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288140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试卷第 1页(共 18页)化学试卷第 2页(共 18页) 绝密启用前 湖南省湘潭市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相信自己,沉着应考,细心作答! 1.所有答案均填入答题卡中,否者不计分。 2.本试卷共五道大题,30 个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 Al27Cl35.5Ca40Cu64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铁水铸锅 C.粮食酿酒D.分离液态空气 2.下列物质中,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氮气B.盐酸C.食醋D.石灰水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2 CO验满 B.稀释浓硫酸C.读液体体积D.天平称量固体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B.OC.HD.Fe 5.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的是() A.铁B.碘C.锌D.钙 6.“湖南味道”名声远播,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龙牌酱油B.肉丝米粉C.黄桃D.小龙虾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铁丝B.木炭C.硫D.红磷 8.分

3、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234 ZnCOH PO、B. 223 HH OKClO、 C. 224 ONaOHH SO、D. 4 COMgONaHSO、 9.水蒸发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B.分子间隔C.分子数目D.原子大小 10.笑气( 2 N O)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B.3C.1D.2 11.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 223 CO NHK(ClO)KN、,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 12.2019 年 5 月,华为宣布做好了启动备用

4、芯片的准备,硅是计算机芯片的基体材料。高 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成制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24 2H +SiClSi+4X 高温 ,其中X的化 学式为() A. 2 ClB.HClC. 2 H OD. 4 SiH 13.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出隔离带 B.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实验桌上酒精着火,迅速用水冲灭 14.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将 20g A和 30g 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为 5

5、0g D.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15.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A. + 3 KNaClNO 、B. 2+2 4 MgOHSOCl 、 C. +2 433 NaNHNOCO 、D. 2+2+ 3 CaCuClNO 、 1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毕业学校_姓名_考生号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 化学试卷第 3页(共 18页)化学试卷第 4页(共 18页) A.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后丙、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17.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

6、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 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 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 23 Fe O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 1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某温度下,将一 定量饱和的氯化 钠溶液恒温蒸发 B.相同质量的等质 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 足量的固体反应 C.向一定量氯化 铜和稀盐酸的混 合溶液中逐滴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 D.往盛有硫酸铜 溶液的烧杯中加 入铁粉至过量 19.如图是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

7、是() A. 1 t 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B.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 1 t 时,将 80g 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70g D. 2 t 时,将AB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 t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 为:BAC 20.某同学取 8 23 g ZnOAl OCu、的混合固体,与 73g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 反应,则该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A.70%B.40%C.30%D.60%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空 1 分,空 24 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

8、1)3 个氟原子; (2)硫酸钡; (3)5 个碳酸根离子; (4)二氧化锰中锰元素显+4 价。 2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小苏打B.熟石灰C.金刚石D.稀有气体 (1)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2)可用来裁玻璃、加工坚硬的金属; (3)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 (4)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23.2019 年,是元素周期表问世 150 周年,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以及 ABC、 、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化学试卷第 5页(共 18页)化学试卷第 6页(共 18页) (1)X的值为。 (2)ABC、 、三种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

9、(3)图甲中与C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元素符号),写出它们两种元素与 原子序数为 11 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盐的化学式。 2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 (1)图中的海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如图所示,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河水是重要的陆地淡水资源,经处理后可用作城市生活用水,自来水厂净水的过 程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净水方法(填字母序号)。 A.沉淀B.过滤C.蒸馏D.吸附 (4)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 25.2019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

10、记对垃圾分类做出重要工作指示,湖南也正在积极探索垃圾 分类新模式,让生活垃圾不再“一包扔”,助力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1)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字母序号)。 (2)关于废旧金属垃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C.废铁锅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物 (3)在农村,人们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池中发酵可获得沼气, 用作燃料,其中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写化学式)。 (4)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垃圾带来的“白色污 染

11、”也日趋严重,请写出一条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建议:。 26.蛋白质是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其化学式为 372 C H O N) 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年人每天需摄取 6070g,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需要量更大。 (1)丙氨酸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氨酸由种元素组成,其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 整数比)。 (3)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为g。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1 小题,每空 1 分,共 8 分) 27.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单质。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 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

12、加热的条件下,ZnCu、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现象。步骤 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填化学式)。环保处理最好釆用 的试剂是(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B.食盐水C.石灰乳 (2)写出步骤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 反应。 (3)步骤和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 (4)我国古代就制得了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也就是黄铜,它的硬度比纯 铜(填“高”或者“低”)。 (5)取少量的溶液C,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13、填字母序号)。 A.硫酸镁B.硫酸锌 C.硫酸铜D.硫酸铜和硫酸锌 四、实验探究(本题包括 2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2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 毕业学校_姓名_考生号_ _ 化学试卷第 7页(共 18页)化学试卷第 8页(共 18页)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序号),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 应(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请写出有关的化 学方程式。 (4)若

14、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 2 CO,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_(填字母序号),混合气体应从(填“M”或“N”)端导管口进入。 A.浓硫酸B.紫色石蕊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29.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 “叶脉书签” 。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填“滤纸”或“烧杯”)中。 (3)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用量程为 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

15、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将(填“偏大”或“偏小”)。 (5)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时,他测得的结果 会(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 实验,具体操作如图: 在烧杯中加入 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色。 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填“能” 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以下操作及实验现象能证明加入的盐酸为过 量的是(填字母序号)。 A.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C

16、.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 1 小题,每空 1 分,(1)(3)各 2 分,共 12 分) 30.氢化钙( 2 CaH)是种白色细颗粒状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222 CaH +2H OCaH)O+2H(,常用作登山运动员的能源提供剂。某化学实 验小组为了探究氢化钙的性质,将一定量的 2 CaH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 量气泡,且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 _(填写化学式)。 为进一步确定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 23 Na CO

17、; 猜想三:;猜想四: 232 NaOHNa COCa)(OH、 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 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 沉淀产生。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是正确的。请解释方案一中无明显 现象的原因是。 【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 5g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 入到 50g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 的质量为 0.4g。计算: (1)样

18、品中 2 CaH的质量分数为。 (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化学试卷第 9页(共 18页)化学试卷第 10页(共 18页) 湖南省湘潭市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A.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水铸锅过程中没有新 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D.分离液态空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A.氮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盐酸中有氯

19、化氢和水,属于 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石灰 水中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考点】物质的分类 3.【答案】C 【解析】 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 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不能伸入瓶中,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 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 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 操作正确;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 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20、【考点】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4.【答案】D 【解析】A.N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 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 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 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Fe属 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 题意。 【考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 5.【答案】D 【解析】钙能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 不

21、良,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考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6.【答案】C 【解析】A.龙牌酱油中富含水、无机盐等;B.肉丝米粉中富含蛋白质、糖类;C.黄桃 中富含维生素;D.小龙虾中富含蛋白质。 【考点】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 7.【答案】A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 选项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 误。 【考点】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

22、8.【答案】A 【解析】A.锌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2 C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 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34 H PO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属于酸,故选项正确;B. 2 H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2 H O是由两 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3 KClO是由钾离子和氯酸 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C. 2 O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属于单质;NaOH是由钠、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 错误;D.CO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考点】物质类别的判别

23、9.【答案】B 【解析】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分子结构(构成分子的 原子种类、数目与大小)均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隔、分子的排列方式与分子的运 动速率。 【考点】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的变化 10.【答案】C 【解析】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可得:2x+20(),则x+1价。 【考点】化合价的原则 11.【答案】B 【解析】 22 CO(NH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3 KNO 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缺少的肥料品种是磷肥。 化学试卷第 11页(共 18页)化学试卷第 12页(共

24、 18页) 【考点】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 12.【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 4 个 氢原子和 4 个氯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 1 个氢原子和 1 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 化学式为HCl。 【考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 13.【答案】D 【解析】A.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出隔离带,这属于移走可燃物而灭火,故正确;B.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故正确;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 盖,这属于隔绝氧气灭火,故正确;D.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要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不能用水冲灭,以防造成火势蔓延,故错误。 【考点】对灭火原理,安全知识的理

25、解 14.【答案】C 【 解 析 】 A. 若C和D为 盐 和 水 , 该 反 应 不 一 定 是 中 和 反 应 , 如 2232 CO +2NaOHNa CO +H O,故选项说法正确;B.若A是氧化铜、C为铜, 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也可能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 选项说法正确;C.若将 20g A和 30g 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不一定为 50g,若A或B有剩余,也可能小于 50g,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可能是两 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可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 说法正确。 【考点】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的特征、质量守恒定律

26、 15.【答案】A 【解析】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 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OH和 + 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在酸性溶液 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 2 3 CO 、 + 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酸性 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 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 2+ Ca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考点】离子共存的问题 16.【答案】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应为: 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正确;B.由微观反应 示意图可知,

27、反应前后均有 3 个分子,正确;C.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后丙、 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正确。 【考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17.【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 气处理装置,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实验 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 炸,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无明 显变化, 不能检验气体产物, 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结束后, 含有未

28、反应的 23 Fe O 固体,氧化铁、铁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故选项 说法错误。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8.【答案】D 【解析】A.因为氯化钠溶液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恒温蒸发水后,溶液 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 A 错误;B.用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 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和铁粉反应,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故 B 错误;C. 刚开始反应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溶质的质量增加,当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 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溶质的质量分数会慢慢变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 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变大,故 C 错误; D.刚

29、开始反应时铁置换出硫酸铜 中的铜,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的快,反应完,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会变慢,故 D 正 确。 【考点】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 19.【答案】C 【解析】A. 1 t 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 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故 A 错误;B.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 响较大,所以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 B 错误; C. 1 t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60g,所以将 80g 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 化学试卷第 13页(共 18页)化学试卷第 14页(共 18页) 为 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60g 80

30、 g100% 160 g 80 g=70 g 20% ,故 C 正确; D. 1 t 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A B、物 质的溶解度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 2 t 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 2 t 时,将AB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 t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 BAC ,故 D 错误。 【考点】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20.【答案】D 【解析】氧化锌、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的水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氧化锌、 氧化铝,氧化锌和氧化铝中氧元素的质量: 1216 73 g20%3.2 g 36.51818 ,则 该混合固体中金属

31、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8 g3.2 g 100%60% 8 g 。 【考点】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 21.【答案】 (1)3F (2) 4 BaSO (3) 2 3 5CO (4) 4 2 MnO 【解析】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 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 个氟原子表示为:3F; (2)硫酸钡中钡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 4 BaSO;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 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 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

32、上相应的数字,故 5 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2 3 5CO ;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 在后,故二氧化锰中锰元素显4价可表示为: 4 2 MnO 。 【考点】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 22.【答案】 (1)D (2)C (3)B (4)A 【解析】 (1)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填: D; (2)金刚石是可用来裁玻璃、加工坚硬的金属的物质,故填:C; (3)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故填:B; (4)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故填:A。 【考点】物质

33、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3.【答案】 (1)15 (2) 2+ Mg (3)O 24 Na SO 【解析】 (1)X的值为 15; (2)ABC、 、三种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B,B是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可 以表示为 2+ Mg; (3)图甲中与 C 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氧元素,可以表示为O,氧元素、硫元素与原 子序数为 11 的元素(钠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盐的化学式是 24 Na SO。 【考点】元素周期表及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4.【答案】 (1)混合物 (2)饱和 (3)C (4)肥皂水 【解析】 (1)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2)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34、饱和溶液。 (3)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不包括蒸馏。 (4)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来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25.【答案】 (1)C (2)B (3) 4 CH (4)使用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解析】 (1)下列图标中,C 图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填:C; (2)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正确;B.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对 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错误;C.废铁锅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物, 正确;故填:B; (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 4 CH; 化学试卷第 15页(共 18页)化学试卷第 16页(共

35、 18页) (4)解决“白色污染”可以使用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故填:使用新型的、可降解 的塑料。 【考点】化学与生活的知识 26.【答案】 (1)有机物 (2)418 7: (3)2.8 【解析】 (1)丙氨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根据丙氨酸化学式为 C3H7O2N,丙氨酸中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丙氨酸 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3 1214 118 7():() :; (3)17.8g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14 17.8 g100%2.8 g 12 3 1 716214 。 【考点】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分析其元素构成和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 三、简答题 27.【答案】 (1)乳

36、化 2 SOC (2) 44 Zn+CuSOCu+ZnSO置换 (3)过滤 (4)高 (5)D 【解析】 (1)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乳化现象,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二氧化硫,所以步骤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 2 SO,二氧化硫和 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所以环保处理最好釆用的试剂是石灰乳,故选: C; (2)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44 Zn+CuSOCu+ZnSO,该 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步骤和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 过滤; (4)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黄铜的硬度比纯铜高; (5

37、)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镁的金属活动性 比锌、铜强,所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和硫 酸锌,故选:D。 【考点】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 四、实验探究 28.【答案】 (1)酒精灯 (2)A 42422 2KMnOK MnO +MnO +O 正放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32 CaOH+COCaCO+H O() (4)CM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装置A作发生装置,化学方 程式为: 42422 2KMnOK MnO +MnO +O ;因为氧气的密度

38、比空气大,所以用 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正放在在桌面上; (3)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为: 2232 CaOH+COCaCO+H O(); (4) 一氧化碳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所以若用G装 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 2 CO,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气体应 从M端进入。 【考点】仪器的名称、选择装置的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9.【答案】 (1)9.6 (2)烧杯 (3)B (4)偏小 (5)偏小 (6)红不能C 【解

39、析】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0 g 12% 9.6 g; (2)用托盘天平称量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所以称量时,氢氧 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 (3)A.在配制溶液时,为了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要用玻璃棒80 g9.6 g70.4 g, 水的体积是 70.4mL,故 B 正确;C.量筒中不用来配制溶液和做反应容器,故 C 错误;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量取水的实际体积会大于要量取的 水的体积,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小; (5)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会使要测的溶液的浓度变稀,使其碱性变弱,pH将 化学试卷第 17页(共 1

40、8页)化学试卷第 18页(共 18页) 会变小; (6)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在烧杯中加入 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 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红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 溶液为无色,此时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A.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 A 不能证明;B.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 B 正确证明;C.碳酸钠能和盐酸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 C 能证明。 【考点】化学基础知识 五、综合题 30.【答案】 3 CaCO 2 NaOHCaOH、()四 2323 Na CO +CaOH2NaOH+CaCO () 二稀盐酸的量很少,不足以或恰好和氢氧化钠反

41、应 (1)84% (2)10.6g (3)18.3% 【解析】滤渣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故填: 3 CaCO;猜想 一: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是NaOH;猜想二:碳酸钠过量时是NaOH 和 23 Na CO; 猜 想 三 : 氢 氧 化 钙 过 量 时 是 2 NaOHCaOH、(); 猜 想 四 : 232 NaOHNa COCaOH、(),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四不需要验证, 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2323 Na CO +CaOH2NaOH+CaCO (), 故 填 :

42、2 NaOHCaOH、();四; 2323 Na CO +CaOH2NaOH+CaCO ();根据实验 现象,得出猜想二是正确的,方案一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稀盐酸的量很少,不足 以或恰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填:稀盐酸的量很少,不足以或恰好和氢氧化钠反应。 (1)设氢化钙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钙质量为y, 2222 CaH +2H OCaOH+2H (), 42744 xy0.4g 42744 = xy0.4 g , x4.2 gy=7.4 g, 样品中 2 CaH的质量分数为: 4.2 g 100%84% 5 g ,故填:84%。 (2)设碳酸钠质量为m,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质量为n,生成碳酸钙质量为z, 2323 Na CO +CaOH2NaOH+CaCO (), 1067480100 m7.4 gnz 1067480100 = m7.4 gnz , m 10.6 gn8 gz10 g, , , 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0.6g。故填:10.6g。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 g 100%=18.3% 4.2 g+50 g0.4 g10 g ,故填: 18.3%。 【考点】物质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