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主义思想》读后感.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23584036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守主义思想》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保守主义思想》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守主义思想》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守主义思想》读后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保守主义思想读后感 保守主义思想读后感当一般人听到保守主义这个词时,大多会在头脑中产生一种守旧,落后,冥顽不化的印象。但其实保守主义思想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古老。现代保守主义思想发端于法国大革命(1789)之后,比人们熟知的法国启蒙运动还要年轻。由于保守主义思想家一直反对那些脱离详细情境,空洞,抽象的理论和教条,因此保守主义思想虽然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但是始终以来很少有人明确提出究竟保守主义所指为何?保守主义思想(The Conservative Mind)是美国保守主义思想巨擘Russel Kirk (罗素柯克)在1953出版的一本经典著作,梳理了现代保守主义思想发展历程,介绍了多位有

2、重大影响的保守主义思想家和政治家,同时总结和提出了保守主义思想的基本理念。该书是保守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著作,开启了美国现代保守主义运动,并影响了尼克松,里根等多位美国总统的施政。1989年柯克被里根总统授予总统公民勋章。保守主义思想的内容和适用性并非局限于历史 和 政治思想史,而是一整套融合和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是经济学 和 管理学的 世界观 和 方法论。现代保守主义思想最起先是一种反应。18世纪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视察法国在革命期间种种混乱的社会乱象,对比和反思英国传统和社会变革历程,提出当时正在法国进行的革命浪潮与英国的历史和传统是格格不入的。他感到

3、必需警告当时英国某些蠢蠢欲动的政客和一般民众不要被看似浪漫的革命口号所蛊惑从而步法国的后尘,于是提笔给一位英国贵族写了一封有关法国大革命的长信这即是后来奠定伯克现代保守主义思想之父地位的反思法国大革命一书的雏形。伯克在反一书中指出了法国革命的种种弊端,并做出了法国大革命的毁灭性的破坏终将导致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强权的出现,唯有它才能够维持社会免于全面的混乱和崩溃精准预言。在伯克去世后7年后,这条预言里终结法国混乱给自己戴上皇冠的专制者正是拿破仑。始终以来在中国人的脑海中西方好像是一个整体概念它代表着欧洲及其通过扩张发展到北美,澳洲等地的一种涵盖了历史,社会,政治,文化,治理模式 等内容的一套全整体

4、系。但其实在所谓的西方内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条显著的分野,姑且其称为:英美保守主义 和 大陆专制主义 的分野。简洁讲就是英吉利海峡一边的英伦三岛 与 对岸欧洲大陆各国 在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理念,治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的显著差别,竞争,对抗,甚至是斗争。在英国历史学家David Starkey看来(参见纪录片The Churchills)保守主义和 专制主义 的这种差别和冲突在西方的历史中屡见不鲜: 路易十四 与 英国的斗争,拿破仑斗争,威廉二世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纳粹挑起的其次次世界大战,其实都是英吉利海峡西岸 与 东岸之间的大对决。我没有具体了解过David Starkey其它历

5、史观点,但是在我看来保守主义 和 专制主义 之间的缠斗 其实贯穿了整个西方历史:古希腊 和 古波斯之间的对抗,希腊内部雅典 和 斯巴达的对抗,古罗马和古迦太基/埃及/波斯之间的对抗,中世纪欧洲与奥斯曼帝国的对抗,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对抗,今日西方内部欧盟 和 美国的分歧,美国内部共和党 和 民主党 之间的分歧,欧洲国家内部左翼 和 右翼的分歧全部这些或多或少都可以看作是 保守主义 和 专制主义 之间长达数千年缠斗的一个支脉。柯克将保守主义思想总结为以下6个方面。我发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与之相像的理念。这其实并不应当让人感到太过意外。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的本性都相同,一种在西方源远流长有着

6、巨大影响的思想和文化体系,不行能在东方历史和文化中毫无印记。下面我在列出Kirk 总结的6条保守主义理念同时,添加了我个人的一些理解,并例举了一些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1. 保守主义确信存在着某种主导社会生活和个人良心的圣神意志它在权力和义务之间建立起永恒的联系,将伟人和凡人,活人与死人连为一体。归根结底,政治问题是宗教和道德问题。个人理解: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来说,诸如是,非,善,恶 等价值理念都有着肯定的评判标准。善 与 恶 并非仅仅是在不具任何道德色调评价体系之中的不同而已,它们也并非人们可以依据时间 和情景 的不同而可以随意评价 和 转换的相对概念。善 比 恶 更好,更可取,更

7、正确,更美妙这是肯定而非相对的。在特定情景之下以追求这些价值为目标而形成的道德体系其好坏凹凸,是非对错,也是肯定而非相对的。人类社会并非是仅仅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存在的一个生物群落,而是必定带有道德色调的一种道德共同体,其存在和维系必需依靠在全部共同体成员(甚至包含已经逝去和 未出世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强有力的情感,价值 和 道德联系 和 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举例:(1)天命观:在中国历史上,常用来说明新政权取代旧政权的合法性,主见朝代兴衰、君主更替,不完全是人类所能限制的。假如为政者不守德而失道,就会失去上天的支持,上天支持的对象自然能够称帝称王,上天不支持的对象则会衰弱灭亡;(2)孟子认为

8、人本性之中存在与生俱来且无法变的四种倾向,即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顾炎武所谓 亡国 与 亡天下 之别: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国家可以崩溃和灭亡,朝代可以更迭/改名换姓,这是争权夺利者必定导致的结果,但假如连传统和 道德体系 也消亡了,那才是真正可怕 和 无可挽回的亡天下。)2. 保守主义珍爱多姿多彩并带有神奇色调的传统生活,因为它明显区分于大多数激进观念体系所推崇的日益狭隘

9、的整齐划一,以及同等和功利主义的目标。个人理解:保守主义反对以片面 和 单一的评价体系,特殊是以所谓同等为口号 和 纯粹的利益得失为唯一标准来看待和衡量一切事物,并以其为行动指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举例:(1) 孔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2)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3) 孔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3. 保守主义坚信社会须要多种秩序和等级。唯一真正的同等是道德上的同等;假如被强制立法推行,全部其它试图同等化的努力

10、都将引人步入绝境之地。个人理解:世间各类事物,理念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且不行能以人的意志或努力所消退。因此必需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合理和稳定的秩序,以保证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有序进行。假如片面强调同等,并且天真地认为人皆可尧舜,那必定带来混乱 和 灾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举例:(1)孔子和儒家所推崇的礼,即为社会治理 和个人生活所必需遵守肯定的传统,准则 和 秩序(2) 礼崩乐坏: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周代封建制度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寓意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受重大变局,亟需内圣外王之人改进。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

11、范。)4. 保守主义信任财产和自由密不行分,经济上的均等化并非经济进步。假如歼灭私人财产,自由将不复存在。个人理解:从中学思想政治课起先,我就对私有制和私人财产这两个词有了负面看法:这代表了资本家的贪欲。虽然这一影响至今无法消退,但是最近几年我却对私有财产有了新的理解:穷人和 富人 谁更须要私有制呢?富人拥有的已经许多了,他们可以调集广泛的社会资源,就算财产数字削减一些,那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是穷人拥有的原来就很少,假如他们的财产权得不到保障,那么他们的生活就会遭遇重大打击。财产权其实不只保障了财宝,保守主义者坚守财产权不行侵扰是因为财产权是个人自由的坚实堡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举例:

12、孟子: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有固定产业的人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假如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5. 保守主义信任旧习惯,不信任诡辩家和算计者。人必需限制自己的意志和欲望,因为保守主义者认为心情是比理性更大地支配人的力气。传统和合理的习俗能够制约人的无法无天的冲动。个人理解:罗恩夫人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闻名的政治家。1793年在法国大革命的余波中,当她被雅各宾党派送到断头台时留下了一句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在当时的西方和法国自由是个新兴和时髦的概念,法国的民众怀着对这个抽

13、象概念的浪漫幻想,在革命家和革命口号的鼓动之下想要彻底抛弃法国的传统再造法国,甚至再造人性,结果给法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在保守主义者看来,传统和习俗并不因为其年头久远而丢失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新兴和 时髦 的概念和口号,也并不因为其新就肯定更为合理和科学。认为新比旧更合理 和 科学,是19世纪末以来人们误读进化论所产生的偏见。事实上由于人的理性 和 学问的有限性,新的概念和理念由于没有接受长期社会实践的检验和 纠偏,其有可能含有巨大的隐患和危急。而现存的传统和习俗却历经长时间不同时代人们的检验和矫正,而没有被淘汰,其必定带有很大的合理性(特殊是对于人性中放纵的一面有充分的了解和防范),

14、哪怕这种合理性不能被当下的人所立刻理解。保守主义者在对待传统和习俗时总是抱着谦卑,诚敬的看法,在没有确凿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不合理之前,绝不轻易对其妄加改动;相反他们对待那些新兴和 流行的观念总是抱持一种 怀疑 和 审慎的看法,在没有充分和大量的证据证明其合理性之前,绝不轻易信任和接受。历史告知我们世界上凡是那些想要(全盘)抛弃和推翻传统,高呼铸造新人性,建立新世界之处的人们后来都事与愿违地经验了巨大的灾难,这不是没有缘由。保守主义认为人性中有许多固有的恶习和坏的倾向,而传统和习俗中隐含有许多前人留下的防错机制,假如断然打破和变更传统,就有可能让人性中的恶滋生出来,危害个人和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15、的举例:(1) 发源自儒家思想,但已经被后代完全污名化的 礼法社会 和 礼教;(2)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3)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处,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愧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4)钱穆在国史大纲提出国人对待历史和传统时应当怀着一种温情与敬意。6. 保守主义认为改变与改革并不是一回事,通常,创新更像是吞噬人类的火灾,而非进步的火炬。社会必需有所更张,因为缓慢的改变是自我保存的途径,就像人的身体恒久都在自我更新一样。个人理解:保守主义

16、并非像人们所通常认为的那样 一味地抗拒和反对改变。事实上保守主义者在认定一项改变是必要和恰当之时,通常是改变和变革的推动者。比如伯克作为英国政治家,在美国独立斗争期间反而怜悯和支持美国的革命,缘由是他认为美国的独立诉求和愿望符合英国古老的传统和宪制。所以保守主义并不是一味地反对改变,它只是反对那些仓促,武断,不计后果,甚至被其他人所蛊惑和利用的改变。他们认为在国际/国家政治,政府政策 和 社会变革 层面的变更应当是审慎,深思熟虑 和 缓慢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举例: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柯克总结和提出上述6条理念也是针对18世纪以来出现的各种激进主义思潮的某种反应 和 对抗。这些激进主义思潮和观

17、点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1. 人的可完善性和社会进步的无限性。激进派人士认为教化,实在法和环境的改造可以将人塑造成神:他们否认人类有趋于暴力和犯罪的自然倾向。2. 蔑视传统。理性,冲动 和 物质确定论 分别被推崇为导向社会华蜜的引路者,比先人的才智更值得信任。正规的宗教被拒斥,各种不同反宗教的观念体系被拿来做替代品。3. 政治均等化。秩序和特权被践踏;彻底的民主也即实践中尽可能干脆的民主是激进派所宣称的志向。4. 经济均等化。古老的财产权尤其是土地财产权利受到几乎全部激进派人士的质疑。从上述保守主义所推崇的理念 和 反对的思潮中,我们可以看出保守主义者们在精神气质上 和 对人性与世界的看法上 有

18、如下两个特点:1. 世界是困难的,人性(包括理性)是有巨大缺陷和局限的:保守主义者主见缓慢变革,总是对新思想,口号,方法抱持怀疑和审慎看法的根本缘由是他们深刻相识到 事物的多面性 和困难性,其很难被具有缺陷和局限性的人类(理性)所正确认知和把握,而且人性中还先天具有许多易变性 和 恶的倾向这一切使得审慎成为保守主义者最为推崇的美德。2. 现实感 和 妥协性公允,正义,同等,自由保守主义者认同这些是人类最高 和 最应当被激励追求的终极价值。但是他们同时深知人类追求这些价值道路本身的曲折,艰难和 不确定性。与片面,激进地追求这些价值,总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实现这些终极价值的愿望相比,保守主义者认为依据

19、详细历史阶段,社会环境 和 详细情景找到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法更为重要,尽管这在许多时候意味着要向现实,甚至是敌人,妥协。但是妥协并不代表放弃志向和停止前进,而是迈向志向的坚决一步。柯克最初给保一书起的名字是保守主义的溃退,缘由是尽管保守主义思想到处闪烁着才智的光线,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保守主义在与近代出现的种种激进主义思想的竞争中已经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它无法抗拒工业主义,集中化,世俗主义和同等诉求的时代主流。自伯克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里,保守派不断收缩自己的阵地,处于节节败退的境地中国人常说不应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对于思想理念来说也同样适用。假如我们仅仅以是否流行 和 受

20、众的多寡来作为推断某种思想体系价值的标准,那无异于将人类自身看成是仅仅依照生物属性 和 外界刺激而存在的生物体任何的思想和道德价值对其来说都将是多余的。最终,如前文所提及虽然我们能够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不少与保守主义原则相像的理念和思想,但是不得不承认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和主流(政治)文化中并不占据主流,其影响力也是特别有限的。全世界人们的文明和思想成就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宝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以某种思想是源自西方还是东方来确定是否接受和接受它。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假如某种思想的确宝贵和有效,那么我们就应当光明正大地对其加以学习运用,哪怕这种思想来自我们的敌人这才更加符合传统中

21、国圣贤所推崇的那种恢宏刚劲,吐纳乾坤的气质,这才中国人应当有的胸怀。在现实层面,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保守主义成分和理念,对于促进大众了解和运用保守主义思想更是百利而无一害,而且也是更加可行的路径对于既定志向目标之下 方式方法的斟酌 和 审慎 也完全符合保守主义的理念。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