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804-2011 高梁蚜测报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13087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15804-2011 高梁蚜测报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 15804-2011 高梁蚜测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15804-2011 高梁蚜测报技术规范.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 C S6 5 0 2 0 0 1 B1 6a 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 I 15 8 0 4 2 01 1 代替G B T1 5 8 0 4 - - 1 9 9 5高梁蚜测报技术规范R u l e sf o rm o n i t o r i n ga n df o r e c a s to ft h es o r g h u ma p h i d ( M e l a n a p h i ss a c c h a iZ e h n t e r )2 0 11 - 0 9 - 2 9 发布2 0 11 1 2 - 0 1 实施宰瞀鹃鬻瓣警糌瞥篓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铽1 ”G B

2、 T1 5 8 0 4 2 0 1 1目次前言1 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4 系统调查5 大田普查-6 硬测方法7 测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高粱蚜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天敌单位换算表附录C ( 规范性附录) 高粱蚜模式报表【ll1l222367前言G B T1 5 8 0 4 2 0 1 1本标准代替G B T1 5 8 0 4 - - 1 9 9 5 高粱蚜测报调查规范。本标准与G B T1 5 8 0 4 - - 1 9 9 5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次增加了高粱蚜预测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将原来的“测报调查规范”改为“测报技术规

3、范”;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其中规定了起油株、发生盛期的定义;增加了高粱蚜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删除了正文中的“天敌单位换算表”和“系统调查及普查结果记载表”,将其移人附录中,使标准内容更清晰和连贯;增加了蚜虫发生高峰期的普查,以期更全面掌握蚜虫发生动态和为害情况;增加了高粱蚜模式报表,并作为规范性附录,要求定时汇报;增加了发生趋势预报和发生程度预报,使得本测报技术规范更为完整和系统,满足生产需要。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辽宁省植保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玉英、曾娟、马辉

4、、张万民。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 B T1 5 8 0 4 - - 1 9 9 5 。1 范围高梁蚜测报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高粱蚜系统调查、大田普查和预测方法等方面的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高粱蚜测报调查和预测。2 术语和定义G B T1 5 8 0 4 2 0 1 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起油株s e c r e t eo np l a n t高粱蚜集聚在高粱叶背或茎秆上为害,在吸取寄主植物汁液的同时,还分泌出大量蜜露,蜜露滴落在叶面及茎秆部位,严重时可积聚成层,植株油光发亮,即所谓起油株。单株有一片叶起油,即计为起油株。2 2发生盛期f l o u r i s

5、hs t a g e蚜虫发生数量达高粱全生育期蚜虫发生总量1 6 的日期,为发生始盛期;蚜虫发生数量达高粱全生育期蚜虫发生总量5 0 的日期,为发生高峰期;蚜虫发生数量达高粱全生育期蚜虫发生总量8 4 的日期,为发生盛末期;从始盛期至盛末期一段时间为发生盛期。实际操作中,以系统调查蚜量与前次蚜量的数量关系对比作为判断发生盛期的参考。3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高粱蚜发生程度以当地发生盛期百株蚜量为指标,发生面积比率作为参考指标,分为5 级,即轻发生( 1 级) 、偏轻发生( 2 级) 、中等发生( 3 级) 、偏重发生( 4 级) 、大发生( 5 级) ,各级指标数值见表1 。表1高粱蚜发生程度分级指

6、标发生程度指标1 级2 级3 级4 级5 级百株蚜量万头0 5 1 0 0发生面积比率Y 5 0 0注:x 百株蚜量;y 发生面积比率。其中发生面积比率为参考指标。4 系统调查4 1 调查时间自高粱出苗后2 至3 叶期开始,每5d 调查一次,至乳熟期蚜量明显下降时为止。4 2 调查方法选择地势和栽培环境有利于高粱蚜发生、种植感虫品种、面积在10 0 0m 2 以上的高粱田2 块,作为系统调查田。每块田按单对角线取样,固定5 点,每点调查1 行,每行标记2 0 株,共查1 0 0 株。当田间有蚜株率超过7 0 ,且株间蚜量差异不大时,每块田调查株数可减少至5 0 株,即每点1 0 株;当蚜虫进入

7、发生高峰期时,每点调查5 株,共查2 5 株。 4 3 调查内窖在最初调查时,查总蚜虫数、有翅蚜数、无翅蚜数、天敌及其寄生部位和起油株等,调查结果记人高1G B T1 5 8 0 4 - 2 0l l粱蚜诃查记载表( 见表A 1 ) 。迸入发生盛期时,即每块田调查5 0 株或2 5 株时,可不区分有翅蚜和无翅蚜。调查天敌时,天敌数量按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统计,并按标准换算成天敌单位( 参见附录B ) 。5 大田蕾蠢5 1 普蠢时间根据蚜虫系统调查情况,并参照当地高粱蚜历年发生情况和当年高粱生育期,在蚜虫进入发生始盛期和高峰期,各进行一次大田普查。5 2 普查方法和内容选择能够代表当地主栽品种

8、、生育期以及不同地势和间作方式的田块,要求5 块以上。每块田5 点取样,每点查1 行,每行2 0 株,共调查1 0 0 株。调查内容同4 3 ,将普查结果记人高粱蚜调查记载表( 见表A 1 ) 。6 预测方法6 1 发生趋势中期预测采用综合分析预测法。高粱蚜的种群数量变动受气候、天敌和耕作制度等多种因子的影响,其中气象条件最为重要。通常在高温干旱气候条件下,蚜茧蜂和食蚜瘿蚊等天敌发生数量少;高粱与大豆或高粱与小麦问作面积小,适宜高粱蚜种群数量的增长,蚜害重。如蚜虫由越冬寄主转入田间后,高温干旱时间长,或气温稍低但干旱时间长,或干旱时间短但气温很高的条件,都有利于高粱蚜的发生繁殖。因此,可采用旬

9、平均气温、平均湿度和旬降水量为依据,在防治前2 0d 3 0d 做出发生趋势预报。 6 2 发生程度短期预测主要根据蚜量上升趋势,结合当地天敌数量和天气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在防治前l Od 左右做出预报。根据各地经验,具备以下6 项条件,则可能构成严重发生;如果6 项条件仅部分具备,则预报中等发生I 如6 项条件完全相反,则预报轻发生。a ) 天气持续高温或干旱;b ) 高粱蚜始见期比常年早;c )田间百株蚜量达50 0 0 头以上,蚜量增长速度快,每次调查成倍乃至十几倍增长;d ) 蚜群排列密集、紧凑成堆;e ) 每一天敌单位所占有蚜虫数量超过1 0 0 头;f ) 高粱植株幼嫩。7 测报资

10、料收集、汇报和汇总7 1 资料收集高粱种植面积和主要品种,当地气象台( 站) 主要气象要素的预测值和实测值。 7 2 资料汇报全国区域性测报站每年定时填写高粱蚜模式报表( 见附录C ) 报上级测报部门。 7 3 资料汇总对高粱蚜发生期和发生量进行统计汇总,记载发生、防治情况,总结发生特点,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记入高粱蚜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记载表( 见表A 2 ) 。站名站址附录A( 规范性附录)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裹册高粱蚜年)( 北纬:东经:海拔测报员负责人( 盖章)G B T1 5 8 0 4 2 0 1 1G B T1 5 8 0 4 2 0 ”裹A T 高粱蚜调查记载衰蚜虫数量头各类天敢数量头

11、调高调有有蚜起起总查地品集查蚜蚜虫油油亚计丑势种生株株株寄株株均夭备期育数教空生数蛊有无合百大中小微敌注期|i|部|翅翅株型型型型苴 株株位株蚜蚜计 蚜位 量注:备注系统调查或普查。4表A 2 商粱蚜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记载衰( ;B T1 5 8 0 4 - - 2 011高粱种植情况:高粱种植面积h m 2主栽品种耕地面积h m :高粱面积占耕地面积比率高集蚜发生情况:发生面积h m 2占高粱面积比率受灾( 达防治指标) 面积h m 2成灾( 减产3 0 以上) 面积h m 2防治和损失情况:防治面积h m 2化防面积h m 2最终发生程度实际损失t挽回损失t发生和防治概况与原因简述:注:高粱

12、收获后汇总全省情况,省站及时上报。5G B T1 5 8 0 4 2 0 1 1附录B( 资料性附录)天敌单位换算表裹B 1 天致单位换算表天敌类型夭敌种类折算天敌单位十三星囊虫成虫、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幼虫1七星曩虫成虫、幼虫1大灰食蚜蝇幼虫1 大型 黑带食蚜蝇幼虫l大草蛉成虫、若虫1丽草蛉成虫、若虫1中华草蛉若虫1龟纹瓢虫成虫、幼虫o 5多异瓢虫成虫幼虫o 5中型草间小黑蛛o 5草丛逍遥蛛o 5松辽异角甲o 5小型囊虫成虫、幼虫o 2小型食蚜鏖蚊成虫、幼虫o 2东亚小花蝽幼虫o 2蚜茧蜂o 1 微型 蚜霉菌o 16附录C( 规范性附录)商粱蚜模式报表表c 1高粱蚜模式报表( M G L Y

13、 A )G B T1 5 8 0 4 - - 2 011序号查报内容查报结果1病虫模式报表名称M G L Y A2调查日期( 月E 1 )3有蚜株事4有蚜株率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减比率( + 或一)5有蚜株宰比上年同期平均值增减比率( + 或一)6起油株宰7起油株率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减比率( + 或一)8起油株率比上年同期平均值增减比率( + 或一)9天敌单位个1 0天敌单位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减比率( + 或一)1 1天敌单位比上年同期平均值增减比率( + 或一)1 2每一天敌单位所占有蚜虫数量头1 3每一天敌单位所占有蚜虫数量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减比率( + 或一)1 4每一天敌单位所占有蚜虫数量比上年同期平均值增减比率( + 或一)1 57 月当地天气条件对蚜虫发生适宜情况( 好、中、差)1 6预计发生程度级1 7预计发生面积h m 2注1 :表中数值为加权平均值。注2 :要求汇报时问;7 月1 0E l 、8 月1 0 日各报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食品加工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