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T梁常见外观质量的通病通病及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200310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T梁常见外观质量的通病通病及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制T梁常见外观质量的通病通病及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T梁常见外观质量的通病通病及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T梁常见外观质量的通病通病及防治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预制T梁常见外观质量的通病通病及防治措施 1.冷缝;2.砂线、砂斑、气孔、蜂窝麻面;3.云斑、水波纹、鳞斑。二、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克服混凝土外观缺陷,必须从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拌和、浇筑、振捣工艺、模板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事先预防。1.冷缝产生原因(1)梁浇筑时分层、分段时间间隔过长,浇筑上层时,下层已初凝,上层振动棒无法深入到下层混凝土中,在两层交界面出现的色差现象;(2)浇筑时下层表层形成水泥稀浆,水泥含量大,上层浇筑时振动棒插入深度不够,使得两层交界面出现的色差现象;(3)气温较高,上层没有来得及浇筑,下层已初凝,在两层交界面形成的色差现象。预防措施(1)控制拌和能力及浇筑时间,尽量减少

2、混凝土的翻运次数,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长度,在下层初凝前浇筑上层;(2)浇筑时振动棒插入下层510cm;(3)高温时在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2.砂线、砂斑产生原因混凝土离析或泌水、过振。预防措施(1)准确测定砂石料含水率,调整好施工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和易性满足要求;()专人负责振捣 ,不得过振。3.气孔产生原因(1)水灰比较大、拌和用水计量不准、未调整施工配合比或调整不准,使坍落度过大,形成水珠,混凝土终凝后在表面形成气孔;(2)模板表面脱模剂太多、太粘,将滞留混凝土中的水珠、气泡,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气孔;(3)振动棒振捣间距过大、振捣时间短、上提过快,使混凝土中的水珠及气泡

3、没能全部从上面逸出,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气孔。预防措施(1)做好理论配合比设计,掺入减水剂,减小用水量。混凝土拌和前调整好施工配合比,拌和时控制好用水量,便于施工的情况下坍落度尽量小一些;(2)对模板必须除锈打磨洁净,使用清洁、不会产生色差的脱模剂,不使用易粘附于混凝土表面或引起混凝土变色的脱模剂,使用同一种脱模剂;(3)控制好振动棒振捣间距及振捣时间,不能大也不能小;(4)振捣时轻敲模板,附着在侧模上的气泡逸出,达到消除气泡的效果。4.蜂窝麻面产生原因(1)振动棒振捣间距过大、漏振或欠振时,砂浆没填满粗骨料间孔隙产生蜂窝;(2)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不当、砂率不足、集料级配不良、坍落度偏小、钢筋密集、

4、模板拼缝不好漏浆等,会造成水泥砂浆不足或缺失,难以填满集料间隙形成蜂窝麻面;(3)拆模过早,混凝土终凝时间短没有一定强度,表面混凝土粘模形成麻面;(4)脱模剂不足、不均匀,使混凝土的表面粘模,拆模时形成麻面。预防措施(1)模板安装前应打磨除锈,均匀涂刷性能良好的脱模剂,避免影响混凝土表面色泽。模板支撑应牢固,接缝严密,尺寸准确,不因漏浆产生蜂窝、麻面。立好的模板放置时间不宜太长避免污染。拆模时间不宜过早,以混凝土不粘模为准;(2)专人负责振捣,振动棒振捣间距不宜过大,不得漏振、欠振;(3)做好理论配合比设计。钢筋密集时,增大坍落度,加强振捣。5、云斑、鳞斑、水波纹产生原因(1)水泥品质欠佳、砂

5、子颗粒较粗、搅拌时间不够,坍落度较大,拌和物粘稠性差;(2)混凝土离析后水泥稀浆浮到上面,终凝后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石颜色较深,状似水波纹。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振捣棒没有深入下层足够深度,出现水波纹现象;(3)浇铺未到位、未摊平,就急早振捣,水泥浆不匀,形成色差。早振加过振,轻度产生云斑,重度产生鳞斑;(4)T梁肋板断面小,底板混凝土从腹板混凝土流动到位,发生重复振捣、过振。钢筋或波纹管密集部位,混凝土中粗骨料难下去时造成混凝土不均匀。预防措施(1)做好理论配合比设计,适当增大砂率,掺入减水剂,减小用水量。混凝土拌和前调整好施工配合比,拌和时控制好用水量,便于施工的情况下坍落度尽量小一些,对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坚决禁止入模;(2)振捣时必须将振动棒透入到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棒振捣时间不能过长,过长会引起混凝土离析。钢筋或波纹管密集部位,仔细振捣;(3)每层混凝土前沿须留约1m范围暂时不振,待下一段混凝土接茬后振捣,当混凝土布料厚度不一或未全断面铺满时,不要急于早振。防止过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机械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