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298940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四大名著的兴趣。2.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难懂的词句。3.学习古诗鸟鸣涧,体会月夜春山的幽静。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2.激发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一)谈话导入古典名著中的语言和现代文不太一样,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如果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起来就能更加顺畅。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当你遇到不懂的词句时会怎么做呢?(二)交流学习名著的方法1.学生思考整理各自理解难句的方法。2.个别学生汇报交流。3.全班朗读交流平台中给出的课文的范例。(课件出示)4.总结学习阅读古典名

2、著的方法。(1)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2)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知道大概意思就好。(3)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4)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加阅读的乐趣。(三)学以致用1.用总结出来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2.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可以尝试着去运用这些方法,帮助自己更好的阅读。二、词句段的运用(一)学习第1小题1.(课件出示词语)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词语,力求读准确。(榜文、客官、钱铺、印信、驿站、伙计、郎中、店家、客舍、货郎、墨客)2.猜猜词语的大致意思。(1)同桌之间交流

3、自己所理解的意思,并说出猜测理由。(2)查词典确认意思,指名分享成果。明确:榜文告示、公告 客官客人 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驿站休息、住宿的地方 伙计服务员 郎中医生店家旧时指旅店、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客舍旅馆货郎旧时民间在农村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贩卖日用杂货的商贩,有的兼收购土特产品。墨客旧时指文人3.拓展。钱铺钱店 掌柜老 板官府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二)学习第2小题1.读句子,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2.学生运用“交流平台”所学的方法猜测“请勿自误”“喜不自胜”“瞑目蹲身”在句中的意思。3.指名分享答案,师相机指正。(1)但有过往客商,可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

4、。请勿自误。(通过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伤害或耽误自己。)(2)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根据上下文猜测并理解词语的意思。喜不自胜: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瞑目蹲身:闭上了眼睛,蹲下身体。)(3)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结合上下文和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拱伏无违: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序齿排班:按年龄大小排序。)(三)学习第3小题1.句子描写的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读一读,猜猜写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1)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

5、亮如钟磬。(可以通过我们所熟悉的特征猜出该人物,例如“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挺挺身材变化多”等内容猜出的人物是孙悟空。)(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通过“鹤氅”一词可以推断出该人物是诸葛亮。)2.拓展延伸,学生描述班上的同学,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日积月累(一)直接导入1.学生齐读古诗题目,释题。(鸟鸣涧:有小鸟不时鸣叫的小溪沟。)2.简介作者。王维的山水诗造诣极高,鸟鸣涧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作,苏轼曾经夸他的诗“诗中有画”。(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1.自由读鸟鸣涧,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教师范读,学生标出节奏。

6、3.借助工具书,尝试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1.品读诗句,想象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2.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的意思。(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2)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3.读古诗,想象画面,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同桌交流)(四)拓展写作背景1.我们学习古诗,通过了解它的时代背景就能更深刻的理解这首诗。你们觉得盛唐时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盛唐时期的生活是和谐安定的,那时候人民的生活就像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幸福快乐,正因为人民生活是和谐安定的,诗人才会那么的“闲”,心才会那么静。)2.让我们带着对盛唐时代和谐安定生活的闲适心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3.学生背诵古诗,教师检查背诵情况。教学反思激发学生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因此,我设置了多个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其学有所获。比如在讲解王熙凤见林黛玉这一部分时,我详细讲解了林黛玉和薛宝钗见面的情形,却将林黛玉和贾宝玉见面的情景留作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自己去寻找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