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儿童的成语故事5篇精选.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202256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岁儿童的成语故事5篇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6岁儿童的成语故事5篇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岁儿童的成语故事5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岁儿童的成语故事5篇精选.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岁儿童的成语故事5篇儿童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闻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闻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悲观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其次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情愿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钦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急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打算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或许是徒有一个

2、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见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怪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始终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恳切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闻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仰慕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恳切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

3、求才的意思。 儿童成语故事抛砖引玉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小出名气的诗人,名叫赵嘏()。他的诗写得很有特色,连闻名的大诗人杜牧也非常观赏。因为赵嘏曾在一首诗中写出“长笛一声人倚楼”的佳句,所以他又被人称为“赵倚楼”。 当时,在吴地有一个名叫常建的人,也很喜爱写诗,对赵嘏非常仰慕。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到苏州来玩,便很想乘机得到赵嘏的诗句。他估计赵嘏肯定要到当地的名胜灵岩寺去巡游,就预先在灵岩寺的墙壁上题了两句诗,希望以此引出赵嘏的诗句来。 果真不出常建所料,赵嘏到苏州不久,便来到了灵岩寺。当他看到寺壁上题的两句有头无尾的诗时,一时兴起,提起笔来,添上两句,凑成一首完整的诗。这样,常建的愿望就实现了。

4、由于常建的前两句诗不如赵嘏的后两句诗好,所以人们便把常建的这种做法叫做“抛砖引玉”,意思是抛出一块砖头,引出一块宝玉。 后来,“抛砖引玉”渐渐成了人们熟知的成语,比方用粗劣的东西换取宝贵的东西。现在人们经常用“抛砖引玉”来表示虚心,比方自己的看法和文字非常粗浅,希望能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儿童成语故事骄兵必败 汉朝时,军队常常在周边地区和匈奴国的军队发生斗争。公元前68年,双方又发生了一次斗争,汉军占据了车师国,匈奴于是派骑兵攻击车师国。 听到这个消息,当时的皇帝汉宣帝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在群臣中有两种看法:将军赵充国主见攻打匈奴国,使他们不再骚扰车师国;而宰相魏相则不以为然,他对汉宣帝说

5、:“近年来匈奴并没有侵扰我们的边疆,我们边疆上的老百姓生活困难,怎能为了一个小小的车师国再去攻打匈奴呢?况且我们国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但有天灾还有人祸。官吏须要治理,作奸犯科的事情也在增多。现在摆在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顿朝政,治理官吏,这才是大事。”接着,魏相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后果:“假如我们出兵的话,即使是打了胜仗,也会后患无穷。因为假如仗着国家强大、人民众多而出兵攻打别人,炫耀武力,这样的军队就是骄横的军队,而骄横的军队肯定会灭亡的。(原文是: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我们汉朝的军队应当做一支文明而威猛的军队,而不是骄横的军队啊!”汉宣帝认为

6、魏丞说的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看法,没有出兵去攻打匈奴。 后来,人们便用“骄兵必败”来比方自负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会战胜仗。骄,骄横;兵,军队。 儿童成语故事赴汤蹈火 东汉末年,刘表拥兵十万,称雄荆州。他外表儒雅,但内心多疑。当时曹操和袁绍都想拉拢刘表,但刘表却不知道该归顺谁。有一天,刘表的属下韩嵩(sn)说:“曹操 他一旦击败了袁绍,就会移兵进攻我们,那时将军您就难以反抗了。所以归附曹操乃是万全之策。”刘表说:“如今日下大乱,未知所定,我也难以适从。目前曹操住在许昌,你替我前去探一下他们的虚实如何?”韩嵩说:“我是您的臣下,自当为您效劳,就是赴汤蹈火,我也勇往直前,在所不辞。假如将军已作出归顺曹

7、公的决策,那么派我进京是完全正确的。假如您办法未定,就派我进京,天子封我一官,我就是天子之臣,按道义就不能再为将军效劳了。那时,将军就不要犯难我了。”刘表模糊其辞地要他去一趟再说。 韩嵩到了京城后,受曹操限制的汉献帝封他为零陵太守。刘表得知后,认为这是韩嵩对自己的叛逆,打算等韩嵩回来后就杀了他。韩嵩一进门,刘表大骂:“韩嵩逆贼,竟敢叛我!”韩嵩说:“我早已有言在先。今日是将军辜负我,不是我辜负将军!”刘表张口结舌。刘表的妻子见此情景,便静静地劝谏道:“韩嵩是本地颇有影响的人物,况且他义正词严,诛杀他恐难以服众。”刘表自知理屈,只得下令赦免了韩嵩死罪。 后来,人们就用“赴汤蹈火”来形容即使面对滚

8、烫的热水和熊熊大火,也勇往直前,比方不避艰险。汤,热水。 儿童成语故事分庭抗礼 一天,孔子和学生们在树林里休息。学生们读书,孔子弹琴。一条船停在旁边的河岸边,一位渔夫静静地听孔子弹奏。孔子弹完了,渔夫招手叫来孔子的学生子贡和子路,问了孔子的状况,又说了几句寓意深刻的话,就转身走了。 子贡把渔夫的话告知了孔子,孔子追上渔夫表示要虚心求教。于是,渔夫就和孔子畅谈起人生的道理来。孔子谦卑地对渔夫说:“我情愿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训诲。”渔夫没有答应他,独自划船走了。这时,颜渊把车子拉了过来,子路请孔子上车。可是孔子仍旧呆呆地望着渔夫远去的方向,直到水波安静下来,听不见桨声了,才登上车子。 子路问孔子:“我为您驾车已经很久了,不曾望见先生对人如此谦恭敬重。就是天子和诸侯见到您,也是相对行礼,同等相待,您还带有点自尊的神色呢。(原文是: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但今日,那个渔夫漫不经心地站着,而您却弯腰弓背,先施礼后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呢?”孔子便向他说明白如此谦卑的缘由。 “分庭伉礼”是说宾主相见,分别站在庭中两边,相对行礼,同等相待。伉,对等。现在写作“分庭抗礼”,用来比方平起平坐,或表示相互对立。 6岁儿童的成语故事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