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23400266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 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2篇2018年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有须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篇一红色家书这本书是在中国共产党85周年华诞前夕正式出版的,是一本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编辑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国家大师季羡林为民间家书系列图书题写了家书抵万金的书名,红色家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汹涌澎湃的革命斗争中,多数志士仁人告辞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惊慌的工作与严酷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溢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家书柔情似水,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沟通,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恋,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寄予着殷切的

2、祝愿。这些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宝,是我们今日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化的好教材。今日我第一次读它。红色家书收录了30多个家庭的50余封保存多年的家书,其中大部分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保藏。这些家书是从3万多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分为反哺义、睢鸠缘、手足情、舐犊情四部分。家书包含亲情、修身、齐家、治国等传统文化的精华,主要篇目有:延安来信、南下日记、英雄泪、母亲的最终一封家书、战地情书等。作者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发自内心的抒发着他们爱党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体现了他们为了革命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惜英勇献身的豪情壮志。在红色家书中,读来最令人感动的就是革命斗争年头留

3、下的家书。它们涵盖了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斗争时期、抗日斗争时期和解放斗争时期。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充满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有的历尽艰险才送达家人手中。尽管家书的纸张大小不同、质地各异,穿越烽火年头,又经数十载岁月洗礼,能够保留至今,殊为不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血脉亲情是恒久割不断的,这时期共产党人的家书中充溢了作者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而家书背后则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坚决的革命信仰

4、,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革命斗争年头的家书中有一个经常表达的情感,就是参军或参与革命工作成为职业革命者以后,就不能在家里尽责尽孝了。仗一打就是几年、几十年,有的没有再见到家人就牺牲了,有的直到1949年革命成功后才与家人联系上。这期间他们的内心充溢了冲突和纠结,但最终还是小家让位于大家,小爱让位于大爱。江西吉安人刘中新是一位经过长征走向华北抗日战场的热血男儿,1938年担当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部参谋。他远离家乡,转战四方,难抑思乡、思亲之情,给家去了数十封信,始终未有接到家信一封。在前天的夜里正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梦见了我的妈妈,妈妈已

5、经老得不像了。我就大喊起来,突然喊了一声,同我在一块儿睡的同志听着了,他就叫醒我问我喊什么,我当时也说不出,细致一想,原来是作了一个梦。现在是全国动员抗战的时候,我在外都是为了抗日救国,不能在家孝顺母亲大人,以后回家再来孝顺母亲大人。为了救国,刘中新抛家舍亲,诞生入死,最终也没能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家乡,甚至连一张模糊的照片也没能留下,留给亲人的只有4封字句滚烫的家书和无尽的等待。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钟敬之从东北奉调随大军南下,进驻上海,任军管会文艺处副处长,参加对国民党官僚资本电影机构的接管工作。6月中旬他给在浙江嵊县家乡的老母亲写了一封信:敬爱的母亲:我离开你已经十二年,你也整整受

6、了十几年的苦难,现在终于出头了,因为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嵊县,我也已在二十几天前回到了上海!母亲,请你不要怪我十来年没有给你信息,因为那时候敌人和反动派不让我们通信,我们应当咒骂那些伙!母亲意外得到雁逝音消12年的大儿子亲笔写来的家书,不啻喜从天降,随即奔赴上海与儿子相见。年逾花甲的老人最终结束了十多年来骨肉离散、苦难频仍的生活。从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中,我们仿佛能够闻到各个时代的气息,感受到家书作者的心脏不停地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逝去的先烈是永生的。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有很多一般的共产党员,为了实现救国的志向付出了鲜血和汗水,他们的价值观和党的宗旨是一样的。从他们留

7、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牢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气。八路军战士冯庭楷含着热泪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写道: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妈妈,我们应擦干自己的眼泪。我万一不幸为人民战死,那也无须乎哭。你看,疆场上那些死尸,哪一个不是他妈妈的爱儿?在这封家书中,袒露了一个战士的情怀:思念亲人,但又无私无畏。之后不到半年,他便英勇牺牲在解放斗争的战场上。天津解放前夕,青年学生杜峻舍小家,顾大家,毅然参与人民解放军,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他不仅用忘我的工作实践了自己的誓言,还激励弟弟

8、妹妹们学好文化,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他在写给弟弟妹妹的家书中说:我加入革命队伍纯粹是要为人民服务。顾这一面,可就把家的那一面失去了。有这里,我要求你们替我多做点吧,在父母面前要听话,要好好求学,将来要给人民服务的,没学问是不成的。在他的影响下,几个弟弟妹妹都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终身为人民服务的志向。红色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再现了历史。书中记载了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小事,其中穿插写信人之间的思想情感的改变,实实在在,触手可及。闻名学者文洁若女士曾经对红色家书作出评价:家书里记载的家庭琐事往往和那个时代的大事连在一起,当大事发生时,那些一般参加

9、者同样是创建历史的主子。这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岗位虽然是平凡的,英雄并不是高不行攀的,也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榜样其实就在身边。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有很多共产党脱颖而出,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血、用汗、用珍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换得大地阳光绚丽,这就是我们现在过上的华蜜生活。华蜜的日子简单使人遗忘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妙的享受,使人渐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色家书,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英勇坚韧的人。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可如今,在一个个鲜活的革命者面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

10、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须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是须要坚决不移的精神去克服。我们今日感受到党为我们创建了良好的工作条件,我们不能辜负了党对我们的期望,奋勉图强,努力工作,享受党的阳光,让党带领我们走向更加绚丽辉煌的明天!品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更加激发了工作热忱。作为一名在一线岗位的教化工作者不仅要酷爱生活、懂得生活,而且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主动向上的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具有显明的时代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强身健体,提升个人的生活情趣,才能恒久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中去。篇二鲜红的封面,鲜红的笔触,鲜红的热血,鲜红的故事。红色家书收录了五十多位革命者的

11、近一百封家书,这些英勇的革命者,有的是知名的老一辈革命家,包括向南、帅孟奇、吉鸿昌等,有的是一般党员。我们无法知晓这些家书的去向,但可以想象,它们或许在硝烟中几经辗转,最终到达一双苍老的手掌;它们或许逃过了绵延的战火,但却寄不到天堂;它们或许在新时代到来之际才重见光明,在一生的等待中慢慢模糊忠孝不能两全,大丈夫有报国之志,为了国家,舍了小家,心中切肤的痛,读罢泪沾襟!给家去了数十封信,始终未有接到家信一封。战士,是坚毅、钢铁和力气的代名词,这样悲凉的句子,也许是从心底最松软的地方生出的。共产党员铁骨铮铮,为了信仰,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人民,不怕刀枪,不怕子弹!可是他们终究是血肉之躯,亲情、友

12、情、爱情,战火中心心念念的家乡,深夜里冷暖交织的梦。在前天的夜里正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梦见了我的妈妈,妈妈已经老得不像了。我就大喊起来,突然喊了一声,同我在一块儿睡的同志听着了,他就叫醒我问我喊什么,我当时也说不出,细致一想,原来是作了一个梦。现在是全国动员抗战的时候,我在外都是为了抗日救国,不能在家孝顺母亲大人,以后回家再来孝顺母亲大人。刘忠新把一个男人的愧疚和思念写成滚烫的字句,四封家书,重复了多数次的承诺,随着他的壮烈牺牲,成了往事。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共产党人依旧没有放弃希望,不论是前方浴血奋战的战士,还是后方供应信息保障的邮政人员,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为了志向,为了信仰,他们抛家舍业,背井

13、离乡,把个人的亲情冷暖埋藏在心头,冒着生命危急去追逐时代的大潮。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路,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场宏大变革。打开国门,很多新事物、新机遇扑面而来,如何将前辈吃苦耐劳、不断战胜自己的精神在新时代下发扬光大?何金慧用她的日记和与父母的书信给了我们答案。从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中,我们仿佛能够闻到各个时代的气息,感受到家书作者的心脏不停地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逝去的先烈是永生的。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有很多一般的共产党员,为了实现救国的志向付出了鲜血和汗水,他们的价值观和党的宗旨是一样的。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可

14、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牢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气。从亲情的角度解读革命,从人性的角度致敬勇士,这该是红色家书的初衷吧,那么多骨肉离散的故事,在斗争这种特别的时期好像已经屡见不鲜,但真正走进这些平凡的家书里,我们找到的,是身为人子人父,最真实的一面,一句句不要怪我,说尽了辛酸苦楚,一句句我很好,让我们想起多少报喜不报忧的过去,应当说,当抛开过于客观又过于奋进的角度,这样的共产党员更能引起共鸣,也让我们的确体会到珍惜二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样那样的缺憾是时代对你们的亏欠,我们感受着家书的温情,也当感谢这个温厚的时代。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