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于小妹.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3241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于小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于小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于小妹.pdf(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沈阳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姓名:于小妹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霍长和 20100320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ii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中文摘要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在给人带来声音美感的同时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人们 通过无数次对音乐作品样式的重复性选择, 逐渐形成了具有某种独特规律的音乐 审美心理活动模式。身处高速发展的社会压力下,当代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音乐 审美倾向,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等是否会影响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倾 向等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 目前国

2、内、外针对中国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研究较少,尤其以问卷调查结 果为依据的研究更是鲜有文献报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音乐 审美倾向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 ; 锦州市(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阜新市(辽宁工业大学)六所大学的三百名 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获得一系列真实的数据。通过对这些相关数据的分析,本 文揭示出了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倾向, 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大学生 音乐审美趣味及音乐审美“口味”偏好。同时,本文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出发, 试图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用以优化形成 我国

3、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成长环境。 经过研究,青年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呈现出五种特点: (一)流行音乐 当代大学生的普遍选择; (二)旋律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音乐作品内 部因素; (三)音乐轻松明快、富有节奏感当代大学生追赶时代的心理倾向; (四)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现状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倾向的成 长环境; (五)网络对大学生音乐审美倾向的影响。 全文共分六部分:引言;调查研究的准备过程与实施过程;调查研究的结果 与分析;大学生音乐审美倾向的理论分析;举措和总结。 本文特色: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得表明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 心理倾向的真实数据,并把其放在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等多

4、元学科相交融的背 景下进行分析, “从实践之下到原理论之上”的反方向分析研究为主要特色。从 分析现象研究“是什么”到探究“怎么办” ,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自 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使本课题的特点更加鲜明。 关键词:大学生 调查研究 音乐审美心理倾向 举措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iii Research on the Music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Nowadays Abstract As the auditory art, music can give the sound aesthetics to human b

5、eings, and can also satisfy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m. Human form the music aesthetic psychology activity has some kind of the particular rules, gradually, by thousands of times repeatedly choice of the music style. Under the pressure of high development, it is worth of concern to study that wheth

6、er the psychology tendency of the aesthetics in music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chool education can affect the psychology tendency of musical aesthetic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Meanwhile, it has good meanings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to study on. How

7、ever, there are very limited studies on the music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particularly in the studi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us to study on the music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8、has studied the questionnaires of the 300 college students, containing 6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which i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Jinzhou Teachers College (Jinzhou), Liao

9、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It is obtained a series of true information by the methods of doing questionnaire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tendency of aesthetics in music of our college students and makes a further study about the interest and the preference of the aesthetic in music. Meanwhile, t

10、he paper also tries to find a way in order to form and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of music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from social environment,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chool environment. In view of our research, there are 5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the young college stud

11、ents music aesthetic psychology: firstly, popular music is the widespread choic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nowadays; secondly, rhythm is the most internal factor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 are concerned about; thirdly, music with comfortable, lively and rhythmical tempo is the psychological tendency tha

12、t college students nowadays to catch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fourthly, th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school environment is to form the tendency of music aesthetic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finally, internet is the main wa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get music.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13、 paper: introduction; the preparing and acting of the investig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theory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music aesthetic psychology tendency; solu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paper acquires the truthful data which can reveal the preference of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iv aesthe

14、tics in music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by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zes these dat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sic aesthetics, music psychology, and etc. The paper does the research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discussing from “what it is” to “what to do”, from microcosmic level to ma

15、croscopic level, from reality to abstraction, which makes the feature of the paper more outstanding. Key words : College students, investigation, musical aesthetic psychology tendency, method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 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16、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 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 有权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1 引言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产生于人类感性化的活动。正因为如此,这种由乐音 运动构成音响的特殊艺术形式, 既具有满足人类外在感官层面上对声音

17、美感的听 知觉需要,同时又是具有通向人类内在精神世界、传达潜在主观思想感情,满足 人类内在心理层面上纯粹精神追求的双重“结合体” ,完成通过纯物理音响组合 引起对人的意志、观念、精神、思维、信念等精神方面的影响的过程。从音乐心 理学角度去研究人们对听觉艺术的审美倾向,近些年来不断兴起,并受到重视。 这种从人的主观心理角度出发,对音乐审美心理的探究,不断地扩大了我们的研 究视野。也使我们的研究方向,由关注客体的音乐创作、音响文本结构的组成进 而指向了研究欣赏活动中接受的主体“人”及其音乐审美心理规律即把群体 的音乐审美心理倾向作为研究问题的关节点进行探究。 把人们的视线聚焦在了人 群、 审美心理

18、规律的研究之上, 通过人们无数次对音乐作品听觉样式选择的喜好, 逐渐形成独特的音乐欣赏心理活动模式, 使得通过欣赏音乐作品 “口味” 的偏好, 来研究审美心理结构及其规律成为可能。当代我国的青年力量中,主体是数量极 其庞大的高校大学生,他们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具有怎样的音乐审美心理倾 向?这是一个崭新的问题,也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音乐学、欣赏心 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相交叉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主要以当代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倾向现状为研究内容, 关键 着眼于优化我国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及音乐欣赏的“口味”偏好,并从大学 生音乐审美心理形成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

19、教育环境等一些间接因素,找 到行之有效、 易于实施的举措, 以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向更加积极、 健康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揭示出我国当代大学生自身具有 审美观的时代性及民族特色文化基因的遗传性。 运用音乐审美心理方面的相关理 论,通过站在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现状及其分析的视角,求得对我 国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倾向的发展现状的揭示。 一、 本课题的提出 “当代的高校大学生年轻快乐,性情率真赤裸,创意无穷,不拘于传统。被 称为当前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青春力量,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压力之下,他们以网 络而生、玩命学习,痛快享乐、提前享受,个性上桀骜不驯,叛逆,寻求生活

20、中 来自各方面的快感。他们一路嚎叫地奔跑在成长的道路上;同时又成为了中国社 会压力最大的族群,身处于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 ,并时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2 刻承受着现代生活考研、就业竞争。 ” 1 “因此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社会中最 年轻、心理压力最大的年轻族群。 ” 2 那么,我国的青年高校大学生,他们作为 我国未来的主人,具有着怎样的音乐审美心理倾向,成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二、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理论性价值 音乐这门艺术,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的听觉艺术,是人的精神产物, 是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品。它不仅成为了辨别个人文化品味的标签,而且也 可

21、以通过个人对音乐某一类作品的听觉需要,来判断其某种特定的感性需要,并 通过无数次选择同一特色的音乐作品,逐渐反映某种相对稳定的音乐审美心理, 形成音乐欣赏心理的某固定模式, 从而彰显出个体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及趣味倾 向;通过对众多音乐艺术品种某种特定的选择及其形成的潜在规律,我们可以窥 视其音乐审美趣味倾向及音乐欣赏的口味偏好。 笔者将通过实证调查方法, 获得表明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倾向 的个个鲜活而准确的数据,并把其放置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音乐学、 欣赏心理、社会心理等诸多学科相交融的背景下来分析论述,进行“从实践之下 到原理论之上”反方向分析研究。从分析现象研究“是什么

22、”的元理论,到关注 探究“怎么办”的可行性举措。运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等理论,给当代我国高校 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形成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环境等予以揭示,并 从中获得自省和反思。本课题从个体的音乐审美心理规律调查为基础,以真实数 据说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倾向。因此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 “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是本课题鲜明的研究特色,具有其理论价值。 (二)实践性价值 由于对音乐作品欣赏的过程是人体验的、顿悟的、灵感的、直觉的、想象的、 幻想的过程,人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心灵感性体验,因此“听 音乐”一度变成了当代高校学生最为热门而直接的精神放松方式。为此,各大

23、网 站、唱片公司的音乐商品,纷纷挤进高校大学生的世界,使得“揣着 mp3 跟着 音乐摇头摆尾”的大学生形象,随处可见。一时间“听音乐”变成了潮流,成为 当下高校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最为流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享受。 成为最为直接满足 大学生们美的感受和听觉快感的方式。 以样本式问卷调查表的方式, 来分析我国省会城市 (沈阳市: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 、中小型城市(锦州市:锦州师范高等专1马婧婧: “奔奔族”一路奔来 ,中国中小企业,2007年第 3期,中国期刊网。 2马婧婧: “奔奔族”一路奔来 ,中国中小企业,2007年第 3期,中国期刊网。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

24、心理研究 3 科学校) 、经济欠发达地区(阜新市:辽宁工业大学) ,当代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 审美心理倾向。共 300 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 264 份问卷) 。通过一系列真实并 可靠的数据, 揭示出我国当代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倾向及音乐欣赏的口味偏 好。并间接提及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对我国 形成高校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成长家庭环境、 学校培养教育环境以及社会舆论导 向影响等环境的优化做出可信可靠的理论依据, 希望对我国音乐教育起到扬长避 短等作用,并为弘扬具有我国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等文化 背景下形成的特色音乐审美思想精髓做好准备。 为更好地促进

25、我国高校学生的音 乐审美心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更好地认识自我音乐文化的审美心理特点,做 初步的探讨。了解当前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其发展形 成变化的心理规律是我们的研究目的,培养我国青年一代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提高音乐对人的积极影响与效能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向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本课题研究对象 本文以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调查研究,进一 步对沈阳市,锦州市,阜新市,部分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倾向进行探究。以 样本式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分析我国省会城市、中小型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 当代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

26、倾向。六所高校分别为:沈阳地区:沈阳师范 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锦州地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阜新市的辽宁工业大学,共 300名在校大学生。 (二)音乐审美心理倾向本课题研究方向 早在 19 世纪末,冯特的美国学生西肖尔致力于音乐听觉能力的量化测试分 析,1919年写成了音乐才能心理学 ,标志着音乐心理学的创立。1927年,西 肖尔的学生斯克恩,在美国出版音乐效应一书,并从此,开始了对音乐欣赏 心理的专门研究。1931年,普拉特写了音乐的意义,心理美学的研究 ,从另 外的视角,探索音乐的魅力。不可否认,音乐以其特有的乐音运动形式,有如此 非凡的魅力:既能够表达种种特殊的人

27、生感悟、人生经历,又能够唤起我们的情 感。因此众多的音乐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进一步深入地对音乐艺术与人的心 理情感之间关联, 进行热烈以及探索性的研究, 了解人类对音乐反映的心理能力, 以及音乐对人类的心理产生的审美效应。 音乐审美心理,是探究人内心深处审美经验的心理活动及对审美经验的心 理表现进行的分析。是听众在音乐的听赏活动过程中,当音响进入到健全的听觉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4 系统后,引发的物理音响,对听觉生理的刺激(如协和感、音色感、和声感、旋 律感) , ,从而引发听赏者的心理,产生连续的与其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的心理 活动及美好幻想(如引发情感上喜悦、憧憬、渴望、期盼等

28、复杂的心理变化) 。 这种在人外在听觉的音响运动与人内在心理的情绪之间的异质同构关系的作用 下,会引发审美主体与其在现实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联的心理幻想情感活动。 音乐审美心理倾向: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是满足人类听觉审美需要的艺术 品。它成为辨别个人文化品味的标签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即通过个人对音乐 某一类作品的听觉需要,来判断审美主体在心理上,有哪种特定的感性需要,并 通过无数次选择同一特色的音乐作品,听觉样式的选择喜好,逐渐反映某种相对 稳定的音乐审美心理状态,形成音乐欣赏心理的某固定模式,从而彰显出个体的 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及趣味倾向; 从对众多音乐艺术品种某种特定的选择及其形成 的潜在规律

29、中,可以窥视其音乐审美趣味倾向及音乐欣赏的口味偏好。也使得通 过欣赏音乐作品“口味”的偏好,来研究其审美心理结构及规律成为可能。本文 就以此为方向,致力于研究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音乐审美心理倾向。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音乐审美心理学,一度被看成是“舶来”品,更是一门新兴的音乐美学与音 乐心理学相交叉的一门学科。纵观西方现代心理学界的研究,逐渐把研究的对象 从外在的客观转向内在的主观, 从找寻美的本质的客体存在逐渐转变成对主体主 观审美心理的探究。1927 年,西肖尔的学生斯克恩,在美国出版音乐效应 一书,并从此,开始了对音乐欣赏心理的专门研究。1931 年,普拉特写了音 乐的

30、意义,心理美学的研究 ,从另外的视角,探索音乐的魅力。克罗齐和科林 伍德的直觉表现说、 桑塔耶那的 “美是客观化的快乐” 观点、 利普斯的 “移情说” 、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德国生物学家谷鲁斯与福隆里的“内摹仿说” 、闵斯特 保的“孤立”说等,都代表着西方早期心理学审美研究的成果,并形成各自的流 派,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注重情感、想象等心理特征在艺术创造和审美中的作 用。 纵观西方现代心理学界的研究,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 20 世纪创立精 神分析心理学流派,他大胆地挖掘人类精神世界而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把研 究的对象从外在的客观转向内在的主观, 从找寻美的本质的客体存在逐渐转变成 对

31、主体主观审美心理的探究。 把人们的研究视线, 投向对主体内心世界的探索上。 其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 弗洛姆, 以及霍兰德、 詹姆逊、齐泽克、考夫卡、阿恩海姆、皮亚杰等纷纷崛起,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5 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等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库尔 特的能量论心理学、埃伦茨维西的艺术视听觉理论分析,以及伦纳德迈尔的音乐 与情感的心理学阐释都更为完整更加深入地对音乐审美经验和音乐审美心理做 更加全面且深入探讨。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音乐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多是采取描述、 观察、内省

32、的方法论述,不乏有价值的见解。史书中有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 史记乐书 、荀子的乐论、 吕氏春秋情欲篇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白 居易的五弦弹 、李贽的琴赋等都论述了音乐与心境之间的关系,可以从 中窥视出古人探求不同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内在联系的潜在规律,试图 揭示出音乐具有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心等特征。而当代我国的审美心 理学研究,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竞争的加剧,受西方美学思潮的影响,有 朱光潜、蔡仪、宗白华等美学家泰斗的奠基,使我国也进入到了对艺术审美和审 美心理的全面探索。这一时期的王朝闻、金开成、鲁枢元、童庆炳、陆一帆、陶 东风、皮朝纲等的出现,使我国音乐审美心理的研究

33、更加丰富,取得了突破性的 进展。周海宏的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一书的问世,使我们找到了音响与表现 对象“联觉”的关系。 第一章 调查研究的准备过程与实施过程 一、 调查研究的准备工作 (一)调查对象的选定范围 研究对象: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设定为沈阳市、锦州市、阜新市,六所 大学的约300名大学生。六所高校分别为沈阳地区: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 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锦州地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阜新市:辽宁工 业大学,共30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135人、女生129人(男生、女生数 量随机) 。并定于2009年五月、六月在以上六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中,随机选择 50 人作为一个实验组。

34、共发放调查问卷 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64 份。经过计 算,问卷有效率为88%。其中,沈阳市:沈阳师范大学26人、沈阳农业大学48 人、东北大学 48 人、辽宁大学 47 人;锦州市: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50 人; 阜新市:辽宁工业大学45人。 (二)调查问卷的构成与来源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6 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以及研究方向的需要,参考已经出版的中央音乐学院 郭娜 2004 年编制的一份音乐审美偏好量表 1 ,与此同时,笔者向沈阳师范 大学音乐研究室教授以及心理学专家请教、 咨询, 最后综合制定出以选择题为主、 主观题为辅的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倾向测量表的调查问卷

35、。该问卷根据 研究的主要方向, 分别从大学生喜欢听的音乐作品类型、 喜欢听的音乐作品风格、 构成音乐作品内部具体因素(如:节奏、旋律、伴奏等) 、接触音乐的习惯、接 触方式等,探究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加之以当代大学生在学校参与 音乐课外活动的情况及表现、在家庭培养过程中有无音乐学习的经历、父母自身 音乐审美倾向、社会音乐流行趋势、经济收入情况等间接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 在成长过程当中,其对本人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因素是否造成了间接影响。并通 过调查大学生本人的学历、年龄、专业等基本情况,侧面探求大学生音乐审美心 理倾向间的差异。 二、 调查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施测过程 实施测量过程。

36、由研究者自行联系所调查院校的学生辅导员老师,并以学校 为单位,随机抽取 50 人进入被测小组,并对被测群体发放问卷,进行单位团体 调查测试。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认真回答,不许漏答或不答。回答 没有对错之分,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测试时间为十分钟左右。 (二)分析问卷及数据处理 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法:即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要求,遵循 问卷涉及的基本原则,参考同类型的问卷设计拟定问卷内容,与此同时笔者向沈 阳师范大学,音乐研究室教授以及心理学专家综合制定出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 为辅的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倾向测量表的调查问卷。数据处理方式:将 回收的问卷施测结果的数值保留小数点

37、两位。 1 郭娜:音乐审美偏好与人格特征及道德的相关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 2月第一期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7 第二章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表 2.1 是被试高校大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其中男生 135 人占 51.14%女生 129人,占48.86%。 表 2.1 被试高校学生本人基本情况 性别: 男135人(51.14%) 女129人(48.86%) 年龄: 20到25岁之间 专业: 文 :108人 理 :156人 学历: 大专:50人 本科:214人 在问卷中的第一个问题为: “你是否有自己喜爱的音乐类型?”调查结果的 数据显示:回答“是”的有 86.75%

38、;数据证明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听音乐时,都 喜欢选择具有某种相对固定“口味”的音乐风格或类型。那么,通过当代大学生 无数次选择同一特色或类型的音乐作品, 分析其某种相对稳定的音乐审美心理状 态,可以窥视其音乐审美趣味倾向及音乐欣赏的口味偏好。 表 2.2为当代大学生音乐类型喜好统计表,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 大学生对多种多样的音乐作品类型喜好程度的选择情况。数据中,有 96.96%的 大学生喜欢港台流行音乐,而此项不喜欢的只占 3.04%;有 96.21%的大学生喜欢中 国大陆流行音乐,此项不喜欢的也只占 3.79%;并且喜欢欧美流行音乐的当代大学 生也高达 93.94%,次项不喜欢的只占

39、6.06%。如此看来,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的 结论:当代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达到 95.70%(三地平均值),远远高出大学生 对其他种类音乐的喜好。从表中我们看到相对比之下,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京剧 等戏曲艺术的喜爱只有 26.52%,而不喜欢中国京剧及地方戏曲的却高达 73.48%。 因此,根据表 2.2 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倾向 于欣赏流行音乐,其数据为 95.70%,其次为电影电视剧的情节音乐和轻音乐,数 据分别为 68.18%和 63.63%。而对于中国京剧及地方戏曲“不喜欢”的比率为 73.48%,中国民族原生态歌曲和东北二人转的“不喜欢”的比率分别为

40、 67.04%和 63.26%。表明当代高校大学生不喜欢欣赏的音乐类型分别为中国京剧及地方戏 曲、中国民族原生态歌曲和东北二人转。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器乐曲(如:笛、二胡、古筝) 、钢琴、小提琴 等西洋乐器独奏音乐、交响乐、说唱乐、西方歌剧、蓝调及酒吧音乐等爵士乐的 喜欢程度的平均值为 45.15%,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以上几类音乐的喜好程度上 趋于一般,图 1为当代大学生音乐类型喜好的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到,被调查 大学生对于音乐类型喜好的比较中,位居首位的是流行音乐。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8 表 2.2 当代大学生音乐喜好统计表 音乐作品类型 “喜欢”占的百分比 “不喜

41、欢” 占的百分比 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 96.21% 3.79% 港台的流行音乐 96.96% 3.04% 欧美的流行音乐 93.94% 6.06% 音乐剧(如音乐剧猫 ) 40.53% 59.47% 中国传统民歌(如茉莉花 ) 41.67% 58.33% 中国传统民间器乐曲(如笛、二 胡、古筝等) 46.11% 53.79% 中国京剧等戏曲艺术及地方戏 曲 26.52% 73.48% 中国原生态等纯民间艺术歌曲 32.96% 67.04% 东北二人转 36.75% 63.26% 轻音乐(如钢琴、小提琴等柔美 风格) 63.63% 36.36% 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独奏音乐 57.58% 42.

42、42% 交响乐 45.83% 54.17% 说唱乐(R&B) 45.46% 54.54% 摇滚乐 48.87% 51.14% 西方歌剧 34.47% 65.53% 电影、电视剧等情节音乐 68.18% 31.82% 蓝调、酒吧音乐等爵士乐 45.84% 54.17% 图 1 当代大学生音乐类型喜好 表 2.3是调查当代大学生欣赏音乐时所关注音乐作品的哪些组成要素及音乐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 欧美的流行音乐 中国传统民歌(如 中国京剧等戏曲艺术 东北二人转 钢琴、小提琴等西洋 说唱乐(R&B) 西方

43、歌剧 蓝调、酒吧音乐等爵 音乐类型 百分比 喜欢 不喜欢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9 风格。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 92.81%的当代大学生听音乐时,会关注乐 曲的旋律是否优美,而不注重乐曲当中旋律是否优美的人只有 7.19%;有 92.80% 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听音乐时喜欢音乐风格较轻松明快的, 彰显出当代青年人的活 泼、开朗、积极上进的个性。在此项当中,可以看到不喜欢音乐风格轻松明快的 仅为 7.20%;并且有 76.14%的当代大学生听音乐时,更喜欢注重音乐的节奏感, 而不关注这项的只占 23.86%。 当代大学生在听赏音乐时,从没注意过音乐是否为搞笑音乐的比率为 59.8

44、5%。从这组数据中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特点:当代大学生喜 欢听有主旋律的音乐,喜欢音乐风格较轻松明快、且节奏感强的音乐。并且对于 音乐是否搞笑、音乐风格上是否感情厚重等其他一些因素,并不是很关注,有些 甚至是无所谓的。 表 2.3 欣赏音乐时喜欢关注音乐作品组成要素及特点 音乐风格 “喜欢关注”所占百 分比 “从没注意”所占的 百分比 注重节奏感 76.14% 23.86% 注重主旋律 92.81% 7.19% 注重歌词 64.77% 35.23% 音乐情绪深刻、深沉的音乐的 64.78% 35.22% 音乐情绪较高雅、柔和、安静的 64.24% 35.76% 音乐情绪紧张而激烈、

45、震撼、强烈 59.47% 40.53% 音乐伴奏变化多、和声丰富的 67.42% 32.58% 音乐轻松而明快的、舒缓、活泼的 92.80% 7.20% 音乐情绪缠绵悱恻的 46.82% 53.18% 音乐情绪粗犷奔放、气势磅礴的 52.65% 47.35% 音乐情绪猎奇、搞笑的 40.15% 59.85% 表 2.4是调查当代大学生听音乐的主要目的,并且从中可以看到所选音乐对 其心理状态所产生的作用。在表 2.4 中,通过调查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数据: 87.50%的当代大学生,听音乐是为了娱乐和消遣,位居其他几项选择之首,该项 选“否”的只占 12.5%;有 83.71%的当代大学生听音乐,

46、是为了放松自己的情 绪、缓解自己心理上的压力,该项选择“否”的占 16.29%;82.58%的大学生用 听音乐来排遣寂寞、孤单和烦躁的情绪,65.15%的人,用此来提高个人修养。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代高校大学生,听音乐主要是 用于娱乐、消遣、缓解精神压力和排除寂寞、孤单、烦躁的心情。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10 表2.4 听音乐的目的 听音乐的目的 回答“是”所占 百分比 回答“否”所占 百分比 娱乐和消遣 87.50% 12.50% 排除寂寞、孤单、烦躁的心情 82.58% 17.42% 提高个人在音乐方面的修养 65.15% 34.85% 丰富个人的感情

47、生活 71.91% 28.09% 在音乐中放松自己的情绪缓解自己的压力 83.71% 16.29% 听音乐在开阔自己的视野 74.24% 25.76% 比较适合自己的性格 74.62% 25.38% 表 2.5为被调查大学生经常接触音乐的方式。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 到:有 90.76%的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下载音乐。这说明在大学生中绝大部分, 是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并且在选择音乐过程当中受网络音乐 流行趋势的影响下进行的,处于被动的跟随流行趋势选择音乐,处于 “别人听 啥,我听啥”的状态。 表 2.5 经常接触音乐的方式 接触音乐的方式 “是”所占百分比 “否”所占百分比

48、 跟随网络流行趋势下载音乐 90.76% 9.24% 被动听音乐(在马路上、专卖店、餐 厅、商场的背景音乐) 38.64% 61.36% 为自己买过与音乐有关的书 39.02% 60.98% 愿意自己买票听音乐会 43.94% 56.06% 愿意参与现场的音乐比赛 34.70% 65.30% 表 2.6为被调查大学生欣赏音乐时的状态以及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从表中 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听音乐时喜欢边做事边听的有 93.48%。有 59.85%的大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情绪上的波动。66.29%的被调查大学生在 听音乐时不仅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还出现与其个人生活经历相关的联想。 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欣赏音乐的方式是边做事边听音乐。 大学生欣赏音乐的 随意性和漫无目的的心态,在音乐、音响的刺激下,通过联觉反应,引起情绪波 动,进而产生联想的数目也超过半数,说明大学生听音乐时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 动和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