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验室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13177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试验室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混凝土试验室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试验室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试验室作业指导书.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1 页 共 1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目录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FDSYS/QC01-2008 水泥检验规程-1FDSYS/QC02-2008 建筑用砂检验规程-7FDSYS/QC03-2008 建筑用卵石、碎石检验规程- 11FDSYS/QC04-2008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14FDSYS/QC05-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16FDSYS/QC06-2008 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181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1 页 共 6 页

2、版次/修改B/0 主题:水泥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一、总则 为了便于操作,准确无误地测定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 定性、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特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 适用于本试验室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 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 的其它品种水泥的检验。 三、职责 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作业指导书的操作规定,客观准确地出具检验报 告。 四、检验依据 4.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80 筛筛析法)GB/T1345-2005 4.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 20

3、01 4.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五、检验方法及操作程序 5.1 水泥细度(负压筛法)检验方法 5.1.1 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 0.9mm 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并 倒掉,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5.1.2 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 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 4000-6000Pa 范围内。 5.1.3 称取试样 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 动筛析仪连续筛 2min,在此期间有试样附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 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5.1.4 当工作负压小于 4000Pa

4、时,应清理吸在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 常。 5.1.5 试样结果:(计算至 0.1%)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2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2 页 共 6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水泥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PS F = 100 W 式中:F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P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W水泥试样的质量,g。 5.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5.2.1 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 搅拌锅内,然后在 5-10s 内小心将称好的 500g 水泥加入

5、水中,防止不和水泥溅 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 拌 120s 停 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 120s 停机。 5.2.2 标准用水量的测定: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 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于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锥卡 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2s,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入试 杆 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 在 1.5min 内完成

6、。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 61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 浆。其拌和水量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 ,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5.2.3 凝结时间的测定 a)测定前准备工作: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b)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1”条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 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 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c)初凝时间的测定:将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 30min 进行第一 次3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3 页 共 6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水泥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

7、011 年 10 月 01 日测定。测定时将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在试针下,降低试针与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 1-2s 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 针 30s 时指针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 41mm 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 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d)终凝时间的测定:完成初凝时间的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 方式从玻璃板上,翻转 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 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 0.5mm 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

8、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5.2.4 安定性的测定: a)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试件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制质量约 为 75-85g 的玻璃块两块,加工玻璃板雷氏夹内表面稍稍涂上一层油。 b)雷氏夹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 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 另一只手用宽约 10mm 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 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 242h。 c)沸煮: (1)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

9、都超过试件,不 需中途补加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 305min 内升至沸腾。 (2)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A) ,精确到 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 305min 内 加热至沸腾并恒沸 1805min。 d)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内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 确至室温,取出试件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C) ,精确到 0.5mm。当两个 试件沸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 5.0mm 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 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 4.0mm 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 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

10、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4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4 页 共 6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水泥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5.3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5.3.1 说明: a)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三份标准砂和半份水(水灰比为 0.5) 一锅胶砂成三条试体。 b)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湿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 1g。当用自动滴管加 225ml 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1ml. 5.3.2 操作程序: a)将水泥试模(40mm40mm160mm)紧密装配,并在内壁均匀刷一层机 油。 b)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

11、状态。 c)将 225ml 水加入锅里,再加入 450g 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 定位置。 d)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 30s 后,在第二个 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的将砂 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子加完) 。 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 30s。 e)停拌 90s,在第一个 15s 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 中间。 f)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 当的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模槽约放 300g 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 着振实 60

12、下。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 60 下。移走模套, 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约 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 后刮去,并用直尺以近水平的标准将试体表面抹平。 g)用防水墨汁或颜料对试体进行编号。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应将同一试 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 h)编号后,将试体放入养护室内养护 20-24h 后脱模,脱模时应防止试体损 伤,硬化较慢的试体允许延期脱模,但须记录脱模时间。5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5 页 共 6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水泥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i)将试件放在水中

13、养护,试件之间应留有间隙,水面至少高出试件 5mm, 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湿布覆盖。 5.3.3 抗折强度测定: 每龄期取出三条试件先做抗折,试验前须擦去试件表面水份和砂粒,精除 夹具上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将试件放在抗折夹具内,应侧面与圆柱接触,采 用杠杆抗折机时,试件放入前应使杠杆成平衡状态。试件放入后调整夹具,使 杠杆在试件折断时尽可能接近平衡位置。 抗折试验加荷速度为 50N10N/S,抗折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到 0.1MPa)1.5Ff L Rf = b3 试中: Rf 抗折强度,以牛顿每平方毫米( MPa)表示; Ff 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 L-支撑圆柱中心的距离,m

14、m; b-棱柱正方形截面的边长。以一组三个试件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 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 0.1 MPa。 5.3.4 抗压强度测定: 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全自动恒速压力机,在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上进行。 先打开压力机,然后开电脑,击空格键进入主程序操作界面。再打开控制 器电源开关,点击电脑压力试验机操作程序,使其处于待机状态,让压力机试 运行数分钟,检查压力运行是否正常。 放好试块,按“F5”键,进入电脑自动测试。整个加荷过程出 2.40.2KN/S 的速度均匀加荷直至破坏。试压完后,先关掉控制器,再关压力 机,随后可执行查

15、询、储存、打印数据;最后关掉电脑。 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到 0.1MPa)6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6 页 共 6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水泥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Fc Rc = A 式中:Fc -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Rc-抗压强度,以牛顿每平方毫米, MPa;A-受力部分面积,mm2;(40mm40mm=1600mm2) 抗压强度结果评定:以一组三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 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六个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就应该剔除, 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作为结果。如五个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

16、0%的,则 此组结果作废。7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1 页 共 3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建筑用砂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一、总则 为了合理选择和使用天然砂,保证所配制混凝土的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 适应于建筑工程中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检 验。 三、职责 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作业指导书的操作规定,客观准确地出具检验报告。四、试验依据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五、试验方法及操作程序 1、筛分析试验 1)将砂样品缩分至约 1100g 放在 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 室温后

17、,筛除大于 9.50mm 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 500g,精确至 1g,将试样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 (附筛底)上进行筛分。 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 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 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 0.1%为止。 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 1g。 5)结果计算与评定 a)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 0.1% b)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 率之和,精确至 0.1%。 c)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01:(A2 +A3 +A4 +A5 +A6

18、 )-5A1 Mx = 100-A1 式中: Mx -细度模数;8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2 页 共 3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建筑用砂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A1、A2、A3、A4、A5、A6-分别为 4.75mm、2.36mm、1.18mm、600、300 、150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d)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样结果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1%。细度模数取 两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0.1;如两次试验结果的细度模数之差超 过 0.20 时,须重做试验。 2、含泥量试验 1)将试样缩分至约 1100g,放在烘箱中于(1

19、055)下烘干至恒重,待 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 500g,精确至 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 水面高于试样面约为 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 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 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 1.18mm 及 75 的 套筛上(1.18mm 筛放在 75筛上面) ,滤去小于 75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 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砂粒流失。 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4)用水淋洗衣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 75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 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

20、以充分洗掉小于 75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 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 (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 0.1g。 5)结果计算与评定 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G0 G1 Qa = 100 G0式中: Qa-含泥量,%G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G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6)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3、泥块含量试验9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3 页 共 3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建筑用砂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1

21、)将试样缩分至约 50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 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余 1.18mm 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 200g,精确至 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 水面高于试样面约 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 2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 泥块,再把试样放在 600 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3)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装盘后,放在烘箱中于 (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 0.1g。 4)结果计算与评定 a 、泥块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G1 G2 Qb = 100

22、 G1 式中: Qb-泥块含量,%G1-1.18mm 筛筛余试样的质量,g;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b、泥块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0.1%。10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1 页 共 3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建筑用卵石、碎石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一、总则 为合理选择和使用卵石、碎石,保证混凝土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用卵石、碎石的质量检验。 三、职责 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作业指导书的操作规定,客观准确地出具检验报告。四、试验依据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

23、01 五、试验与操作程序 1、颗粒级配试验 1)按标准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大于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2)按规定的数量称取试样一份,精确至 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 下的组合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 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径大小顺序再逐个 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 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 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 止。 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 1g。 5)结果计算与评定 a)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 0.1%。 b)计算累

24、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 之和,精确至 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的 质量之差超过 1%时,须重新试验。 c)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2、含泥量试验 1)按标准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大于规定的数量,放在烘箱中于 (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按规定的数量称取试样一份,精确至今 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 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为 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 2h,然后用手 在水11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2 页

25、共 3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建筑用卵石、碎石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石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 1.18mm 及 75 的套筛上(1.18mm 筛放在 75 筛上面) ,滤去小于 75 的颗粒。试验 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大于 75 的颗粒流失。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于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4)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 75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 中石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 75 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 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

26、在烘箱中于 (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 1g。 5)结果计算与评定 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G1 G2 Qa = 100 G1式中:Qa-含泥量,%G1-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6) 含泥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 0.1%。 3、针片状颗粒试验 1)按标准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大于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2)按规定的数量称取试样一份,精确至 1g。 3)按规定的粒级分别用协作单位仪逐粒检验,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 上相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的相应孔宽者,为片

27、 状颗粒。称出其质量,精确 1g 。 4)结果计算 针片关颗粒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1%: G2 Qc= 100 G112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3 页 共 3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建筑用卵石、碎石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式中:Qc针、片状颗粒含量,%G1-试样的质量,g;G2-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g. 4、压碎指标试验 1)按标准规定取样,风干后筛除大余 19.0mm 及小于 9.50mm 的颗粒,并 除去针片状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三份备用。 2)称取试样 3000kg,精确至 1g。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置于

28、底盘上) 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 10mm 的圆钢,将筒按住, 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 25 次,两次颠实后,平整模内试样表面,盖上压头。 3)把装有试样的模子置于压力机上,开动压力试验机,以 1KN/S 速度均匀 加荷至 200KN 并稳荷 5s,然后卸荷。取下加压头,倒出试样,用孔径 2.36mm 的筛筛余被压碎的细粒,称出留在筛上的试样的质量,精确至 1g。 4)计算三次压碎指标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精确至 1%。13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1 页 共 3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砼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29、 01 日一、总则 为了便于操作,准确的检验用于混凝土中外加剂,特制定出本规程。 二、范围 适应于普通外加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缓凝剂、 防冻剂、膨胀剂等品种。 三、职责 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作业指导书的操作规定,客观准确地出具检验报告。四、检验依据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2419-2005 五、试验方法与操作程序 1、固体含量 方法提要及实验步骤 a、将已恒量的称量瓶内放入被测试样于一定的温度下烘至恒量。 b、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 100-105烘 30min,取出置于干燥 器内,冷却 30min

30、 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 m0. c、将被测试样装入已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 为 m1。 试样称量:固体产品:1.000-2.000g;液体产品:3.000-5.000g。 d、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 100-105(特 殊品种除外)烘干,盖上盖至于干燥器内冷却 30min 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 直至恒量,其质量为 m2 e、结果表示 固体含量 X固按下式计算:m2 m0 X固 = 100 m1 m014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2 页 共 3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砼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31、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式中: X固-固体含量,%;m0-称量瓶的质量,g;m1-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 g;m2-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量。 2、外加剂溶液密度 的测定 将已校正 V 值的比重瓶洗净、干燥、灌满被测溶液,塞上塞子后浸入 20 1超级恒温器内,恒温 20min 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瓶外的水及毛细管溢出 的溶液后,在天平上称出比重瓶装满外加剂溶液后的质量为 m2。 结果表示: 外加剂溶液的密度 按下式计算:m2 m0 m2 m0 = = 0.9882 V m1 m0 式中:-20时外加剂溶液密度,g/ml;m2-比重瓶装满 20外加剂溶液后的质量,g。 3、水泥净浆

32、流动度 1)将玻璃板放在水平位置,有湿布抹擦玻璃析、截锥圆模、搅拌器及搅拌 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渍。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 用。 2)称水泥 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放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 87g 或 105g 水, 搅拌 3min. 3)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 方向提起,同时起动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玻璃板上流动至 30s,用直尺量取流 淌部分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4、水泥砂浆工作性 1)基准砂浆流动度用水量的测定 1.1 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把水加入锅里, 再加入水泥

33、450g,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 低速搅拌 30s 后,在第二个 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机器转至高速 再拌15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3 页 共 3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砼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30s。停拌 90s,在第一个 15s 内用一抹刀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 高速下继续搅拌 60s,各个阶段搅拌时间误差应在1s 以内。 1.2 在拌合砂浆的同时,用湿布抹擦跳桌的玻璃台面,捣捧、截锥圆模及模 套内壁,并把它们置于玻璃台面中心,盖上湿布,备用。 1.3

34、 将拌好的砂浆迅速地分两次装入模内,第一次装至截锥圆模的三分之二 处,用抹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 5 次,并用捣捧自边缘向中心均匀捣 15 次,接着装第二层砂浆,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 20mm,用抹刀划 10 次,在装胶 砂与捣实时,用手将截锥圆模按住,不要使其产生移动。 1.4 捣好后取下模套,用抹刀将高出截锥圆模的砂浆刮去并抹平,随即将截 锥垂直向上提起置于台上,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一次的频率使跳桌连续跳动 30 次。 1.5 跳动完毕后用卡尺量出砂浆底部流动直径,取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的平 均值为该用水量的砂浆流动度,用 mm 表示。 1.6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流动度达到 180mm5m

35、m。当砂浆流动度为 180mm5mm 时的用水量即为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 M0 2)将水和外加剂加入锅中搅拌均匀,按 1 的操作步骤测出掺外加剂砂浆达 180mm5mm 时的用水量 M1 3)将外加剂和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 M0 加入锅中,人工搅拌均匀,再 按 1 的操作步骤,测定加入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时的砂浆流动度,以 mm 表示。 4)结果表示 砂浆减水率(%)按下式计算:M0 M1 砂浆减水率= 100 M0 16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1 页 共 2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36、 日一、总则 为了便于操作,准确无误地检测用于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特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 适应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和砂浆。 三、职责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的操作程序进行检测,并作出结果判定。四、检验依据 4.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596-2005) 4.2水泥砂浆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2419-2005) 五、检验方法及程序 1、粉煤灰细度的检验 1)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 105-110烘干箱内至恒重,取出放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称取试样品 10g,精确至 0.01g,倒入 0.045mm 方孔筛筛网中,将筛子 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3

37、)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开到 3min,开始筛析。 4)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 4000Pa-6000Pa,若负压小于 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5)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6)3min 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 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 置,再筛析 1min-3min 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精 确至 0.01g。 7)结果计算(精确至 0.1%): F=(G1 /G)100 式中:F-0.045mm 方孔筛筛余

38、,单位为百分数(%)G1-筛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G-称取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17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2 页 共 2 页版次/修改B/0 主题: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2、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方法 1)胶砂配比: a)试验胶砂:75g 粉煤灰,175g 硅酸盐水泥和 750g 标准砂。加水量按流动 度达到 130mm-140mm 调整。 b)对比胶砂:250g 硅酸盐水泥,750g 标准砂。加水量 125ml。 2)试验胶砂按 GB/T17671 规定进行搅拌。 3)搅拌后的试验胶砂按 GB/T2419

39、 规定测定流动度,当流动度在 130mm- 140mm 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当流动度小于 130mm 或大于 140mm 时, 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 130mm-140mm 时为止。 4)结果计算(精确至 1%): X=(L1/125)100 式中:X-需水量比(%) ;L1-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 130mm-140mm 时的加水量(ml);125-对比胶砂的加水量(ml).18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业 指 导 书 第 1 页 共 2 页版次/修改B/0主题: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一、总则 为了便于操作,

40、准确无误地检测矿粉的活性指数(抗压强度) 、流动度比, 特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 适应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 三、职责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的操作程序进行检测,并作出结果判定。四、检验依据 4.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046-2008) 4.2水泥砂浆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2419-2005) 五、试验方法与操作程序 分别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压强度,两种样品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比 即为活性指数。 分别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二者之比即为流动度比。 对比样品:符合 GB175 规定的 42.5 硅酸盐水泥,当有争议时应用符合 GB

41、175 规定的 PI 型 42.5R 硅酸盐水泥进行。 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太;矿粉按质量比 1:1 组成。 试验方法: 1、砂浆配合比 砂浆种类水泥(g)矿渣粉 (g)ISO 标准砂 (g)水(ml)对比砂浆450/ 试验砂浆22522513502252、砂浆搅拌 搅拌按 GB/T17671 进行 3、抗压强度试验 按 GB/T17671 进行试验,分别测定试验样品 7d、28d 抗压强度 R7、R28和 对比样品 7d、28d 抗压强度 R07、R028。 4、流动度试验 按 GB/T2419 进行,分别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 L、L0。19文件代号QSSYS/QC-2011 作

42、 业 指 导 书 第 2 页 共 2 页版次/修改B/0主题: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发布日期:2011 年 10 月 01 日5、结果计算 5.1 矿渣粉各龄期的活性指数按式(1) 、式(2)计算,计算结果取整数。A7=R7/R07100 式中 A7-7d 活性指数,%R07-对比样 7d 抗压强度,Mpa;R7-试验样品 7d 抗压强度,Mpa。A28=R28/R028100 式中 A28-28d 活性指数,%R028-对比样 28d 抗压强度,Mpa;R28-试验样品 28d 抗压强度,Mpa。 5.2 矿渣粉的流动度比按式(3)计算,结果取整数。F=L/L0100 式中:F-流动度比,%;L0-对比样品流动度,mm;L-试验样品流动度,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建筑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