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民间历史故事大全精选.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184714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民间历史故事大全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典民间历史故事大全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民间历史故事大全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民间历史故事大全精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典民间历史故事大全 经典民间历史故事1 昆嵛山民间故事:金蝉化真人 金朝时,莱州境内的武官村,有一大户人家,户主姓刘,名百万。这刘百万娶亲已经过了整整八个春秋,而终没添上儿女。俗话说,三十无儿半辈孤。这对已过三十的夫妻,就是因为无儿无女怕绝后,所以成天怨东怨西,就连自己的鼻子眼,也觉得好像是多余的。夫妻俩在饭桌上不思茶食,在炕头上大眼对小眼,夫啼一长气,妻应一短喘,真是盼儿盼干了眼。 有一天,门外来了一化缘的道士,正好和刘百万在大门前机遇。道士手持一铜钵,口中念道:施主莫忧愁,刘家会有后。听了道士的话,刘百万感到愕然,觉得道士颇有来头,于是走到跟前问:请道长指明得儿之路,在下首付厚禄。道士口

2、念:善哉!善哉!出家人不贪财,以度化还朴为本,观施主之印堂,有儿缘。今黄河泛滥,灾民成队,施主若能开仓施舍米粥三年,普救灾民,儿子即可得,否则,儿子惚兮,恍兮。道士说完扬长而去。 刘百万求子心切,当天就命家下人等在大门前搭了席棚,埋锅熬粥施舍灾民。道士的话确乎灵验,刘百万舍粥三年,灾民们也都相继返回了自己的家园。一天夜里,刘妻梦见太基山射来一股紫气,紫气中有一只闪光的金蝉,飞入她的口中,她顿觉腹内一阵剧痛。她被痛醒了,觉得这梦来的蹊跷,于是叫醒丈夫,说了刚才做梦的经过。百万听了后,也觉得奇巧,立刻穿好衣服,点上灯,细致察看起妻子的肚子来。他用手摸,又把脑袋贴在上面听了又听,觉得妻子的肚子就是和

3、以往不同了,象是有了异物在里面活动。这对夫妻再也睡不着了,二人就着梦,始终争论到天亮。 十月怀胎后,刘家真的生了儿子。乐得刘家夫妻召集亲朋好友们,庆贺了三天三夜。刘百万给儿子起名长生,号处玄。这长生,自小聪慧过人,书法、诗词无不通晓。而刘百万忧虑的是,长生不喜孔孟之学,偏爱老庄之说,成天以道为家。到了娶妻之年,他拒绝了一切媒妁之言、父亲之命的提亲扯弦,每天东游西走,访道之志坚于钢铁。 大定已丑年的春天,长生寻真师不得迂,心情非常恍惚。于是在自家的花园里闲逛,以消胸中郁闷。他路过假山时,见假山的太湖石上题有一道诗,墨迹犹新,他走上前看个细致,心想:新奇怪呀!诗竟没有上阙,而只有末两句:“武官养性

4、真仙地,内有长生不死人。”长生反复读着诗句,内心更感迷惑不解。心想,诗的墨迹未干,题写人却无踪影,果真是神仙的身法?!他正沉在思索中,突然从太湖石后面走出四道士。走在前面龄高者,口中念道:善哉,善哉!施主在意石上诗乎?长生朝道长深施一礼,答道:弟子寻师游遍中原,不见真师不识道,实感茫然苍凉。道长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凭心静朴。今日在松之月下,你听我歌来: 钓罢归来又见鳌, 也知有分列仙曹。 鸣榔相笑知余意, 跃出红波万丈高。 长生听罢歌,惊悟片刻,忙跪倒尘埃,叩头拜师。道长扶起长生道:我乃全真派主王重阳,知你和全真有缘,今特和你的几位道兄来度化你。继之又把马丹阳、谭长真、邱处机等给刘长生一

5、一做了介绍。长生也和几位道兄进了见面之礼。王重阳今个特殊兴奋,因为他遵吕祖之旨,来昆嵛山布道,现在建成全真大教,长生是他应收的最终一个弟子,今日夙愿已了。他手持拂尘,仰天大笑,带着四个弟子向西秦云游云了。刘长生连父母也未辞别,自此出家修道去也。 刘长生随师王重阳云游到西秦终南山,恩师归位后,他和三位师兄守墓三年。三年满,他又从西秦回到莱州太基山灵虚宫修炼真身。 长生回灵虚宫的其次年,他开凿云溪洞时,当工匠们掘凿到数丈处,发觉一古井,井内寒气凛凛。长生闻讯赶来,围古井走了一圈,然后对工匠说,你们接着凿吧,无须大惊小怪,等再凿数步,还会有二井出现,那就是我修真返朴的宿地。果真凿了数步,真的出现了二

6、井。长生来到二井边,等井内寒气过后,他俯身观二井,井底并无水迹,只是每一口井底的石硼上,各有一只金蝉在闪闪发光。在恍惚、闪忽之中,长生好像见到了生养自己的母亲。他犯了疑心,怕是眼睛在撒谎。他揉了揉眼睛再看,这时井底什么也没有了,金蝉无了踪影。长生悟到:肉眼见到生母,就意味着自己还有樊笼里的形体。师父圆寂前,也曾交待过,我身上还存有一点凡尘债,必需励修苦行,方可灭云,否则前功尽弃。于是即投身井底居之,洗凡灭俗,修真返朴。 数年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太基山灵虚宫的上空,回旋着一只特大的仙鹤,鹤背上端坐着一个人。众道徒见是自己的师父刘长生坐在上面,一齐向他挥手高呼:师父,带我们上去游一游! 仙

7、鹤载着他向太空飞去,刹时就不见了。多么自由的逍遥游啊!好潇洒的一个刘长生,明德真人呀! 经典民间历史故事2 “钱江潮”的民间故事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 钱大王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经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

8、挑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 正好,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渐渐都溶化了。东海龙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 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觉,两眼一睁,望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的名的硖石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于是他举起扁担就打海水。一扁担打得大小鱼儿都震死;两扁担打得江底翻了

9、身;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原委为什么发这样大的脾气。钱大王说:“你把我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白海水变咸的缘由。赶忙赔了罪,就把自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说了。 钱大王心里好气呀,真想举起铁扁担,一下把东海龙王砸烂了才甘心。东海龙王慌得连连叩头求饶,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不见。 钱大王听听这两个条件还不错,便饶了东海龙王,把自己的扁担向杭州湾口一放,说:“以后潮水来就从这里叫起!”东海龙王连连答应,钱大王这才高兴奋兴地走了。 从那个时候

10、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颈项,“哗哗哗”地喊叫着,涨到钱大王坐过的地方,颈项伸得顶高,叫得顶响。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宁。闻名遐迩的“钱江潮”就是这样来的。 经典民间历史故事3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的民间故事 “天要下(落)雨,娘要嫁人”,这本是中国民间老百姓的一句俗话,用来比方必定发生、无法阻挡的事情,不以他人的意志与想法为转移。时至今日,此俗语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矣! 关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俗话的由来,还有一个传闻。 传闻古时候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天资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中学状元。皇上殿试时,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一表人才,便将他招为驸马,把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他。 “春风

11、得意马蹄疾”,循惯例朱耀宗一身锦绣新贵还乡。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如何从小将他培育成人,母子俩如何相依为命,恳求皇上为他多年守寡、始终不嫁的母亲树立贞节牌坊。皇上闻言甚喜,心中更加宠爱此乘龙快婿,即准允所奏。朱耀宗喜滋滋地日夜兼程,回家拜见母亲。 当朱耀宗向娘述说了树立贞节牌坊一事后,原本欢欣鼓舞的朱母一下子惊呆了,脸上露出担心的神色来,半吐半吞,似有难言之隐。朱耀宗大惑不解,惊愕地问:“娘,您老哪儿不舒适?” “心口痛着哩。” “怎么说痛就痛起来了?” “儿呀!”朱母大放悲声,“你不知道做寡妇的苦痛,长夜秉烛,垂泪天明,好不简单将你熬出了头!娘现在想着有个伴儿安度

12、后半生。有件事我如今告知你,娘要改嫁,这贞节牌坊我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娘,您要嫁谁?” “你的恩师张文举。” 听了娘的回答,好像晴天一声炸雷,毫无思想打算的朱耀宗忽然被击倒了,“扑通”一下跪在了娘的面前:“娘,这千万使不得。您若改嫁,叫儿的脸面往哪儿搁?再说,这欺君之罪,难免杀身之祸啊!” 朱母一时语塞,在儿子和改嫁之间无法做到两全其美。 原来,朱耀宗8岁时丧父,朱母陈秀英强忍年轻丧夫的哀思,她见儿子聪慧好学、读书用功,便特意聘请当地出名的秀才张文举执教家中。由于张文举教化有方,朱耀宗学业进步很快。朱母高兴,对张文举愈加敬重。朝夕相处,长年累月,张文举的人品和才华深深打动了陈秀英的芳心

13、,张文举对温顺贤惠的陈秀英也产生了仰慕之情,两人商定,待到朱耀宗成家立业后即正式结婚,白首偕老。殊不料,这桩姻缘却要被蒙在鼓里的朱耀宗无意中搅黄了,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局面。 解铃还须系铃人。正值左右犯难之际,朱母不由长叹一声:“那就听天由命吧。”她说着顺手解下身上一件罗裙,告知朱耀宗说,“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干净,晒一天一夜。假如裙子晒干,我便答应不改嫁;假如裙子不干,天意如此,你也就不用再阻拦了。” 这一天晴空朗日,朱耀宗心想这事并不难做,便点头同意。谁知当夜便阴云密布,天明下起了暴雨,裙子始终是湿漉漉的,朱耀宗心中叫苦不迭,知是天意。 陈秀英则认仔细真地对儿子说:“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

14、意不行违!”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朱耀宗只得将母亲和恩师的婚事照实报告了皇上,请皇上治罪。皇上连连称奇,降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她去吧。” 经典民间历史故事4 清朝民间故事:冤鬼奇案 清朝雍正年间,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 直隶总督府后院书房中,残烛摇曳。总督唐执玉仍在执卷读书。这位康熙年间进士出身的直隶总督,一向为官清正廉明,口碑颇佳。 突然,纱窗外传来阵阵凄哀的哭声,在宁静的深夜,听起来令人心里发毛。唐执玉急唤僮仆开门察看。这小书僮战战兢兢开门往后院一看,惊叫一声,便瘫软在地上。唐执玉抖擞精神,仗剑而出。只见夜色树影之下,阴森森跪着一人,面绿发红,指甲约有两寸长。这分明是一个厉鬼

15、呀! 唐执玉忽然面色如土,但转念一想: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况且我乃堂堂钦命大员,怎能惧怕区区一个小鬼呢?于是强作镇静,朗声说道:“下跪之鬼,可有冤情?且与本官道来。”那鬼幽幽说道:“我叫冯德生,生前家住武清县,在经商途中,被强人所杀。武清县令这个昏官,抓了个无辜的良民,却任真凶逍遥法外。久仰大人青天之名,今夜打搅,望大人为我伸冤。”唐执玉连忙追问:“请问那真凶是何人?”那鬼一字一顿地说了十六个字:“一口天上,一口土里,屋后是河,宅边有柳。”言毕,翻到墙外去。 其次天一大早,武清县两名差役解送来一名囚犯,到总督府报告凶案。唐执玉听罢案情,不由一惊,原来这正是冯德山遇害案。想起昨夜冤鬼之辞

16、,唐执玉忙问差役:“死者在何处被杀?”差役回答说:“是在武清县柳家庄旁边。”唐执玉又问:“这柳家庄后可有一条河?”差役回答:“正是。”唐执玉一拍惊堂木,传令道:“速将柳家庄名叫吴吉的人拿来!”书僮在一旁听了暗想:“一口天上,一口土里,不正是吴吉二字吗?心中对唐执玉的才智暗自佩服。”且说抓来吴吉,带上堂来,一番审问,唐执玉随即命将他押进死牢。唐执玉又把差役原先押解来的那个杀人凶犯提到堂上,对他说道:“本官一向秉公断案,你的冤情现已昭雪。我今日已烧化纸符一张,让那为你诉冤的冯德山的亡魂于三天之内送来诉状。你可暂给家人捎信,报个平安,待本官得了诉状,即可放你?”三天后的夜里,果真冤鬼又出现了。唐执玉

17、接过那鬼递上的诉状,突然将它一把撕碎,大喝一声:“给我将这厮拿下!”四下里埋伏的衙役一拥而上,当场把这鬼生擒。 经过审讯,真相大白:其实,这“鬼”是人装来骗唐执玉的。那凶犯杀死冯德山后被捉拿归案,为求生路,和家人协商,花重金收买了一个擅长飞檐走壁的贼人,扮作冤魂,嫁祸于人。 众衙役和小书僮又惊又佩服,问唐执玉是如何识出这“冤鬼”是假扮的。唐执玉笑道:“本官从不信世上真有鬼存在。况且我视察后院墙上有明显脚蹬过的印痕,鬼的来去,会有这么笨拙吗?于是,我将计就计,引出此鬼,昭明实情。” 无辜的吴吉被送回柳家庄,杀人凶犯和装鬼飞贼被依法严惩。这一段唐执玉计破“冤鬼”奇案的故事,在民间被传为佳话。 经典

18、民间历史故事5 西湖民间故事:金牛 那时候,这湖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着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田地。四周的老百姓都在地里种着庄稼,用湖水来浇灌。稻穗儿长得沉,谷粒儿长得圆,象一串一串的珍宝,真叫人喜爱。农闲了,大家就到湖上打鱼捞虾。人们和谐相亲,过着安乐的日子。 在这湖底,住着一头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渐渐浅下去,湖里的金牛就会出现了:老远老远的就能望见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头和翘起的双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清水,这样,湖水立即又涨得满满的了。 有一年夏天,算起来已经九九八十一天没有下雨啦,直旱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都硬得象石头,缝裂得有几寸宽,嫩绿的秧苗都枯黄了。老百姓干渴得眼睛凹进去,浑

19、身没劲。他们每天盼望有金牛出现。 这天早晨,大家正在湖边盼望,突然传来“哞”的一声,哈,果真望见金牛从湖底破水而出。它摇摇头,摆摆尾大口吐水,霎时间湖水又涨满起来。老百姓见了,个个喜得拍手叫好,流出了泪水,感谢金牛。又见那头金牛抬起头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哞”的一声,渐渐地,又没人湖中去了。 这样的情景很快就传开了。钱塘县官听到后,捧着肚子笑呵呵他说:“这真是件活珍宝呵,要是把它拿来献给皇帝肯定能升官发财!”当下就叮嘱手下人,抓紧去把金牛捉来。那些衙役、地保一个个都急匆忙地跑到湖边,抬头望望,眼前却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哪儿还有金牛呵?问问旁边百姓,大家见是衙门里的人,不是说没见着,就是静静地避开

20、啦。衙役们只得回报了县官。县官心里生气,拈着八字胡须,想啊想的,想出了一条绝方法。 他对手下人说:“既然金牛不见了,沉人湖底,那你们就把老百姓都叫去,把湖水车干。谁不去,就斩谁!” 住在湖边的老百姓,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被赶到湖边。他们在县官的威逼下,只得架起水车车湖水。车啊车的,一连车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大家精疲力竭,到了最终那一天,最终把湖水车干。果真,“金牛卧在湖底,它那身上的金光照得天明地亮。 县官走去看看,也被金光照得连眼睛都张不开,但他还叫卖着衙没们赶快下湖去抢金牛。说也惊奇,那金牛好象生了根似的,掀也掀不起,抬也抬不动。老百姓都暗暗打从心里兴奋。 县官一看搬不动,就对百姓说

21、:“谁能抬起金牛,赏白银三百两!”可是老百姓都站着不动,气呼呼地不睬他。县官见老百姓不理,就大声怒吼道:“今日若不把金牛抬起,就将你们统统杀头!”这县官的话则说完,只听那头金牛大叫了一声,真象晴天炸了个霹雳。但见飞沙走石,地动山摇,那县官吓得面无人色,双腿发软,心想逃走,可是一步也挪不动。这时,那金牛转着圆滚滚的眼睛,站了起来,又仰天长叫一声,从口中吐出一股白花花的大水,直冲县官、衙役,一下子把他们全都卷入巨浪中去啦。立即,湖水又满了起来。 从今以后,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现了,湖水再也没干过。人们忘不了金牛,就在湖的旁边城墙上筑起了一座高高的城楼,天夭爬上城楼去盼望金牛。 这座城楼,就是后来的叫“涌金门”。 经典民间历史故事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