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255404 上传时间:2020-01-19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9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doc(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1、硫化氢中毒现场急救的要点是什么?答:施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行现场抢救中毒人员。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空气新鲜处 。去除污染衣物,皮肤或眼污染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20min。静卧,保持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与吸氧;如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切忌口对口人工呼吸,宜采用胸廓挤压式人工呼吸,直至送到医院。2、可燃有毒检(探)测器的安装原则?答:(1)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2)检测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

2、.6m。 (3)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2m。 3、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答: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1)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

3、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4、简述控制噪声的工程措施。答: 控制噪声,首先应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如无法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可以根据噪声设备特点及生产工艺可行性等,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措施。吸声是采用多孔材料贴在噪声场所的墙壁或屋顶。消声采用消声器降低噪声,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及阻抗复合消声器;隔声是采用一定的材料将声源封闭,控制噪声的传播,常见的隔声室、隔声罩等,也可以将工人置于隔声室内;隔振是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连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设备与材料,以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噪声。5、如何防治高温中暑?答:作业场

4、所的预防措施主要有:通风降温,通风可以使自然通风,也可以使机械通风;空调降温,对于可以安装空调系统的室内作业场所;没有条件时,可以防置冰块,也可以使用喷雾风扇;隔热措施,用水、隔热材料等隔离热源;露天作业的人员,如建筑作业,作业时间尽可能避开阳光最强烈的时间,采用早晚作业等。 保健措施主要有:1)入暑之前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高温禁忌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2)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特点,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头盔、面罩、眼镜、防热服等,工作服要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良好的面料等;3)合理饮用保健饮料,如含盐水,绿豆汤等,防止暴饮,应少量多次;4)加强营养,补充糖、脂肪、蛋白质及无机盐类等;5)合理

5、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睡眠。6、电焊作业主要产生哪些职业危害?答:电焊作业使用电焊条,电焊条的种类很多,但多数都含有一定量的铁、锰、硅和硅酸盐等,电焊过程中,高温时焊药和被焊接材料熔化蒸发,在空气中形成有害气体和气溶胶。因此电焊作业时存在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等有害因素,长期接触且防护不当,可引起电焊工尘肺、锰中毒等职业病;此外电焊时产生的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7、慢性苯中毒有哪些症状?答:慢性苯中毒最常表现是神经衰弱综合征,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有的可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心动过速或过缓,个别病例可有四肢末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造血系统异常是慢

6、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实际绝对数减少)。白细胞数低于4109/L始有意义,同时或稍晚血小板也降低,皮下粘膜有出血倾向。中毒晚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8、简述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内容。答: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工艺、技术和材料,合理利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减少劳动者职业接触的机会和程度,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措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改进工艺,加强密闭化、自动化,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等。 第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结合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

7、素监测,以早期发现劳动者所遭受的职业危害。主要措施:定期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定期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以早期发行病损,及时预防、处理。 第三级预防,对患有职业病和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对已受到损害的接触者应调离原有工作岗位,并予以合理治疗;对生活环境和工艺过程进行改进,既治疗病人,又治理环境;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9、职业卫生名词解释:职业接触限值。答: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8、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10、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意义是什么?答: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是用人单位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污染情况,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术依据,也可用于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也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的技术法规依据。11、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或个人接触状况时,应注意哪些内容?答: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或个人接触状况时,应正确运用时间加权评价容许浓度、短时

9、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的职业接触限值,并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空气采样、检测,以期正确地评价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12、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是怎样将潜在化学致癌性物质分类的?答: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潜在化学致癌性物质分类为:G1:确认人类致癌物;G2A:可能人类致癌物;G2B:可以人类致癌物;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G4:未列为人类致癌物。13、对于标有致癌性标识的化学物质,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答:对于标有致癌性标识的化学物质,应采取技术措施与个人防护,减少接触机会,尽可能保持最低接触水平。14、当工作场所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

10、时,若缺乏联合作用的毒理学资料,应该如何操作?答:当工作场所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时,若缺乏联合作用的毒理学资料,应分别测定每种化学物质的浓度,并按各个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进行评价。15、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工作场所化学物质容许浓度表中备注栏里的“皮”是什么意思?答:在备注栏内标有(皮)的物质(如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芳香胺,苯的硝基、氨基化合物等),表示可因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效应。使用(皮)的标识旨在提示即使空气化学物质浓度等于或低于PC-TWA时,通过皮肤完整的皮肤接触也可引起过

11、量接触。对于那些标有(皮)的标识且OELs低的物质,在接触高度浓度,特别是在皮肤大面积、长时间接触的情况下,需采取特殊预防皮肤的大量吸收。对化学物质标识(皮)并未考虑该化学物质引起刺激、皮炎和致敏作用的特性,对那些可引起刺激或腐蚀效应但没有全身毒性的化学物质也未标以(皮)的标识。患有皮肤病时可明显影响皮肤吸收。16、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工作场所化学物质容许浓度表中备注栏里的“敏”是什么意思?答:在备注栏内标(敏),是指已被人或动物资料证实该物质可能有致敏作用,但并不表示致敏作用是制定PC-TWA说一句的关键效应,也不表示致敏效应是制定

12、PC-TWA的唯一依据。使用(敏)的标识不能明显区分所致敏的器官系统,未标注(敏)标识的物质不表示该物质没有致敏能力,只反映目前尚缺乏科学证据或尚未定论。使用(敏)的标识旨在保护劳动者避免诱发致敏反应,但不保护那些已经致敏的劳动者。减少对致敏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接触,可减少个体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对某些敏感的个体,防治其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唯一方法是完全避免接触致敏物及其结构类似物。应通过工程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以有效减少或消除接触。对工作中接触已知致敏物的劳动者,必须进行教育和培训(如检查潜在的健康效应、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知识)。应通过上岗前体检和定期健康监护,尽早发现特异易感者,及时调离接触。1

13、7、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监测点。答:根据监测目的和现场调查的结果,选定作为长期或定期采样和监测的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为监测点。18、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有害效应答:机体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产生或出现的不良健康效应或毒作用效应。19、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密闭空间答: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船舶燃油舱、燃油柜、锅炉内部、主机扫气道、罐体、容器等封闭空间和大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分为无需准入密闭空间和需要准入密闭空间。20、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空气

14、监测答: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以及可能的健康影响。21、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生物监测答: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有害物质或其代谢物的含量(浓度)或由它们所致的生物效应水平,以评价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22、职业卫生名词解释:通风答:采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对某一空间进行换气,以创造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23、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工业通风答:对生产过程的余热、余湿、粉尘和有害气体等进行控制和智力而进行的通风。24、职业卫生名词解释:自然通风答:依

15、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造成的热压是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25、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机械通风答:依靠风机造成的压力是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26、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事故通风答:用于排除或稀释生产房间内发生事故时突然散发的大量有物质、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蒸气的通风方式。27、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卫生防护距离答:从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物)自生产单元到居住区的范围内,能够满足国家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相关标准规定的所需的最小距离。28、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毒物答:在一定条件下,较低剂量能引起机

16、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外源性化学物质。29、职业卫生名词解释:高度物质答:纳入国家高度物品目录,需要进行特殊管理的物质。30、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剧毒物质答:小剂量/少量侵入机体,短时间内即能致人、畜死亡或严重中毒的物质。31、职业卫生名词解释:致畸物答:又称致畸原,能使发育中的胎儿产生永久性结构异常的物质。32、职业卫生名词解释:致突变物答:又称致突变原或诱变物,能引起遗传物质突变的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33、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刺激物答:可致眼、皮肤或呼吸道黏膜发生可逆性炎性反应的物质。3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指哪些物质?答: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指那些急性毒

17、性大、刺激作用强和(或)危害大的,或者短时间接触可能产生刺激作用、慢性或不可逆的组织损伤、麻醉作用足以增加可能的意外伤害影响目救能力并降低工作效率的物质。35、什么是全身中毒?答:人体由许多系统组成,所谓全身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引起对一个或多个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到全身的现象,这种作用不局限于身体某一点或某一区域。36、毒物对肝脏有什么危害?答:肝脏作用就是净化血液中有毒性危险化学品,并将其转化成无害和水溶性物质。但有一些物质对肝脏有害,如溶剂酒精等。根据接触剂量和频率,反复损害肝脏组织可能造成伤害并引起病变(肝硬化)和降低肝脏功能,有时被误认为病毒性肝炎,因这些化学物质引起肝脏损伤的症状(黄皮

18、肤、黄眼睛)类似于病毒性肝炎。37、安全淋浴器及洗眼器是什么?答:安全淋浴器及洗眼器是安全和劳动保护的必备设备,是接触酸、碱、有机物等有毒有害、腐蚀性物质场所必备的应急、保护设施。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从医疗安全的角度考虑,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的伤害,通过快速喷淋、冲洗,把伤害程序减轻到最低程度。38、职业卫生名词解释: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答: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化学物的毒作用,或进入化学物所造成的缺氧环境,或在急性化学物中毒病程中或者病情已基本稳定后,突然发生的心跳和呼吸骤停。39、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急性毒性。答:经口或经皮肤摄入物质的单次剂量或在24 h内给与的多次剂量,或者4 h的

19、吸入接触发生的急性有害影响。40、职业卫生名词解释:职业性接触毒物。答: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41、请简述苯的理化性质,它主要损伤人体的哪些系统?答:苯,无色液体,有芳香味,易挥发。不溶于水,与有机溶剂混合。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主要损害人神经和造血系统。42、请简述二硫化碳的理化性质,它主要损伤人体的哪些系统?答:二硫化碳,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易挥发,不溶于水。遇明火、加热、撞击、摩擦或震动易燃烧、爆炸。遇明火回燃。主要损害人神经系统。43、请简述工作场所有毒

20、物质监测测试点的选择原则及取样时的注意事项。答:测试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人接毒地点。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工人,但不影响工人正常操作,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且应避免生产过程中待测物质直接飞溅入采样器内;测试点必须包括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工人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点,并作为重点测试点;采样器应放置在工人的呼吸带内,一般情况为距地面1.5m。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44、请简述劳动者接触生产性毒物的水平主要由哪三个因素决定。答: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劳动者接触生产性毒物的时间和劳动者的劳动强度。45、职业病危害因素指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

21、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请简述它可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答:可分为三类。一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二为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为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46、名词解释:卫生防护距离答:从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物)自生产单元边界到居住区的范围内,能够满足国家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相关标准规定的最小距离。47、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有哪些要求?答:a) 各

22、个通风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但在发生事故时,必须保证能提供足够的通风量。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小于12次每小时。b) 事故通风通风机的控制开关应分别设置在室内、室外便于操作的地点。c)事故排风的进风口,应设在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的物质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点。对事故排风的死角处,应采取导流措施。d)事故排风装置排风口的设置应尽可能避免对人员的影响;事故排风装置的排风口应设在安全处,远离门、窗及进风口和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排风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48、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防毒措施有哪些?答

23、: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点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泄险区应低位设置且有放透水层,泄露物质和冲洗应集中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49、对于急性化学中毒者,现场救治一般有哪几个步骤?答:对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是:尽快终止毒物的继续侵害,对症治疗,尤其是迅速建立并加强生命支持治疗,促进毒物排泄,选用有效解毒药物。即:清除残留毒物应用解毒药物促进毒物的排泄对症治疗50、根据现场应急洗消的工作和要求,应急洗消可分为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请分别简述两种应急洗消的基本方法?答:化学洗消:中和消毒法;氧化还原消毒法;催化消毒法;燃烧消毒法;络合消毒法。物理方法

24、:通风消毒法;吸附消毒法;机械转移消毒法;冲洗消毒法。51、为何要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 答: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经常和定期的检测,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产生、扩散和变化规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程度以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鉴定评价。可为保护劳动者健康,采取相应的防护设施提供科学的依据。5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答: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53、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答:一氧化碳中毒主要为急性中毒,是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疾病,少数患者可有迟发的神经精神症状。人在一氧化碳浓度为115mg/m3环境

25、中,至多2小时即可发生中毒;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为1%,人呼吸数次后就会昏迷,12分钟便可死亡。54、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总粉尘。答: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55、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空气动力学直径。答:某颗粒物(任何形状和密度)与相对密度为1的球体在静止或层流空气中若沉降速率相等,则球体的直径视作该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直径。56、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呼吸性粉尘。答: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在7.07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

26、,简称呼尘。57、对分别制定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PC-TWA的粉尘,应当如何操作?答:对分别制定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PC-TWA的粉尘,应同时测定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照BMRC分离曲线要求,呼尘的dae应在7.07m以下,其中dae5m粉尘颗粒的采集率为50%。58、请简述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分级0级,I级,II级,III级分别代表的含义。答:0级(相对无害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应继续保持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I级(轻度危害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存在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粉尘接触水平,并设置粉尘危

27、害及防护标识,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作业场所监测等行动。II级(中度危害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很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应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及时采取纠正和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粉尘接触水平。III级(重度危害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极有可能造成劳动者严重健康损害的作业。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作业点设置粉尘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劳动者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劳动者及时进行健康体检。整改完成后,应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59、什么是矽肺?答:矽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百分之十以上的生产性粉

28、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60、什么是煤工尘肺?答:煤工尘肺是由于在煤炭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煤尘并在肺中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煤炭行业累计患病人数、每年发病人数最多,对煤矿工人身体健康危害最大的职业病。61、什么性质的粉尘危害最大?答: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的量越高,则引起病变越严重,病变发展速度越快。如含游离二氧化硅70%以上的粉尘,往往形成以结节为主的弥漫性纤维化病变,病程进展较快,结节且易融合。而游离二氧化硅低于10%的粉尘所引起的肺内病变,则以间质纤维化为主,发展较慢,且不易融合。62、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热应激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代谢

29、热、气象条件(即气温、湿度、气流和热辐射)以及防护服要求的所接触的热负荷净值。63、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热应激反应答:由热应激引起的全身性生理反应。64、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热习服答:人体耐受热强度能力渐进性增强的生理性适应过程。65、职业卫生名词解释:高温作业答: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66、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冷应激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代谢热、气象条件(即气温、湿度、气流和冷辐射)以及防护服要求的所接触的冷负荷净值。67、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冷应激反应答:由冷应激引起的全身心生理反应。68、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低温作业答:平均气温

30、5的作业。69、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等效寒温答:又称风冷效应或风冷等感温度,指在低温环境下,裸露、无风状态为基准,风冷等感温度因风速所增加的冷感相当于无风状态下产生同等冷感的环境温度。70、职业卫生名词解释:风冷指数答:采用空气温度和风速评价气候寒冷程度的指标。71、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寒风冷却率答:身体单位表面积的热量损失,是身体接触的气温和风速的函数。72、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中心温度答:又称人体深部体温或核心温度,指下丘脑灌留血液的温度,但一般以直肠温度表示,身体力求维持的中心温度在372范围。73、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低体温答:中心温度35的体温,分为轻微低体温(35,32),中等低体温(32

31、,28)及严重低体温(28)。74、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浸泡性低体温答:人体落入冷水中所发生的低体温。75、什么是.寒冷环境?答: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负荷联合作用于人体,引起人体更多散热,导致人体发生冷应激反应的环境状态。76、应对从事高温作业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入暑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问健康检查的周期为1年。有哪些职业禁忌症不能从事高温作业?答:如II期及III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和大面积皮肤疤痕的患者,均不得从事高温作业。77、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生产性噪声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按噪声的时间分布为连续声和间断声;声级波动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

32、(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78、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噪声作业答: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级生效声级80dB(A)的作业。79、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听阈答:正常人耳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音强度。80、噪声工程控制措施有哪些?答:包括设置隔声监控室、对强噪声机组安装隔声罩、作业场所吸声处理、在声源或声通路上装配消声器和对设备隔振处理等。在管理上应特别注意选用低噪声设备、零部件和新工艺流程,替代强噪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工艺。81、如何正确佩带耳塞和耳罩? 答:佩带各种耳塞时,要将耳塞部分轻轻放入外耳道内,使它和耳道贴合,不要用力太猛和塞的太紧。使用耳罩时,应

33、检查外壳无裂纹和漏气,使用时必须使耳罩软垫圈与周围皮肤贴合。82、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工作有关疾病答:是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罹患某种疾病或潜在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83、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一级预防答:又称病因预防,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工艺、技术和材料,合理利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减少劳动者职业接触的机会和程度,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84、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二级预防答:又称发病预防,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结合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以早期发现劳动者所遭受的职业危害。85、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三级预防答:对患

34、有职业病和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康复。86、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手传振动答:又称手臂振动或局部振动,指生产中使用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动工作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击。87、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全身振动答: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并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到全身的振动。88、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劳动强度答: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的总和。89、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中等强度作业答:氧需不超过最大摄氧量状态下进行的作业。90、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大强度作业答:氧需超过了最大摄氧量状态下进行的作业。91、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极大强度作业答:几乎在无氧状态下进行的作业,此时的氧债氧需。92、职业卫生名词

35、解释:劳动时间率答: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工作时间与日工作时间(8h)的比率,以百分率表示。9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内容及任务是什么?答: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内容及任务是以职业人群和职业环境为主要对象,旨在阐明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影响职业从事者健康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论述如何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和研究不良职业环境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从事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损害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提出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的方法和措施;从而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职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职业从事者的身心健康。94、简述职业卫生学与职业医学的异同。答:职业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分

36、支学科,是以职业人群的作业环境为主要对象,研究职业场所工作环境或条件对职业从事者健康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质和量两方面阐明职业场所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与职业从事者健康水平的关系,为保护职业从事者健康、提高作业能力、改善工作条件所应采取的措施及卫生要求提供科学依据。职业卫生学的内容涵盖职业从事者接触的各种可能产生健康损害的作业环境,包括各种生产性毒物、粉尘,生物学有害因素,不良气象条件和其他物理因素,职业性伤害,不良体位,作业组织安排和管理等。职业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学科,是以职业从事者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通过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联系职业暴露的环境和条件的

37、调查,综合研究职业从事者健康受职业性有害因素健康的程度及其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间的关系,病对发生的职业病与职业相关疾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职业医学的内容主要针对受职业危害的职业从事者机体的不同器官、系统的损害,采用临床手段和方法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并依据职业病法律法规进行职业病诊断,对预防职业病和与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生、改善职业卫生条件措施提出有关的科学依据。职业卫生学与职业医学的最终目标是统一的,即用共同的医学观念、知识和技能,促进改善职业换将和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职业环境,使职业从事者有充分的安全和健康保障,并在身体功能、精神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上达到完美状态,

38、为不断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保证。两个学科的内容彼此相关,互相联系。95、简述职业毒理学的研究内容。答:职业毒理学在基础毒理学所研究的有害因素毒性、靶器官毒理、剂量-效应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产生健康损害的交互作用,包括:(1)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环境中的基本特性,(2)作业环境对职业危害的影响,(3)从业人员个体易感性与职业危害程度的关系。96、何为“健康工人效应”?答:由于职业人群多处于青壮年阶段,有些还经过就业体检加以筛选,故比一般人群健康,至少在开始工作时事健康的,总发病率与死亡率将低于总体人群,这种现象称为“健康工人效应”,在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中应予以考虑。97

39、、职业病的特点有哪些?答:职业病的特点主要有:(1)病因有特异性;(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3)不同刚接触人群的发病特征不同;(4)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但仅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应加强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98、什么是职业心理学?答:职业心理学是从人与职业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角度研究人在职业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99、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紧张因素有哪些?答: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紧张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和职业因素两类。个体特征主要包括A型性格、性别、年龄、学历、支配感等;职业因素包括角色特征、工作特征、人际关系、组

40、织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条件等。100、评价体力劳动负荷的客观方法指标有哪些?答:主要有:劳动能量代谢率、心率、肌电、皮肤温度、血液乳酸浓度、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激素、白细胞等。101、什么是心身疾病?答: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102、体力劳动时,机体哪些系统出现调节和适应性变化?答:在劳动过程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实现能量供应和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主要有下列系统出现调节和适应性变化:神经系统,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该项作业的动力定型,使从事该作业时各器官系统相互配合更为协调

41、、反应更加迅速、能耗较少,作业更轻松自如。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对劳动的适应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和血液分配方面。通过增加心率或每搏排出量的增加来增加心排出量来适应劳动的需求。作业时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不变或稍上升,致使脉压变大。劳动时血液,流入骨骼肌和心肌的血液量大增,而内脏、肾、皮肤、骨等都有所减少。呼吸系统,劳动时呼吸次数随体力劳动强度加大而增加,经常锻炼的人主要靠增加肺活量来适应。排泄系统,体力劳动及其后一段时间,尿量减少,排汗量增加。体温,体力劳动及其后一段时间内体温有所上升,但不应超过安静时的1。103、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氧需答:劳动1min所需要的氧量。104、职业心理健

42、康促进针对紧张因素的干预措施主要有哪三类?答:一级预防:主要是预防紧张因素,主要针对工人、工作场所、或工人与工作场所的相互作用。 二级预防:主要针对个体,预防紧张反应进一步加剧(如员工帮助计划、治疗或心理咨询) 三级预防:主要是紧张相关疾病治疗、恢复以及重返工作岗位。105、社会支持是研究较多的应对能力因素,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呢些方面?答: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1)情感支持,遇到困难时可以从朋友那里得到安慰;(2)社会的整体性,使人们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3)社会支持是切实的、明确的,如在经济上、工具或任务互助等;(4)社会信息,可获得有关任务的信息,从而获得指导和帮助;(5)相互尊重和帮助

43、,体现在技术和能力方面得到承认和尊重;(6)社会支持具有缓冲作用;106、应对反应指什么?可分为哪几个类型?答:应对反应时个体对外部刺激所发生的为预防、避免和控制紧张情绪的反应活动。可分为三类:(1)改变紧张状态的应对反应;(2)改变紧张状态的含义的应对反应;(3)改变已发生紧张后果的应对反应。107、为了方便操作和减少姿势负荷及外加负荷的影响,在采用工作姿势时需注意什么?答:(1)尽可能使操作者保持自然的状态;(2)避免头部、躯干、四肢长时间处于倾斜状态或强迫体位;(3)使操作者不必改变姿势即可清楚地观察到需要观察的区域;(4)操作者的手和前臂避免长时间位于高出肘部的地方;(5)如果操作者的

44、手和脚需要长时间处于正常高度以上时,应提供合适的支撑物。108、生产过程中,与强迫体位及负荷过重有关的疾患常见的有哪些?答:主要有:(1)下背痛,(2)颈、肩、腕损伤,(3)下肢静脉曲张,(4)扁平足;(5)腹疝。109、职业病诊断时,应掌握的资料包括哪些?答:(1)职业史,包括职业接触史;(2)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了解患者所在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空气中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防护措施等;(3)症状与体征;(4)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包括接触指标和效应指标。110、急性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有哪些?答:(1)现场急救 (2)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3)解毒和排毒 (4)对症治疗111、控制毒物

45、的前期预防措施有哪些?答:(1)根除毒物 (2)降低毒物浓度:技术革新,通风排毒 (3)工艺、建筑布局 (4)个体防护112、刺激性气体急性毒作用主要有哪些?答:(1)急性刺激作用,眼和呼吸道产生刺激性炎症,如流泪、畏光、结膜充血、咽部充血、呛咳、胸闷等;吸入较高浓度可引起中毒性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 (2)中毒性肺水肿,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肺泡内及肺间质过量的体液潴留为特征的病理过程,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3、高分子化合物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来自哪些方面?答: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制造化工原料、合成单体的生产过程;(2)生产中的助剂;(3

46、)高分子化合物在加工、受热时产生的毒物。114、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氧债答:氧需超过最大摄氧量时,氧需与实际供氧的差。115、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工作有关的骨骼肌肉功能疾患答:重复用力、快速移动、大力度、接触压力、异常姿势,振动/低温所引起的慢性肌肉、肌腱、骨骼及神经损伤。116、职业卫生名词解释:颈肩腕综合征答:又称颈肩腕障碍或颈肩腕损伤,由重复性运动、外力作用、不良姿势引起的颈部、肩部及腕部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117、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下背痛答:重复性运动、外力作用、不良姿势所致的背部疼痛症状使腰部活动受限和不适。118、职业卫生名词解释:腕管综合征答:由于腕部重复性运动、外力作用、不良姿势引起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后,其说支配范围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征。119、职业卫生名词解释:肱骨外上髁综合征答:又称网球肘,指由于重复性运动、外力作用、不良姿势引起懂的肘外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20、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全身振动职业接触限值答:几乎所有劳动者反复接触所引起背痛、背部不良健康效应以及不能正常地驾驶车辆的风险最小的振动接触水平。121、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生物接触限值答:又称生物接触指数或职业接触生物限值,对接触者生物材料中有毒物质或其代谢、效应产物等规定的最高容许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医药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