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卷4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3258664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卷4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卷4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卷4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卷4含参考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末检测卷(4)(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名初中生的质量是50kgB一名普通初中生的身高是216cmC中学生通常情况下的步行速度可达5m/sD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2小鹏在福田区保税区乘坐无人驾驶公交车参观,在无人驾驶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道路旁的建筑B沿途的路灯杆C公交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2、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C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D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5手机上的微信可以使用“声音锁登录”,只要机主本人按住说话的按钮,读出屏幕上的那串数字,就可以登录,而其他人操作却不能登录。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6列对生活中的

3、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7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该物质在熔化中质量不变D图中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也不吸收热量8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9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

4、的是()A一天中,操场旗杆影子的长度在不断地变化B透过玻璃砖看笔,发现钢笔“错位”了C用放大镜看字母,字母变大了D人通过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10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11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B用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可以解释“小孔为什么可以成像”C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特点D使用投影仪时,

5、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12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13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14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金属块,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左盘B把此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部

6、分密度为8103kg/m3C把此金属块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D此金属块密度比水小15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酱油纯水植物油酒精)()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4分)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17(4分)在音乐中,中调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 高。用音箱来播放音乐,可以增大声音的

7、 。(本题两空均选填声音的特性)18(6分)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它是利用水银的 性质制成的。停表的读数为 秒。19(6分)小明同学身165cm,早上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cm,镜中像为 (选填“实像”或“虚像”),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20(6分)如图甲所示的透镜焦距为 cm,用这种透镜可以矫正 眼,乙图所示能成清晰的像,像一定是 ( 选题“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1(4分)严寒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被冻裂,原因是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水结冰过程中,物质的质量 ,体积 。(选填“增大”、“减小”或“

8、不变”)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22如图所示,有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在图中找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要用直尺,并保留作图痕迹,否则不给分)2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图中已标出了折射光线OB,请画出入射光线AO(要用直尺,并保留作图痕迹,否则不给分)24如图所示的是光通过某种透镜前后的传播情况请在图中的虚线框中分别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5(6分)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

9、图乙。水的沸点是 实验时大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26(10分)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1)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 ,此时像会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物距发生了变化,为了调节像距,可以采用伸缩镜头的办法,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

10、距最接近为 。次数1234567物距/m10.005.002.001.000.500.100.05像距/cm0.5000.5010.5020.5030.5050.5260.556A.5m B.0.5m C.0.05m D.0.005m(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 。27(10分)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1)调节天平时,指针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2)如图乙,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由图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g;(3)如图丙,将烧杯中的液体一部分

11、倒入到量筒中,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cm3;(4)如图丁,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由此可知液体的密度是 kg/m3(5)如果用量筒时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最后液体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五、计算题(共4分)28(4分)2017年5月,福田区举行了夏季绿道骑车活动。骑行者从福田欢庆文化广场出发,经中心公园绿道、笔架山绿道,至梅林二线关绿道结束,全程20公里。(1)小文参加此次骑行活动,骑行全程共花了2.5小时,求小文骑行的平均速度;(2)小文所骑山地车的参数如表,求小文山地自行车车架的密度;车架材料碳纤维车架材料体积/cm32500车架质量/kg5整车质量/kg10六、开

12、放题(共4分)29(4分)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例:甲物质的密度为4g/cm3)写出两条,不能与例举重复(1) 。(2) 。参考答案1.A 2.C 3.C 4.C 5.C6.C 7.C 8.D 9.D 10.D11.A 12.A 13.B 14.B 15.B 168.00 0.2 17音调 响度 1822 热胀冷缩 337.5s 19165 虚像 7:20 2010.00 远视 缩小 21不变 变大 22如图所示 23如图所示 24如图所示 25(1)98 (2)小于 (3)减少水的质量 26(1)实 大 远离 (2)D (3)因

13、为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拍摄时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27(1)左 (2)72.4 (3)40 (4)1.13103 (5)偏大 28(1)8km/h (2)103kg/m3解:(1)小文骑行的平均速度v=8km/h;(2)车架的密度=2103kg/m3;29(1)由图象可得,V甲=V乙时m甲m乙甲乙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2)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即为甲的密度,在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比乙的大,则甲的密度比乙的大解: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所以该图象反映的是质量随体积变化图象,因为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该图象也是密度图象。(1)由图象可得,V甲=V乙时m甲m乙甲乙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2)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即为甲的密度,在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比乙的大,则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