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8《枣核》导学案及知识点.doc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34931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8《枣核》导学案及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8《枣核》导学案及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8《枣核》导学案及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28《枣核》导学案及知识点.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8* 枣核 1、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然后展示“枣核”的图片,师:同学们,见过枣子吗?它们的核有多大?2. 出示课文中图片那个枣核般大的孩子的图片。教师激趣: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能做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他的传奇故事。3. 齐读课题。二、目标引领知识与能力 1. 认识“核、妻、爹、犁”等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折、涨”。2.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过程与方法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了解“枣核”的故事。2.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讨论交流。3.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情感态

2、度与价值观感受枣核的勤劳、聪明、勇敢,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习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续编故事。学习难点:感受枣核的勤劳、聪明、勇敢,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法指导:首先创设情境,利用课文插图,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然后解决字词问题,扫清阅读障碍。再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最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试着续编这个故事。三、字词运用(一)生字词,开火车读准字音。 h q di l zh 枣核 夫妻 爹娘 扶犁 折腾 kn shng f b zhng困得很 牲口 官府 善罢甘休 涨得通红(二)多音字。折:sh( 折本 )

3、zh( 折断 ) zh( 折腾 )涨:zhng(涨价) zhng (头昏脑涨)(三)通过查字典,交流对难点词语的理解,扫清词语障碍。衙门: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缰绳:牵牲口的绳子。衙役:衙门里的差役。惊堂木:旧时衙门里审判案件时用来拍打桌面以显示声威的长方形木块。岂能:怎能,哪能。钱褡:古代装钱物的口袋。善罢甘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式)。大摇大摆:形容走路挺神气、满不在乎的样子。4、 示范朗读 (全文配音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学习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文中用了( 勤快 )、( 聪明 )两

4、个词来形容“枣核”这个孩子。3.梳理小结:枣核是一个像(枣核)一般大小的孩子。他既(勤快)又(聪明),比正常的孩子还(能干)。有一次,他帮乡亲们牵回被衙门牵走的(牲口),被官府(捉)了。 最后,枣核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才干),成功地离开了官府。6、 精读领悟(一)枣核的形象1.问题引领:(1)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画出相关语句。(2)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2.学习提示:(1)枣核是一个只有枣核那么大的孩子。默读第1、2自然段,找出描写枣核的句子。再出示:“果然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这么小的孩子,过了一年又

5、一年,还一点儿也不见长。如果你是他的爸爸妈妈,会着急吗?读第2自然段,读出爹妈着急的语气。(2)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3) 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4) 枣核是怎样帮乡亲们夺回牲口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点击再出示:“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折腾

6、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5)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点击再出示:“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3.梳理小结:枣

7、核身体虽小,却勤劳,比正常的孩子还能干。他还是一个勤劳、聪明、敢做敢当的小英雄。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将村民的牲口解救回村,并顺利逃脱衙役的抓捕,捉弄了县官。(二)故事的启示1.问题引领:(1)你喜欢枣核吗?为什么?(2)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学习提示:(1)同桌间交流。(2)规范、有条理地回答问题。示例:我喜欢枣核,因为他既勤快又聪明。不仅能扶犁赶驴,柴又打得比别人多,还天天干活;不仅牵回了村民们的牲口,还捉弄了县官和衙役,顺利脱险。真是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3.梳理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做人要有正气,要敢于伸张正义。(三)复述与续编1.问题引领:(1)

8、这个故事非常有趣,你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2)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你能接着往下讲吗? 2.学习提示:(1)复述提示:夫妻俩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但他很勤快,学了很多本领。衙役牵走了村里人的牲口,枣核发挥聪明才智把它们牵了回来。衙门捉了枣核,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2)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为了突出故事的趣味,可以通过不同的神态或语气来讲述,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表现。(4)组内练习试着续编这个故事,推选代表全班展示续编这个故事。7、 巩固提高。(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sh zh zh

9、因为经济不景气,叔叔刚进的两批货都打折( zh )出售了,严重折( sh )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 zh )腾了。(2) zhng zhng雨下了三天三夜,河水暴涨( zhng ),晒场上来不及收回的豆子都泡得涨( zhng )了起来,农户损失惨重。(二)按要求写句子。(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用加点词造句) 我不光爱学习,也爱劳动。 (2)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改为转述句) 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他牵的。 (三)选词填空。果然 竟然夫妻俩想要一个孩子,哪怕是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不就,他们(果然)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夫妻俩欢喜得很。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孩子一点儿也不见长

10、,但是这个孩子很勇敢,(竟然)敢与县官对抗。八、比较阅读金瓜儿银豆儿(节选)七月八月,瓜儿熟了,豆角饱了。老两口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来到菜园里,一个去摘金瓜,一个去采豆角。老头儿走到瓜架下,还没有动手摘呢,金瓜自己落地了;老婆婆走到豆棚前,还没动手采呢,银豆角就自己离藤了。瓜儿落下地,一分两半,瓜壳里睡着一个憨敦敦的胖娃娃。豆角离了藤,裂开口儿,豆角里躺着一个嫩生生的俊女儿。老两口好欢喜啊!他们给哥哥取名叫“金瓜儿”,妹妹叫“银豆儿”。转眼几年,金瓜儿银豆儿已经长大成人了。金瓜儿帮爸爸管理菜园:种菜,种苹果,栽葡萄,破破烂烂的小菜园变成了整整齐齐的花果园。春种秋收,不用爸爸再操心。银豆儿

11、帮妈妈管家。她手脚勤,心眼儿灵。又打柴,又担水,又养鸡,又养鸭,还养鹅。什么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不用妈妈再操劳。有了这双能干的儿女,老两口欢欢乐乐,过着好光景。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老头儿在瓜架下得到了一个瓜壳里的胖娃娃 ,叫金瓜儿。老婆婆在豆棚前得到了一个豆角里的俊女儿 ,叫银豆儿。2. 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应该读出( B )的语气。A.激动 B.高兴 C.羡慕 D.伤心3.如果让你复述这个故事,你会怎样复述?九、检测反馈(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你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 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天天干活。 2.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枣核是一个机智、勇

12、敢的孩子? 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 (二)枣核是怎样帮乡亲们夺回牲口的?(用自己的话概括或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枣核先解开了拴牲口的缰绳,接着蹦到驴耳朵里反复地大声吆喝,不断地折腾衙役们,让衙役困乏和大意,再趁机把牲口牵走。 (三)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用自己的话概括或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枣核在衙门里蹦来蹦去,让衙役打不着,还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让衙役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自己趁乱走了。 (四)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做人要有正气,要敢于伸张正义。十、佳作欣赏十一、板书设计28* 枣核名字来历勤快能干救出牲口顺利脱险十二、微课设计

13、 续编故事枣核由一篇民间故事改编,它讲述了枣核这个只有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将村民的牲口解救回村,并顺利逃脱衙役的抓捕,捉弄了县官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勇敢、敢做敢当的小英雄形象。课文导读让我们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续编是为了让我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延伸性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所以,续编要把握好故事的主线,把握好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怎样想象、怎样创造,故事的主线不能变。枣核这个故事后面还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也展开了想象,我想:在衙门里乱作一团的时候,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县官一定非常生气,他决定再去抓捕枣核,这一次要把他的父母也一起抓起来。当衙役们再次来到枣核的家里时,他们白跑了一趟。早在衙役们赶来之前,枣核早就和他的父母收拾好东西,驾着马车去了远方。在另一个村子里,枣核和他的父母开始了新的生活,过着宁静而快乐的日子。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