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的影响.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1136892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的影响.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 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一、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那么如何用理论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去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15 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

2、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 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 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而在19 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 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 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帝国主义强

3、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可见,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血与火的历史” 。我们再来读读马克思的几段话,领会其精神和内涵。第一, 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 英国侵略印度的目的是把印度变成其殖民地,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也是要掠夺、 压迫中国, 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 ,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 ,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不得不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

4、, 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 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的客观效果

5、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第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即使殖民主义有所谓的“建设性使命” ,为中国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 但这也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大牺牲和痛苦的代价, 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流血与污秽” ,蒙受了“苦难与屈辱” 。帝国主义的侵略正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源,也是中国实现独立、民主、富强和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资本帝国主义为了其自身利益,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 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扶植中国封建势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 绝

6、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因为这 “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首先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独立和民主,否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的。二、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要回答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 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历史事实的阐述。我们要用大量可靠的历史事实、生动的例子、 具体的统计数字、形象的图片资料等, 给学生剖析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各种方式、 手段和罪行。 下面从军事、 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简要地概括其侵华的主要方式和特点。资本一帝国主

7、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它们倚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的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到企图瓜分全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 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当然这种对中国的政治控制是逐步实现的。 在鸦片战争时期, 外国侵略者还只是通过中国内部的妥协投降派贵族大臣,如琦善等人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和影响。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英法联军采取又打又

8、拉的手法,在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的同时,表示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才终于使清政府基本屈服。 列强的公使是以战胜者的姿态进驻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一步步成为了清政府的“太上皇”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 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 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同时列强还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如支持通过北京政变掌权的恭亲王奕欣和洋务派大官僚曾国藩、 李鸿章等,鼓励他们实行媚外妥协的外交方针。 到清末民初又支持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 段祺瑞等人,并扶植各派系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和进行

9、混战。以上军事和政治侵略方面都是有大量事实和数字可证明的。三、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 主要是它们在用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 从而取得种种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它们首先是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通过1842 年南京条约首先开放五口, 至 1895 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陆续开放的条约口岸己有40 多处。在这些通商口岸里,外国人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 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

10、略的基地。其次是剥夺中国的海关主权。通过“协定关税”把进口税率压低到5%左右。外国商品倚仗特权和低关税,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 排挤中国本国工业产品和手工业品, 以此获得高额利润。从 19 世纪 50 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 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到抵制外国商品倾销、 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 反而成为外国对华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外国资产阶级凭借各种特权, 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 中国对外贸易从 1865 年开始出现入超,1877 年以后始终入超,并越来越严重。洋货的大量倾销, 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和传统手工业遭到排挤和打击。 外国资产阶级还直接在中

11、国的通商口岸开设洋行, 带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 并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 在中国办工厂、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掠取高额利润,并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仅勒索中国巨额赔款,而且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列强 的政治贷款常常附有苛刻条件和高额利息,并要求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为担保,这实际上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 而外国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成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枢纽, 凭借各种特权和雄厚势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总之,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它一方面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一方面又阻碍了中国民

12、族经济的发展。 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的经济得到畸形繁荣以外, 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 正是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 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不能把外国人在中国所有的宗教、文化、教育、出版活动,一概说成文化侵略,也不应完全否定他们在传播西方文化、科学方面的作用。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资本帝国主义确实对中国进行了文化渗透活动, 其目的是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资本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 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 在传教

13、的名义下进行的。 一部分西方传教土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如担任外国侵略军的向导、 翻译,起草不平等条约,甚至公开参与抢劫和屠杀等。尤其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 甚至深入内地、 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他们中的一些人, 采用欺骗讹诈、 强迫捐献、 低价收买、强占垦地等手段,霸占土地、建造教堂、剥削佃户。有的还包揽诉讼、包庇不法教徒,或者强迫中国教民抛弃中国传统习俗, 甚至公开干涉中国内政。 这些传教士从事的侵略活动, 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和反抗。 19 世纪 6090 年代, 各地群众反对外国教会侵略行为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并不是偶然的。某些外国势力还利用宣

14、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 为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如传教士主持的广学会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该刊主编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发表印度隶英十二益说 一文,竟然鼓吹英国统治印度有 12 条好处,并主张把英国的殖民统治搬到中国来, “本昔之治印者移而治华” 。帝国主义者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污蔑中国人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 ,应该接受“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 19 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 ,宣称中国等黄色人种对西方白色人种构成威胁,企图以此论证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有理。 但是,与他们的主观愿望

15、相反, 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促使他们投入反帝爱国运动和革命斗争。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 。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生产相对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就生活资料来说, 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 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 由于各种原因,也曾出现过社会经济的极大恐慌和混乱,但那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 而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了。 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

16、统治地位以后, 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 从 1825 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 差不多每隔 10 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 故称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后来,还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有两种表现形式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

17、 313 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各企业、 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地加强了, 整个社会生产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按照社会的需要而由社会统一管理生产。但是, 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的存在,生产过程由资本家私人管理, 这就把整个社会生产的联系割裂开来,各个企业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由一个企业的资本家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计划、 无政府状态。个别企业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 上述情况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失调, 特别是生产和需要的比例关系失调, 这种比例失调以尖锐的形式爆发出来,就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

18、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断改进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产品越来越多。但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工人的购买力相对缩小。这一矛盾是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马克思指出: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 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5 卷第 548 页) 。经济危机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社会化的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危机的加深和日益频繁, 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愈来愈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帝国主义是垂

19、死的资本主义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历史地位,他指出: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种特殊性分三个方面: (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 (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 (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 (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883 页)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它必然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势。 在规定了垄断价格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的动因,就会在相当程度上消失,而且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 随着垄断统治的加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寄生性或腐朽性的加深, 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加

20、剧。从竞争变为垄断, 使生产社会化有了巨大的发展, 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资料仍旧是少数人的私有财产。 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在帝国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矛盾空前激化。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内部,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了。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和不断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榨取超额利润, 由于工人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采取了一些改良主义措施,无产阶级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加强了, 剥削率大大提高, 资产阶级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比资本主义上升阶段高得多。其次, 帝国

21、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由于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迫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统治。 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取得独立, 但这些不发达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经济文化落后, 并未因政治上的独立而消除。 帝国主义国家仍以各种形式,保留其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权,并利用经济技术优势, 通过贸易和资本输出,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 加重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和政治渗透, 使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最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化。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在全

22、世界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斗争,是无法调和的,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 本世纪已经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都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三大矛盾的尖锐化, 使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日益成熟。 这一切表明,垄断资本的统治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但是,列宁又指出: “帝国主义是衰朽的但还没有完全衰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但还没有死亡的资本主义。 ” ( 列宁全集中文第 2 版第 29卷第 479 页) “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 某些工业部门, 某些资产阶级阶层, 某些国家, 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 ” ( 列宁全集中文第 2 版第 27 卷第 436 页)参考资料: 列宁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