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技能竞赛参考判断题三.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254145 上传时间:2020-01-1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监督技能竞赛参考判断题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卫生监督技能竞赛参考判断题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监督技能竞赛参考判断题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监督技能竞赛参考判断题三.doc(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卫生监督技能竞赛参考判断题三563地表水取水点上游10000米至下游1000米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564自建饮用水供水系统,可根据需要直接与城市供水系统连接。565住宿场所室内应尽量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采光的客房,其采光窗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小于1:8。566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适用于已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监督检查。567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对降低浑浊度,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微生物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但对以有机物为主的微污染不能彻底去除。568对一个水厂而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水质检测常规指标都是必测指标,而且是关键指标。569取深层地下水作为水源,原水中未曾检出过大肠菌

2、群等指标菌的出厂水,不需经消毒处理即可输配给用户使用。570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单位必须取得当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571分散式供水是指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多见于农村地区。572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可作为水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中,耐热大肠菌群是最灵敏的指标。573二次供水设施内壁使用的、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涂料(防护材料)必须有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574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测定集中空调新风量时可采用示踪气体法。575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爆发流行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可以全新风方式运行。57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

3、例规定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应由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和经营单位负责。577卫生监督员负责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并对受训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审核。578卫生许可证的申请受理、复核均由卫生监督机构负责。579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行政处罚可以实施简易程序的必须包括以下条件: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580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行政处罚可以实施简易程序也可做一般程序。581在新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时应设置供风管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582已经

4、投入运行的空调系统没有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要求。583公共场所空调系统风管积尘量达到10g/m2应立即对系统进行清洗消毒。584厕所、浴室、厨房、消毒间等部位的排气、经过滤处理后可部分提供新风。585噪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非特异性危害。586为了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洁净度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舒适感要求,应合理组织房间空气的流动。587采光和照明的区别是光源不同。588游泳池水的游离性余氯不得低于0.5mg/L。589测定集中空调新风量时可采用示踪气体法。590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是由卫生监督机构签发的。591足浴、保健按摩、网吧等场所已列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范围。592旅店、招

5、待所床位面积每人不得小于4平方米。593对非长年开放的人工游泳场(馆),每年泳季后应立即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594优质充足的生活饮用水可防病,并可提高个人卫生和生活质量。595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污染类型除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外,有机污染潜在危害增大。596对生活饮用水取水、制水、供水实施全过程管理是加强饮用水卫生安全监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59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以及涉水产品进行监督检查。598饮用水卫生监督的适用范围包括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分质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599欧盟成员国的饮用水水质主要依据欧盟饮用水规程(

6、98/83/EC)。600饮用水卫生监督员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证书。601饮用水卫生检查员可以负责取证和进行行政处罚。602饮用被污染的水是发生介水传染病的唯一途径。603饮用水水源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卫生部门不需要监督。604知情权的实现是劳动者行使其他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前提。605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二次供水单位和集中式供水单位均应令其立即停止供水。606饮用水供水单位的卫生许可证长期有效。607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可以在水厂做检验员。608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

7、单位必须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609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610感冒伤风的人员不能直接从事饮用水供管水工作。611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涂料、水质处理器以及新材料和化学物质,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后报卫生部审批。612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七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应取得城市供水企业资质证书方可供水。现根据2004年国务院第460号令取消上述资质证书。61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水质指标认识的深化,各个水质指标限值的绝对值只能偏严,不能放宽。614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属强制性标准,并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性文

8、件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615分散式供水是指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为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常见的供水方式之一。616GB5749-2006中的常规指标是指能反映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非常规指标是指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的水质指标。617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可作为水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的意义最大,其次是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618GB5749-2006的毒理指标项目及限值,主要依据毒理学和人群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制定其标准,故取名为“毒理指标”。619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

9、卫生机构承担。620除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外,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对疑似职业病做出诊断。621人民法院受理有关案件时,也可以组织职业病鉴定。622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状态,也属于职业禁忌证。623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624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625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626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

10、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627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628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629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630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631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

11、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632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十日内组织现场调查。633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634对从事接触职业

12、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635职业性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从事放射工作时间内所受的内、外照射(包括医疗照射和天然辐射)。636诊断苯所致白血病,其苯作业累计接触工龄需3年以上。637稳态噪声比脉冲噪声对人体听力影响大。638肺静脉是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的解剖结构。639职业性锰中毒后经常发生口腔溃疡、齿龈糜烂。640急性放射性肺炎的诊断需肺部照射剂量为5Cy。641正常人血液中COHb可达10-15%。642慢性铅中毒最早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贫血。643紫外线照射后可发生视网膜微血管

13、瘤。644立即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防止毒物继续吸收是早期治疗急性百草枯(克芜踪、对草快)中毒的措施之一。645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646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护管理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647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劳动者职业史来确定是否接受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要求。648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649建设项目的备案、卫生

14、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实行分级管理。650经国务院批准,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651行政许可听证均为依当事人申请的听证,行政机关不能主动进行听证。652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可以是法律、法规;也可以是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65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无权依法要求赔偿。654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655当事人对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诊断不服的,可以向卫生部申请最终鉴定。656疑似职业病人最终不能诊断为职业病时,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职业病诊断费

15、用。657职业病诊断时,用人单位无历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资料,则不承担举证不力责任。65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统计报告的管理工作,并按照规定上报。659目前我国根据职责分工,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660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即使排除了其他致病因素后,也不能诊断为职业病。661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确定只是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66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663劳动

16、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664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个人承担。665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应当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并符合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程序。6662010年5月11日,某市卫生监督所监督科科长童某、一般工作人员范某到乡卫生院检查时,发现乡卫生院存在使用无有效医师执业资格证书或助理医师执业证书人员于某、吕某从事妇产科工作问题时,当即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下发了卫生监督意见书。但非技术医务人员于某、吕某在2010年5月21日给一产妇接生时,造成产妇及新生儿两人死亡的严重后

17、果。此案中,童某、范某履行了相关的法律职责,针对现场检查到的情况,两人当即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并下发了盖有卫生局公章的监督意见书,责令于某、吕某等人立即停止执业活动,故童某、范某不构成玩忽职守罪。667职业病的分类、目录和诊断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668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669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670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烟草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671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

18、病人时,应当及时通知用人单位。67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7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674某患者首次进行职业病诊断,他的某张胸片局部肺纹理模糊,其影响诊断区面积之和在半个肺区,这张胸片不能用于尘肺病的初诊。675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要求。676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综合管理、分类治理。677 劳动者对职业病诊断存在异议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19、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向卫生部申请再鉴定。 678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应按规定进行职业病报告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而对于未确诊的疑似职业病病人则不需要。 679没有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无须承担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报告法定义务。680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681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可以单独进行职业病诊断。682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为了紧急生产的需要,用人单位在为劳动者提供合格的防护措施和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但在上岗之日起30日内应组织补做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6

20、83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但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者索要复印材料的费用。684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685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686某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执法人员必须先调查其违法所得情况后,才能处以相对应的罚款。687工作单位在A市、户籍在B市的张某,因病投亲靠友在C市已住院治疗一年以上,现欲提出职业病诊断申请,张某可向AB两市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也可就近向C市职业病诊断机构提出

21、申请。688张某在职业性健康体检中被诊断为疑似职业病,不能继续在岗,现企业积极安排张某进行职业病诊断,并终止了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招用新工人体检后上岗工作。该企业的做法是合法的。689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分为所有疾病和职业禁忌症。69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69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692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擅自

22、投入使用的,可以直接对建设单位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693目前我国职业病发病最多的职业病是尘肺。694县(区、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695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承担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鉴定工作。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由职业病防治机构组织。696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697上岗前健康检查的对象不包括转岗到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698李某被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尘肺II期”, 因为己属于职业病,所以不能再提起鉴定申请。699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就无须承担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报告法定义务。700用人单

23、位指挥劳动者没有防护措施进行作业时,劳动者可以拒绝。701劳动者健康素质的高低不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702我国历部宪法都未有规定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等职业卫生的内容。703我国首次明确职业卫生监督任务的文件是1954年颁布的第一届全国工业卫生会议决议。7041994年,WHO向全球提出“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保健的宣言”。705劳动法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706根据刑法规定,“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24、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707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按照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涉及的范围和对象实施监督管理。708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基于法定职责必须向本单位或上级单位汇报以及法定必须向社会通报的,尽管汇报或通报内容中涉及有关用人单位的秘密,不属于违背保密义务,而是正当的职务行为。709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是指可能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的建设项目。710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公布。711医疗机构收治的隔1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预

25、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必要时,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如停工、停业、停课等。71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利器盒的尺寸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713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714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715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仓皇出逃、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或者

26、吊销其执业证书。716王某是甲地人,2010年10月到乙地做生意。2011年6月20因发热、头痛、身躯有红疹到乙地的红十字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伤寒,认为是外地病人不该他报告。2011年6月30日乙地卫生执法人员到该院检查发现此例疾病无传染病报告卡,也未进行疫情信息网络报告。执法人员认为该单位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责令补报,给予500元的罚款,并通报批评。717医疗机构将使用后的输液皮条等医疗废物卖给废品回收者,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对医疗机构和废品回收者进行行政处罚。718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719疾病预防

27、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防止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720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721放射工作人员体检中,微核的制作方法有直接涂片法、培养法和CB法。722某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回来后出现咳嗽发烧症状,与其同办公室其他工作人员随后也出现相同症状,该单位应当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723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724在对某医院检查中发现,其在非医疗废物贮存地点倾倒、堆放

28、医疗垃圾,可给予吊销其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的行政处罚。725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只能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进行处罚。726热释光剂量计不能测量中子剂量、剂量。727使用后的输液瓶,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728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照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两级。729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放射影像健康普查,应当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730BSL-1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I级,表示防护水平最高。731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732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感染性微生物第三类危害程度是指个

29、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733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当在6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734 胃镜、肠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清洗消毒时间不少于10分钟。735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应当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736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737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73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739传染病防治监督

30、管理机构有权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74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741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和卫生检疫机构及其所有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医学检验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医生。742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其他如港口、机场、铁路、厂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军队医疗机构。74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

31、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三类,35种。744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45疫情报告的监督对象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公共场所及有关单位等。746麻风和斑疹伤寒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74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74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是乙类传染病。749发现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艾滋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报告时限与方式和甲类传染病相同。750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是传染病疫情的义务报告人。751疾病预

32、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疫情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给予警告。752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753内镜在消毒灭菌前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去掉表面的黏液和血污等再进行消毒处理。754相同确诊病例的病区,在医务人员没有直接接触病人身体及其周围环境的情况下,隔离衣可连续使用。755医务人员如果在检查或护理完一个病人后,如果时间紧张可以戴手套洗手后再对其他病人进行操作。756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757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758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33、不必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759感染性疾病科业务用房应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760呼吸道发热门(急)诊要设专人,并为就诊病人提供一次性口罩。761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裸露器械,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是24小时。62某社区门诊部口腔科在门诊室的水池内进行口腔器械清洗。763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可以用化学消毒剂浓度试纸快速测定有效含量。764小王主张在对医疗器械去污时先清洗,并注意自身保护;尽量不要直接用手对尖锐物分类和清洗;避免污物与身体的直接接触。如不能很好地做到自身防护应先消毒后清洗;这种主张是否正确。765监督人员检查某医院发现正在使用的

34、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压力表在蒸汽排尽时不能到达零位,工作人员认为在灭菌时让灭菌的压力高一点就可以了,不会影响效果。766护士在给王先生肌肉注射前用肥皂流动水冲洗双手,注射后,又给同病室的其他病人进行了注射。767如果针织物品表面有固体污物或有肉眼可见的血液、体液等污染,要立即清洁去除污染物,加含氯消毒剂浸泡后进行冷洗。768传染病分诊点或传染病门诊应相对独立、标识明确、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769安排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在单独房间或远离其他患者的单独区域;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可同室安置。77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

35、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771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77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773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可将实验室分为四级。774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可同时从事多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775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事件,未及时向县卫生局报告,县卫生局发现后给予责令

36、改正,给予警告,并处2万元罚款。776某医院领导认为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都是垃圾,为便于管理,方便运输,所以将医疗废物暂存处设于生活垃圾场旁。777某医院儿科病房的卫生员,每天下午将病房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收集后放在小推车中一起送往生活垃圾场和医疗废物暂存处。778老张在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处工作,每天将收到的医疗废物的数量在记录本上做一标记,以便计算工作量,至于收到的是何种医疗废物则与他无关。779卫生监督员在对某医院进行医疗废物专项检查时发现:在某病区的生活垃圾箱发现针管、针头、导尿管、带血纱布、医用手套等医疗废物,认为该医疗机构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

37、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的规定,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给予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780根据刑法第330条规定,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781医疗机构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放射诊疗许可申请,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对合格的予以批准,发给放射诊疗许可证。782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783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卫生行政部门

38、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完成对预评价的审核。784放射工作人员任何一年的年有效剂量不得超过20mSv。785申请放射卫25放射工作单位应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并保存至放射工作人员退休后20年。786生部发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 181-2006)按辐射源的强度和潜在照射的风险将建设项目分为A、B、C三类,明确A类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或一般的建设项目,B、C类属于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787放射卫生中的职业照射和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属于职业病防治法调整的范围。788不同种类放射诊疗项目的许可审批分别由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789职业病

39、防治法没有明确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定义、资格条件、服务范围及内容、审批的权限,权利和义务等。 790凡是检测方法或检测仪器有要求的,应按要求对检测场所的温度、湿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准确的测量并记录。91 衰变仅放出带有负电荷的电子。792射线、X 射线的本质与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一样,都属于电磁辐射。793康普顿效应是、X射线工作场所散射线的主要来源。794集体剂量定义为受某一辐射源照射的群体的成员数与所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的乘积,用人-戈瑞(人Gy)表示。795个人剂量限值适用于职业照射、公众照射和医疗照射。796对射线的防护,通常选用有机玻璃、塑料等低原子

40、序数的物质材料进行屏蔽,以减少韧致辐射的产生,再使用铅等高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韧致辐射产生的X射线。797甲种工作条件是工作人员在此条件下连续工作一年所受的照射有可能超过年剂量当量限值的3/10。798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20日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并将检查结论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799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数为3人以上单数。800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产生的照射是外照射。801放射性损伤的随机性效应不存在剂量阈值,确定性效应存在剂量阈值。802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803开展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

41、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04进行射线检查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者的辐射敏感器官(例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等)采取适当的屏蔽保护。805某医院开展普通X射线机影像诊断、X射线CT影像诊断和DSA介入放射诊疗工作,其放射诊疗许可应当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办理。806在相应测试条件下,普通医用诊断X射线机有用线束进入受检者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应超过25mGy/min。807摄影机房四周墙壁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808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为2年1次。809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60天810辐射对人体的健康效应,通常分为随机性效应、确定

42、性效应和遗传性效应。811职业照射剂量限值规定,工作人员的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为150mSv。812卫生部负责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审定。813公共场所室内装饰装修期间,在保证空气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可以营业。814公共场所经营者变更单位名称、经营项目应当向原发证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手续。81535星级宾馆、饭店,噪声标准应45分贝。81615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单位是指日供水在1000m3以下,且供水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817当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对二次供水单位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供水。818若水样中检出总大肠菌群,需进行粪大肠菌群或

43、大肠埃希氏菌检测。819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未按规定进行日常性水质检验工作,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820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由负责监测的技术服务机构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821 以医学监护为目的的群体X射线检查,不得将胸透列为群体体检的必检项目。822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X射线机房,单管头的200mAX射线机房应不小于24 m2,双管头的不宜小于32 m2。823医疗机构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就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

44、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824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所有提出放射诊疗许可申请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审核。825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6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826放射治疗场所应当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827开展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828医疗机构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应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

45、许可证的卫生行政执业登记部门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手续。829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生物效应,通常分为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和遗传效应三大类。830对于射线的屏蔽防护来说,应选择原子序数比较低的材料,如塑料、有机玻璃、铝板等轻质材料。831核医学的实践中,对患者同样要执行正当性和最优化的原则,但不考虑剂量限值。832放射性白内障不属于法定职业病。833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为12年,但不得超过2年。834放射工作人员不得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835 医用数字胃肠透视机在透视结束后,检查室内的空气中仍有一定数量残存的辐射,因此要做好通风换气。836 核医学科室应配备的活度计和

46、表面污染仪。837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838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本人承担,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839某医疗机构拟改建CT机房,按规定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编制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840 辐射源和放射源的含义相同。841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应为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体检的必检项目。842某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为5mSv,应对其本人估算有效剂量,并进行安全评价。843人体对辐射的敏感性与年龄有关,胎儿最为敏感,幼年、少年、青年、成年依次降低。844 放射性白内障是一种急性放射性疾病。845用人单位必须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846放射诊疗机构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可开展放射诊疗工作。847放射卫生防护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正常照射,防止潜在照射的发生,避免或减少辐射危害,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848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具有放射影像医师。849放射工作人员岗前体检的项目中包括微核和染色体畸变分析检查。850操作放射性碘标记的放射性药物时,应注意放射性物质在甲状腺内沉积的防护。8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电力电气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