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之《兴贤》.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2612633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断句之《兴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文言断句之《兴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断句之《兴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断句之《兴贤》.ppt(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韩愈师说师说在一句话的末了断开,叫在一句话的末了断开,叫“句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断开,叫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断开,叫“读读”。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

2、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12处)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2处)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3、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0处)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4、。”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一节是形容得意人一节是形容闲居人一节是形容奔走伺候人却结在任贤不肖何如也一句上终篇全举李愿说话自说只数语其实非李愿言此又别是一格式 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宋楼昉崇古文诀卷九)有抑扬隐显不失实之道有朋友交游无限爱惜之情有相推以文墨之意即令先生自第作墓志亦当压卷此篇 评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昌黎先生全集录卷六)篇中欲写今日始

5、见西山先写昔日未见西山欲写昔日未见西山先写昔日得见诸山盖昔日未见西山而今始见则固大快也昔日见尽诸山独不见西山则今日得见更为大快也中写西山之高已是置身霄汉后写得游之乐又是极意赏心 评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清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柳柳州集卷三)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此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读此两赋胜读南华一部 评苏轼后赤壁赋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一)欧阳文忠公言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一篇而已予亦谓唐无文章唯韩退之送李愿归盘古序一篇而已平生欲效此作一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七)

6、六国所以不能自强者一在贪近利而互相侵伐一在苟安而不肯用兵此从事赂秦以至于亡也论与子由篇相同而笔力远过末段积威之所劫宋朝受弊在此至南渡而更甚矣老泉远识故能预见 评苏洵六国论(清沈德潜唐宋八大家读本卷十六)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宋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王安石王安石兴贤兴贤第一段(第一段(12处)处)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7、,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王安石王安石兴贤兴贤第一段第一段商之兴也有仲虺(hu)、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王安石王安石兴贤兴贤第二段(第二段(22处)处) 商之兴也,有仲虺(hu) 、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

8、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王安石王安石兴贤兴贤第二段第二段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王安石王安石兴贤兴贤第三段(第三段(20处)处)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

9、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王安石王安石兴贤兴贤第三段第三段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

10、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柳州答韦中立书云参之毂梁以厉其气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

11、史以著其洁报袁君陈秀才书亦云左氏国语庄周屈原之辞稍采取之毂梁子太史公甚峻洁白可以出入 评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P22) 柳州答韦中立书云:“参之毂梁以厉其气,参之庄 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以著其洁。” 报袁君陈秀才书亦云:“ 左氏、国语、庄周、屈原之辞,稍采取之;毂梁子、太史公甚峻洁白,可以出入。” 评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P22)仁宗时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位执政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为谏官欲尽革弊政共致太平陈执中章得象王拱辰鱼周询等不悦谋倾陷君子首击去馆职名士十三人杜富韩范不安相继去国小人创朋党之说欲尽去善类蓝元

12、震进朋党论欧阳公忧之既上疏论杜富韩范皆公忠爱国又上朋党论以破邪说仁宗感悟 评欧阳修朋党论 (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二)(P36) 仁宗时,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位执政,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为谏官。欲尽革弊政,共致太平。陈执中、章得象、王拱辰、鱼周询等不悦,谋倾陷君子。首击去馆职名士十三人,杜、富、韩、范不安,相继去国。小人创朋党之说,欲尽去善类。蓝元震进朋党论,欧阳公忧之,既上疏论杜、富、韩、范皆公忠爱国,又上朋党论以破邪说,仁宗感悟。 评欧阳修朋党论 (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二)(P36) 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有仁民爱物之意加之意则何为而不成何欲而不得然而臣顾以谓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

13、事合于先王之意其势必不能者何也?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而或有中兴之名也。臣尝试窃观天下在位之人,未有乏于此时者也。夫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其多焉。岂非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而然乎?孟子曰徒法不足以自行非此之谓乎然则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诚能使天下人才众多然后在位之才可以择其人而取足焉。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今之天下亦先王之天下先王之时人才尝众矣何至于今而独不足乎故曰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故也。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P67超级的断句练习超级的断句练习 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

14、智之才,有仁民爱物之意,诚加之意,则何为而不成,何欲而不得?然而臣顾以谓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合于先王之意,其势必不能者,何也?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而或有中兴之名也。臣尝试窃观天下在位之人,未有乏于此时者也。夫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其多焉。岂非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而然乎?孟子曰:“徒法不足以自行。”非此之谓乎?然则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诚能使天下人才众多,然后在位之才可以择其人而取足焉。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今之天下亦先王之天下,先王之时人才尝众矣,何至于今而独不足乎?故曰: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故也。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