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theoretical test.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2238337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9theoretical test.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99theoretical test.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9theoretical test.doc(8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九九九年第十届国际生物奥林匹亚竞赛试题(下载5M)理论测验包括三大部份:A部份中,所有试题皆为选择题,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以( )标记在选项前的横在线。B部份中,所有试题皆为选择题,但每一个题目可能有任何数目的正确答案。因此,可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数个,或皆正确。你必须确实且只有标示那些正确的选项。正确答案以( )标记在选项前的横在线。C部份中,试题以多种型式呈现,你必须详读每一试题,看此试题要以何种型式回答。经常你要写下一个或数个数字或文字,答案必须很清楚且易懂,否则你的答案可能被认为不正确。使用数字作答时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A部份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科学1.在一动物

2、体中几乎所有的细胞皆含有相同的基因,而细胞在构造及功能上却有所不同,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A. tRNA 分子B.mRNA分子C.组蛋白D.核糖体2.来自平滑性内质网的小液胞大多数被输送至:A.粗糙内质网B.溶体C.高基氏体D.植物细胞液泡3.叶绿体的囊状膜中含有两个光中心系统,即PSI及PSII。3a.是否此两种光系统皆结合了摄取光能的色素?A.皆有B.只有PSIC.只有PSII3b.水的分解产生三种产物:氧分子、质子及电子,这些产物中何者用在光合作用光反应?A.三者皆有B.只有氧分子及质子C.质子及电子D.氧分子及电子E.只有电子3c.某些行光合作用且厌氧性的细菌并不分解水分子,而是以其它化

3、合物取代,试问是何种化合物?A.硫化氢B.甲烷C.硫酸钠D.乙烯4.“细胞质分裂“是什么意思?A.有丝分裂B.分割细胞质C.细胞间期时细胞质流动D.细胞爬行E.精子以鞭毛运动5.在动物及植物细胞行有丝分裂时,下列所示程序之正确顺序为何?I.核膜消失(解体)II.染色体移向纺锤丝的中央(赤道区).微管附在着丝点上.子染色体向两端分离A. I, II, , B. II, , I, C. I,III, II, D. , III, II, I6.在动物及植物细胞行减数分裂时,下列现象发生的顺序为何?I.形成联会复合体(SC),而使同源染色体配对。II.互换;即交换非姐妹染色分体的部分。.终止同源染色体

4、配对状态。.终止姐妹染色分体的结合状态,然而大部分姐妹染色分体的着丝点部分仍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的交叉状态A. I, II, , , VB. I, II, III, V, IVC. I, V, II, III, IVD. I, III, IV, V, II7.黏液菌是一种“社会性“细菌,因为它们可以聚集起来,形成多细胞构造。为了形成多细胞体,细菌以化学性讯号互相沟通,其中之一为cAMP。某科学家将黏液菌培养在一半固态培养基表面,在上面细菌可以移动。他在培养基中放入一cAMP的梯度,使cAMP的浓度在培养皿之一端高于相对的另一端,试问他在培养皿的那一部分发现细菌?A.在cAMP浓度最高的一端

5、。B.在cAMP浓度最低的一端。C.在中间;即cAMP浓度一半的部份。D.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上。8.人类歧化(hSOD;一种可将超氧自由基转换成过氧化态的酵素)是一种优越的酵素:有耐热性、在蛋白分解及清洁剂下皆很稳定。此酵素在医学上引起很大的兴趣,因为其在治疗多种因超氧化引起的症状上,具有潜力。你已经进入以cDNA选殖此基因的阶段,欲将它选殖出来,以大量制造,则下列载体(即可用来选殖hSOD基因的DNA分子)中,何者最适合被用来选殖此基因?A.一种可提供讯号序列,使选殖基因产物得公输出到细胞外的细菌质体。B.一种细菌病毒可复制产生大量新病毒颗粒,并使细胞解体。C.一种高复制数的真核质体(高复制数

6、质体在宿主细胞中 以很高的数量存在)。D.一种可提供讯号序列,使选殖基因产物得以输出到细胞外的真核质体。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9.哪一个是造成非盐生性植物不能在高盐的土壤中生长的主要原因?A.矿物盐离子对植物有毒B.土壤中的水势太低C.土壤中的氧含量太低D.喜好盐类的线虫以根毛为食物E.靠近土壤表层的盐块使幼苗不易穿入土中F.盐结晶在气孔中形成,阻止氧体交换10.蚜虫从幼嫩茎部的哪一层得到养分?A.形成层B.形成层外侧C形成层内侧D.不同年纪的植物个体在不同的层次E.由蚜虫的年纪及发育阶段而在不同的层次11a.植物生活史中双套染色体(2n)个体阶段称为何?A.中生植物B.配子体C.胚乳植物D.抑他

7、植物E.孢子体F.同配植物G.茎叶植物H.绿色植物I.二倍体植物11b.植物生活史中单套染色体(n)个体阶段称为何?A.中生植物B.配子体C.胚乳植物D.绿色植物E.茎叶植物F.单倍体植物G.孢子体H.抑他植物I.有卵植物12.下图显示植物在光强度及空气中的CO2浓度改变时,其CO2固定速率变化的曲线图。 以下关于在此曲线图中的直线部位(a)之解释,何者正确?它表示此阶段中固定CO2的速率受限于何?A. CO2B. 光C. CO2与光D.温度13.胡萝卜属于丛生(rosette)植物,因为他们在第一年产生丛生的叶片,以便提供养分贮存于根部,如果此植物留在田中过冬,根及茎顶仍将存活下来,直到下一

8、年的夏天,它将长出具有长茎及叶,随后开花、结果、产生种子,而后死亡。然而,仍有可能维持此植物存活并生长多年而不开花,何种处理是合适的?A.每二个月喷一次吉贝素B.养在温室中,维持常温20C.种在非常贫瘠的土壤D.每年秋天把它挖出,置于冰箱内过冬E.在夏天结束后,叶子枯萎前,切除之14.以下绘图为某些叶内细胞,箭头(1-8)标出细胞的部位及水分可通过的途径,以下哪一项叙述(A-D)提供了对此图的正确解释?A. 1共通原生质,2共通原生质流动途径,3原生质丝,4离生原生质,5离生原生质流动途径,6细胞膜,7液泡膜,8气孔。B. 1离生原生质,2离生原生质流动途径,3原生质丝,4共通原生质,5共通原

9、生质流动途径,6液泡膜,7细胞膜,8液泡。C. 1共通原生质,2离生原生质流动途径,3细胞质,4cell wall,5共通原生质流动途径,6液泡膜,7细胞膜,8气孔。D. 1离生原生质,2离生原生质流动途径,3原生质丝,4共通原生质,5共通原生质流动途径,6细胞膜,7液泡膜,8液泡。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15.舌上后三分之一区域的味蕾可尝到的味道是.A.甜B.酸C.苦D.咸16.抗利尿激素可.A.增加血浆渗透压(溶质浓度)B.减少从亨氏环上升支中再吸收钠离子C.减少饭后血浆葡萄糖含量D.减少尿素的再吸收E.增加水分由远曲小管和集尿管进入微血管17.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特征是.A.增加代谢率、心跳、

10、体重增加B.增加代谢率、产热量、体重降低C.增加产热量、耗氧量、体重增加D.增加心搏速率、体重降低、想睡18.着床于子宫的胚胎是哪一个阶段?A.受精卵B.未受精卵细胞C.原肠胚D.胚胞(囊胚期)19.硬骨鱼、蛙、蛇、鸟及哺乳类等动物的骨骼系统分别含有编号1-5中的那种骨骼?骨骼:1.胸骨;2.肋骨;3.锁骨;4.肩胛骨;5.喙状骨A.硬骨鱼:123,蛙:1234,蛇:135,鸟:1245,哺乳类:1235B.硬骨鱼:245,蛙:1345,蛇:2,鸟:12345,哺乳类:1234C.硬骨鱼:145,蛙:235,蛇:135,鸟:1245,哺乳类:1235D.硬骨鱼:235,蛙:135,蛇:135,

11、鸟:1245,哺乳类:1235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20.光线透过森林树冠层,到达地面的光不同于光线互射空旷地面所形成之光谱。20a.此不同大部分是由于哪一种特殊的植物分子?A.二磷酸核酮醣酸化B.叶绿素C.植物色原D.纤维素E.Tabasco20b.光线在树冠层下与在空旷地下的不同点为何?A.蓝光对绿光的比值较高B.红光对远红光的比值较高C.红光对绿光的比值较高D.远红光对红光的比值较高20c.植物会以某种化合物的作用对光组成起反应。此种化合物为何?A.吉贝素B.细胞分裂素C.细胞色原D.视紫红质E.细胞色素20d.植物生长在树冠层下与植物长于空旷地的形态不同点为何?A.节间较长B.节间较短C.

12、茎较粗D.花青素含量较高行为学21.下图可见三只幼雁跟着一个移动的玩具。下列哪一项最能解释幼雁的行为?A.这是幼雁因为亲鸟不在而表现的替代行为B.“印痕“,因为玩具是幼雁孵出后看到的第一个会动的东西,因此把玩具当成牠们的父母一般反应C.牠们被管理员训练成会跟随这个玩具D.幼雁本能上会跟随牠们看到任何会移动的东西 22.地盘(territory)与行动图(home range)有何差别?A.行动图是一个区域范围,在此范围内某一种动物逗留一段时间,但不会去对抗范围内的同种动物,而地盘内则会排斥同种动物B.地盘是一个不排斥的区域,在此区域内某一种动物会逗留一段较长的时间,但某行动图则是一个含排斥同种

13、动物的区域C.行动图是个很靠近巢穴的区域,动物每天出入其间,而地盘则是一个大范围,动物不定期的走访其间不同的区域D.行动图与地盘是两个相同的概念23.有些动物种类,例如蚂蚁和蜜蜂,大多数的个体自己不生殖,而把能量全部花在养育保护其它个体的子代上,这种情形看似矛盾,因为天择的理论认为个体应尽量扩大自己的子代数,对于蚁群中有大量不孕个体的现象,其演化上的解释为何?A.降低子代数保证当地食物可以满足族群的需求,藉由限制生殖可以确保蚁群的长期生存B.蚁群中所有个体的遗传相关性很高,因此可以藉由近亲生殖成功而增加适应性。C.因为新生蚂蚁的性别比极端偏离,以致雌蚁无法找到雄蚁配对,所以不孕。D.蚂蚁只用孤

14、雌生殖。24.在实作测验中,你研究雌鱼是否会偏爱某些雄鱼。更复杂的问题是为何雌鱼有此种偏好?24a.假设大多数雌鱼已演化出对大尾鳍雄鱼的偏爱,雌鱼偏爱与大尾鳍雄鱼交配,而不逢机与其它雄鱼交配,会有何好处?A.藉由偏好与大尾鳍雄鱼交配,雌鱼之间为取得交配机会之争会比较缓和。B.大尾鳍雄鱼较可能生出大尾鳍的雄性仔鱼,因此偏爱与大尾鳍雄鱼交配的雌鱼,会生出较吸引雌鱼的雄性仔鱼,也较可能有较多的孙子。C.大尾鳍雄鱼的雄性子代较可能有小尾鳍,牠们比较不能吸引其它雌鱼,所以必须和牠们的母亲交配,所以母鱼会有较多的子代。D.大尾鳍雄鱼比较不会和很多雌鱼交配,所以偏爱与大尾鳍雄鱼交配的雌鱼感染性病的危险较低。

15、24b.不只雌鱼会挑选配偶,有些种类的雄鱼也会偏爱某些雌鱼而忽视或排斥其它雌鱼。有些种类反而是雄鱼比雌鱼更挑剔。所以可以设计另一个实验来研究雄鱼是否对大小不同的雌鱼有所偏爱。假设你知道雄鱼偏爱大雌鱼,同时假设雄鱼每次交配所排射的精子数是使雌鱼所带成熟卵受精所需精子数的许多倍,因此雄鱼可以交配的次数有限。如此,雄鱼挑选某些雌鱼而不随便与任何雌鱼交配有何好处?A.大雌鱼生产较多的卵,所以偏爱和大雌鱼交配的雄鱼比较可能使较多的卵受精而有较多的后代。B.大雄鱼生产较多精子,所以雄鱼偏爱和大雌鱼交配,会有较多的子代。C.大雌鱼花比较多的能量和养分在生长,花较少的能量和养分在生产,所以偏爱和大雌鱼交配者,

16、会有较少的子代。D.大雌鱼会和较多的雄鱼交配,所以一条雄鱼和大雌鱼交配,其子代的遗传变异度较高,子代遗传变异度高,适应性就会提高,所以和大雌鱼交配可使雄鱼有更多孙子。遗传学和演化25.人类遗传疾病中的黑蒙性白痴(TSD)是由于缺乏形成胺基己糖脂。这种和脑细胞的脂质分解转化有关。TSD是单基因,体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故TSD患者的基因型为aa,下列那一种说明可以解释为何Aa个体的表现和健康的AA个体相同。A.因对偶基因中的A是一种转位子(transposon)。在异型合子的个体A基因可以从正常位子上离开移至隐性基因a处,故a基因的转录受阻。B.隐性的突变基因可转录一种抑制蛋白质,此蛋白质抑制A基因

17、的转录。C.异型合子的胚胎中a突变成A,故不会出现Aa的成人。D.Aa异型合子所制造的胺基己糖脂的量已足够正常地分解脂质。26.和达尔文同时期有另一位学者独立发展了相同的天择理论,当他将自己的理论通知达尔文时,促成达尔文发表“物种源始“一书。这位学者是谁?A.黑格尔B.林奈C.华莱士D.拉马克E.莱尔F.门德尔27.达尔文所观察到的加拉巴哥鷽鸟的例子可用来说明下列何种现象?A.哈温定律B.共育种化C.辐射适应D.趋同演化E.不能飞行28. ABO血型的基因包括IA、IB和i。B型血的人基因型可能是IBIB或IBi。三种基因在族群中的发生频率以p(IA)、q(IB)、r(i)表示。以下的问题中个

18、体的交配均是逢机选择。28a. B型个体的机率为何?A. 2qr3B. q2 + 2qrC. 2qrD. q + rE. p+ q + r 某国家中有一对夫妇(Eve & Elvis)和其二个孩子(Olga & Boris)。此夫妇均为B型血型。28b. Olga具O型血的机率为何?A. r2B. 2qr3C. (2qr)2 1/4D. (2qr / (q2 + 2qr) 2 1/4E. 1- 2qr28c.Olga和Boris均为O型血型的机率为何?A. r4B. (2qr) 2 1/4C. (2qr / (q2 + 2qr)2 (1/4)2D. (2qr / (q2 + 2qr)2 1/4

19、)2E. (1 2qr)229.在一独立岛屿中有5800个人,其中2800为男性。男性中196人为红绿色盲,这种色盲是由隐性基因(r)所引起,且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色盲并未影响个体的存活。本岛屿女性中至少有一位是色盲的机率有多少?A. 0.00B. 0.08C. 1 0.99513000D. 1 0.99363000E. 3000 0.0056 0.99442999F. 0.0064G. 1.0030.某岛屿有一种一年生双子叶植物,于1999年时其一对对偶基因其p(A)0.9、q(a)0.1。若2000年时此族群含有50个植枺。那么在1999年至2000年之间,”a”对偶基因在偶然情况下从

20、族群中消失的机率有多少?A. 0.90100B. 0.9050C. 0.90D. 0.10100E. 0.1031.异型接合性,即族群中个体在某些基因座具异型合子,经常用来估算一族群中的遗传变异度。假设有个一年生植物的族群含有约50个个体,这一年,某一基因座的对偶基因频率分别为p(A)0.90、q(a)0.10,则下列何种演化动力可能导致下一世代异型接合性的增加?A.遗传漂变B.近亲交配C.选择性淘汰“aa”即aa较AA和Aa更不适合生存)D.自 p(A)0.99、q(a)0.01的族群中移入个体32.下列何种特性阻碍了现今的细菌演化成具有分化器官的多细胞生物?A.它们很成功的适应了栖息地,因

21、此不需要演化成多细胞生物B.它们缺代细胞骨架,所以无法发展出与相邻细胞间的良好沟通C.它们有坚实的细胞壁,因此无法与其它细胞接触D.因为它们有变化很大的代谢途径,所以它们无法发展成多细胞生物生态学33.在决定收获量时(例如鲸鱼的收获量),会检视族群出生数、死亡数,和族群数量间的关系图,检视下面图例: 图中哪条曲线显示出生个体的数目,而P点代表什么意义?A.曲线1显示出生个体的数目,P代表最大族群数量。B.曲线2显示出生个体的数目,P代表最大族群数量。C.曲线1显示出生个体的数目,P代表生物负荷量。D.曲线2显示出生个体的数目,P代表生物负荷量。34.海洋表层又可分为二层,上层是进行初级生产之处

22、,下层则不进行初级生产,造成此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层较温暖,藻类生长的速度较吃它们的初级消费者快。B.上层有足够的光线可进行光合作用。C.上层养分较充足可进行光合作用。D.上层水被充分搅拌而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光合作用。E.上层鱼的族群密度够高,使浮游动物的密度较低,而使藻类的密度较高。35.某种蝴蝶的族群受三种死亡因子(致死率分别为k1、k2、k3)所影响。下图显示几年之间三个三种死亡因子比例和总致死率的变化。随着k值增加,蝴蝶的死亡率也增加。利用下图回答问题: 35a. k1、k2、k3和总k的关系为何?A. ktotalk1 k2 k3B. ktotalk1 k2 / k3C. kto

23、talk1 k3 / k2D. ktotalk1 k2 k3E. ktotalk1 k2 k3F. ktotalk1 k3 k235b. 1960年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 k1 B. k2C. k3 35c.哪一年大多数的蝴蝶存活到生殖阶段?A. 1956-57B. 1957-58C. 1958-59D. 1959-60E. 1960-61E. 1961-6236.一块有许多生态区的大片区域内的物种数量,可以有二种表现方式,一是a -多样性,一是b -多样性。a -多样性是指这个区域内各个生态区各自的物种种数多寡,b -多样性则是这个地区内不同生态区之间物种组成差异的程度。检视下表,表中列出三

24、个各有三个不同生态区的大区域中,各生态区内的物种数目。区域 1 2 3 生态区 1 2 3 1 2 3 1 2 3 物种 1 X X X 2 X 3 X X X 4 X X X 5 X X X 6 X X X X X 7 X X X X X 8 X X X X X 9 X X X X X 10 X X X 11 X X X X 12 X X X X X 13 X X X X 14 X X 15 X X X X 16 X X X 17 X X X 18 X X 19 X X X 20 X X 36a.哪一个生态区平均而言有最高的a -多样性?A.生态区1B.生态区2C.生态区336b.哪一个大区

25、域中三个生态区平均的a -多样性最高?A.区域1B.区域2C.区域336c.哪一个大区域的b -多样性最高?A.区域1B.区域2C.区域337.下列叙述何者正确?一个典型的猎食者.A.只猎食其它的猎食者B.以竞争方式排除其它猎食者C.藉由防止任一种猎物物种垄断所有初级生产品,而维持或增进区域物种的丰富度D.一种或多种猎食者的重要食物E.藉由减少生物量(biomass)消费者而控制区域性的初级生产量F.可免除受密度相关之族群调节机制的影响38.贝氏拟态与密氏拟态的主要差别为何?A.贝氏拟态中一种动物演化出的外型非常像一种非动物的东西,例如:像一片叶子或一块石头,而秷氏拟态是指拟态的动物演化出像另

26、一种动物的外型。B.贝氏拟态是指动物演化出一种外部特征可用以吓退天敌,例如:大型眼点或毒刺,而贝氏拟态是指动物演化出的外部特征是用来宣告自己不好或有毒。C.贝氏拟态是指一种无害可吃的物种演化出类似另一种有毒不可吃的物种的外型,而密氏拟态是两种有毒不可吃的物种演化出彼此类似的警告外型以吓阻天敌。D.贝氏拟态中只有无害种类的雌性演化出类似有害动物雌性个体的外型,而秷氏拟态中两性都会演化出类似有害动物的外型。E.贝氏拟态中一种动物因为取食有毒的植物可使本身带有毒性,而密氏拟态是指动物本身会产生有毒物质。F.贝氏拟态中的两物种相互演化出相似的外型与色彩,但牠们所含的毒性物质不一定相似,密氏拟态中两物种

27、不论外型或所含毒性物质都很类似。39.下图显示浮游性的硅藻数目的季节变化,和北半球温带地区某海洋上层内一些非生物因子的变化。 下列何项对于上图解释是正确的?A.增加光强度会杀死硅藻B.硅藻量增加会降低养分量C.增加光强度会导致涌升流因而增加海水表层的养分D.增加光强度会增加分解者的活动,因此养分量降低E.硅藻量下降导致养分降低系统分类40.以下选项(A-D)中,何者为传统分类阶层的次序(由大范围至小范围)?A.目、属、纲、科、种B.纲、目、科、属、种C.属、目、纲、科、种D.科、属、目、纲、种41.以下哪一个分类阶层包含其它名类?A.脊索动物类B.脊椎动物类C.两生类D.哺乳类42.恐龙何时灭

28、绝?A.大约二百万年前B.大约六千五百万年前C.大约二亿年前D.大约四亿年前43.鱼、海豚及企鹅有很多外部特征是相同,例如:流线形的体型。原因为何?A.牠们源自最近的共同祖先且一直保有许多祖先的特征(亲缘惯性),因此体型不是一个适应的特征。B.牠们都是游泳的动物,因此,累积了一些使在水中运动更省力的特征(趋同演化)。C.这些动物的相似点是表面的,既不能反应共同祖先,也不能反应对相同环境下衍生的变化。事实上,这些动物是在完全不同的原则下产生。牠们生活在相同的生育地(水)是因为牠们有其特别的体型,而非反过来的情况。44.人和两种黑猩猩基因的相似程度有助于帮助我们估计人和黑猩猩演化分枝的时间是在:A

29、.大约廿五万年前B.大约一亿年前C.大约六百万年前D.大约六千年前45.人与黑猩猩分枝之后,第一个确认人(而非黑猩猩)的主要特征为:A.脑增大B.立体视觉C.使用工具D.双腿与身体直立的姿势/步行A.大约二百万年前E.恒温F.雌雄异型的程度增加G.吃肉B部份:复选题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科学46.大肠菌的乳糖基因是一典型基因,操纵组的概念即由此被发现,研究此操纵组的调节机制使研究者获得Nobel奖,大肠菌操纵组含三种基因:z, b -乳糖水解基因y, b -半乳糖摄入基因a,乙酰转换基因b -乳糖水解可将乳糖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异乳糖是此分解过程的中间产物,它是一种乳糖异构物,在自然

30、状态下异乳糖可作为乳糖操纵组的诱导物。异乳糖可和抑制物结合,促使操纵组转录。在下列那种处理下,可诱导b -半乳糖摄入表现?A.将乳糖加入z-y+突变株中B.将异乳糖加入z-y+突变株中C.将乳糖加入z+y-突变株中D.将异乳糖加入z+y-突变株中47.环己胺是一种抑制真核细胞蛋白合成的化合物;氯霉素则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类固醇荷尔蒙经由接合在细胞中的受体而产生作用。荷尔蒙-受体复合物再接合在DNA的特定区段,并调节转录。有一种转录活化因子-TC,已被科学家从人类细胞中分离出来。TC接在类固醇受体上,才可使类固醇荷尔蒙充份活化转录。含TC基因的cDNA先被选殖在细菌质体上,然后在含有环己胺或氯霉

31、素之培养基中,将此质体转殖入离体培养的人体细胞中。在此两种处理下,类固醇的转录活化现象皆能发生。随后将cDNA殖株加入突变,使三种读码型皆含有终止码,在转殖了人类细胞后,类固醇的转录活化现象仍能完整进行。下列何种解释可满足上述之实验结果?A.人类细胞含有转译抑制子,超越了所有终止码的效应,所以在三种读码型皆遭遇终止码的情况下,仍能产生正常的TC。B.是TC基因产生的RNA活化了转录,不是蛋白质。C.质体含有足够的TC蛋白,故在人类细胞被转殖之后,不需再制造新的TC,以充份活化转录。D. cDNA本身接在类固醇受体上,再活化转录。48.以下之模式图显示一植物细胞输送不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情形。图中

32、表示一双层脂质,带有一通道蛋白(中间)及一携物蛋白(右边)。运输的方向以箭头标示,而符号的数量代表每一特定物质的浓度。 下列叙述那些是正确的?A.这一物质可能是蔗糖B.这一物质可能是氧C.这一物质可能是氯离子D.这一物质可能是水E.这一物质可能是一个质子49.某一老鼠淋巴球细胞株对cAMP非常敏感,胞内cAMP过高会造成细胞死亡。由于db-cAMP在胞内的活性与cAMP相同,故细胞培养在含db-cAMP中可筛选出拮抗cAMP的细胞。这种细胞不但拮抗cAMP,而且对前列腺素PGE1有抗性(PGE1可提升胞内Camp的浓度而杀死敏感细胞)。某生均质化db-cAMP敏感及db- cAMP p拮抗细胞

33、,使其细胞膜被破坏,随后去除细胞中之颗粒物质(细胞膜碎片、核、胞内有膜之胞器系统),使均质液中剩下只含有蛋白质的细胞质。她准备了三种样本加以分析,即如下表所示。她随后加入带有放射性的cAMP,培养一段时间,并将混合液以胶质过滤法(一种依分子大小而分离混合液中不同分子的技术)。在此实验中,她发现两个含放射性的波峰,即cAMP与某蛋白形成复合体(A部份)及游离态的cAMP(B部份)。被均质的细胞 放射性cAMP所在之部份 与蛋白质成复合体 游离态 敏感型 0.5 0.5 拮抗型 0.1 0.9 等量混合敏感型及拮抗型 0.5 0.5 49.下列那些解释可满足以上之数据?A.有拮抗力之细胞中cAMP

34、的输送系统有缺失。在敏感细胞均质液中,cAMP接在输送蛋白上;然而在拮抗细胞均质液中,cAMP未与任何物质接合。B.拮抗细胞中一蛋白磷酸的调节性单元有缺失。cAMP接在敏感细胞同质液中的调节子单元上,但在拮抗细胞的同质液中,cAMP未与任何物质接合。C.拮抗细胞具有一新的活性,即此细胞能修饰cAMP,使其再也无法与受体接合,而“游离态cAMP”在拮抗细胞的均质液中,确实修饰了cAMP,而此修饰的cAMP与正常的cAMP一起被冲洗下来。50.在真核细胞中,大多数在核中的RNA必须经过三种修饰,才能从核中被输送到细胞质,这些修饰作用中,那一种可帮助RNA,使其免于被核酸分解分解?A.5端加上7-甲

35、基鸟粪嘌呤帽(cap)B.3端加上聚腺嘌呤尾端(poly A tail)C.内插子被剪接移除51.下列特征中,何者可让你分辨细胞为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A.遗传物质以核酸与蛋白质结合的复合体形式存在。B.遗传物质以半透膜和细胞内其它部份隔开。C.有细胞壁。D.细胞可移动。E.可使用硫化氢为能量来源。52.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何者正确?A.通常以负回馈控制基因表现。B.转录及转译同时相伴进行。C.构造基因平均含50,000盐基对。D.多个基因转录在同一mRNA上。53.呼吸型细胞使用柠檬酸循环以完全氧化获取的养份,以获得NADH,NADH随后在粒线体中氧化产生ATP。酦酵型细胞(如酵母菌及许多细菌

36、)也使用部份的柠檬酸循环,然而它们无法将养份完全氧化,也无法利用多得的NADH产生ATP,到底这些酦酵细胞可从部份的柠檬酸循环获得什么?A.补充草酸乙烯。这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化合物,因此必须不断补充。B.补充某些柠檬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这些产生常是细胞生化合成的基本先驱物。C.补充琥珀酸。琥珀酸是tRNA乙酰化所必须,没有乙酰化tRNA,蛋白质合成会被抑制。D.补充苹果酸,苹果酸是所有ATP合成时所需要的物质。54.下列何者与真核细胞内讯息传导有关?A. A蛋白B. G蛋白C. H蛋白D.酪氨酸磷酸E.色氨酸磷酸F.铁离子通道H.氢离子通道G.氢离子通道H.孔蛋白55.巨噬细胞以吞噬作用捉取细菌,

37、随后即杀死它们,下列选项中,何者可使被吞噬的细菌不被杀死?A.细菌摧毁吞噬泡的膜B.细菌的代谢反应使吞噬泡中含碱性C.细菌的代谢反应使吞噬泡中带酸性D.细菌造成吞噬泡与高基氏体融合56.某科学家将酵母菌长在含简单养份之培养液中,并以标定14C的葡萄糖为唯一的能量来源,她发现每一莫耳葡萄糖完全氧化之后,细胞消耗了6莫耳的氧分子,产生36莫耳的ATP。56a.她侦测到某一种含碳化合物有放射性时,即可判断葡萄糖已经完全被氧化?A.二氧化碳B.甲烷C.乙醇D.乳酸56b.她研究的生化过程称为什么?A.呼吸作用B.去毒作用C.酦酵作用D.脱氮作用E.光合作用她随后将培养液移到无氧环境,并继续研究放射性葡

38、萄糖发生何种变化。她发现细胞持续生长,以葡萄糖为能量来源。此时,无氧气被消耗,而ATP的产量只有每氧化1莫耳葡萄糖得2莫耳ATP。56c.她现在研究的生化过程又称为什么?A.呼吸作用B.去毒作用C.酦酵作用D.脱氮作用E.光合作用56d.在此状况下,那一(些)种化合物会变成被14C标示?A.二氧化碳B.甲烷C.乙醇D.乳酸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57.小麦种子(禾本科)及羽扇豆的种子(豆科)用于以下实验中,二种种子是在大约六个月前采收,称相等重量的干燥种子,并以下列方式处理之:a.小麦种子泡水24小时b.小麦种子以1M的甘露糖醇(mannitol)溶液浸泡24小时(mannitol是一种植物不能吸收

39、的糖醇)c.羽扇豆种子泡水24小时d.先将羽扇豆种子浸入沸腾的水中数秒钟,然后再泡水24小时。所有样本皆置于黑暗中24小时,然后称重并置于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进行萌芽测试,下一页的表格中显示在不同处理下的重量增加百分比及其萌芽百分比。处理 重量增加百分比 萌芽之百分比例 泡水的小麦 98 100 浸甘露糖醇的小麦 12 0 泡水的羽扇豆 11 0 先浸热水再泡水的羽扇豆 110 80 以下对于结果的解释有哪些是可能的?A.在泡水的种子中,由于呼吸作用的进行,所以水被吸收。B.干燥种子及泡水种子间之重量不同是由于水分吸收的缘故。C.甘露糖醇进入细胞壁,使之无法让氧气及水通透。D.甘露糖醇抑制柠檬

40、酸循环(克列伯循环)中之部分步骤E.高浓度的甘露糖醇阻碍水的吸收F.甘露糖醇形成黏液围在小麦种子外,其压挤豆子,所以它们不能生长。G.新鲜的羽扇豆种子的种皮对水有很低的通透性。H.当对羽扇豆种子加热造成逆境,使之产生许多新蛋白质,所以重量增加。I.加热使羽扇豆种子对水之通透性增加。J.加热破坏羽扇豆种子的细胞膜所以水进入。58.卡耳文循环.A.在晚间进行B.生成磷酸甘油醛C.需要ATPD.释放CO259.植物进行C4光合作用较C3光合作用有那些优点?A. C4光合作用需要较少的光能来固定一莫耳的CO2B. C4光合作用可以在相当低的CO2浓度下进行,但C3光合作用无法做到C. C4光合作用的植物在水的利用上更为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