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201905.pdf

上传人:pei****hi 文档编号:2161850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80 大小:8.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证券20190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中国证券20190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证券2019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证券201905.pdf(8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 年第 5 期 总第 312 期 本期专辑:优秀重点课题报告精编 高端视角:证券公司董事长谈证券业高质量发展 CONTENTS 中国证券 目 录 CHINA SECURITIES 19 智能区块链在证券场外市场中的应用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审计大学 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 大数据画像技术在证券公司的研究与应用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 证券互联网服务发展新模式研究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49 智能监管合规报告系统研究 北京艾真融科技术有限公司 59 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在智能公司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同济大学 深圳市智搜信息技术有限

2、公司 71 金融科技在证券行业应用研究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2 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价值,打造证券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 何如 07 提升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李玮 14 建设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考 陶永泽 主编 执 行 主 编 执行副主编 编辑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网址 投 稿 网 址 发 送 对 象 平 面 设 计 印 刷 单 位 印 刷 日 期 印 刷 数 量 本出版物发表的文章均系作者观点。 文章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 主办 中国证券业协会 编辑委员会主任 陈共炎 编辑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常青、王燕红、方向瑜、兰 荣 毕明建、安青

3、松、孙树明、李晓安 杨德红、何 如、张佑君、陈共炎 周 易、孟宥慈、葛伟平、储晓明 霍 达、瞿秋平 京内资准字1218L0001号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2019 年第 5 期 总第 312 期 本期专辑: 中国证券业协会2018年 优秀重点课题报告精编(下) 05 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价值,打造证券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 02 提升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07 建设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考 14 证券互联网服务发展新模式研究 38 安青松 孟宥慈 曹永强 姜婧一、刘相君、李亦博 李劭琛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 19号富凯大厦B座2层 100033 (010)6629

4、0488 (010)66290936 协会会员 北京百思设计 北京地大彩印有限公司 2019年5月 4100册 2 中国证券 2019年第5期 高端视角 PERSPECTIVE 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价值,打造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何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 力。当前,全球正经历科技与产业高度融合、深度 叠加的新变革,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证券业也大步迈入“金融科 技”新时代。在不久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适应发展更多依靠 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推动金融服务结构和 质量

5、来一个转变”。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关键就在 于加快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充分发挥金融 科技的价值。可以说,在下一轮发展的大潮中,金 融科技不仅将成为各大券商打造优势的重要手段, 更将成为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 按照国际权威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 定义,金融科技是指科学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近 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 术的出现,推动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改 变了客户使用金融服务的方式,也改变了金融行业 的竞争格局。国内外金融机构都认识到发展金融科 技的重要意义,纷纷加大投入,开展布局。 国际上,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一

6、 方面,国际领先投行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其近年 来对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创新的投入已近税前 利润的20%1;与此同时,还纷纷投资科技创新企 业。华尔街六大投行均投资了人工智能投研分析 公司Kensho;高盛、花旗等多家投行投资了Digital Asset和Axoni等区块链公司。仅2017年,高盛在金 融科技领域就至少投资了15家企业;高盛CEO更是 自称高盛为一家科技公司,其员工近1/3为科技人 * 作者简介:何如,硕士,高级会计师。曾任深圳发展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党委副书记,2005年1月至今任国信证券党委书记、董事 长,现兼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深圳市证券业协会会长、

7、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鹏 华基金董事长。 1 参见麦肯锡咨询公司2019年1月10日发布报告展望2019中国证券业:把握五大趋势六大主题。 3 中国证券 2019年第5期 Perspective 高端视角 员。另一方面,大型科技公司(BigTech)利用其 拥有的海量数据、客户资源和技术优势进入金融服 务领域,苹果公司推出了电子支付、电子信用卡等 金融服务;亚马逊公司从2011年到2017年共为多个 国家的2万家小企业发放30亿美金贷款2。 国内金融行业中,银行业布局金融科技战略行 动较为迅速。招商银行在2017年提出建设“金融科 技银行”的口号,并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科技基金。

8、 国有大型银行也纷纷联手互联网巨头,布局金融科 技应用;其中,工商银行联手京东,布局征信、消 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建设银行联手蚂蚁金 服,布局信用卡、支付等领域;农业银行联手百 度,共建金融大脑;中国银行联合腾讯,统一金融 大数据平台。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开业 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的第一笔放贷业务。该银 行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需财产担 保,而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 贷款。此外,中国平安也在今年将“金融+科技” 更加清晰地定义为平安的核心主业;微众银行与腾 讯云今年3月宣布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合作 研发面向“开放银行”场景的金融科技应用。 国内证券

9、业对金融科技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也在 不断提升。2017年共有12家券商披露了研发投入总 额及占营收的比例,其中国信证券研发投入5.82亿 元,占营收比重4.88%,均排名行业前列3。从2018 年报来看,在行业整体收入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大 多数券商研发投入却不降反升,其中,华泰、国 泰君安等券商信息技术投入超过10亿元4。与此同 时,证券业发展金融科技的政策环境也在不断完 善。2018年12月19日由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基金经 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就是为引导证券经营 机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客户服务体 系,改进业务运营模式,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增强 合规风控能力,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和服务

10、实体 经济而制定的。这体现了监管对实施金融科技战略 的高度重视,为证券经营机构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创 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金融科技在证券业的应用场景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其对证 券业的影响主要呈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金融科技 的应用能力决定证券经营机构未来的核心竞争能 力,包括客户服务能力、财富管理能力、投资管理 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二是有力推动证券经营机 构数字化转型,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效率,从而实 现产品与服务创新,实现业态升级、优化和变革; 三是全面提升证券经营机构服务客户个性化、专业 化水平,进而有效提升客户体验的满意度和投资者 2 参见CB Insights公司201

11、8年发布报告2018亚马逊金融服务领域调查报告,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网站,2018年6月26日,网址: 3 数据来自上市券商2017年年报。 4 数据来自上市券商2018年年报。 4 中国证券 2019年第5期 高端视角 PERSPECTIVE 投融资能力;四是大幅提升证券经营机构内部运营 管理水平,加快实现智能化运营与数字化运营。在 这样的影响下,证券业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将出 现革新,证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机构业务、投 资和资管业务、运营风控等领域都将利用金融科技 进行改造升级,智能化、一体化的证券业新生态呼 之欲出。 (一)证券经纪业务 金融科技有利于提升证券经纪业务数字化、 智慧化

12、运行服务水平,降低客户获取和客户服务的 成本。在客户营销方面,以身份信息、消费数据等 多层次数据为基础,基于客户的风险偏好、收益偏 好,采用响应预估5及最优补贴模型,可以有针对 性地触达不同的需求,降低获客成本,提升资金获 取效率。在投顾服务方面,依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分析,为更广泛客户提供更高效灵活的资产配置服 务;目前,智能投顾应用已开始起步,如国信证券 推出的“金太阳智投”系列产品,通过智能化为投 顾赋能,提供精准化服务和产品,为客户带来了行 情、交易和理财的全新体验。在客户服务方面,智 能客服有效分担了人工客服的压力,并具有应答速 度快、准确率高和合规高效等特点,在应用过程中 获得了证

13、券经营机构与客户的认可。在网点建设方 面,以“科技+服务”加速证券业网点转型,发挥 生物识别、远程视频柜员机(VTM)等前沿科技作 用,逐步实现服务网点标准化、轻型化和虚拟化。 (二)投行业务 金融科技有助于提升投行业务对“潜在机会”的 捕捉,通过增强专业数据分析能力和动态督导能力, 提升业务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在机会挖掘方面,可 利用网络爬虫等技术对海量的工商、监管、投融资、 新闻资讯等各方面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实现对资本市 场产业链相关客户的挖掘,带动投行综合化联动营 销。在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方面,通过基于深度学习和 自然语言处理的“文档审核”、“文档自动生成”以 及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

14、等技术,实现业务活动 数字化、电子化和自动化,大幅提升投行业务办理效 率。在业务督导和服务方面,运用基于行业分析、产 业链图谱、上市公司问题发现、智能舆情监控等方面 的大数据技术,实现相关企业的全方位风险评估和目 标定价,实现投行业务事后监督和管理。 (三)机构业务 随着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发展,机构业务内 涵也从传统的“经纪通道”向“一站式主经纪商服 务”发展。这需要证券经营机构在“募集、投资、 管理”全过程中提供智能化、集约化、高效能的优 质服务。在募集销售方面,通过人脸识别、云计算 等技术,自动实现投资者的适当性评估和风险动态 匹配;运用区块链、加密安全算法,系统化保存 签约记录,保障募

15、集过程合规化,提升募集效率。 在投资交易方面,随着投资品种不断丰富,机构投 资能力的差异将体现为其对金融信息和数据的获取 5 指投放广告或产品推荐后,预估客户是否点击或者购买的概率。 5 中国证券 2019年第5期 Perspective 高端视角 及处理能力上;证券经营机构可构建金融大数据中 心,提升数据接收及处理的深度、广度,提供交易 策略的分析和优化建议。在运营管理方面,建立智 能化运营平台,整合多经纪商、多终端、多品种的 交易数据,结合机器学习、金融工程模型,分析大 类资产配置、投资运作情况,辅助投后管理。 (四)投资和资管业务 未来可应用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智能投资、自营 投研等技术提

16、升投资和资管业务水平。在投资标的调 研阶段,借助舆情监控、大数据经济指数等,获取更 广、更深的信息。在投资标的筛选阶段,利用研报自 动化解读、企业经营性数据预测等手段形成差异化投 资因子。在投资组合建立阶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 提升决策能力。在组合运行风控阶段,利用结合情景 分析的智能配置从宏观和市场情绪角度发掘多资产关 联关系,完成智能配置及调仓。 (五)运营风控 在运营管理领域,可结合金融科技整体提升证 券经营机构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数字化运营支持跨 部门的业务能力和客户服务整合,实现以客户为中 心,以及整体业务价值的最大化;支持跨业务条线 的运营统筹,结合RPA的应用,实现公司级运营管 理

17、整体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在合规风控领域,依 托金融科技,证券经营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将实现 质的提高。例如,国信证券正在建设的全面风险管 理系统,可实现风险事件提取的自动化、智能化, 全面、及时、合理、有效地防控风险。同时,在证 券经营机构开展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反 欺诈、反洗钱、征信、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关联关 系挖掘等工作的过程中,智能化和大数据技术也将 发挥核心作用。 总体来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技术对各项业务的赋能,金融科技应用可渗透到证 券经营机构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在提升运营效 率、强化风险识别、挖掘潜在业务机会等方面展现 出巨大潜力和勃勃生机。 三、以金融科技

18、打造证券业发展核心 动力 金融科技在证券业应用前景广阔,以金融科技 驱动证券业发展已是行业共识、大势所趋。但与此 同时,投入不足、人才短缺以及金融科技创新过程 中出现的新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证券业金融 科技战略的实施。下一步,我国证券业迫切需要从 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证券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对金 融生态的深远影响,紧紧跟上新一轮信息科技变革 的历史机遇,把科技赋能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 要推动力,形成创新驱动行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金融科技布局 目前,行业领先的证券经营机构IT系统建设年度 投入基本已达到营业收入的6%,但与国外证券机构 及国内银行业相比,证券业整体对金融科

19、技的资金投 入仍显不足。在金融科技逐渐成为证券行业发展推动 力的潮流趋势下,证券经营机构必须进一步加大金融 科技投入,完善战略布局,加强与大型科技公司的战 略合作,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不断提升证券业 6 中国证券 2019年第5期 高端视角 PERSPECTIVE 金融科技渗透率,增强后续发展动力。 (二)实施“人才战略”,促进科研机构发展 领军人才匮乏一直是阻碍当前金融科技发展的 瓶颈之一,“懂业务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业 务”的现象也造成了复合型人才短缺。证券业应当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金融科技人才的 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制定差异化的金融科技人 才专项政策,夯实金融科技创

20、新的人才基础。可成 立国家级、地方级的金融科技研究院,推动顶尖 科研力量和国内领先金融机构的合作,致力于金融 科技应用理论研究、金融科技产业应用等关键技术 的研发,实现金融标准化的技术能力输出,引导形 成金融科技创新机制。同时,建立金融科技研究中 心,加强与证券经营机构等机构的产学研互动,重 点解决企业在金融科技实践中的问题和难点。 (三)推动组织变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 发展金融科技需要进行组织推动与变革。证 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发布后,已有 多家证券、基金机构明确表达了成立金融科技子公 司的意愿。中信证券金融科技子公司“信息与量化 服务有限公司”已进入实质运作,招商证券的金融 科技

21、子公司“招商金科”正在筹备中。此外,借鉴 新加坡星展银行在新加坡地区“星展创投计划”模 式的深圳金融科技垂直孵化平台已开始运作,将为 证券经营机构利用外部科技团队打造金融科技产品 提供有效途径。 (四)建立激励机制,形成鼓励创新合力 证券经营机构可设立金融科技创新基金,鼓励 开展创新项目;并将创新作为加分项纳入绩效考核 指标,提升“开展创新”对员工绩效的正面影响。 有条件的证券经营机构还可建立“金融科技应用创 新实验室”,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应对业务 挑战”、“优化业务运营”的创新,进而起到对创 新的“催化”作用。此外,证券经营机构可充分利 用内外部的资源,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供 应

22、商、金融同业等机构的合作,形成创新生态,通 过优势互补,促进业务创新和价值实现。 (五)落实监管要求,防范金融科技风险 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市场活动更为数字化、虚 拟化、复杂化,加大了市场监管难度。另外,新技 术的应用使得交易速度和交易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加快了风险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极易引发市场系统 性风险。针对这样的风险隐患,证监会多年来持续 发布信息技术管理规范及要求,对证券经营机构合 规及风险管理的信息技术配备、信息技术的资源 投入、信息技术服务机构管理以及数据治理等都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证券经营机构需积极对标新规要 求,构建适用、管用的风险防控体系和安全保障体 系,实现创新与风控的平衡,

23、高效杜绝金融风险的 跨界传播与扩散。 金融科技大潮势不可挡,其在证券业各个场景的 应用,不仅迅速改变着行业的发展现状,更是清晰勾 勒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相信在证券经营机构和相关 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证券业将勇立金融科技发展 潮头,以科技创新赋能金融服务,形成新的发展核心 动力,推动行业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 7 中国证券 2019年第5期 Perspective 高端视角 提升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水 平,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玮*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资本市场在金 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 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

24、、有活力、有韧 性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地位被提高到一个历史 新高度。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机构, 本身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是其核心竞 争力,也是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变化, 资本市场各项改革措施逐步推进,在为证券公司经 营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不确定 性。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能够稳妥应 对不确定性的证券公司一定是那些以服务实体经济 为根本,具备完备风险管理体系、稳健风险管理文 化、审慎风险管理能力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应不 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推 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证券业高质量发展需

25、平衡五大关系 健全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是证券公司持续 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美国次贷危机的历史经验表明:创新能 够支撑证券公司快速发展,但忽视风险控制的过度 创新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需重点平衡五大关系: 一是“稳”和“进”的关系。“稳”和“进” 是辩证统一的,“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 是方向、是目的。就证券行业而言,“稳”,就是 经营效益要稳,业务发展要稳,合规风控要稳,员 工队伍要稳;“进”,就是各项业务的竞争力要 进,客户资产规模要进,基础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 水平要进,共同推动行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是“危”和“机”的关系。2

26、018年以来,国 内外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 企业仍然面对“融资的高山”,防范化解重大金融 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同时宏观经济也在发生积极 变化,包括货币政策逐渐宽松,信用环境逐步修 复,监管政策出现微调,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 支持科创企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 * 作者简介:李玮,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正高级会计师。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 记、董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2007年1月至今),山东省证券业协会会长等职务。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 模范” 等荣誉称号。 8 中国证券 2019年第5期 高端视角 PER

27、SPECTIVE 列重大措施陆续出台,为证券行业发展带来巨大机 遇。证券公司既要对危机有足够估计,做好充分准 备;又要辩证看待危机,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努 力将经济波动期转变为发展机遇期,实现逆势发 展、弯道超车。 三是自身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服务实 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天职,也是金融机构发展的重 要驱动力。尤其在当前市场面临诸多挑战的形势 下,只有扎根实体经济的沃土,才能支撑行业更好 地茁壮成长。证券公司应聚焦“一带一路”、创新 创业、绿色发展、民营经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等,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服务创新力度,努力 实现精准服务,在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的同时,获得源源不断的

28、发展动力。 四是严格监管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当前,虽然 证券行业仍处于严监管时期,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对证券公司的创新能力提出了 更高要求,也带来创新发展的机遇;股指期货松 绑,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随着股市异常波动影响 的逐渐减弱,之前收紧的监管政策正在逐步回归常 态。证券公司应准确把握并积极适应这一新的发展 形势,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紧跟实体经济需求, 紧跟监管导向,紧跟行业发展前沿,以创新推动新 发展,培育新动能。 五是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要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防范 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经济下行压力促使各种 风险隐患不断暴露,风险防范

29、的压力有增无减。证 券公司既要重业务发展,更要重风险防范;既要防 “黑天鹅”,也要防“灰犀牛”。只有建立健全有 效的风险评估、防范和化解机制,将风险管理融入 产品和业务创新发展的全过程,避免以规避监管和 脱离实体经济需要进行的伪创新,才能保证创新的 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确保行业长久持续发展。 二、以史为鉴,高度重视证券公司全 面风险管理 (一)国内外重大金融风险案例分析和启示 近30年来,金融机构风险事件频发,部分案例 金额巨大、情节恶劣,对金融机构的信誉和社会形 象带来了不利影响。总结、分析这些风险案例的经 验和教训,可为完善证券行业风险管理体系、提升 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思路和借鉴(见表1)

30、。 (二)对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 国内外重大金融风险案例经验表明,任何一家 企业发生风险事件都将付出沉重代价。证券公司本 身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实施积极有效的全面风险 管理的重要性更强、要求更高。只有高度重视全面 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保持基业长青。 1健全的风险治理架构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的重中之重 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与其自身发展战略相适 应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有效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 作。从实践来看,证券公司需要建立层级合理的管 理组织架构,董事会作为风险管理决策层,承担最 终的风险管理责任;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经理层 履行风险管理职责进行监督;经理层组织实施风险 政策;相关风险管理部门

31、负责具体开展风险管理日 9 中国证券 2019年第5期 Perspective 高端视角 常工作。同时,建立由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 审计部门组成的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实施事前、事 中与事后的风险防范、监控与评价工作。 2有效的风控前置是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重 要手段 风控不应仅仅作用于最后的审核端,更应延伸 到前方业务端、客户端,从最早接触客户、业务 (产品)开始做好尽调与风险侦查,通过全面、多 维度的搜集信息,进行充分的初期评估和考察以及 项目可行性分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将风险控制在源头,而不是简单地提高风控门槛以 及机械化的后期资料审核。目前,国际性大投行将 表1:国内外重大

32、金融风险案例 事件原因分析启示 巴林银行破产 内部管理制度和体系存在大量问题,包括管理层失职,内部控制松 散,前台业务部门与行政财务管理部门职责不明,内外部审计失 效,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代客交易部门与自营部门未能有效 隔离,奖金结构与风险参数比例失当,全球性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缺乏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的内外部审计机制及完善的风险管 理机制,健全完善风险限额管理体系,正确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 系,加强金融机构外部监管 德国金属公司套 期保值失败 外部市场因素是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如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未达成协议使得石油价格出现短时间内下跌;同时也暴 露出持仓头寸数量巨大,展

33、期套期保值固有风险,母公司决策失 误,会计准则存在冲突等大量内部风险管理失误问题 采用对冲策略规避风险,及时调整规模降低风险,扩大信息透明 度,增加流动性,寻求银行担保等增信方式解决信用风险问题 2011年瑞士银行 巨亏23亿美元 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格、交易部门结构不 合理,导致交易业务内控缺陷、场外市场监管缺位、复杂衍生品过 度投机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衍生品风险防范;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 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 2008年法国兴业 银行巨亏 内部监控机制未完全运转,高绩效文化无视风险警报,限额管理有 计量漏洞,信息隔离墙有制度漏洞,信息系统有技术漏洞 重视内控文化建

34、设,培养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加强操作风险防范, 增强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提高风控人员素质,搭建风险管理组织架 构 美国长期资本管 理公司破产 外部因素是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如俄罗斯金融风暴;同时也暴露 出忽略应用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隐含风险因子和无法建模的相关 性变化、VaR模型本身缺陷和错误解读等模型风险,以及大规模的 杠杆交易、市场恐慌下的流动性风险等 有效管控模型风险,合理使用金融杠杆,准确度量流动性风险,加 强风险限额管理,定期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和情景测试 中航油破产 内部缺少风险管理文化,缺乏对金融衍生品业务风险的认识,未能 有效落实风险限额管理制度,未能有效执行内控监督机制;中航油 集

35、团总部与新加坡子公司信息沟通不畅,对子公司没有进行严格监 督 健全内控管理机制,理清管理职责;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 系;全面认识金融衍生品业务的风险 2013年光大证券 乌龙指 高频套利信息系统漏洞,内部风险控制流于形式,交易所对券商风 险监管不足,应急处理能力欠缺 强化信息系统安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自有资金管理,建立 应急处理机制,实施交易所会员授权限额管理措施 2008年雷曼兄弟 倒闭 次贷危机的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客户终止业务,外部做空;业务过 于集中,迅速发展不熟悉的业务,高杠杆交易,风险管理在管理层 面前失效,管理层处理失误 正确对待金融创新,保持合理的业务结构,保证风险管理

36、的独立 性、权威性和有效性,避免“经验主义”和“盲目乐观”造成巨额 损失 摩根大通伦敦鲸 事件 欧债危机、美国宏观经济数据、媒体的穷追猛打等外部原因;首席 信息官(CIO)职能错位、限额管理问题、模型管理问题、风险管 理人员问题等内部因素 所有投资行为都必须在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下严格运作, 严格执行风险限额管理制度;审慎使用模型;加强对场外衍生品业 务的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 2008年中信泰富 炒汇巨亏 市场风险、产品风险、合约陷阱、内控失效 完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正确认识并执行套期保值交易,防范投 机心理;加强套期保值工具的风险评估、计量和监测 日本住友商事巨 亏 内部管理制度和体系

37、问题有监督体制失效、内部控制松散、缺乏独 立的风险管理机制;外部监管乏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搭建风险管理 组织架构,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 2012年骑士资本 高频交易系统故 障损失 未将自己的交易系统纳入限额管理的前端控制,交易系统的实际控 制功能缺失;交易系统模块的改造、上线均缺乏严格测试的嵌入步 骤;缺乏对自身员工的风险管理宣导和教育工作 完善程序化交易监管体系;及时落实监管规定,完善内控流程;强 化限额管理,实现重要指标前端控制;加强风险宣导,提高全体员 工风险意识 AIG信用衍生品 巨亏 “片面注重利润”的企业文化、

38、忽视对员工职业操守的考察与培 养、激励机制较为“短视”、资产负债表外隐藏的高风险;监管机 构对跨行业经营业务的模糊管制、由于忽视对信用因素的计量和对 宏观经济的监测导致风险管理缺失 构建良好的控制环境,保持审慎的经营理念,招聘和培养具有良好 职业道德的业务人员,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健全风险识别与 评估机制,明确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目的;构建实时风险识别与评估 系统 基德公司债券交 易虚构利润 公司估值系统本身的问题;内控不完善,未有效实现岗位制衡;管 理层缺乏对巨额利润的调查 充分认识风险与收益的“双刃剑”效应;及时落实监管规定,完善 内控流程;建立模型和系统的定期评价机制 10 中国证券 2

39、019年第5期 高端视角 PERSPECTIVE 风控前置,强调风控在公司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无论在组织架构中的部门设置,还是政策制定、业 务拓展中都十分强调加强风险识别、风险测量、风 险评估、风险控制。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 架构及风险控制策略、操作规程,相关风险管理人 员能够直接监察单项交易,新产品、新业务开发以 及交易限额确定等都必须事先取得风险管理及其他 控制部门批准。风险管理部有权要求削减个别交易 的风险限额,甚至有权否决交易。证券公司应通过 风控前置将风险管理前移并嵌入包括产品设计、引 入、销售、交易管理等各业务环节,有效识别、评 估、监测各类风险,全面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40、 3完备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的重点 风险管理系统能为开展风险计量和监测、执行风 险管理流程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证券公司应建立与 业务复杂程度和风险指标体系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信息 技术系统,以此有效计量、监控和报告公司整体风险 及各业务条线、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风险。风 险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功能:一是明确自身风险偏好, 在风险偏好的框架下,设置关键风险指标作为重要管 控手段,并对影响证券公司实现目标的潜在事项或因 素进行全面识别、系统分类和问题查摆,确保系统有 效运行;二是构建与自身业务发展相适应的风险计量 模型,以此为基础应用跨风险管理工具,包括风险识 别、综合压力测试等,系统评

41、估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 力,确保在压力情景下的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三是完善风险处置及应对机制,从被动的揭示风险转 向主动的风险管理和对冲。 4强大的风险文化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的灵魂 风险文化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行为规范在风 险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风险管理活动中各个层面 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价值观念和 行为规范,由风险文化的植入、评估、培训以及风 险调整绩效考核体系两大核心要素组成。2008年金 融危机后,风险管理文化已被看作金融行业企业的 硬性战略资产,被定位为风险管理的首要议程。 国际投行高度重视风险文化,高盛在其早期建立的 “每个人都是公司风险官”的风险文化上进一步

42、发 展,强调风险管理是全体员工日常工作内容之一, 只有在风险被充分识别且有效防范和控制措施到位 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创新业务。证券公司一要把风险 文化提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明确公司风险管理的 理念和原则,用于指导风险管理工作;二要制定完 善的风险管理培训评估计划,对各层级和各岗位人 员开展风险管理培训;三要将风险管理纳入员工和 部门绩效管理体系,鼓励员工就业务开展和产品设 计等工作是否符合风险政策进行交流研讨。 (三)中泰证券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实践 经验 中泰证券自2007年收购天同证券证券类资产以 来,始终以建立风险管控长效机制为目标,持续健 全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约束机制,不断强化合规管 理

43、和风险管控,构建起了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 2018年,中泰证券正式发布中泰共识,对“合 规风控至上”原则进行重新释义,就如何有效传导 稳健的风险文化进行阐述,提出“全力抓好合规风 11 中国证券 2019年第5期 Perspective 高端视角 控,确保公司行稳致远”的工作要求,要求公司正 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既要重业务发 展,更要重风险防范,谨慎而不保守,积极而不冒 进,严守风险底线;要求公司各单位将风险管理摆 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 一个隐患,不容忍一个失误,筑牢风险防范的铜墙 铁壁。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监管科技的兴起,中 泰证券积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44、,推进风险管理信息 化建设,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基础,结合行业特 点、监管热点,围绕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与信用风 险三大风险类型,推进实施了“同一客户风险信息 集中管理”、“市场风险计量引擎、风险管理商业 智能系统与领导驾驶舱”、“信用风险评级、经济 资本准备及绩效评估体系”三个项目建设。在公司 层面首次明确了同一客户认定标准,推动全业务线 同一客户风险信息等数据收集,建立了承载相关功 能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同一客户跨业务、跨部门风 险信息的集中管理、展示和共享,帮助业务部门更 加真实、深入地了解客户风险状况并向客户提供更 具针对性的服务。 中泰证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实践经验表明:将 金融科技与证券

45、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相结合能极大提 高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金融科技手段 建立并逐步完善与自身业务和行业风险指标体系相 适应的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实现风险信息的集 中化、智能化管理,是证券行业下一步重点创新方 向。未来,中泰证券将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助力风 险管理工作发展的研究及投入,加强对风险管理智 能分析系统的自主研发力度,确保公司风险管理能 力与业务发展相匹配。 三、提升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水 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中央确定为三大攻坚战之 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是当前及今 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证券行业应深刻 理解党和国家“防范化解重大风

46、险”的政策基调, 准确把握内外部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风 险管理的新形势,有效应对各类新情况、新问题、 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围绕“风险全覆盖、可监 测、可计量、有分析、能应对”,在全面贯彻落实 监管规定和要求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事前严防、 事中严管、事后严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 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自身风险识别的前瞻性、 风险把控的全面性、风险处置的科学性。同时,不 断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推动传统风险管理转 型升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高点化对标机制 证券行业应清醒认识、准确判断当前金融业风 险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领会党和国家 关于经济、

47、金融、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政策、新举 措、新要求,提升对有关资本市场热点和风险点的 敏感度,及早认清并善于发现那些带有苗头性、方 向性的变化因素,合理预见各种可能出现的极端不 利情况和风险点,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专 业性。一是明确对标对象。及时对标分析各项监管 规范要求、监管政策调整要领,从“全覆盖、可监 12 中国证券 2019年第5期 高端视角 PERSPECTIVE 测、能计量、有分析、能应对”5个方面对全面风 险管理进行对标分析,从“招人才、上系统、建制 度、重投入”4个方面完善风险管理保障措施,全 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二是勇于借智借力。国外投 资银行发展历史较长,在长期的风险管理实

48、践中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风险管理框架,全面、分 层次、立体的管理模式,还是风险量化技术模型, 功能强大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都较国内先 进。证券公司应积极学习借鉴国外一流投资银行的 风险管理经验和做法,探索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管 理理念和方法,形成适合本土特色的创新性风险管 理模式和方法。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设定合理的风险限额。限额管理是证券公 司进行风险管控的重要、有效手段,限额管理的有 效性,离不开业务系统的前端控制。证券公司应针 对开展的所有业务建立包括系统前端控制在内的风 险限额管理机制,并形成权责明晰的限额分配体 系。通过定期梳理、自查、评估并持续跟踪系统前

49、 端控制指标运行情况,确保前端控制指标运行有效 并符合监管要求和公司风险管理需要。二是对金融 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不 仅要对金融产品实施事前基本要素的甄别和管理, 还要对金融产品的全程进行监控和深度跟踪、分 析,掌握金融产品全貌,全面反映风险状况。三是 强化内部监督功能。充分发挥业务流程中各环节、 各岗位相互制衡、风险防范作用,通过标准化流程 管理提高风险控制效率,通过内部评估、检查、稽 核等方式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以违规问责增强风险 管理体系的威慑力。 (三)实行风控前置,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的有 效性、独立性、权威性 目前,证券公司业务结构日益复杂,投资交易 工具种类日渐增多,特别是一些交叉性金融工具的 使用,造成风险管控难度加大,跨市场、跨区域风 险增加,急需通过有效的风控手段提高风险管理效 率和效果。一是在证券公司产品引入环节实行风控 前置。目前证券公司产品引入风险评价不足,造成 一些真正的好产品因不符合合规要求难以引入,而 一些劣质产品却因能够迎合合规要求得以引入,造 成“劣币驱逐良币”。建议在产品引入环节实行风 控前置,预先评估产品风险,适当放宽评级较高产 品的进入门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