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136655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试卷 第 1 页(共 18 页) 化学试卷 第 2 页(共 18 页) 绝密启用前陕西省 2019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 学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总分 50 分,考试时间5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N14O16Cu64Zn65Ag108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14 分)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1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 )A.制作计算机芯片的材料硅是一种非金属B.食用苏打饼干可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不良症状C.低碳生活提倡使用不含碳元素的物质D.图书资料失火可

2、用干冰灭火减少损失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向试管内加入铁钉B.量取一定体积的水C.收集2HD.的验满2O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是 ( )A.禁止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B.大量砍伐森林代替燃煤作燃料C.冬季禁止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山林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4.“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丙是三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为化合物C.三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离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D.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5.对以下反应归纳正

3、确的是( )22222MnO 2H O2H O+O 2222H O2HO 通电424222KMnOK MnO +MnO +OA.都是分解反应B.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物理与化学试卷 第 3 页(共 18 页) 物理与化学试卷 第 4 页(共 18 页)C.都是实验室制取的常用方法D.中的都是反应的催化剂2O2MnO6.对已变质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NaOH)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溶液中存在23Na CO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除去溶液中的23Na CO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然

4、后过滤C证明溶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氯化钡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D测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在湿润的试纸pH 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7.向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滴加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溶液4CuSONaOH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bB.加入试剂总体极为 时,溶液中不存在1VNaOH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cD.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2+Cu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36 分)二、填空及简答题(共 5 小题,共 19 分)8.(3 分)陕西名小吃肉丸糊辣汤的制作原料有:牛肉、淀粉、土豆、胡萝卜、

5、豆角及调料等。(1)上述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2)淀粉溶液遇碘水能变蓝色,这是淀粉的 (填“物理”或“化学” )性质。(3)在远处就能闻到胡辣汤的香味,说明分子 。9.(3 分)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里程。描写了太阳在因老化形成“氦闪”而将毁灭地球的情况下,人类是如何应对一系列生存危机的。(1)画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当地球既将撞向木星时,木星表面的氢气与地球表面的大气混合,救援人员利用点燃混合气体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地球推离木星,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4 分)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请回答:(1)乙中的溶液为

6、(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2)该固体物质在当时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3)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化学试卷 第 5 页(共 18 页) 化学试卷 第 6 页(共 18 页) (4)给丁中的溶液升高温度时,固体逐渐消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 。11.(4 分)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小亮同学将一称重后的铜片伸入盛有硝3AgNO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待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铜片直接称量,发现其质量增加了。 ga请回答:(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取出铜片后,烧杯内溶液质量减少了 。g(3

7、)小建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取出铜片后的溶液中,充分振荡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生成。则可推断,滤液中的溶质是 。12.(5 分)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的烧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为NaCl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一:称取烧碱样品测定消耗稀盐酸的质量 gm% a加水溶解 滴加稀盐酸方案二:称取烧碱样品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 gm 3%FeClb 加水溶解 滴加溶液请回答:(1)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方案一中,为减少误差,最好选择下列方法中的 (填字母)来判断反应恰好完全进行。A.向样品溶液中滴加 23 滴无色酚酞溶液,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判断

8、B.测定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用试纸频繁测定混合液的pHpHC.向样品溶液中滴加 23 滴紫色石蕊溶液,根据颜色变化判断(3)判断方案二中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是 。3FeCl(4)小李同学认为可将方案二中的溶液换成稀硝酸和 (填化学式)3FeCl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的目的。三、实验及探究题(共 2 小题,计 12 分)13.(5 分)下面甲、乙是实验室制备和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性质的实验装置2CO2CO图。(1)标有字母 a 的仪器名称是 。(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乙中进行实验时,先关闭和,加热 c,一段时间后,再通入,观察1K2K2CO到 b、d 中纸花均不变色。再打开,b 中纸花

9、逐渐变 ,由此证明了2K能与水反应。若打开,还可以证明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CO1K2CO14.(7 分)一种自加热食品包装中加热包的成分有: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镁,使用时需向加热包加水。课堂上老师分别取适量加热包中的固体样品进行如图实验:-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物理与化学试卷 第 7 页(共 18 页) 物理与化学试卷 第 8 页(共 18 页)(1)实验 A 中,将样品加入水里,触摸烧杯外壁发烫,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 B 中,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气体。学习小组同学

10、对气体成分和锥形瓶内溶液进行探究。I.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作出假设】假设一:只有假设二:只有假设三:和。2H2CO2H2CO【实验验证】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当气体通过甲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假设 不成立。丁中出现 的现象时,证明假设三成立。乙的作用是 。II.对锥形瓶内的溶液进行探究。实验后,小萍同学取少量锥形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开始NaOH一段时间无沉淀生成,其原因是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存在 。【总结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林同学做了如下的反思归纳:a.加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b.向用过的加热包内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过滤,可以回收活性炭c.能与水混合放出

11、热量的物质均可用作加热包中的发热材料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四、计算与分析题(5 分)15.(5 分)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成分金属的含量,称取样品放入烧10 g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100 g为。109.8 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反应中共生成气体 。g(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陕西省 2019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化学试卷 第 9 页(共 18 页) 化学试卷 第 10 页(共 18 页) 1.【答案】C【解析】硅的汉字书写带有“石”字旁,故硅是一种非金属,故 A 正确;苏打是碳酸钠,胃酸的主要

12、成分是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食用苏打饼干可以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不良症状,故 B 正确;低碳生活指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不是不使用含碳物质,故 C 错误;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变为气体二氧化碳,不会在图书资料上留下痕迹,防止图书资料二次受损,故 D 正确。【考点】化学与生活2.【答案】B【解析】向试管中加入铁钉时,要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竖起试管,使铁钉沿着试管内壁滑到试管底,故 A 错误;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B 正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 C 错误;验满

13、氧气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而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 D 错误。【考点】实验基本操作3.【答案】B【解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污染物质,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故 A 正确;森林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还可以净化空气,故不能大量砍伐树木代替燃煤作燃料,故 B 错误;冬季天气干燥,带火种进入山林易引发森林火灾,故 C 正确;使用新能源不仅能节约化石燃料,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 D 正确。【考点】环境保护4.【答案】D【解析】甲图中水分子间隔变大而水分子本身不变,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乙图中甲烷分子和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丙图中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14、生成硫酸钠和水,故乙、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 A 错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故图示物质有单质也有化合物,故 B 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从丙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前后离子数目发生改变,故 C 错误;变化后的物质中都含有水分子,故 D 正确。【考点】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5.【答案】A【解析】三个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不同物质,故都是分解反应,故 A 正确;生成物有氧气,也有含氧化合物,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0,在含氧化合物中氧元素显价,故 B 错误;电解水不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故 C 错误;二氧化锰在反应2中

15、是催化剂,在反应中是一种生成物,故 D 错误。【考点】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合价规则、实验室中氧气的制取及催化剂。6.【答案】C【解析】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液都显碱性,都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不能用无色酚酞溶液来证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故 A 错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又带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 B 错误;要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就是要证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同时存在,加人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碳酸钠,同时足量的氮新化锁也除尽了碳酸钠,再用无色酚酞溶液来检验氢氧化钠,故 C 正确;氢氧化钠溶液、

16、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故不能用测定 pH 的方法来验证氢氧化销是否变质,故 D 错误。物理与化学试卷 第 11 页(共 18 页) 物理与化学试卷 第 12 页(共 18 页)【考点】实验设计与评价7.【答案】D【解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铜和水,故段表示的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而段表示的是氢Oaac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故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盐酸,故 A 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加b入试剂的体积为时,沉淀质量恰好达到最大值,加入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中1V的溶质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硫酸铜可能剩余,故 B 正确;点时c氢氧化

17、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硫酸钠,还含有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还可能含有硫酸铜,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铜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都属于盐,故 C 正确;点时加人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而硫酸铜不一定完a全反应,故 D 错误。【考点】反应中某些量的变化8.【答案】 (1)牛肉(2)化学(3)在不停地运动【解析】 (1)肉类中富含蛋白质,故填牛肉。(2)淀粉遇到碘水变蓝,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该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3)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可以闻到食物的香味。【考点】食品中的营养素、分子的性质9.【答案】 (1)(2)2222H +O2H O点燃【解析】 (1)氦是 2 号元素

18、,原子核内有 2 个质子,核外有 2 个电子,2 个电子排在第一个电子层上,故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2H +O2H O点燃【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0.【答案】 (1)不饱和(2)15 g(3)甲乙丙丁|丁丙乙甲(4)增大【解析】 (1)乙溶液蒸发水析出固体,形成的是饱和溶液,而对饱和溶液丙再次蒸10 g1 g发水,析出的固体质量,故说明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10 g2.5 g1 g1.5 g(2)对饱和溶液蒸发水会析出固体,则说明该温度下水恰好溶解固体10 g1.5 g10 g1.5 g形成饱和溶液,

19、则该温度下水最多溶解的物质质量是,故该温度下物质的溶100 g15 g解度是。15 g化学试卷 第 13 页(共 18 页) 化学试卷 第 14 页(共 18 页) (3)甲、乙中溶质质量相同,而乙中溶剂质量减少;丙和丁形成的都是该温度下的饱10 g和溶液,故甲、乙、丙、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丁乙甲,戴者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甲乙丙丁。 (4)给丁中溶液升高温度,固体逐渐溶解,则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考点】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1.【答案】 (1)332Cu+2AgNO =Cu NO+2Ag(2)a(3

20、)|硝酸亚铁32Fe NO【解析】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银之前,则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332Cu+2AgNO =Cu NO+2Ag(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金属质量增加,则说明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ga ga(3)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则溶液中加入铁粉后,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生成,则说明铁过量,则硝酸铜、硝酸银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亚铁。【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2.【答案】 (1)2HCl+NaOH=NaCl+H O(2)A(3)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

21、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或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NaOHKOH(4)3AgNO【解析】 (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NaOH=NaCl+H O(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用酚酞溶液来指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酚酞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选 A;只能粗略测pH定溶液的酸碱度,而紫色石蕊溶液在中性、碱性溶液中变色不明显,故不选 B、C。(3)方案二中若氯化铁过量,则取上层清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或者氢氧化钾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4)方案二中若将氯化铁溶液

22、换成稀硝酸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根据生成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进而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与样品的质量之比则是氢氧化钠的纯度。【考点】物质成分的探究13.【答案】 (1)长颈漏斗(2)3222CaCO +2HCl=CaCl +CO+H O(3)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析】 (1)a 是长颈漏斗,常用于反应中随时添加液体。(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者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或者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23、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CaCl +CO+H O物理与化学试卷 第 15 页(共 18 页) 物理与化学试卷 第 16 页(共 18 页)(3)关闭、加热 c,则 d 处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干纸花遇到水蒸气变得湿润,但颜色1K2K不变,则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通入二氧化碳而 b 中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不变色则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色;再打开则 c 中水蒸气进2K入 b 中,b 处用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干燥石蕊纸花同时接触水蒸气、二氧化碳而变红,从而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打开,二氧化碳气体进1K入放有高低不同的两支

24、蜡烛的烧杯中,可以看到下边的蜡烛先熄灭、上边的蜡烛后熄灭,从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 。【考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14.【答案】 (1)22CaO+H O=Ca OH(2)一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吸收2CO盐酸|氯化氢HClc【解析】 (1)加入水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CaO+H O=Ca OH(2).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故假设一不成立;假设三是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气体通过甲、乙后除尽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将气体再通

25、入加热的氧化铜粉末中,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故可以观察到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试管内壁出现水珠;甲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乙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氢氧化钠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加热包中的固体样品和盐酸反应后溶液中存在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镁等物质,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一段时间内无沉淀生成,则说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盐酸。(总结反思)加热包中的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铝接触氧气会生成氧化铝,铁接触氧气、水会生锈,故加热包应密封、防潮,故 a 正确;铝、铁及氧化钙、碳酸钠等物质都可以和盐酸反应,但活性炭不能和酸反应也不和空气

26、中的物质反应,故活性炭可以回收利用藏 b 正确;有强烈腐蚀性的物质不能作发热包中的发热材料,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故 c 错误。【考点】物质成分的探究15.【答案】 (1)0.2(2)解:设合金中的质量为。Znx2442Zn+H SO =ZnSO +H 652x0.2 g65=20.2 gx6.5 gx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g-6.5g=100%=35%10g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5%。【解析】 (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中物质减少的质量即生成氢气的质量,故生成氢气的质量。=10 g+100 g109.8 g=0.2 g化学试卷 第 17 页(共 18 页) 化学试卷 第 18 页(共 18 页) (2)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出锌的质量,进而得出铜的质量和铜的质量分数。【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初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