事例

7、而不“谈”,都是脱离中心的表现,也都是 不切题的表现。前者将导致“驴唇不对马嘴”,后者将使文章写成记叙文而不是争论文。 立意应力求深刻,至少要做到正确;材料应力求充溢,至少要做到详细,中心应力求突出,至少要做到明 确或基本明确,要切题或基本切题,这就是对内容的基本要求。 b.结构。对结构的基本要求是:严谨,完整,有条理,分段恰当,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结构严谨的详细要求是:前有交代,后有照应;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前后一贯,首 尾一样。 完整,就是有头有尾,首尾呼应,没有残缺的句或段。 有条理,就是句与句、段与段的先后依次支配得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符合逻辑。紧紧围绕中心事

8、 件或中心话题,不旁逸斜出,也不东拉西扯。 分段恰当,标准一般是看一段之内有几个中心:假如有一个中心,则分段恰当;假如有两个以上的中心, 则分段不恰当。有的也可以几个小自然段合起来表达一个中心。 层次,既指段与段之间的层次,也指一段之内句组与句组之间的层次。层次清晰与否要看各段中心和段内 各句组中心是否明确,以及它们的依次是否合理。 材料处理上详略不得当,将影响结构的匀整。 c.语言。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清晰,通顺。清晰,就是明白,不含胡,不模棱两可,不唆, 不自相冲突。通顺,就是句子结构完整,句子成分搭配得当,句与句之间意思连贯,顺畅。 清晰,通顺,是对语言在表达内容上的要求。 除了这个基本

9、要求,还应当讲求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不矫情,不雕词琢句,不用华丽的词藻包装空洞的 内容;不写空话、假话、套话,只写真话发自内心,不假雕饰的话。 生动形象也是一种语言风格,它和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并不冲突。在一篇文章之内,它们完全可以相得益 彰。朴实无华如同去掉一个人涂在脸上的胭脂粉,生动形象如同给一个人画像,突出他外貌或气质上的某种特 征。只有去掉涂在脸上的胭脂粉,再现其原来面目,才能更好地突出其特征。生动形象须要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运用得好,能使语言锦上添花。尤其要留意运用簇新、生动的比方;善用比方,是一个人有才华的表现。 (三)作文三部曲 a.构思。构思就是打“腹稿”,是行文前运专心思的一种

10、过程。构思的范围包括立意、选材、中心、结构 等。概括地说,就是想一想“写什么”和“怎么写”,如能做到“成竹在胸”,提起笔来便能思如泉涌,直到 尽其所言为止。假如没有这个步骤,想到一点就写,有时会感到写了几句便写不下去了。常见有的考生写了一 段又划掉重来,就是没打“腹稿”的原因。有的人作起文章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完一看,该写的没写,不 该写的倒写了不少;也有人写完后,竟不知写了些什么。这都是没有“成竹在胸”的结果。“腹稿”的有无和 是否成熟,确定着行文的速度和文章的成败。 打“腹稿”时想到的内容可能较多,灵感也会突然出现。内容多须要整理,灵感出现了,必需马上捕获, 而在打“腹稿”的过程中要刚好

11、用简而明的词语把它们记录下来,形成一个简洁的提纲。在行文过程中,对提 纲还可以随时调整或加以补充。有一个简洁的提纲,“写什么”和“怎么写”就有把握了。 b.行文。行文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莫忘点题。题目往往表明一篇文章的中心:或记叙的中心线索、中心人物、中心事务;或说明的中心对 象;或争论的中心论点、中心论题等。作文最怕“跑题”,“跑题”则文不对题。因此,在行文过程中要特殊 留意点题,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这等于提示自己:要紧扣中心。 要瞻前顾后。前面提到的人、事、物、景,后边应有照应;后边打算写到的人、事、物、景,前边应有 所交代。前后照应,可使结构严密。 进入角色。如同演戏,要假戏真

12、做。否则,让人看出假来,将大煞风景,一切宣扬效果也将化为零。作 文也是这样。假如续写一段故事,你得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假如不 是这样,而是看风景似地站在一旁观望,是无法吸引人,更无法感动人的。 倾诉肺腑。假戏可以真做,假话却不能当成真话写。作文必需写真话,必需倾诉肺腑之言;真话使人信 ,肺腑之言能感动人。吐露真情实感,不自欺欺人,写起来才能顺手,也才能有特性;否则,连自己都不信任 的话怎能写得下去?即使牵强写下去,又怎能鼓舞人、教化人、打动人?而假如不能鼓舞人、教化人、打动人 ,一篇文章就等于一张废纸。 一挥而就。灵感来了,思路接通了,要始终写下去,不要在个

13、别词句上耽搁时间。灵感稍纵即逝,思路 一旦中断,再接通也要费时间。完全沉入写作意境中去,一挥而就,一吐为快,一篇行云流水似的文章将会从 你手下诞生。 c.修改。考场上作文,写完后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要作大的修改是不行能的,但一点不修改也是不行的 。写完后至少要看一遍,边看边改 改错字。改病句。补漏洞,如没有交代清晰的地方要做补充交代,没点题的地方要点题,该争论而 没争论的地方也要补上。润色。该形容而没有形容,该限制而没有限制,该强调而没有强调的地方都要适当 加以修饰。 (四)作文胜利的必由之路 a.要作文,先做人。这是作文的根本。如同演戏,坏人演不了英雄,思想品德不高尚的人写不出歌颂时代 新风

14、尚的好文章。即使写说明文,也要有仔细、求实的思想作风做基础。 用不着这样反对:莫非写坏人、演坏人,自己也要成为坏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坏人坏事,好人一般 是想不到、也做不出来的,但是好人可以调查探讨,可以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分析和鞭挞坏人坏事,所以好人可 以写坏人坏事,也可以演坏人坏事,而坏人却不能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分析和歌颂好人好事,他们只能用资产阶 级世界观歪曲好人好事,所以坏人写不出好人好事。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心里想的,口里说的,笔下写的,应当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努 力净化自己的心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 的人,一

15、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确是作文的根本。 b.广泛阅览。几乎没有一个作家、没有一个作文写得好的人,不说他们之所以成为作家、之所以作文写得 好,缘由之一是得益于广泛阅读。随意翻翻,长学问,增才智,开眼界。有心于作文者,还能从博览中吸取多 种作文的方法。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功课重,考试压力大,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了。这是作文胜利之路上 的一个障碍。语文课本上的篇目原来就不多,为了升学考试,有些老师只教基本课文,非基本课文不教,自读 课本有些学校不订,有些胡涂家长还禁止孩子看课外书(当然,有些不好的书的确应当禁止),学生脑子里充 满了作业题。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即使把基本课文嚼烂了

16、也走不上作文胜利之路。明乎此,语文老师必需大力 提倡并实行一些措施引导和激励学生广泛阅览一切于智力开发和陶冶情操有益的书刊。 c.取法乎上。书店里和书摊上摆着各种各样的中学生作文选,学生往往视若明珠,家长们也以为这是学习 作文的范本,于是,学生们的案头或床头便充斥着这类书刊了。要说这些书刊里的作文都不好,那也不是,但 终归不是成熟之作,不免有这样那样的瑕疵,若以它们为范文而仿照之,则难免瑕瑜兼收。“取法乎上,仅得 其中。”若取法乎中,则仅得其下了。因此,选作范文的须是名家名篇或文章高手之作。多读、熟读中外名篇 佳作,才能将你领上作文胜利之路。 (五)作文胜利的几种方法 a.起承转合。这种方法比

17、较适合于写争论文。假如写一篇谈挫折(94西安题),开头大略地说一说一 个人要成就一件大事,没有不经验一番挫折的,这就是“起”;然后承接上文列举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 从正面阐述这一观点,这是“承”;再换一个角度从反面列举事例进行论证,这是“转”;最终总结全文,这 是“合”。这种写法,符合辩证思维逻辑,结构层次分明。只要观点正确,有充分的事实和道理作论据,写好 是不难的。 b.稀奇制胜。刘国正诗云:“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循法作文章,老死只平平。”作文有法而无定法 ,写“平平”的“循法”文章是难以取胜的。“待到着笔时,舍法任神行。谓神者为何?思想与感情。”仍以 谈挫折为例,上面提到的“起”只是一种写法,假如自己亲自经验过一次挫折,就可以从这次挫折写起, 由事入理,由个别到一般。这样写,由于是以亲身经验为立论的依据,道理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读性强 ,劝服力也强,自然简单写好;假如没有亲身经验做立论的12下一页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