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3280837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雕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古代雕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雕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雕塑.ppt(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29/2022中国雕塑艺术古代雕塑6/29/2022 一、 陶 器 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两大源头和三大体系。 两大源头:一是中国,二是西亚。从目前考古材料看,世界各地大多数新石器遗址都有陶瓷出土。 它们都经历了从土陶、彩陶、黑陶或红陶,向釉陶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人类物质和精神同步发展的“陶器时代”。6/29/2022各各种种造造型型的的彩彩陶陶6/29/2022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汲(ji)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2.炊器,有罐、鼎、鬲等; 3.饮器,杯、角、觚(gu)等; 4. 食器,有碗、钵盘等 5.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陶器的造型6/29/2

2、022 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图片欣赏6/29/2022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图片欣赏6/29/2022女娲神话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创世神话。两点暗示:1.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2.其时人类已经能熟练地制造陶器。 6/29/2022 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创世神话。天神女娲用黄土捏成了一个一个灵巧的活人,甚至用藤子搅拌泥浆,甩向地上,溅落的泥点也变成了人。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个神话至少对应于两个史实:一是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只知

3、其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二是其时人类已经能熟练地制造陶器。生殖崇拜是原始彩陶艺术的主要母体。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人形彩陶壶,就是以生殖崇拜作为装饰母题的典型制品。 人形彩陶壶高33.4厘米6/29/2022 这件彩陶壶采用彩绘和贴塑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全裸的人体。 壶身腹部两耳上方绘两大圆圈纹,其间填以网纹,前后又施有蛙纹(蛙纹隐寓生殖主题)。正面中部蛙纹略去,在空档处贴塑彩绘人体像。 人体正面全裸,头部贴塑在壶颈上,躯体上堆塑了肚脐和双乳,乳头特意用黑彩描绘。女性生殖器官用雕塑完成,象一个突出的符号放在腹部,也是陶壶的正中位置。 这件制品很可能与母神崇拜有关,表

4、达了先民祈求繁衍生殖的强烈观念。而陶容器(如壶)形态上也接近孕妇隆起的腹部,陶壶上贴塑人形人形,更揭示了陶壶的象征性。这件 人形彩陶壶是赋予日用器皿以神圣观念 的经典作品。 1982年辽宁省朝阳市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的石砌圆形祭台基址中,同时发现了好几个陶质塑像。陶塑人像都有隆起的腹部和肥硕的臀部,有明显的孕妇特征。这类陶塑当是祈求生育、繁殖的母神崇拜物。 6/29/2022陶从它产生的最初开始就兼有日用和神器的双重性能。龙凤图腾是原始先民神圣崇拜观念的产物。湖南省高庙文化遗址发现了年前原始人类的祭祀遗址,并且出土了大量与宗教祭祀、巫术有关的艺术神器。其中有一块白陶罐残片,上面戳印着似凤凰的鸟形

5、图案,高庙遗址出土的凤鸟陶片,是陶作为祭祀神器的最早的考古学证据。6/29/2022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发掘出用蚌壳堆塑的龙虎图,距今6000年左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被誉为“中华第一龙”。1958年甘肃甘谷县西坪出土的一件彩陶瓶,上面描绘了一条鱼龙的形象,可以说是陶器上 最早的龙纹。6/29/20221975年出土于庄浪县韩店乡西面源头的齐家文化龙纹镂空响铃陶罐,肩部阴线刻划蛇形龙纹缠绕其间,龙为蛇首,细长身、卷尾,龙身刻箭矢状鳞纹。为齐家文化陶器中以蛇形为其主体的龙纹雏形,学者们则称为“蛇龙变化”。罐内隔开为上下两层,上层可盛水,下层内置陶丸两只,晃动摇响,

6、龙吟细细。6/29/2022 陶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陶器,是由粘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命名,瓷器则是用瓷土(高岭土)烧制的制品的命名。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作原料,采用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统称为陶瓷。我们把人类烧制陶瓷的工艺流程总称为陶瓷艺术(简称为陶艺)。陶瓷艺术处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的变化之中。 由于陶土的宜取宜塑,当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之后,陶器就成了人类最日常、最普遍的工艺制作。从大约一万年前直到今天陶瓷一直没有退出人类日常生活的场景。 陶瓷体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性和独特性。6/29/2

7、022陶器的做法原始陶器 使用粘土作原料,用手盘筑捏制或用捏制或用轮制而成陶坯,然后用火烧成的器皿。 彩陶 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原料彩绘,然后入窑烧制,烧制成型的彩陶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图案。6/29/2022庙底沟型彩陶:是因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发现而得名,它晚于半坡型彩陶。器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最典型。此外还有敛口浅腹盆、敛口罐、长颈罐、重唇尖底或平底瓶等。彩绘主要用黑或紫黑色,纹饰有几何形图案,如圆点、勾叶、弧线、三角带状纹、平行条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等。同时也有仿生纹和植物纹等。 鹳衔魚纹彩陶缸 河南邓汝出土蜥蜴纹彩陶瓶 甘肃武山出土彩陶钵 山西垣曲出土庙底沟型

8、6/29/2022黑陶 颜色呈现黑色,质地较之以前稍微坚硬,实用性较强。波折纹有流彩陶壶 青海乐都出土6/29/2022红陶 呈朱红色面体,与黑陶比较,其色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了长足发展。6/29/20226/29/2022图片欣赏人头形器口彩瓶陶彩塑女神头像6/29/2022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陶后有后有瓷瓷,瓷器由陶,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器脱胎而来。彩陶和釉陶6/29/2022原料不同烧制温度不同硬度.吸水性陶黏土.砂土600摄氏度低.有吸水性瓷瓷土,高岭土1000摄氏度以上高,密实不透水陶瓷的区别:陶瓷的区别:6/29/2022二、青铜器伴随石器时代的结

9、束我国先民进入了奴隶制社会,中华的文明也随之进入了青铜器时代。我国的青铜器时代主要指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是在陶器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上,应用与实践当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制作生活用品、祭祀物品、兵器利器之类方法和产物。青铜器出现的历史必然:1、生存的需要(日用器、酒器)2、战争的需要(兵器)3、祭祀的需要(神器、礼器)6/29/2022日用器:6/29/2022兵器:6/29/2022礼器:6/29/2022鼎文化: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

10、,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 6/29/2022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

11、是商代后期(约前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世纪)由王室所铸,1939年年3月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家历史博物馆。 目前,此鼎目前,此鼎的国博文字牌名是的国博文字牌名是“后母戊后母戊鼎鼎”。然而,没有任何证据表。然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商王元配用明商王元配用“后后”字做头衔。字做头衔。例如武丁元配在传世文献和甲例如武丁元配在传世文献和甲骨文中都被称为骨文中都被称为“妇好妇好”,绝,绝无无“后好后

12、好”、“好后好后”字样出字样出现。徐中舒主编的现。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甲骨文字典典称卜辞用称卜辞用“毓毓”为为“后后”,而司(而司(si)的反写式)的反写式“后后”读读音不变,还读音不变,还读“si”。新鼎名。新鼎名“后母戊后母戊”的推出导致的逻辑的推出导致的逻辑推论是:卜辞没有推论是:卜辞没有“司(司(si)”字!字!6/29/2022四羊方尊通高58.3厘米,重34公斤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商代方尊的代表。现藏于北京 中国国家博物馆 铜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是一种饮酒用具。这件四羊方尊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13、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擅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在此地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6/29/2022毛公鼎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口沿上耸立着两只高大的耳朵,半球状深腹,腹下三只兽蹄形足敦实有力,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毛公鼎内腹部的499个字铭文,是迄今为止西周青铜器上最长的铭文。毛公

14、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为皇皇钜制,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毛公鼎于清朝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周原出土,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南迁至台北,毛公鼎亦在其中。现在毛公鼎收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6/29/2022古代青铜酒器:罍(lei)是大型的盛酒器, 6/29/2022卣:(yu)象形字

15、。本义:古代一种酒器,椭圆形) 青铜制,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也有作圆筒形的,器形变化较多。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商二祀 其卣提梁卣 商毌父戊方卣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共有两件,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交界处,后来均流入国外,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其中,以日本泉屋博物馆所藏较著名,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局部留有很薄的绿锈,其纹饰繁缛,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6/29/2022爵: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6/29/2022瓿b(古代的一种小瓮,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6/29/2022斝ji(圆口,三足,用以温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6/29/2022彝y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6/29/2022盉h古代酒器,用青铜制成,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壶: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