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125701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届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15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18 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卷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卷第第卷阅读题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 分)在历史学家的研究接近尾声之时,他将会面临这样的挑战:你研究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你是否只是从自己的工作中找点乐子?你是否比一个很少读书的街头路人对人类本质的认识更深刻?你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规律,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运?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 ,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而这些错误注定要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以更大的规模发生?

2、我们不时会有这种感觉,而且还有许多疑虑冲击着我们的进取心。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过去,过去真的发生了什么吗?或者,过去只不过是一堆鲜有“定论”的“荒唐事”?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总是不完整的,很可能还是错误的,因为历史已经被相互矛盾的证据和存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所遮掩蒙蔽,或者也可能被我们的爱国心或宗教偏见所曲解。 “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 ”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在材料选择和遣词造句上的细微差别,都会暴露出他的私人偏好。其次,我们通过从过去所得到的结论来推演未来,但是由于变化的加剧,导致这一行为会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有风险。今天一些年轻的

3、物理学博士甚至认为,他们所学习的学科近几十年的改变,超过了此前有历史记载的所有时期。每一年,甚至每一个月,都有一些新的发明、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情况迫使人们对行为和观念做全新的调整。更有甚者,机遇的因素,或者说是自由的因素,似乎会进入到金属和人本身的活动运行中。我们再也不能确信,原子,更小的有机体,如我们所认为的在过去发生反应那样,将一如既往地会在未来发生相同的反应。电子,如同库柏的上帝一样,神秘莫测,其奇妙的运行以及一些怪癖的特点或情况,或许就能打乱国家之间的平衡。正如亚历山大,当他酗酒致死,导致了他的新帝国分崩离析;或者如腓特烈大帝,由于俄国继任沙皇醉心于普鲁士道路,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显

4、而易见,历史编纂不能算是一门科学。它只能算是一个行业、一门艺术和一种哲学一个搜集史实的行业,一门通过将混乱的材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的艺术,一种寻求预见性观点和启蒙作用的哲学。 “当下乃为成事而拾掇的往昔,往昔尤为解惑而展开之当下。 ”这大约是我们所相信的和所期望的。就哲学而言,我们试图通过整体来了解部分。就“历史哲学”而言,我们又试图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我们知道,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总体性视野不过是一种错觉。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在苏美尔人或埃及人之前,很可能就已经存在过许许多多的文明。我们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进行发掘!我们必须从局部知识入手,而且必须暂时接受所有的可能性。就历史而

5、言,和科学与政治学一样,相对性至上,一切公式皆应受到质疑。 “历史嘲笑一切试图强迫将其纳入理论范式和逻辑规范的举动;历史是对我们概括化的大反动,它打破了全部的规则;历史是个怪胎。 ”或许,因为有这些限制,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去耐心地承受现实,并尊重彼此间的歧见。(节选自美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倪玉平等译,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15A有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 ,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B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相互矛盾的证据或存有偏见的历史学家已经遮掩蒙蔽了历史,我们也有可

6、能曲解历史。C由于变化的加剧,我们通过从过去所得到的结论来推演未来的行为,会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有风险,更加不可确信。D试图通过整体来了解部分,试图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历史学家并不确定自己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运的历史规律。B亚历山大新帝国的分崩离析和腓特烈大帝避免了一场大灾难,文章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国王的品行和思想对国家命运有重要作用。C “历史是个怪胎” ,说的是历史和科学与政治学一样,一切公式皆应受到质疑。就历史而言,概括不出任何规则。D我们

7、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历史相对性至上,所以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学会耐心地承受现实,和尊重彼此间的歧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 ”说明历史已经被蒙蔽或者曲解,我们很难知道真实的过去。B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的私人偏好仍然会影响他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和表达。说明绝对真实地表述历史是不可能的。C历史编纂搜集史实,将混乱的材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寻求预见性观点和启蒙作用。所以它和确定性至上的科学不同,相对性至上。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我们很难知道真实的历史,很难概括出历史的规律。而

8、这又让我们从历史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14 分)幸存者幸存者熬到第三个饥饿的夜晚,诺尼把眼睛盯在那条狗身上。在这座漂流的冰岛上,除了高耸的冰山之外,没有任何的血肉就剩他们两个了。在那次撞击中,诺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至他的尖刀。他只救起了心爱的猎犬尼奴克。如今,一人一狗被困在冰岛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方。诺尼以往对尼奴克的宠爱绝对是真实的,真实得如同此刻的饥饿、夜晚的寒冷以及那只受伤的脚上咬啮着的痛苦。然而家乡的人在荒年不也屠杀他们的狗来果腹吗?不是吗?他们甚至想都不想一下就做了。他告诉自己,当饥饿到了尽头一定要觅食, “我们二

9、者之中注定要有一个被对方残杀, ”诺尼想, “所以”- 3 -/15他无法徒手捕杀那只狗。尼奴克的凶悍有力远胜于他。此刻,他急需一件武器。他脱下手套,把腿上的绷带拆下来。几个星期前,他伤了自己的腿,用一些绳索和三片铁板绑成了绷带。他跪在地上,把一片铁板插入冰地的细缝里,并且使劲地用另一片铁板在上面磨擦。尼奴克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诺尼仿佛能感觉到那炯炯的眼神正放出愈发炽烈的光芒。他继续工作,并且企图使自己忘记它的目的。那片铁板现在已经有一面的刃了,并且越磨越锋利。太阳升起时他刚好完成了工作。诺尼将那新磨的尖刀从冰地里拔出来,用拇指抚拭着刀刃。太阳光从刀面反射过来,几乎使他一时眼花目眩。诺尼把自己完

10、全变得残酷起来, “到这儿来,尼奴克!”他轻轻地叫着。狗疑惑地看着他。 “过来,快!”他唤着。尼奴克走近了一点。诺尼在它的眼神中看到恐惧。从它沉滞的喘息和蹒跚、笨重的脚步可以得知它的饥饿和痛楚。他的内心开始哭泣了。他痛恨自己,但又不得不狠下心来。尼奴克越来越近了,保持着它的警戒。诺尼感到喉间一股浓重的呼吸,他看出它那两只眼睛好似两股痛苦哀怨的井泉。现在,就是现在!快攻击它!诺尼跪倒在地上的身体因一阵激烈的哽咽而颤抖着。他突然唾骂起那把尖刀,疯狂地把它往远处掷去。他空着双手,颠踬地向狗爬去,终于倒在雪地里。狗发出凶狞的咆哮,环绕着他的身体走动。诺尼现在充满了恐惧。掷出那把刀子之后,他已没有任何防

11、备。诺尼现在虚弱得毫无力气反抗。他的性命就好像悬在尼奴克面前的一块肉,而它的眼中充满了饥饿。狗绕着他徘徊,并且开始从后面匍匐前进,诺尼现在听到那饥饿的喉咙发出咕噜咕噜的吞咽唾液的声音。他闭上眼睛,祈求着这次的攻击不要太痛苦,他感觉到它的爪子踏上他的腿,尼奴克渐热的喘息逼近他的脖子,一股强烈的气流聚集在他的喉头。然后,他感觉到一条热热的舌头在轻轻地舔着他。诺尼睁开眼睛,怀疑地注视着尼奴克。他伸出一只手臂把它和自己紧紧地抱在一起,悲伤地开始呜咽一小时之后,一架飞机从南方起飞,上面一位年轻的驾驶员沿着海岸巡逻,他往下注视着那片漂流的浮冰,在冰山的正上方盘旋,此时,他看到一道刺眼的闪光。那是阳光在某件

12、物体上反射的光芒。他的好奇心渐渐升起,他降低了高度,沿着冰山盘旋。此时,他发现冰山的阴影之中一堆黑色的影子,从形状上来看似乎是人类,仿佛那影子有时还分成两个。他把飞机降落在水边,开始巡查,发现了那两个影子,一个人和一只狗。那个男人已经昏迷不醒,但确信还活着,那只狗呜呜地在一旁哀鸣,已经虚弱得不能移动了。至于那道引起驾驶员注意的光芒,就是那把磨得雪亮的尖刀。它挺直地插在不远的雪地上,在风中微微地颤动着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情节设置颇具匠心,既有线索的设置,又有悬念的制造,故事情节紧凑,波澜起伏,情节在人和- 4 -/15狗的命运悬念中发展,牢牢地抓往了

13、读者,引起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B本文对狗的描写也十分细致,既有神态描写,也有动作描写,尤其是多次描写到狗的眼神,作者想借此来衬托出主人公无助、矛盾、内疚、感激的心理历程。C本文将人和狗进行了对比,在同样饥饿的状态下,人总是想着杀狗自保,而狗却始终守护主人,表现了人性的肮脏与狗性的善良,突出了“人性本恶”的主题。D本文结尾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彩,雪地上挺直插着的尖刀,如同特写镜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撞击着人们的心扉,同时留下了艺术的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5本文采用的叙述视角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6主人公的武器“尖刀”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14、完成下列各题。 (12 分)杜甫传(节选)杜甫传(节选)冯至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筹划建造草堂,地址选在城郭西郊的浣花溪畔,这里环境清幽,尘事不杂,杜甫十分满意,作卜居诗以唱心中之乐,反映出作者久经动荡得以安宁之后的恬静安适的心境。杜甫有一位表弟此时在成都府任司马,听说杜甫要在西郊建造草堂,便走过来看他,还送了些钱。杜甫十分感激,作诗酬谢。关于草堂的建造过程,杜甫无诗记录,我们所见到的是他忙着写诗向各地友人索求各种树苗以美化草堂环境。另外,他还不辞劳苦亲自去石笋街果园坊的徐卿家要果木苗,不管黄梅绿李,是果木树都要。这自然是为了装点草堂,同时也有以果备荒的打算,他是挨过饿的人,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

15、深知它们的重要,“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 (题桃树 ) 。桃可果腹,花可娱人,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花果树木之外,他还向友人索要日用家什。可以想见,他当时安家伊始,支锅立灶,盆碗瓢勺,所需家什向人索取者一定不少,只是没有件件入诗罢了。这年春末,草堂盖成,树木栽好,老杜坐在院中,有滋有味地欣赏起来了。他赞美它所面临的青青郊野,赞美遮日吟风的桤林茂叶与和烟滴露的笼竹翠梢,欣喜鸟来暂息,燕来定巢。细想起来,这些风物不过是寻常农舍之景,却招来如此赞叹,这从反面使我们认识到他的生活境遇已落到十分可怜的地步。他在秦州山野寻找栖居之地的苦况,他长途跋涉于险山急流、危栈古道的种种艰难,成为他乐

16、此茅宅的生活和感情基础。定居草堂的初期,杜甫的心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如江村诗写村居景物和情事最相融洽:“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此诗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作者初居草堂时的心境。然而这种心境是以“故人供禄米”为条件的,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全靠故人的周济,一旦故人稍怠,立刻就会陷入困境。他们偶有接济失时,杜甫的生活就成问题。定居草堂之后,杜甫生活安顿下来,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他曾瞻仰过武侯祠,作蜀相诗,对诸葛亮一生的磊落功绩做出高度的评价,为其未能收

17、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而痛洒千秋之泪。此诗虽为吊古,却有伤今之意。当时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宇内烟腾,于此国事维艰之际,是多么需要有一位武侯这样的贤相来主持国政!此外,诗中写他羡慕诸葛亮的得遇明主,也含有不满于肃宗的意思,他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却被冷落与排挤,这种不平之气隐隐透于诗- 5 -/15中。游览古迹的同时,杜甫还交结了一些风雅人士。还有一个邻居是黄四娘,她家院子里种着成畦的花木,春天一到,万紫千红,杜甫曾去观赏,写出的诗作江畔独步寻花声娇色丽,充满无限生机。杜甫与江村农家关系也很密切,农人时常送给他一些蔬菜,他也常把种植的草药赠予他们。在与农民的接触中,他对农民的纯朴心性有了深入的

18、理解,他出乎意料地在农家茅舍里找到了寻觅许久的赤诚之心,在不通文墨的农民身上读到了自己的生活信条。这使他感到在茫茫人世间自己的归宿还是与农民的茅舍相杂为好。代宗即位后,曾召杜甫回京补京兆功曹参军,他没有赴任,想来与此不无关系。(选自冯至杜甫传 ,有删改)【相关链接】草堂在暮春时节落成了这是 760 年,中原没有恢复,关内闹着严重的灾荒,杜甫却结束了他四年流徙的生活,在这里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大世界,如今暂得休息,于是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引起他的羡慕。他在这时期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我们把这类的诗句和 759 年在洛阳道上与秦州道上的诗相比,意境上有多么大的一个悬殊!难道

19、杜甫自己的生活刚刚有了着落,便陶醉在自然的春光里,忘却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冯至杜甫传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原没有恢复、关内闹着严重的灾荒的时候,杜甫结束了他四年流徙的生活,在成都建成了一个栖身的处所草堂。B建造草堂所需一切,有的是亲友赠送:表弟送了些钱。有的是杜甫索求的:他向友人索求了各种树苗、果木苗及所需家什。C材料特意介绍杜甫写的江村 ,表现杜甫定居草堂的初期,生活暂时安定,心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寻常景象,也能引起他的诗兴。D杜甫作蜀相 ,流露出在国事维艰之际被冷落被排挤的不平之气。作者引用这篇诗作,意在解释杜甫不应

20、代宗召补的深层原因。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建造草堂时,除了亲友的主动帮助,杜甫也忙着向各地亲友“索求” “花果树木” “日用家什” ,以至于无暇写诗记录草堂的建造过程。B “桃可果腹,花可娱人,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 ”这表明杜甫即使在“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的时候,审美观也依然是现实主义的。C草堂岁月里,全靠故人接济的经济条件也没有能阻挡杜甫对寻常农舍之景的赞叹,他写了不少田园诗来表达暂得栖身之所时的安适心境。D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中原和关内,坐在建好的清幽的草堂院内,杜甫过起了有滋有味的闲适生活,回京做官的机会也因此放弃了。E杜甫总是关注身

21、边的现实生活,笔下的诗篇也大都如实地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的心灵感受,草堂岁月里写下的诗章也依然如此。9草堂岁月里的杜甫真的“陶醉在自然的春光里,忘记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请结合材料- 6 -/15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 ”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 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

22、,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万全计也。 ”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 ”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祔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

23、言:“礼记云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 , 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 , 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 。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 ”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节选自宋史朱震传 )【注】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祔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举行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禘:一种祭祀大典。10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安国一见大器之器:看重B观衅而动衅:错误、罪过C有治效者优加奖劝劝:鼓励D震谢病丐

24、祠谢:推辞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参知政事”是唐初开始出现的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相当于宰相。B “经筵” ,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C “诏” ,帝王的命令或文告。秦汉后也可指上级下达的文书,是一种命令文体。D 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将他推荐给宋高宗,但朱震称身体有病,不接受高宗的征召。B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提拔他担任

25、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7 -/15C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D按照旧例,皇帝在丧期不能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三年未满,不能违背制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2)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

26、,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注释: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见落日而北望国都临淄,想到难于永享据有国土之乐,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14对于本诗内容与写作技巧的理解,下列解说中错误的两项是()A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B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 “但将酩酊酬佳节”斟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

27、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E李清照的醉花阴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赏菊、饮酒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同,本诗没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15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概括。(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师说中以孔子曾拜郑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来说明了一个事实:“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笔力遒劲,境界宏阔,词中“_,_”两句由写景转到写人,承上启下。(3)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 8 -/15_,_。第第卷表达

28、题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人民的名义这一剧作的成功,说明敢于触碰敏感题材,说真话,说人话,讲能引发当下人感怀的道理,就足以让观众甘之若饴。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如果没有抓住老街的特点,只是一味从商业的角度开发,变成了批发“流水线”一条街,不仅破坏了老街本身的韵味,更是对文化遗产和文化记忆的杀鸡取卵。几年前,大家还对互联网音乐嗤之以鼻,认为“网络歌曲”就是口水歌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音乐产业的重要阵地。领导

29、干部必须站位高,具备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才能判断合理,决策准确,如果片面地看待问题,目无全牛,注定是不能成为好领导的。ABC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一带一路” 、 “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B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记者昨日上午从成都某交警大队了解到,初步判断系因事故私家车车速过快,具体调查结果还需准确核实后对外发布。C 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D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成都市民从

30、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的诉求,而“会呼吸的痛”却让人们日益渴望干净的空气。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_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_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_,_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_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_,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A而且但是虽然是因为所以B但/然而纵使因为因而C但是因为虽然/尽管因此- 9 -/15D可是因为但是即使/总之AABBCCDD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31、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_,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_。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 ,也要有选择地延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 ;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 ,_,即“神似” 。21下图是第 14 次全国成年国民阅读调

32、查报告中各类传统与新兴媒介阅读时长对比图,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写出调查结论。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四、写作(60 分)22以“我眼中的高三”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 10 -/152018 届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届高三模拟语文试卷答案答案1D2B3C4C5本文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 。作用:(1)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作者自由无碍地叙述故事。2)方便读者全面地了解故事,包括故事的背景全貌和人物的心理活动。6 (1) “尖刀”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了小说的各主要情节,

33、使故事更加紧凑连贯合理;(2) “尖刀”反映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历程,磨制尖刀表现了主人公由于饥饿而动了杀狗求生的恶念,而唾骂抛弃尖刀又表现了其良知的觉醒,使得人物形象更真实更丰满;(3)暗示了小说的主旨,最后主人公因尖刀反射光线而获救,尖刀由杀戮的工具转变为救人的工具,表达了对于人性善良的褒扬以及善心终有善报的美好愿景。7D8CE9观点一:杜甫并没有“陶醉” “忘却” 。理由:他欣赏、赞叹农舍之景,只是他心灵寻得片刻宁静的表现,在并不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能够如此,正是杜甫热爱生活、关注现实的体现。从这一时期的杜诗中,读者看到的是杜甫平静心境后的报国无门的悲慨。 (言之成理即可)观点二:杜甫暂时

34、“陶醉” “忘却”了。理由:草堂建成后,杜甫开始“有滋有味”欣赏草堂风物,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定居草堂之后,杜甫生活安顿下来,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 ”杜甫与江村农家关系也很密切。 (言之成理即可)10B11C12C13 (1)这时郭千里(被)授职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 ” (译出大意给 3 分;“按治” “寝”两处,每译对一处分1 分)(2)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 (译出大意给 3 分;“居” “除服”两处,每译对一处分 1 分)1

35、4AB15节日登临的愉悦。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一片翠微的美景,携客带酒登山,欢度佳节的乐事。暗含人世的忧苦。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生命易逝的悲伤。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尘世难逢欢乐事,今逢佳节当尽情欢乐, “菊花须插- 11 -/15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知道古往今来都不免生命短暂之悲,因此也不必哀哀凄凄,落泪伤心。16 (1)圣人无常师。(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7D18C19B20 (1)而且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2)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3)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

36、涵。21我国成年国民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传统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时间最长,但纸质报刊阅读时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2略。- 12 -/15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18 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卷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卷解析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 项强加因果。 “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是“我们必须从局部知识入手,而且必须暂时接受所有的可能性”的原因,与前面的内容没有因果关系。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

37、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 项文章举这两个例子是说一些机遇的因素,像一些怪癖的特点或情况,或许就能打乱国家之间的平衡,从而证明我们难以推演未来。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科学也是相对性至上,而且强加因果。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C 项“人总是想杀狗”错误,因为最后人的良心觉醒,并未杀狗。另外本文的主题是表现人性的善良以及善有善报的愿景,并非“人性本恶”。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叙述视角。本文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 。作用分析,需

38、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点明作用。如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读者全面地了解故事。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作用。主人公的武器“尖刀”在小说中的作用,主要从小说的情节发展、主旨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分析。如“尖刀”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了小说的各主要情节,使故事更加紧凑连贯合理;“尖刀”反映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历程,磨制尖刀表现了主人公由于饥饿而动了杀狗求生的恶念等。点睛:物象的作用小说引入特别主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D 项“意在解释杜甫不应

39、代宗召补的深层原因”错。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 项“以至于无暇”错误;B 项“在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的时候”表述的时间错误,这种认识是在草堂建成后;D 项“因此”的表述不合文意。点睛: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9试题分析:第一问,答没有“陶醉” 、 “忘却”或暂时“陶醉” 、 “忘却”都可。选择没有“陶醉” 、 “

40、忘却”作答,一要说明欣赏、赞美农舍之景与关注现实的关系,二要指明这时的诗作仍然以报国无门的悲慨为内容。选择暂时“陶醉” 、 “忘却” ,可从欣赏草堂风物、与风雅人士交往两个方面作答。第二问,要注意文章最后的“相关链接” ,可从开创新乐府运动、反映民间疾苦和表现形式对后世写实诗人的影响等方面考虑。10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B 项“观衅而动” ,结合后面内容“席卷河南,此以逸待- 13 -/15劳,万全计也”可知,译为间隙、破绽。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C 项“有时也指上级下达的文书”

41、错, “诏书”为皇帝专用。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 项“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有误。1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 (1)固定人名字保留“郭千里” “朱震” , “按治”译为追究惩处, “寝”译为停止。 (2) “居”译为处于, “除服”译为除去了丧服。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

42、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参考译文:朱震字子发,荆门军(宋代地方行政单位)人。应试考中政和年间进士,在州县任职时以廉洁著称。胡安国一见到他后就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没有赴任。恰逢江西制置使赵鼎进入朝中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向他征询当代的人才,赵鼎说:“我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 ”皇上于是下令征召朱震。朱震到了后,皇上用易经 春秋的旨意来考问他,朱震用自己的全部所学来答对。皇上(听了之后)很高兴,提拔朱震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朱震于

43、是上书说:“荆州、襄阳之间,沿着汉江上下,肥沃的田地绵延七百多里,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 (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出兵,席卷黄河以南,这是以逸待劳、万无一失的计策。 ” (不久)朱震升任秘书少监兼御前侍讲。这时郭千里(被)授职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 ”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虔州(很多)老百姓做盗贼,皇上对这件事感到担忧,于是挑选优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任职)以安抚当地百姓。在新太守将要赴任时,

44、朱震对(皇上)说:“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老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做的。希望皇上诏令新太守一到任,就把本郡及其所属各县中贪赃枉法、行为不端的官吏一一列出, (将他们)全部罢免,听凭老百姓自主选择慈爱和善有仁德之心的人(担任官职) ,有政绩的人加以优待奖励。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按照先例,皇上正逢丧期没有祭祀庙堂的礼节。当时徽宗去世后还没有祭祀于祖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就奏请皇上举行明堂祭祀礼节。朱震于是上书说:“礼记说(天子)居丧三年不举行祭礼, (期间)只祭祀天地社稷,称为越绋行事。 春秋上写着夏五月乙酉,这一天是吉日,大祭庄公。 公羊传解释说这是讥讽

45、开始不实行三年的丧制啊。 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以日易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 (因为)当时没有实行三年的丧制,专门实行以一天代替一月的制度, (真宗皇帝的做法)是可以的,在(实行了三年丧制的)今天再这样做就是错误的。 ”宋高宗绍兴七年,朱震因病辞去职务而自请充任祠禄官(祠禄官为主管祭祀的闲职,一般由年老不能任事的大臣担任) ,不久任礼部贡举,恰逢生病而去世。- 14 -/151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本诗内容与写作技巧的理解。A 项“翠微”代指齐山。注意“上”字及重阳登高的风俗。B 项注意结合三句,四句表现的是诗人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15

4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表达情感,节日登临的愉悦,暗含人世的忧苦,生命易逝的悲伤,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等。点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暗含人世的忧苦。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生命易逝的悲伤。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16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

47、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常” “誉” “非”要理解字义去记忆。1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成语的正确运用。甘之若饴: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属于望文生义。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属于不合语境或对象不当。杀鸡取卵: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使用正确。嗤之以鼻: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1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 项递进分句的语序不当;B 项句式杂糅,去掉“系因”的“因”;D 项缺少主语,去掉“经过” 。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第一处句中前后两句话之间是转折关系,排除

48、 A第五处有因果意味,用“因为”更好。第六处,是一个总结句,强调“思想”对人的重大作用,选“因而”更好,因此,选择 D 更恰当。2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处结合后面“保护第一”的原则可知,此处应该是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处结合后面“积极的延承” ,应该是全方位的沿承;处结合“物质表象”可知,应该延续的是精神的内涵。点睛: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2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第 13 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对比图” ,主要结合 2015 年、2014 年的数据对比分析。22拼搏拼搏我眼中的高三懵懵懂懂地一路走过,猛然惊醒,才发现我们已经扬帆,开始了新的航程。面对着碧蓝的天空,面对着浩翰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